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市多人份免疫规划疫苗的损耗系数。方法 通过上海市疫苗综合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信息系统收集2020-2022年350家预防接种单位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vaccine, BCG)、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MPV-A)和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 DT)的使用和接种剂次数,计算损耗系数。结果 上海市2020-2022年三种多人份免疫规划疫苗总使用量为168.93万剂,总损耗系数为1.82;其中BCG、DT和MPV-A总使用量分别为62.29万剂、59.55万剂和47.09万剂,损耗系数分别为2.21、1.46和1.97。Spearman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提示,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与门诊月接种天数、门诊月接种量、疫苗包装规格呈显著相关性(r=0.585,P<0.001;r=-0.626,P<0.001;r=0.538,P<0.001)。结论 上海市2020-2022年...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南通市海门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疫苗的损耗情况,合理优化免疫规划疫苗管理制度, 精准分发各类免疫规划疫苗。方法:利用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2021年海门区14家儿童预防接种门诊 各类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剂次数和疫苗使用数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海门区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分别为:卡介苗4.61,乙 肝疫苗1.01,二价脊灰1.82,白破1.52,A群流脑1.52,其余损耗系数均为1.00。城区和乡镇卡介苗的损耗系数分别为4.51和 4.71,二价脊灰的损耗系数分别为2.20和1.56,白破疫苗的损耗系数分别为1.62和1.43,A群流脑疫苗的损耗系数分别为1.70 和1.40,其余免疫规划疫苗的损耗系数均为1.00。城区和乡镇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2021年南通市海门区卡介苗损耗程度较高,其余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福建省2018年接种单位免疫规划多人份疫苗的使用率,掌握客观的疫苗损耗系数,为做好免疫规划疫苗年度需求预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85个接种单位,用秩和检验法分析全省多人份疫苗使用情况。结果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卡介苗最高(2.06)、白破二联次之(1.72)、A群流脑(1.56)和脊灰二价疫苗(1.57)较低;多人份疫苗年度计划使用率:白破二联最高(77.3%)、A群流脑(58.8%)疫苗最低;年接种<1 000剂次的接种单位4种多人份疫苗的损耗系数均较高,且年接种剂次越多其损耗系数越低;不同服务半径的接种单位,4种多人份疫苗的损耗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周接种天数越多的接种单位,其脊灰二价疫苗的损耗系数越小。结论福建省2018年常规免疫接种用的多人份疫苗的损耗系数,低于国家的参考值;多人份疫苗年接种剂次越多其损耗系数越低;多人份疫苗年度预算偏多,可能是接种单位做年度需求预算时,未把握实际的损耗系数;个别地方可能直接用国家参考值计算,导致年度需求预算偏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南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损耗情况,为合理制定免疫规划疫苗采购、供应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2018-2021年河南省免疫规划疫苗发货量、库存量和疫苗实际接种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1年,河南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总体损耗系数分别为1.30、1.33、1.22、1.16。单支单剂次、单支多剂次包装疫苗损耗系数分别在1.04~1.10、1.49~2.10之间。全省18个地区总体疫苗损耗系数在1.21~1.32之间,疫苗损耗最低的是安阳市和新乡市,最高的是信阳市和周口市。单支多剂次包装疫苗开启后,未接种完需半小时、一小时、当天内废弃的疫苗损耗系数分别为2.10、1.79、1.61。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滴剂、糖丸剂型损耗系数分别为1.69和1.43。结论河南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逐年下降,单支单剂次包装疫苗损耗低于单支多剂次包装疫苗。单支多剂次疫苗包装越小、开启后可保留时间越长,疫苗损耗越小。bOPV糖丸剂型损耗低于滴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疫苗的使用损耗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疫苗使用率。方法:对典型剂型疫苗按不同地域类型地区和不同接种方式调查分析其损耗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较大,卡介苗为3.44,百白破为2.18,单人份疫苗损耗系数小并差别不大;疫苗损耗系数在不同地域类型有显著差异:城市最低(1.25),山区(1.51)最高;多人份疫苗如卡介茁分散式接种损耗系数(5.62)明显高于乡集中接种(3.88)和城关集中接种(2.28);按日接种损耗系数(1.5)、按周接种(1.29)和按月接种(1.22)差别较小。结论:供应多人份剂型的疫苗是造成疫苗损耗的直接因素;应按不同地域类型计划分配疫苗,推广乡级集中式接种和依人口密度选择适当的接种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EPI)疫苗的损耗现状,为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和使用EPI疫苗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35个接种单位,调查2016-2017年6种EPI疫苗接种和使用数据,包括常规免疫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群体性补充免疫活动中疫苗领发和使用数量、疫苗报废记录,以及接种单位的地区类型、服务模式、接种周期、日均接种量等。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计算和分析疫苗的损耗系数。结果 单人份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和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tOPV)损耗系数最低,分别为1.00和1.02;多人份的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卡介苗(BCG)损耗系数分别为1.58、1.67、1.68、3.02。城市、农村、牧区接种单位EPI疫苗损耗系数范围分别为1.00~2.84、1.00~3.71、1.00~2.27;乡级集中、村级集中、分散接种模式的损耗系数分别为1.00~3.00、1.00~4.41、1.00~1.94。接种周期越长或日均接种量越小,损耗系数越大。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防接种单位多人份EPI疫苗损耗较高,并受地区和接种服务形式的影响。需根据地区类型、接种单位服务形式等加强精细化的疫苗管理,减少疫苗损耗和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清镇市一类疫苗耗损情况及原因。方法收集清镇市11个乡镇(社区)预防接种点疫苗使用量及接种人数上报数据统计分析,对进行疫苗分配和管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单人份包装疫苗损耗系数1.01~1.39,多人份包装疫苗损耗系数1.40~2.00。农村和城镇的白破疫苗损耗系数差异无显著性,其余疫苗损耗系数农村均高于城镇。结论采用单人份包装疫苗能降低疫苗的损耗;农村疫苗的使用率较低、耗损严重,造成低接种率,应科学、规范管理疫苗,充分发挥疫苗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免疫规划(EPI)疫苗损耗情况,分析损耗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合理制定疫苗管理制度。方法利用天津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2015年接种数据和疫苗使用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EPI疫苗损耗系数及影响因素。结果单剂次包装疫苗损耗系数在1.00-1.03之间。4种多剂次包装疫苗-液体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L)、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麻疹减毒活疫苗(MV)和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的损耗系数在1.40-2.12之间;其中DT、MV、MPV-A损耗系数在城区、郊区、郊县之间有显著性差异;MPV-A损耗系数在日门诊和周门诊之间有显著性差异。4种多剂次包装疫苗的损耗系数均随着日均门诊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结论多剂次包装疫苗损耗较大,应合理安排门诊周期和门诊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疫苗浪费。  相似文献   

9.
计划免疫疫苗损耗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福建省各地计划免疫疫苗的损耗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以便指导疫苗概算和分配计划 ,为不同地区采取适当的接种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按不同地区、不同接种方式等分层随机抽查 9个县级单位、 5 4个乡级各种形式的接种点 ,统计各种疫苗损耗率。结果显示 :四种疫苗平均使用率为 5 4 0 2 % ,其中 :卡介苗为 2 8 6 5 % ,百白破混合制剂为 6 0 2 4% ,麻疹疫苗为49 5 0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 6 9 93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为 96 15 %。四种疫苗平均损耗系数在不同地域类型有显著差异 :城市最低 (1 70 ) ,沿海农村 (1 82 )次之 ,山区农村 (2 19)最高 ;分散式接种损耗系数 (2 2 3)明显高于村级集中接种 (1 96 )和乡级集中接种 (1 6 9) ;按日接种损耗系数 (1 93)、按周接种 (1 90 )和按月接种 (1 80 )差别较小 ;自费的乙肝疫苗损耗系数 (1 0 4)明显小于供应的四种疫苗。供应疫苗和超过 5人份大包装的疫苗是造成疫苗损耗的直接因素。提示应按不同地域类型计划分配疫苗 ,推广乡级集中式接种和依人口密度选择适当的接种周期是今后计划免疫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江东区2005年疫苗损耗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东区预防接种点的疫苗损耗情况,为制定与调整生物制品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连续6个月对3个监测点儿童基础免疫“五苗”使用情况收集汇总,用疫苗损耗率和损耗系数进行评价。[结果]“五苗”损耗系数分别为卡介苗4.10,脊灰糖丸1.11,百白破1.98,麻疹疫苗1.42,乙肝疫苗1.00。除卡介苗外其余4苗均符合正常参考标准。[结论]为进一步降低疫苗的损耗,应合理安排接种门诊,集中接种时间,同时应改进疫苗包装,减少浪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二价脊髓灰质炎疫苗(bOPV)损耗系数的相关因素,为降低bOPV损耗、提高使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福建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福建省共1 046家接种门诊,随机抽取68家接种门诊进行问卷调查;查询九个设区市bOPV使用数和接种数。结果福建省共使用bOPV1 602 980人份,共接种1 125 217人次,平均损耗系数1.43,68家接种门诊平均损耗系数1.42,与福建省平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P0.05)。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乡镇接种门诊较城区接种门诊bOPV损耗系数较大(OR=15.17,P0.05);接种频次≥3次/周者较接种频率3次/周的损耗系数小(OR=0.07,P0.05);接种人员2人者较接种人员≤2人的损耗系数小(OR=0.01,P0.05);服务半径≤10km者较服务半径10km的损耗系数小(OR=0.18,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种人员2人是损耗系数的保护因素(OR=0.01,P0.05)。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服务半径或接种频次,乡镇接种门诊bOPV损耗都高于城区接种门诊。结论要提高bOPV使用率、降低损耗系数,需因地制宜针对城区和乡镇制定对策,合理设置接种门诊,科学安排接种服务周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及人员配置现况,评价预防接种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年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资料,描述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接种周期、服务半径和人员配置情况。结果 2019年河南省共设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2 743家。接种周期以日接种为主,2 146家占78.24%;豫中地区日接种门诊比例高达92.25%。最大服务半径10 km有1 993家,占72.66%;豫南和豫西地区较低,分别为59.49%和52.94%。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330家,占12.03%;豫北地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占22.56%。河南省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13 553人,平均每家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为4.94人。每1万名服务人口中,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中位数为0.943 1人,仅豫西和豫北地区人员中位数超过1人。其中接种报告人员3 651人,占26.94%;预防接种人员6 587人,占48.60%。接种报告人员和预防接种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5 218人占50.97%;专业技术职称以初级为主,7 061人占68.97%,其中豫东地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分别为19.38%和6.98%。结论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服务基本满足接种需求,但专业人员数明显不足,且地区分布不均,中高层次技术人才占比较低,亟需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服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我市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情况,探讨和实践新的疫苗管理方法,减少疫苗损耗,节约疫苗经费。方法对我市各县(市、区)2007-2009年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疫苗损耗系数分别为卡介苗(BCG)3.40、3.22、3.07,乙肝疫苗(HBV)1.34、1.22、1.05,脊灰疫苗(OPV)1.47、1.40、1.39,流脑疫苗2.27、1.91、1.87,乙脑疫苗1.33、1.06、1.06,百白破疫苗1.53、1.63、1.52,含麻疹类疫苗1.96、1.85、1.04,白破二联疫苗2.46、0.91、1.39。结论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逐年降低,多人份包装疫苗损耗系数仍较高,采用小剂量安瓿的使用策略可降低疫苗损耗率,须尽快完善疫苗网络在线管理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方法采用java bs架构和spring-boot+hibernate+redis架构,使用TiDB集群数据库,实现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快速部署和上线运行,评价系统运行效果。结果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于2019年12月建成并运行,且与32个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接;系统包括疫苗管理、预防接种管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冷链监测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疫苗电子追溯、预防接种数据异地交换、大数据分析和展示等功能。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5日系统共接收26.24亿条疫苗接种记录,其中采集疫苗追溯码26.20亿剂次(99.84%);90%的数据统计报表和大数据并行计算的统计时间<5s,多维度实时查询个案的时间<1s。结论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电子化管理,系统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但部分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合理规划和管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是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层服务网点,是免疫规划网络建设的一个环节,合理设置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对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和减少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查的方法,调查32个预防接种点和整合后22个预防接种点0-4儿童"六苗"接种率情况.结果 整合后22个预防接种点和原来32个接种点"六苗"接种率(p>0.05)无差别,且接种点越多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越大(P<0.05).结论 合理设置预防接种点不但能节省卫生资源,而且还有利于街道预防保健所的管理,对稳定基层计划免疫队伍起着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河南省肺炎球菌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1年河南省肺炎球菌疫苗AEFI个案数据和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河南省共报告肺炎球菌疫苗AEFI个案4 025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115.02/10万剂,不同年份间AEFI的报告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其中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PCV13)AEFI共报告1 652例,报告发生率163.97/10万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AEFI共报告2 373例,报告发生率95.23/10万剂,两种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5.11,P<0.05)。AEFI个案中,男女性别比为1.13∶1,PPCV13 AEFI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88.38%),PPV23主要集中在2~5岁(85.29%);接种后≤1 d发生占96.15%;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7—2010年免疫规划疫苗及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情况。方法对福田区2007—2010年生物制品管理系统数据库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7—2010年第1类疫苗用量分别为435188、555 633、697 304、611 896剂次,同品种收费疫苗用量分别为92 120、75 194、49 904、47 302剂次。2007—2010年单人份包装疫苗损耗系数低于1.05,多人份包装疫苗损耗系数在1.1~4.0之间,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有效利用率年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福田区2007—2010年第2类疫苗使用数量分别为376 119、327 950、361 552、254 652剂次,使用数量较多的是乙肝疫苗、人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HIB疫苗和甲肝疫苗等。结论 2类疫苗的使用量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武汉市洪山区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损耗系数,了解其损耗原因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疫苗使用计划,规范疫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及疫苗出入库管理系统等数据,设计专用调查表了解洪山区各预防接种单位bOPV接种及使用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损耗系数。结果洪山区25家预防接种单位bOPV损耗系数为1.69。区卫计委直属门诊(1.35)和大型医院承办社区门诊(2.01)损耗系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PV接种周期1次/周(1.57)和2~6次/周(1.94)损耗系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疫苗启用废弃时间按<4 h(1.86)和>4 h(1.61)损耗系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做损耗系数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的门诊属性比接种周期和接种台数量对损耗因素的影响更大。2016和2017年损耗系数分别为2.09和1.75,经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洪山区bOPV管理及使用比较规范,可通过加强监管考核、设置集中接种、规范宣传培训等手段进一步减少疫苗损耗。  相似文献   

19.
我区使用的卡介苗、糖丸疫苗、百白破、麻疹、乙肝疫苗统一由宁波市疾控中心供应。我区在每年7月份上报第二年的疫苗计划。疫苗计划主要根据目标人口数、疫苗损耗系数、接种的剂次和剂量等因素地制订。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资料表明,各地区的疫苗损耗系教差异较大。为了解我区的疫苗损耗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对2005年本区疫苗损耗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争取人财物投入,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和第一类疫苗接种率,保障接种安全,推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顺利实施。方法按照《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在全市16个乡级预防接种门诊推行"八统一"管理和人性化服务,通过加强督导,严格验收,有效促进创建工作开展。结果 16个乡级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设施完善,服务水平提升,整体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已有9家门诊被认定为河南省示范预防接种门诊。结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能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和第一类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