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实景图片提高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科室成立清洗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制定清洗质量控制标准,实景拍摄记录各操作环节中操作不规范、清洗质量不达标与缺陷现场,通过科室微信或QQ群平台及时沟通、反馈与改进。结果实施实景图片管理后器械生锈率、污渍率、返洗率、报损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实景图片管理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过程,有助于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节点控制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进行改进,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方法成立项目团队,明确质量改进目标,分析手术器械处理质量不合格的末端原因,确定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关键节点,通过信息追溯系统设立于各工作环节的计算机工作站,建立控制节点和控制流程,拦截失误和不规范操作。结果节点控制后复用医疗器械包处理质量合格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节点控制质量管理系统可前瞻性发现和拦截失误及不规范操作,从而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包的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监管软件对376例手术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全程管理。结果所有应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均具有详细、明确的商品信息,无1例漏报及漏登记,无1例有关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医疗纠纷发生。结论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具有明确产品信息、方便登记、信息长期留存和器械质量可追溯的优点,规范了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监管软件对376例手术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所有应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均具有详细、明确的商品信息,无1例漏报及漏登记,无1例有关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医疗纠纷发生.结论 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具有明确产品信息、方便登记、信息长期留存和器械质量可追溯的优点,规范了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的分散与集中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门急诊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由供应室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门急诊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由各诊室分散管理改为供应室集中管理,规范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程序.结果 供应室集中管理的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包布完好、清洁度,包内指示卡,包外标签及器械清洁度合格率显著高于分散式管理(均P<0.01);且节约了人力及资金.结论 供应室集中管理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能保障消毒质量,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分析清洗对于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重要性及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的清洗可去除器械上大量污染的有机物、细菌和热原质,提高消毒灭菌效果结论:加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是保证清洗质量,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急诊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由供应室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将门急诊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由各诊室分散管理改为供应室集中管理,规范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程序。结果供应室集中管理的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包布完好、清洁度,包内指示卡,包外标签及器械清洁度合格率显著高于分散式管理(均P〈0.01);且节约了人力及资金。结论供应室集中管理复用专科医疗器械包。能保障消毒质量,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由于以往对清洗、消毒质量没有监测和记录,常致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无法保障灭菌质量。鉴此,笔者设计清洗、消毒质量检测记录单,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gke Steri--Record双粘型六项信息标签应用于灭菌包外具有可追溯性.方法:2010年起我科用手动打印机打印gke标签,粘贴在灭菌包外.结果:gke标签上的信息符合卫生行业标准规定的灭菌标识的要求.结论:灭菌包具有可追溯性,提高了CSSD的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医院外来器械的可追溯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对外来器械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运用可追溯管理体系,从准入、流程、质量、记录四方面实施追溯管理。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可追溯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差错率从实施前的7.01%下降至5.95%,植入器械差错率从6.14%下降至3.68%(均P0.01)。结论可追溯管理可提高外来器械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