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现有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可以改善图像整体视觉效果或者提升重建图像的客观评价值,然而对图像感知效果和客观评价值的均衡提升效果不佳,且重建图像缺乏高频信息,导致纹理模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卷积与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以并联结构为整体框架,在并联结构上采用不同卷积组合来丰富特征信息,并加入跳跃连接来进一步丰富特征信息并融合输出,从而提取更多的高频信息。其次,引入自适应残差网络以补充信息并优化网络性能。最后,采用感知损失来提升恢复后图像的整体质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SRCNN)、深度超分辨率重建网络(VDSR)和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SRGAN)等算法,所提算法在重建图像上有更好的表现,其放大效果图的细节纹理更清晰。在客观评价上,所提算法在4倍重建时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相较于SRGAN分别平均提升了0.25 dB和0.019。  相似文献   

2.
高媛  刘志  秦品乐  王丽芳 《计算机应用》2018,38(9):2689-2695
针对医学影像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细节丢失导致的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医学影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算法包括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生成器网络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判别器网络辨别图像真伪。然后,通过设计生成器网络的上采样采用缩放卷积来削弱棋盘效应,并去掉标准残差块中的批量规范化层以优化网络;进一步增加判别器网络中特征图数量以加深网络等方面提高网络性能。最后,用生成损失和判别损失来不断优化网络,指导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双线性内插、最近邻插值、双三次插值法、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超分辨率方法(SRGAN),所提算法重建出了纹理更丰富、视觉更逼真的图像。相比SRGAN方法,所提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上有0.21 dB和0.32%的提升。所提算法为医学影像超分辨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度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在其实际应用中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人脸超分辨率重建是特定应用领域的超分辨率问题,为了充分利用面部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联合学习的深度人脸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方法 首先使用残差学习和对称式跨层连接网络提取低分辨率人脸的多层次特征,根据不同任务的学习难易程度设置损失权重和损失阈值,对网络进行多属性联合学习训练。然后使用感知损失函数衡量HR(high-resolution)图像与SR(super-resolution)图像在语义层面的差距,并论证感知损失在提高人脸语义信息重建效果方面的有效性。最后对人脸属性数据集进行增强,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多任务学习,以获得视觉感知效果更加真实的超分辨率结果。结果 使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两个客观评价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与其他主流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人脸属性数据集(CelebA)上,在放大8倍时,与通用超分辨率MemNet(persistent memory network)算法和人脸超分辨率FSRNet(end-to-end learning face super-resolution network)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PSNR分别提升约2.15 dB和1.2 dB。结论 实验数据与效果图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更好地利用人脸先验知识,产生在视觉感知上更加真实和清晰的人脸边缘和纹理细节。  相似文献   

4.
针对公共场所监控图像中低分辨率人脸图像利用现有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融合先验信息的残差空间注意力人脸超分辨率重建模型,用该模型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识别可大大提升识别准确率.该模型将面部先验结构信息嵌入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中,再采用残差空间注意力激活算法突出空间位置中携带高频信息的特征,最后使用多阶特征融合算法充分利用不同尺度的特征,防止携带高频信息的人脸特征在网络传播中丢失.实验结果表明,重建出的超分辨率人脸图像具有更多的面部细节特征,大大提高了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并且与其他5种模型相比,新模型具有较低的耗时和较少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传统生成对抗网络模型重建人脸图像时出现过多失真,难以在减少失真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人脸图像真实感。针对该问题,在生成对抗网络SRGA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为提高重建像素点与周围像素点的相关性,将双注意力机制模块嵌入到SRGAN模型的生成器和判别器中,在空间域和通道域中获取更精准的特征依赖关系。同时应用自适应激活函数ACON取代原SRGAN网络中的激活函数,通过动态学习ACON激活函数参数为每个神经元设计不同激活形式,从而提高网络特征表达能力。使用改进SRGAN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CelebA测试集上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原算法PSNR值提高0.675 dB,SSIM值提高0.016,LPIPS值优化0.036,有效减少了重建人脸图像中眼睛等重点部位的失真情况;与其他非生成对抗网络的主流算法相比,LPIPS值最低优化0.107,最高优化0.205,有效提高了重建人脸图像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中存在的大尺度因子的重建效果较差、不同尺度的图像重建均需要单独训练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算法中的生成器使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多尺度的图像重建,从而以渐进上采样的方式降低了大尺度因子的学习难度,并在层与层之间使用密集连接加强特征传播,从而有效避免了梯度弥散问题。算法中使用马尔可夫判别器将输入数据映射为结果矩阵,并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生成器关注图像的局部特征,从而丰富了重建图像的细节。实验结果表明:在Set5等基准数据集上分别进行放大2倍、4倍、8倍的图像重建时,所提算法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达到了33.97 dB、29.15 dB、25.43 dB,平均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达到了0.924、0.840、0.667,相比用于超分辨率重建的卷积神经网络(SRCNN)、深度拉普拉斯金字塔超分辨率重建网络(LapSRN)、用于超分辨率重建的生成对抗式网络(SRGAN)等其他算法有较大提升,且其重建的图像在主观视觉上保留了更多生动的纹理和小颗粒细节。  相似文献   

7.
受井下粉尘大、照度低等环境影响,矿井图像存在分辨率低、细节模糊等问题,现有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应用于矿井图像时,难以获取不同尺度图像信息、网络参数过大而影响重建速度,且重建图像易出现细节丢失、边缘轮廓模糊、伪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密集通道注意力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SRGAN)的矿井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设计了多尺度密集通道注意力残差块替代SRGAN原有的残差块,采用2路并行且卷积核大小不同的密集连接块,可充分获取图像特征;融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加强对高频信息的关注度;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对网络进行轻量化,抑制网络参数的增加;利用纹理损失约束网络训练,避免网络加深时产生伪影。在井下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上对提出的矿井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和经典超分辨率重建算法BICUBIC,SRCNN,SRRESNET,SRGAN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客观评价上总体优于对比算法,网络参数较SRGAN减少了2.54%,峰值信噪比与结构相似度较经典算法指标均值分别提高了0.764 dB和0.053 58,能更好地关注图像的纹理、轮廓等细节信息,重建图像更符合人眼视觉。  相似文献   

8.
高倍率单幅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但困难的任务.在人脸超分辨率任务中,端到端网络超分辨率图像较模糊,图像真实性和人眼视觉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多任务对抗和抗噪对抗学习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算法分为端到端网络学习阶段和网络参数微调阶段.为了提高端到端学习效果,设计深度多任务拉普拉斯金字塔网络,并结合多任务对抗学习.主任务为端到端学习,子任务为优化对抗学习惩罚项函数.为了改进通过对抗学习并微调主任务网络参数后的效果,在对抗学习的判别器优化过程中,融入抗噪对抗学习.实验表明,文中算法能使人脸超分辨率图像更具有图像真实性,更符合人眼视觉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大多采用均方误差损失作为目标优化函数,以期获得较高的图像评价指标,然而重建出的图像高频信息丢失严重、纹理边缘模糊,难以满足主观视觉感受的需求。同时,现有的深度模型往往通过加深网络的方式来获得更好的重建效果,导致梯度消失问题的产生,训练难度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融合感知损失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通过构建以生成对抗网络为主体框架的残差网络模型,提高了对低分率图像的特征重构能力,高度还原图像缺失的高频语义信息。方法 本文算法模型包含生成器子网络和判别器子网络两个模块。生成器模块主要由包含稠密残差块的特征金字塔构成,每个稠密残差块的卷积层滤波器大小均为3×3。通过递进式提取图像不同尺度的高频特征完成生成器模块的重建任务。判别器模块通过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中引入微步幅卷积和全局平均池化,有效地学习到生成器重建图像的数据分布规律,进而判断生成图像的真实性,并将判别结果反馈给生成器。最后,算法对融合了感知损失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完成网络参数的更新。结果 本文利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两个指标作为客观评价标准,在Set5和Set14数据集上测得4倍重建后的峰值信噪比分别为31.72 dB和28.34 dB,结构相似度分别为0.892 4和0.785 6,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升明显。结论 结合感知损失的生成式对抗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准确恢复了图像的纹理细节,能够重建出视觉上舒适的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10.
许德智  孙季丰  罗莎莎 《计算机应用》2019,39(12):3644-3649
针对智能驾驶领域中需要在内存受限的情况下得到高质量的超分辨率图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权重八位二进制量化的车载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基于八位二进制量化卷积设计信息压缩模块,减少内部冗余,增强网络内信息流动,提高重建速率;然后,整个网络由一个特征提取模块、多个堆叠的信息压缩模块和一个图像重建模块构成,并利用插值后超分辨率空间的信息与低分辨率空间重建后的图像融合,在不增加模型复杂度的基础上,提高网络表达能力;最后,算法中整个网络结构基于对抗生成网络(GAN)框架进行训练,使得到的图片有更好主观视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车载图像重建结果的峰值信噪比(PSNR)比基于GAN的超分辨率重建(SRGAN)算法提高了0.22 dB,同时其生成模型大小缩小为LapSRN的39%,重建速度提高为LapSRN的7.57倍。  相似文献   

11.
A novel face hallucin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high-resolution face image from a low-resolution observation based on a set of high- and low-resolution training image pairs. Different from most of the established methods based on probabilistic or manifold learning models, the proposed method hallucinates the high-resolution image patch using the same position image patches of each training image. The optimal weights of the training image position-patches are estimated and the hallucinated patches ar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same weights. The final high-resolution facial image is formed by integrating the hallucinated patches. The necessity of two-step framework or residue compens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allucination based on patch and global image are discusse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out residue compensation generates higher-quality images and costs less computational time than some recent face image super-resolution (hallucin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2.
林静  黄玉清  李磊民 《计算机应用》2020,40(8):2345-2350
由于网络训练不稳定,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存在模式崩溃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形几何矩匹配与特征判别的球面双判别器超分辨率重建网络SDSRGAN,通过引入几何矩匹配与高频特征判别来改善网络训练的稳定性。首先,生成器对图像提取特征并通过上采样生成重建图像;接着,球面判别器将图像特征映射至高维球面空间,充分利用特征数据的高阶统计信息;然后,在传统判别器的基础上增加特征判别器,提取图像高频特征,重建特征高频分量和结构分量两方面;最后,对生成器与双判别器进行博弈训练,提高生成器重建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收敛,其网络能够稳定训练,峰值信噪比(PSNR)为31.28 dB,结构相似性(SSIM)为0.872,而与双三次差值、超分辨率残差网络(SRResNet)、加速的卷积神经网络超分辨率(FSRCNN)、基于GAN的单图像超分辨率(SRGAN)和增强型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ESRGAN)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重建图像具有更加逼真的结构纹理细节。所提算法为基于GAN的图像超分辨率研究提供了球形矩匹配与特征判别的双判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构方法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构时,通常存在重构图像模糊和重构图像与真实图像差异较大等问题.基于此问题,文中提出融合参考图像的人脸超分辨率重构方法,可以实现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的有效重构.参考图像特征提取子网提取参考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保留人脸神态和重点部位的细节特征信息,去除人脸轮廓和面部表情等冗余信息.基于提取的参考图像多尺度特征,逐级超分主网络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特征进行逐次填充,最终重构生成高分辨率的人脸图像.在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可以实现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的有效重构,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夜间场景光线微弱、能见度低导致夜视图像信噪比低、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双通道夜视图像复原方法。首先,用两种基于全连接多尺度残差学习分块(FMRB)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分别对红外夜视图像和微光夜视图像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和层次特征融合,从而得到重建的红外图像和增强的微光图像;然后,两种处理后的图像通过自适应加权平均算法进行融合,并根据场景的不同自适应地凸显两个图像中具有更高显著性的有效信息;最后,得到分辨率高且视觉效果好的夜视复原图像。使用基于FMRB的深度学习网络得到的红外夜视重建图像,相较于卷积神经网络超分辨率(SRCNN)重建算法得到的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的平均值上分别提升了3.56 dB和0.091 2;相较于MSRCR,得到的微光夜视增强图像在PSNR和SSIM的平均值上分别提升了6.82 dB和0.132 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重建图像的清晰度明显得到改善,获得的增强图像的亮度也明显得到提升,而且前二者的融合图像的视觉效果较好,可见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夜视图像的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15.
梁敏  王昊榕  张瑶  李杰 《计算机应用》2021,41(5):1438-1444
针对深层网络架构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任务中存在网络参数多、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构建一个残差网络对低分辨率图像与高分辨率图像之间的高频残差信息进行重建,以减少冗余信息的深层网络传输过程,提高重建效率;然后,通过特征收缩层对提取的低分辨率特征图进行降维,从而以较少的网络参数实现快速映射;之后,对高分辨率特征图通过特征扩展层进行升维,从而以较丰富的信息重建高频残差信息;最后,将残差与低分辨率图像求和得到重建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的峰值信噪比(PSNR)及结构相似性(SSIM)均值结果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SRCNN)取得的结果分别提升了0.57 dB和0.013 3,较基于中间层监督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ISCNN)取得的结果分别提升了0.45 dB和0.006 7;在重建速度方面,以数据集Urban100为例,较现有方法提高了1.5~42倍。此外,将该方法应用于运动模糊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时,获得了优于超深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VDSR)的性能。所提方法以较少的网络参数快速获得较好的重建质量,并且为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福海  蒋慕蓉  杨磊  谌俊毅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345-3352
针对云南天文台拍摄的高度模糊的太阳斑点图像采用现有深度学习算法恢复难度大、高频信息难以重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与梯度信息联合的去模糊方法来重建太阳斑点图,并很好地恢复出图像的高频信息。该方法由一个生成器与两个鉴别器构成:首先,生成器采用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框架来获取图像多尺度特征,再将这些特征分层次输入梯度分支以梯度图的形式捕获更小的局部特征;然后,联合梯度分支结果与FPN结果共同重建出具有高频信息的太阳斑点图像;其次,在常规对抗鉴别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鉴别器用于保证由梯度分支产生的梯度图更加真实;最后,引入一个包括像素内容损失、感知损失和对抗损失的联合训练损失来引导模型进行太阳斑点图像高分辨率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图像预处理后的所提方法与现有的深度学习去模糊方法相比,高频信息恢复能力更强,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分别达到27.801 0 dB与0.851 0,能够满足太阳观测图像高分辨率重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 face hallucination metho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joint learning is presented. Unlike the existing works on face super-resolution algorithms that first reshape the image or image patch into 1D vector, in our study the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resolution (HR) and the low resolution (LR) face image are efficiently maintain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dure. Enlightened by the 1D joint learning approach for image super-resolution, we propose a 2D joint learning algorithm to map the original 2D LR and HR image patch spaces onto a unified feature subspace. Subsequently, the neighbor-embedding (NE) based super-resolution algorithm can be conducted on the unified feature subspace to estimate the reconstruction weights. With these weights, the initial HR facial image can be generated. To refine further the initial HR estimate, the global reconstruction constraint is exploi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ion result. Experiments on the face databases and real-world face imag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