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馨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2,49(1):119-122,129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一种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肿瘤,发生于胎儿时期或出生后早期,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恶性肿瘤之一.细胞因子是一种多效性蛋白,能有效激活肿瘤的免疫细胞并抵消免疫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因子免疫疗法通过自身对免疫系统的诱导和激活为免疫疗法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NB免疫...  相似文献   

2.
麦丽凯  许左良 《北京医学》1998,20(3):169-171
细胞因子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麦丽凯*许佐良细胞因子疗法是肿瘤生物疗法之一。80年代由于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发展和交叉渗透推动了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研究,相继建立了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免疫导向疗法,细胞因子疗法,基...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和肿瘤生物学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肿瘤治疗模式,大量科学研究揭示了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各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应运而生,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肿瘤的另一有效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了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并重点介绍了细胞因子免疫疗法、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PD-1/PD-L1疗法、CAR-T疗法、肿瘤疫苗、溶瘤病毒等新型免疫疗法的设计原理、上市生物药物及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比了各免疫疗法的优缺点,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药物研发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肿瘤的药物开发传统上集中于直接针对癌细胞手术、放疗、化疗和激酶抑制剂的治疗。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免疫系统和肿瘤的相互作用已被逐渐认知。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免疫监视假说,认为免疫系统可以识别作为异物抑制癌细胞,就像它抵抗微生物制剂和移植器官一样。利用癌症疫苗或重组细胞因子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疗法的初步尝试,或注入在实验室制备好的肿瘤特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可行的免疫治疗方法,这种免疫治疗是指采用过继T细胞转移技术将体外扩增和激活的免疫细胞转移至患者体内,以此来杀死肿瘤细胞.可以说过继免疫疗法在临床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中作为佐剂或替代疗法,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通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嵌合抗原受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hi...  相似文献   

6.
赖宁  刘杞 《重庆医学》2002,31(11):1119-1122
过继免疫治疗 (adoptiveimmunotherapy)是将体外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或细胞因子进行免疫性转移 ,输给肿瘤或感染病毒的宿主 ,使它们在体内产生协同作用 ,由免疫活性细胞杀伤、溶解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直接或间接地介导机体的抗肿瘤或抗病毒效应。它是医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细胞工程和遗传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过继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活性细胞因子过继免疫疗法和免疫活性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前者包括输注IL 1~ 12 ,IFN、TNF、TGF、EGF和干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等疗法 ,已用于或目前试用于临床的…  相似文献   

7.
<正>肿瘤的药物开发传统上集中于直接针对癌细胞手术、放疗、化疗和激酶抑制剂的治疗。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免疫系统和肿瘤的相互作用已被逐渐认知。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免疫监视假说,认为免疫系统可以识别作为异物抑制癌细胞,就像它抵抗微生物制剂和移植器官一样。利用癌症疫苗或重组细胞因子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疗法的初步尝试,或注入在实验室制备好的肿瘤特  相似文献   

8.
肿瘤发展过程中常出现免疫抑制,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机制认识的大大提高,肿瘤免疫疗法得到相应的发展,目前以生物应答修饰剂为主的免疫治疗肿瘤方法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前景。生物应答修饰剂即是可起到免疫系统激活或改善病人生物学应答的药剂,其中有的被称为免疫调节剂。这类制剂除了单克隆抗体、重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肿瘤疫苗等生物制品外,天然药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受到各国学者高度重视。本文概要介绍近年从天然药中分离出的,主要用于癌症的生物应答修饰剂研究概况。 一、多糖类生物应答修饰剂 许多天然药如香菇、芸芝、猪苓、刺五加、苦楝树皮、树舌,木耳等均含有抗肿瘤多糖。它们对异基因  相似文献   

9.
光免疫疗法在局部激光照射下杀伤肿瘤的同时,通过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近些年,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体系(tumor-responsive nanosystems, TRNs)凭借在肿瘤部位通过选择性组装或解组装结构变构,实现治疗特性的精准可控,在肿瘤光学治疗和免疫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深入剖析和阐明TRNs的结构控制与功能增强的构效机制,本文介绍了用于增强光免疫疗法的TRNs的设计构建、结构功能控制、肿瘤微环境重塑效用和相关机制。此外,笔者特别强调基于TRNs的光免疫疗法与免疫调节剂介导的免疫调节之间的协同机制。最后,笔者讨论了光免疫疗法这一新兴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肿瘤的药物开发传统上集中于直接针对癌细胞手术、放疗、化疗和激酶抑制剂的治疗。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免疫系统和肿瘤的相互作用已被逐渐认知。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免疫监视假说,认为免疫系统可以识别作为异物抑制癌细胞,就像它抵抗微生物制剂和移植器官一样。利用癌症疫苗或重组细胞因子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疗法的初步尝试,或注入在实验室制备好的肿瘤特异性免疫细胞,取得了有限的成果。直到科学研究为癌症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免疫肿瘤学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Fifteenyears’reviewofadvancedchildhoodneuroblastomafromasingleinstitutioninHongKongChanKwongLeungDivisionofPediatricSurgery,D...  相似文献   

12.
颅内肿瘤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小儿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需要根据小儿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笔者对78例颅内肿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儿童Ⅲ期神经母细胞瘤(NB)的诊治方案、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初诊并接受NB-99方案治疗和随访的Ⅲ期NB患儿.结果 在101例NB患儿中,Ⅲ期患儿30例,占29.7%,其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1例.诊断时年龄(33±30)个月.原发部位以腹部和后纵隔多见,分别为16例和10例.病理分型为预后良好型者21例.11例患儿进入中危组治疗;6例患儿在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在化疗后未接受维甲酸治疗.随访期5-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28例患儿在治疗中达完全缓解,有7例出现复发,总的无事件生存率和存活率分别达74%±9%和77%±8%.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病理分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清铁蛋白(SF)水平和是否进行维甲酸治疗与Ⅲ期NB患儿的预后相关(X2=9.48、6.82、9.17、9.06,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DH、SF、维甲酸治疗和干细胞移植与预后相关(OR=3.95、3.44、2.64、1.27,均P<0.05).结论 儿童Ⅲ期NB疗效受LDH、SF、维甲酸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朱美  康德智 《医学综述》2007,13(9):685-688
随着肿瘤免疫学以及基因工程的发展,用疫苗引发机体自身杀伤肿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肿瘤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热点。本文就颅内最常见肿瘤———神经胶质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在细胞疫苗、分子疫苗、核酸疫苗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肿瘤(gastrointestinal cancer, GI)是我国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随着其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和愈发年轻化的趋势,新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其中免疫疗法正在引领消化道肿瘤治疗新时代。然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消化道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增添了重重阻碍。本综述以消化道实体肿瘤为切入点,回顾了影响其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概述了靶向免疫抑制微环境治疗的策略,分析了各类免疫联合疗法的协同机制,总结了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旨在为消化道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类型,也是最具破坏性的肿瘤之一。经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后,其生存期仍然很短。近年来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在治疗实体肿瘤中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尚不普遍。本文就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黑素瘤抗原基因及其肿瘤疫苗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政德 《医学综述》2013,19(5):837-840
随着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不断上升,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另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其中肿瘤疫苗作为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取得较多进展。黑素瘤相关抗原家族中部分抗原或多肽已经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疫苗进行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评价。现主要针对黑素瘤抗原编码的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特点、肿瘤疫苗研制在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在肿瘤专科医院治疗脑肿瘤的特点,促进对脑肿瘤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757例住院治疗的脑肿瘤病例。将脑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分析不同性质脑肿瘤的发病规律,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效果。结果757例中良性脑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配合适当的辅助治疗效果理想。恶性脑瘤以患者肿瘤的个体特点为基础,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有效的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脑肿瘤具有肿瘤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经专科的特殊性。其治疗的目标是消灭肿瘤,保全神经功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9.
胃肠间质瘤(GISTs)是最常见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传统放化疗无效,手术完整切除是可能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虽然GISTs靶向治疗效果显著,但KIT或PDGFRA基因多位点突变和/或二次突变导致靶向治疗耐药及复发率逐年升高,因此寻找新方法成为治疗GISTs研究热点。GISTs内部存在大量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和复杂免疫微环境,多种免疫细胞参与GISTs发生、发展,且在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GISTs免疫治疗基础及临床试验结果均证实GISTs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系统总结了GISTs免疫治疗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石军辉  吴小候 《医学综述》2012,(19):3201-320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原位新膀胱手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仍有尿道肿瘤复发等可能性。其复发机制涉及多种学说,危险因素亦包括多种。研究显示,注重术前对膀胱颈进行活检,术中对切缘行冰冻切片检查可能提高肿瘤的根治率。对复发尿道肿瘤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免疫治疗、化疗或基因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疗效。随着对原位新膀胱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尿道肿瘤的复发率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