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虹 《学苑教育》2012,(15):92-9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积累时事素材,建立有效关联;转变角色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依托课程标准,提高运用的准确性;正确对待失败,提高教师抗击能力,从而使时事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丰富而准确的写作素材可以让文章充实、新颖、有说服力,使文章增光添彩。而在写作素材多如牛毛的信息时代,原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困境似乎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的“无米下锅”的问题,而是在“有米”的情况下缺乏加工和盘活的能力。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改变原有单一的素材积累方法,借助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进行提炼、整合和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素材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要写好一篇作文,素材的积累必不可少,但有了素材,还需要将之运用到写作中去。如何才能获得最经典最时鲜的素材?如何才能将这些素材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新意地加以整合运用?如何才能让你的文章在素材的使用上胜人一筹?从2011年1期开始,我们继续推出作文素材专项训练栏目,旨在针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素材积累难、选择难、运用难等问题进行专门训练,以期在素材积累与运用方面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让大家告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写出一篇篇锦绣文章。  相似文献   

4.
正议论文写作中,是否掌握素材运用技巧,决定了文章质量的高下。因为在议论文中,素材就是借以论证论点的论据,充当论据的素材运用恰当了,论证则更有力,论点也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撑,文章就更有说服力。在此,以一篇优秀高考作文为例,谈谈议论文写作中素材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必须注重使他们倾吐生活积累,而这种积累要靠联想的激发、扩散和引申。运用联想有助于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问题,从而由此及彼丰富材料。运用联想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立意构思。运用联想写好话题作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记叙类作文要做到结构曲折多变,使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悬念迭生,非一口气把文章读完不可。初中生作文,一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中去捕捉矛盾作为写作素材,但构思情节要根据习作的中心内容需要,可运用一波三折法去升格,让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张力和弹性,令读者在扑朔迷离中渐入佳境,出人意料地给读者一个惊喜,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韦亚芹  ;韦秉文 《新读写》2008,(7):125-127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能否优化运用往往决定文章等级的高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时不是记忆仓库里没素材。而是缺乏对素材的思考和发现,是有“货”不善于运用。 下面介绍几种优化运用素材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以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真实情况为依托,从整体上总结和分析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素材的分类。并从素材运用要切合实际、素材运用要多元并行以及素材运用要层层深入等不同的角度,探究和概述议论文写作素材的运用技巧,指导学生灵活、高效地运用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9.
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内容,通过阅读文章来丰富写作素材,通过写作来为阅读指明方向,阅读与写作相融合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使小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应当鼓励小学生多读书。如何把阅读和写作更好地融合起来?本文对此作简单的分析。一、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其写出好文章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应当教给他们阅读技巧,使其可以有针对性地积累素材。比如,老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可以将课外读物分类,分为人物描写、景物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此时让学生接触写作是合适的,但是还是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更简单地习作,课堂上应结合课本内容并运用课本素材进行导入教学,有一个简单有趣的开端让学生保持对写作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讲解写作的基本方法,介绍需要学习的写作方面的知识,并让学生加以运用,发掘运用词语句子的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再适当地教予写作技巧,提高文章质量。  相似文献   

11.
要写好一篇作文,素材的积累必不可少,但有了素材,还需要将之运用到写作中去。如何才能获得最经典最时鲜的素材?如何才能将这些素材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新意地加以整合运用?如何才能让你的文章在素材的使用上胜人一筹?从2011年1期开始,我们继续推出作文素材专项训练栏目,旨在针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素材积累难、选择难、运用难等问题进行专门训练,以期在  相似文献   

12.
田恒军 《课外阅读》2011,(9):306-306
修辞是文章的脂粉眉笔,运用他们就可以使我们的文章顿生不少姿色。读语言优美的文章,犹如欣赏一幅富有神韵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看似平淡的素材,只要灵活自如地运用他们,就可以使作文的语言表达平添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3.
成莹 《考试周刊》2014,(62):17-18
文章认为,运用排比和拟人、比喻、引用或其他修辞相结合,可以使语言更具体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排比和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相结合,可以丰富诗歌内容,开拓诗歌意境;结合运用排比和否定、肯定、反问等不同语气的句式,可以更细腻贴切地传情达意。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往往可使诗歌呈现出意象纷呈、内容丰富、形式整齐、重章叠唱、跌宕多姿、气势充沛的效果,可以营造个性化的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4.
素材是文章观点的支撑体和落脚点,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依托和载体。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对于写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素材积累贵在持之以恒,要善于发现,精于梳理;素材运用要切题合文,精心裁剪,善于取舍。  相似文献   

15.
要写好一篇作文,素材的积累必不可少,但有了素材,还需要将之运用到写作中去。如何才能获得最经典最时鲜的素材?如何才能将这些素材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新意地加以整合运用?如何才能让你的文章在素材的使用上胜人一筹?从201 1年1期开始,我们继续推出作文素材专项训练栏目,旨在针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素材积累难、选择难、运用难等问题进行专门训练,以期在素材积累与运用方面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让大家告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写出一篇篇锦绣文章。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中因为不知道如何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导致作文写作存在"无米可炊"与"有米不会炊"的问题。因而,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其写作内容常脱离生活实际,难见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性灵的文章。语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记叙文当然以记叙为主,但少不了描写、议论。因为描写可以使记叙更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鲜明;议论则可以揭示所记叙内容的本质、深化文章主题。那如何作必要的描写、议论呢?描写必须结合记叙来进行,要把描写融入记叙中,在记叙中需要描写处作必要的描写。如在刻画人物时,如果描写可以更加突出人物性格、精神,读者更能直观、形象地感知主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或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使人物性格个性化,增强文章表现力。但切  相似文献   

18.
<正>文章合为时而著。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站在思维的高度,以历史眼光审视当今世界,以辩证发展观看待世事变迁。一篇好文章最能引人之处在于其内容的新颖与思想的深刻。要做到内容新颖,自然需要增添时代气息,这就需要作文素材的新颖;思想的深刻就需要对素材及时事进行思考,而这种思考也需要建立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观上。因此,关注时事,特别是从时事中获取素材并深入思考是高中生作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徐芳 《考试周刊》2009,(43):51-52
许多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不知所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之二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怎么煮熟这锅饭。因此学生必须从教科书和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确实有助于写出好文章。但有一缸米却不知倒到哪口锅里,素材积累再多也没用.这就要求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学会运用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作文素材类杂志很是流行:《作文独唱团素材精粹》《作文素材》《满分阅读》等刊物满天飞,刊物内容是经过挑选加工的作文素材,这些素材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按哲思、情感、环境、文化等分类整理;既有最新的时事热点,也有经典的历史掌故:差不多每一个话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写作素材.而且大多在每一个素材后面都配上"使用说明",对素材的使用范围、适合观点作出精要的解说;做得更细致的是对同一素材进行多维解读,从不同角度提炼出适合作文时使用的观点,以便最大化发挥素材的使用价值;再配上几篇典范时文,提供写作思路供学生借鉴仿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