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as信号转导与肺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寿  蒋捍东 《医学综述》2006,12(9):517-519
Fas为Ⅰ型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超家族,Fas与其配体FasL或竞争性抗体相交联而诱导细胞凋亡,Fas信号转导及调节机制在维持机体自身平衡及许多疾病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Fas信号转导及调节机制在肺间质纤维化中也起关键作用,对这一机制的认识可能为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石银珍  陈梅  姜松  林明专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395-1397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AR)时细胞凋亡与Fas和Fas配体(FasL)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移植肾AR标本中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主要在AR移植肾小管上皮发生,且凋亡指数和Fas/FasL表达与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平行,与正常肾对照组和移植肾功能稳定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AR所致的移植肾损伤中起重要作用,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移植肾AR,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可作为判断移植肾病理变化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Fas/FasL调控细胞凋亡途径与血液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陶文 《华夏医学》2000,13(4):554-556
Fas抗原(又称Fas受体、CD95或Apo-1)及其配基(FasL)分别隶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和TNF超家族成员。由Fas与FasL结合启动的凋亡信号传导是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和(或)细胞毒效应的重要途径。因此,对Fas/FasL途径的深入研究可为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新的凋亡激发环节[1]。1 Fas/FasL途径的分子学特征Fas和FasL均主要以膜形式存在。Fas是富含胱氨酸的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量约45Kd,不同程度地表达于各种组织细胞,其结构分为胞外、跨膜和胞内区。Fas胞外区与其配基特异性地以三聚体形式结合;胞内区为Fas传导凋亡信号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大鼠肺纤维化时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 基因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博来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TUNEL法、RT-PCR 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Fas/FasL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表达的上调在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增殖及相关基因Fas、FasL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0例大肠腺癌、15例腺瘤及 15例正常组织Fas、FasL、PCNA蛋白的表达 ,并以TUNEL法对相应标本行凋亡细胞检测。结果 :凋亡指数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 ,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增殖指数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 ,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 >0 .0 5 )。在正常粘膜、大肠腺瘤、大肠腺癌中Fas表达逐渐降低 ,FasL表达逐渐增高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Fas、FasL异常表达促使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攻击 ,细胞凋亡、增殖的平衡失调及Fas FasL系统异常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惠红霞  李作孝 《医学综述》2003,9(7):394-396
Fas FasL是一个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系统[1 ] 。Fas是细胞的一种跨膜蛋白 ,与其配体FasL结合后活化靶细胞固有的死亡程序 ,引发细胞凋亡[2 ] 。研究认为 ,Fas FasL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免疫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3]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 ,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凋亡在MS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而Fas FasL系统作为最重要的细胞凋亡途径备受关注。对Fas FasL系统进行研究有助于阐明MS的发病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1 Fas FasL系统的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Fas/FasL在绒毛膜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诱导T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绒癌细胞系Fas/FasL的阳性表达情况,MTT法检测随时间变化绒癌细胞对Jurkat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与绒癌细胞共培养24 h、中和抗体NOK-2封闭FasL 24 h Jurkat细胞的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结果 绒癌细胞上均有Fas及FasL的表达,在绒癌细胞上Fas的阳性表达较低,而FasL表达较多(P<0 05).绒癌细胞与Jurkat 细胞共培养可诱导Jurkat 细胞凋亡,绒癌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后随着时间的延长Jurkat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 05),出现特征性凋亡形态特征.用中和抗体NOK-2 封闭细胞表面FasL 后, 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下降.结论 两种绒癌细胞上均有Fas及Fasl的表达,绒癌细胞能抵抗Fas介导的凋亡,其表面的FasL可抑制T 细胞的免疫功能,Fas/FasL途径是绒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绪明  曾思恩 《华夏医学》2006,19(6):1290-1292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调控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在生物胚胎的发生、器官形成发育、成熟细胞的新旧交替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等,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死亡因子Fas(CD95)和其配体FasL(CD95L)相互作用而介导细胞的凋亡。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的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3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最终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Fas信号转导及调节机制在肝硬化中对肝细胞凋亡和肝星型细胞凋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干预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  相似文献   

9.
项松洁 《浙江医学》2008,30(4):319-321
目的探讨Fas和FasL因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鼻息肉组织和10例下鼻甲组织中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炎性细胞Fas和FasL因子的表达,并作对比分析。结果(1)Fas和FasL因子在下鼻甲组织均有表达。(2)鼻息肉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中Fas阳性表达显著低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FasL阳性表达显著大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且FasL表达显著高于Fas;鼻息肉炎性细胞中Fas和FasL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而FasL表达低于Fas。结论(1)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了正常鼻黏膜的细胞更新和自稳。(2)鼻息肉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均存在着Fas的表达下调和FasL的表达上调,致使上皮细胞逃避了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而过度增殖:Fas/FasL系统在鼻息肉炎性细胞凋亡抑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酶亲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法 (SP法 )检测Fas、FasL蛋白在BTCC中的表达。结果 BTCC中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中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BTCC中FasL蛋白表达率中临床分期、复发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Fas和FasL蛋白表达可以反映BTCC恶性程度、侵袭深度和复发机率 ;Fas具有促凋亡作用 ;FasL则可抑制细胞凋亡。Fas和FasL可能成为预示BT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