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骨碎补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大白兔双侧下颌骨形成人工骨缺损,植入羟基磷灰石/骨碎补复合材料及对照材料。进行X线片、组织学、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区密度,4、8、12、16周密度逐渐减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组织学观察,随时间延长新骨呈渐进性成熟,扫描电镜观察也证实了新生骨呈渐进性成熟过程。实验组骨缺损修复程度优于各对照组材料。结论:羟基磷灰石/骨碎补复合材料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晓飞  彭诚  赖红昌  崔江涛 《天津医药》2012,40(10):1026-1029,1091
目的:评价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与β-磷酸三钙(β-TCP)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3个月愈合期后,在每侧下颌骨选择4个拔牙位点常规制备种植窝,然后于其冠方制备宽1~1.25 mm、深5 mm的环形骨缺损,每侧各植入4颗种植体,冠方骨缺损区分别按血凝块充填、植入CHA和β-TCP材料3种方式处理,非埋入式愈合.分别于术后4、12和16周处死动物,收获含种植体的骨组织标本制成硬组织切片,测算新骨与种植体接触的最冠方水平至缺损底部的距离(B-D),缺损区种植体骨结合率(BIC%),缺损区内新生骨面积百分比(NFB%)及未降解骨替代材料的面积百分比(RBS%).结果:术后种植体均未发生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炎症.植入4、12周时,3组种植体B-D、BI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β-TCP组种植体B-D、BIC%值高于CHA组(P<0.01).在12、16周时,CHA组的RBS%值高于β-TCP组(P<0.01);16周时,β-TCP组的NFB%值高于CHA组(P<0.01).结论:β-TCP较CHA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β-TCP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n-HA/SF-CS),并植入实验兔股骨下端缺损处,通过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界面情况的研究,探讨复合体的生物学行为,为建立更为理想的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载药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载药羟基磷灰石陶瓷人工骨(C-PHA)进行家兔骨缺损修复。实验表明,蜂蜡包裹的C-PHA在家兔体内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作用,27周局部组织仍含有效药物浓度。新生骨可顺利长入C-PHA材料,术后18周,材料表面全部被板层骨覆盖。蜂蜡不影响植入区的新骨长入和骨缺损的修复,亦不影响PHA发生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5.
李云杉 《海峡药学》2022,34(2):26-28
目的 分析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联合应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1-34)〕与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对骨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杂种犬12只,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均于两侧胫骨制备制备种植窝各2个,对其制造骨缺损后植入种植体,并将CHA植入骨缺损处.术后实验组每周3天经背部皮下注射PTH(1-3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结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其临床、科研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HA作为VEGF的可吸附性载体,制备成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兔尺骨中段10mm骨缺损处,以单纯CHA组,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在术后2、4、8、12周,进行大体解剖、X线摄片、病理组织切片、生物力学测试等方法观察,研究各组骨愈合,血管化情况及力学强度。结果在2、4、8周病理组织切片及X线摄片显示骨缺损修复程度CHA/VEGF组明显优于自体移植骨组优于单纯CHA组,而空白组骨缺损处被纤维组织及肌组织等填充。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12周CHA/VEGF组抗扭转强度明显优于自体骨移植组。结论CHA与VEGF结合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强于自体骨移植及单纯CHA移植。二者协同,可用于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7.
王雅南  张桂梅 《天津医药》1999,27(9):555-556
笔者自1992年开始应用胶原HA复合材料修复牙周骨缺损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材料(1)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HA)由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四川大学合作研制。(2)胶原HA复合材料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提供。 2.病例选择经临床和X线检查确诊为复合性牙周炎患者21例,31颗牙。男9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35岁。牙龈附着水平平均 8.12-8.37 mm,牙齿松动度<Ⅲ度,X线片显示牙槽骨高度平均为根长的55%~59%。手术部位无其它口腔疾患.无系统性疾病史。 3.手术(1)术前准备:分别施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术。调、固…  相似文献   

8.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的生物学性质和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成骨机制,为进一步的动物和临床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兔牙槽骨颊侧骨板做人为骨开窗,实验组填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空白对照组不做充填,羟基磷灰石对照组充填普通羟基磷灰石(HA)。于4周、8周、12周分别处死动物做组织学切片。结果:实验组无异物排斥反应,Nano—HA参与骨形成最终被降解。骨修复显著,大量新骨形成,与空白对照组的骨修复比较快速而且活跃。结论:Nano—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骨引导性,能加速牙槽骨的修复,为应用Nano—HA修复牙周病引起的牙槽骨缺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研究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稀膜引导种植体颊侧裂隙状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12条杂种狗,拔除左侧四个前磨牙,3各月后植入4枚直径3mm长10mm的种植体,在种植体的颊侧制作5mm的裂隙状骨缺损,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钛网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另一种植体作对熙。术后2、4、8、12周取材,测量颊侧裂隙状骨缺损高度,组织学定性及定量方法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盖膜的三纽从第2周开始就有明显的骨再生,至第12周时裂隙状骨缺损完全为新骨充填;对照组在任何时间点,骨缺损区新骨的量少于盖膜的三组,相差显著。结论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均能引导种植体周围裂隙状骨缺损区骨再生。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慢性根尖周炎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慢性根尖周炎骨缺损情况.方法:建立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实验组4只狗右侧各两个上前牙用(n-HA)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左侧同名牙为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结果:经4w,10w,16w,20w观察表明: 实验组20w后骨密度平均值可达148.3±4.31,对照组为135.7±5.59,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很好的引导骨形成和修复骨缺损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李鸿君 《贵州医药》2005,29(9):819-819
我院1993年引进四川大学材料研究所产品羟基磷灰石人工牙根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缺失的修复,现将临床手术及观察追踪5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例牙周病患者的28个患牙,有骨内袋存在,牙周袋深度6mm以上,牙松动2度以内,无内分泌紊乱,全身和局部无感染.术中在牙周骨缺损区填塞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然后观察术后3~1 2个月患者牙槽骨缺损区新骨生长,牙龈炎症消除,牙周袋深度,牙松动度情况.结果1 3例患者手术后伤口获得一期愈合,术后3~6月复查,牙龈无红肿、出血和溢脓,牙周袋普遍变浅,骨缺损区有新骨生长.结论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能促进新骨生长,具有骨引导作用,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修复材料,它能应用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材料为载体支架,复合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鼠桡骨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48只成年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制作成右侧桡骨为5mm的骨缺损模型,各组分别按以下方法将材料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A组:nHAC/PLA材料+BMSCs[BMP-2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处理];B组:nHAC/PLA材料+BMSCs(无BMP-2和eGFP处理);C组:单纯nHAC/PLA材料;D组:空白对照组(只造骨缺损模型,不置入支架材料)。术后6、12周用空气栓塞法各组分别处死4、8只大鼠并取右侧整段桡骨,行大体形态学、X线检查、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 X线观察结果:A组的骨痂形成量优于其他组,B组次之,C组稍逊于B组,空白对照组最少。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的新生骨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等均优于其他各组,B组次之,C组稍逊于B组,空白对照组则最差。12周时4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A组最大应力测试明显优于C组,B介于A组与C组之间,空白对照组最差。结论 nHAC/PLA是一种良好的载体支架材料,与经过BMP-2修饰的BMSCs复合后能显著提高骨生成的速度,在修复长骨节段性缺损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范围颌骨骨缺损区的自我修复能力。方法在实验犬的下颌骨上形成深5 mm、高(颊舌向)5 mm及宽(近远中向)分别为1、2、3、4、5 mm的骨缺损区(各缺损区间距为6 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缺损区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水平宽度为1、2、3 mm骨缺损组,骨缺损区域均由较多新生骨充满。4、5 mm骨缺损区基本无新生骨形成,多为结缔软组织成分。结论 3 mm以下的骨缺损区12周时有良好新骨形成,与原有正常骨质相比较为接近,该范围以下的骨缺损可在无外界干预的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孔型颗粒羟基磷灰石(PHA)填充硬化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用多孔型颗粒羟基磷灰石填充硬化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并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结果:术后伤口愈合达91%,术后X线片显示PHA均与骨组织结合良好。结论:硬化性骨髓炎术后骨缺损能用孔型颗粒羟基磷灰石人工骨Ⅰ期填充。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对例骨关节结核病人。在病灶清除完毕后,同时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微晶玻璃(简称人工骨),经IDe24个月随访观察,效果满意,对例病人创口无一感染,植骨块无一脱落,X线片显示人工骨块与自体骨间3个月后模糊,临近骨伯体)无吸收。6个月人工骨与自体骨融合,12个月后,体积小的人工骨块几乎与自体骨不能区别开.粉末状人工骨融合更佳,3个月后与自体骨相近似,现报道如下.l一股资料23例病人中,年龄swt6岁,脊柱结核12例,股骨结核5例,股骨结核2例,防骨大结节结核1例,附骨结核4例,有脓肿15例,有窦道者5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骨(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和胶原蛋白粉末混合制备NHAC人工骨,再将混合粉末与含VEGF、BMP-7的蒸馏水调和,制备NHAC/VEGF/BMP-7、NHAC/VEGF人工骨。建立大鼠桡骨缺损模型,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NHAC/VEGF/BMP-7组植入NHAC/VEGF/BMP-7,NHAC/VEGF组植入NHAC/VEGF,NHAC组植入NHAC人工骨。术后2、4、8周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材料成骨及血管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组织学评分NHAC/VEGF/BMP-7组高于其他两组,NHAc/VEGF组高于NHAC植入组。在4周内,血管计数以NHAC/VEGF/BMP-7组最多。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能更好的促进成骨,比单纯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更好的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9.
高津福  马玉香 《天津医药》2000,28(8):469-470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加自体骨种植术治疗成人牙周炎抽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改良Widman手术的53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其中31例采取羟基磷灰石加自体骨种植术为观察组,另22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2年以上的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加自体骨种植术对于治疗成人牙周炎骨缺损有较好的长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薛英  刘强 《中国医药》2013,8(8):1128-1129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骨基质明胶(BMG)所制成的复合体(NGF-BMG)对兔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48只新西兰兔完全随机分成NGF-BMG组、BMG组、NGF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制成双侧桡骨缺损模型后,前3组分别在缺损区放置NGF-BMG、BMG、NGF,空白对照组骨缺损不做处理.术后第4、8、12周每组各处死4只兔,作形态学观察、X线片及图像分析、组织切片,测量新骨面积并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术后4、8、12周,NGF-BMG组X线片新生骨的灰度值[分别为(116±15)%、(183±14)%和(198±15)%]和组织切片新生骨所占比例[(34.5±4.5)%、(59.3±4.4)%和(76.2±8.1)%]均优于BMG组[(94±13)%,(140±13)%,(167±15)%;(26.8±4.8)%,(53.8±5.3)%,(66.2±8.5)%]、NGF组[(75±9)%,(112±13)%,(135±10)%;(19.7±2.9)%,(32.6±4.4)%,(35.3±7.6)%]和空白对照组[(70±6)%,(105±11),(130±11)%;(18.2±2.4)%,(29.3±3.4)%,(34.7±6.5)%](P<0.05或P<0.01).三点抗弯曲负荷结果在正常桡骨、NGF-BMG组、BMG组分别为(145±6)、(141±8)、(84±9)N,正常桡骨和NGF-BM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G组生物力学强度较其他2组差(P<0.01).结论 NGF-BMG复合体适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