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romelain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青  朱林彬 《癌症》1997,16(6):401-404
为获得对HL-60细胞具有高效低毒作用的天然诱导分化剂而进行的研究。方法;以菠萝酶Bromelain为药物,对人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进行作用,通过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的药物作用,统计HL-60细胞的增殖率,生化变化有形态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RA)是迄今研究的最强的分化诱导剂之一,它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粒细胞。作者运用动力学方法观察了RA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时相特点,即将HL-60细胞与1.0μg/L肌RA分别作用12,24,48,72,96小时后洗去药物,移至新鲜培养基重培养48,96和144小时,再测定细胞形态、NBT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发现一旦HL-60细胞与1.0μmol/LRA连续作用达48小时,HL-60细胞就能终末分化,表现为60%~90%细胞呈NBT反应阳性、40%~80%细胞显示成熟粒细胞表型、48%~85%的细胞被阻断在G1期。如果相互作用时间少于48小时,则细胞不能终末分化。这些结果表明RA诱导HL-60细胞分化具有一个48小时的潜伏期,然后细胞的分化就表现为一种不依赖RA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细胞生长状态、细胞形态学变化、ACP、α-NAE酶活力和NBT还原能力作为分化检测指标,研究了小剂量rhTNF-α对HL-60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的诱导分化作用;同时采用细胞生长动力学,3H-TdR掺入实验观察了TNF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对其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TNF50~200u/ml的剂量下,对HL-60细胞具有访导分化作用。使其向单核/巨噬细胞途径分化,其分化效率呈TNF作用剂量和诱导时间依赖性;在HL-60细胞分化同时尚伴有增殖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对人早幼粒白血病历细胞系HL-60F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朱宁希,卢家祥,顾桂玲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杭州·310006)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一60是目前白血病体外研究常用的实验模型,多种分化诱导剂能诱导HL一60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两种诱导分化剂星状孢子素(staurosporine)及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在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的过程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及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TPP)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分化诱导剂对胞浆及膜两部分的TPK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对这两部分的PTPP活力则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说明分化诱导剂可使HL-60细胞内的酪氨酸的磷酸化水平提高,揭示了诱导分化与酪氨酸磷酸化及脱磷酸化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林屹  周佩琴 《癌症》1996,15(3):178-180
应用自动化图像分析仪对低剂量α双炔失碳酯(ANO)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进行了形态测量研究,4μg/mlANO连续作用HL-60细胞5天,共测8个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细胞面积;核面积,核周长,核最大直径,核最小直径,核灰度/核面积随药物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大,而核浆比却随增加而减小,所有数据表明,在低剂量ANO(4μg/ml)作用下,HL-60细胞在1~4天内作为细胞生命基本的DNA变化显著,但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动化图像分析仪对低剂量α-双炔失碳酯(ANO)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进行了形态测量研究。4μg/mlANO连续作用HL-60细胞5天。共测8个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细胞面积:核面积,核周长,核最大直径,核最小直径,核灰度/核面积随药物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大,而核浆比却随时间增加而减小。所有数据表明,在低剂量ANO(4μg/ml)作用下,HL-60细胞在1~4天内作为细胞生命基本的DNA变化显著,但细胞形态基本稳定。第5天开始呈现显著性地向成熟细胞转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利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系统对全反式维甲酸体外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过程中细胞变形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行为的改变行单细胞动态定量测量。结果发现:经RA处理48小时以上的HL-60细胞随着分化的基本成熟,其原来的僵硬和高粘附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几与正常多形核细胞(PMN)无明显差异。提示RA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是一种全方位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向东  杨肇亨 《白血病》1996,5(1):11-13
利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系统对全反式维甲酸体外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过程中细胞变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行为的改变行单细胞一量测量。结果发现:经CA处理48小时以上的HL-60细胞随着分化的基本成熟,其原来的僵硬和高粘附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几与正常形核细胞(PMN)无明显差异。提示RA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是一种全方位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吖啶诱导白血病细胞程序化死亡及bcl—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 Y  Wu D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46-349
目的探讨安吖啶诱导不同分化阶段的人急性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AML2)及NB4细胞(AML3)程序化死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光镜、DNA电泳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程序化死亡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结果1~20μg/ml的安吖啶作用6~12小时后,NB4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较HL-60细胞更明显;NB4细胞的DNA梯带较HL-60细胞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程序化死亡细胞数较HL-60细胞多;HL-60细胞bcl-2蛋白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NB4细胞。结论HL-60细胞对安吖啶诱导程序化死亡作用的敏感性较低,可能与bcl-2基因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两种诱导人发化剂星状孢子素及金雀异黄素在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的过程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及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TPP)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分化诱导剂对胞浆及膜两部分的TPK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对这两部分的PTPP活力则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说明分化诱导剂可使HL-60细胞内的酪氨酸的磷酸化水平提高,揭示了诱导分化与酪氨酸磷酸化及脱磷酸化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新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诱导HL-60细胞凋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黄韧敏  袁淑兰  宋毅  黄光琦 《癌症》1998,17(3):164-166,I000
目的:在以往对丹参酮IA诱导分化和抗癌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丹参酮IA诱导HL-60细胞凋亡,以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1~10μg/ml丹参酮IA作用于培养的HL-60细胞5天后,进行光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作用后,HL-60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0μg/ml光镜、电镜观察到细胞呈现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DNA呈梯状降解,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10μg/ml丹参酮ⅡA作用后,HL-60细胞凋亡率达28.8%,细胞被阻止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其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而p53基因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这可能为丹参酮ⅡA抗癌抑癌的重要机理之一,诱导分化与诱导凋亡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活性与白血病细胞系的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端粒酶活性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LISA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诱导分化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论分化是细胞自身调控的过程,端粒酶活性的高低与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为实验对象,观察了亚硒酸钠和维甲酸联合作用对其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8μmol/L亚硒酸钠和0.1μmol/L维甲酸联合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且细胞毒性并无增加,强于两者的单独作用。而且可明显诱导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在处理5天后有72%的细胞进行分化。单用0.1μmol/L维甲酸只有39%的细胞分化成熟。NBT还原实验表现出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在体内外的抗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锦南  潘启超  周瑛  梁永钜  符立梧 《癌症》2000,19(12):1112-1115
目的:观察二乙酰二脱水卫柔醇(diacetyldianhydrogalactitol,DADAG)在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脑内接种艾氏腹水癌模型,观察DADAG体内抗瘤作用;MTT法观察DADAG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生长抑制作用,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HL-60和K562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DADAG10mg/kg ip,每天1次,连续给药7天,可显著延长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对HL-60和K562均有生长抑制作用,药物作用72h的IC50分别为3.7mg/L和25.5mg/L;作用HL-60和K562细胞后电泳显示有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DNA直方图出现亚G1峰。结论:DADAG抗肿瘤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TNF-α、IFN-γ及IL-6对白血病细胞的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HL-60白血病细胞为模型,采用几种细胞因子单一或联合作用于HL-60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分化抗原、NBT试验和细胞内酶α-NAE指标,观察细胞因子对白血病细胞的单一和联合促分化作用。结果 TNF-α可显著增加NBT还原率和α-NAE阳性细胞数;IL-6无诱导HL-60细胞分化作用;IFN-γ和TNF-α可协同作  相似文献   

17.
丹参酮ⅡA诱导HL—60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韧敏  袁淑兰 《癌症》1998,17(3):164-166,I000
在以往对丹参酮ⅡA诱导分化和抗癌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丹参酮ⅡA诱导HL-60细胞凋亡,以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1-10μg/ml丹参酮ⅡA作用于培养的HL80细胞5天后,进行光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于文强  陈竺 《癌症》1998,17(3):186-19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t易位形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作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志与APL的发病及维甲酸诱导分化效应密切相关。本研究对PML-RARα基因的反义核酸和维甲酸夺NB4细胞和HL-60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加以比较,探讨PML-RARα基因对维甲酸诱导分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t(15;17)易位形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作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志与APL的发病及维甲酸诱导分化效应密切相关。本研究将针对PML-RARα基因的反义核酸和维甲酸对NB4细胞和HL-60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加以比较,探讨PML-RARα基因对维甲酸诱导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反义核酸来封闭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及NBT还原试验加以判定,细胞周期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①反义核酸仅能够抑制NB4的生长,促进NB4细胞的分化,具有特异性;②维甲酸能够同时影响NB4和HL-60细胞的生长分化;③反义核酸能够降低NB4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而维甲酸不能。结论:ASODN和维甲酸影响APL细胞的生长分化作用机制可能不同,而且反义核酸作用特异性强,作用时相早。  相似文献   

20.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张鹏  胡龙虎 《白血病》1996,5(3):131-133
细胞形态学和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实验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可能是通过“原浆毒”作用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大剂量时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这三种作用的依次出现与治疗的累积量有关。认为砷剂是目前治疗APL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