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琦  张艳英 《临床医学》2007,27(11):72-73
目的探讨治疗阴茎阴囊转位伴隐匿性阴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G lenn-Anderson术式和黄鲁刚等[1]介绍的术式治疗阴茎阴囊转位伴隐匿性阴茎。结果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两种手术方法都较为简单,但术后患儿外观满意,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形皮瓣法矫治尿道下裂术后残留阴茎阴囊转位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4年7月我科采用M形皮瓣法矫治尿道下裂术后残留阴茎阴囊转位患者44例,阴茎阴囊转位采用以M形皮瓣法为主的矫形,阴茎背侧基底区皮肤明显凹陷者切除凹陷部位矩形皮肤,尿道缺损或憩室予以相应尿道修复重建。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4~63个月,平均29个月,失访3例,31例外观良好,阴茎阴囊位置关系正常,3例残留轻度阴茎阴囊转位,2例阴茎显露不良(其中1例阴茎发育不良),6例并发尿道成形并发症(尿瘘3例次、尿道裂开2例次、尿道憩室2例次、尿道狭窄2例次)。结论 M形皮瓣法应用于尿道下裂术后残留阴茎阴囊转位可较好矫正阴茎与阴囊的异常位置关系,改善外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特点及价值。方法:用三维超声检查疑有阴茎阴囊转位的胎儿。结果:22例可疑胎儿中,生后14例为阴茎阴囊转位,8例为非阴茎阴囊转位。阴茎阴囊转位三维超声特点:阴囊位于阴茎与脐带入口之间;阴茎位于分裂的阴囊中间。三维超声诊断阴茎阴囊转位的准确度很高(20/22)。结论:三维超声可用于产前诊断阴茎阴囊转位。  相似文献   

4.
不完全性阴茎阴囊转位 ,常与尿道下裂并存 ,手术相对比单纯性尿道下裂更为复杂。我院从 1 990年以来采用M型切口矫治伴有阴茎阴囊不完全转位的尿道下裂 ,效果均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年龄 4~ 1 0岁 ,尿道下裂类型包括阴茎阴囊型 1 6例 ,阴茎型 4例。均有明显的阴茎下曲畸形 ,不完全性阴茎阴囊转位 ,排尿通畅 ,阴茎海绵体及睾丸发育良好。手术方法 :手术主要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阴茎下曲矫正术。该步手术与手术学所述标准手术方法相同。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 ,转移阴茎背侧皮肤 ,充分伸直阴茎。尽可能保留多余阴茎皮肤 ,…  相似文献   

5.
阴茎阴囊转位产前超声诊断并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阴茎阴囊转位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总结2例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诊断为部分性阴茎阴囊转位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引产后胎儿的生殖器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并对阴茎阴囊转位胎儿产前诊断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阴茎阴囊转位胎儿产前超声诊断的声像图典型表现为"郁金香"征,阴茎部分或完全位于阴囊下方,阴茎常表现为短小,合并尿道下裂时可根据胎儿排尿时CDFI检测确定尿道口的位置。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有效可行的检测手段。在胎儿性别难以辨认时,应注意识别是否为阴茎阴囊转位畸形。  相似文献   

6.
【】 目的 探讨阴茎阴囊部皮肤湿疹样癌局部广切予一期阴囊皮瓣修复术的护理要点。 方法 对13例阴茎阴囊部皮肤湿疹样癌行局部皮肤广切予一期阴囊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手术切口的护理、皮瓣的观察与护理、用药指导及康复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皮瓣均愈合满意 ,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阴茎阴囊部皮肤湿疹样癌局部广切予一期阴囊皮瓣修复术的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7.
阴茎及阴囊的病变,包括畸形,分为先天性(发育畸形)和后天因素造成的各种严重的阴茎阴囊外形及功能改变。先天性发育畸形主要有包茎、隐匿性阴茎、蹼状阴茎、小阴茎、先天性阴茎缺失、阴茎阴囊转位和异位阴囊等。后天性的主要有外伤、手术或感染等造成的阴茎海绵体的缺失,阴茎硬结症等引起的严重弯曲畸形、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阴茎三件套假体植入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外伤或手术后的阴茎阴囊皮肤的缺失等。本文主要介绍隐匿性阴茎、蹼状阴茎、阴茎阴囊转位以及各种后天性因素引起的阴茎阴囊病变及相应的外科治疗。一、隐匿性阴茎阴茎体和阴茎头被邻近组织掩盖称之为埋藏阴茎[1]  相似文献   

8.
在尿道下裂学知识积累、技术进步、术式多样化的今天,一期完成矫治的技术越趋成熟,但少数重型病例及多次手术失败后的残废性尿道下裂病例,需要重建尿道长度大,阴茎阴囊发育差,局部可用重建尿道替代材料短缺,且合并其他畸形,如阴茎阴囊转位、阴囊对裂、阴茎隐匿、前列腺小囊等,进行一期修复,则可能重建外形差,并发症率较高,再手术更为困难,对其选择分期矫治手术并采用恰当的策略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阴茎阴囊转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胎儿阴茎阴囊转位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胎经产前超声诊断为阴茎阴囊转位的胎儿的超声声像图,探讨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8胎胎儿中,14胎经出生后新生儿检查或引产后胎儿尸检证实为阴茎阴囊转位,1胎为女性假两性畸形,2胎为阴茎短小,1胎于外院引产后失访。超声产前诊断阴茎阴囊转位的准确率为77.78%。本组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典型超声图像特征:①胎儿下腹部、会阴部的矢状面扫查示,胎儿外生殖器失去正常结构,阴囊的位置比阴茎高,位于阴茎和脐带进入腹壁的平面之间;②冠状面扫查示阴囊分裂显示为两个阴囊,每个阴囊内可见一睾丸回声;③近足侧的切面显示阴茎位于分裂的两个阴囊中间。结论 胎儿阴茎阴囊转位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掌握其产前超声诊断的主要切面及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对提高产前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阴茎阴囊转位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会诊2例)疑似阴茎阴囊转位的20例胎儿行多切面多角度扫查,随访胎儿染色体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胎儿阴茎阴囊转位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20例产前超声疑似阴茎阴囊转位的胎儿经产后检查证实17例为部分性阴茎阴囊转位,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郁金香"征:阴茎部分位于阴囊下方,阴茎短小,位于分裂的阴囊之间,形似"郁金香";其余3例胎儿中2例为两性畸形,染色体核型为46-XX;1例基层医院会诊病例经产前超声诊断及生后随访证实为正常女性胎儿。结论胎儿阴茎阴囊转位有典型声像图特征,但需与两性畸形和阴茎发育短小等外生殖器异常影像进行鉴别,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多切面多角度扫查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重度尿道下裂尿道缺损较长 ,采用Duckett包皮瓣或阴囊中隔岛状皮瓣很难修复。张淮平等[1] 用Duck ett+Duplay联合皮瓣取得一定疗效。作者等对此术式进行改良 ,用阴囊带蒂皮瓣取代包皮岛状皮瓣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 ,平均年龄 6.5 (2~ 18)岁 ,其中阴囊型 8例 ,会阴型 14例 ,阴茎阴囊型合并重度阴茎下弯畸形 5例。阴茎伸直后尿道缺损长度平均 6.5 (4~ 12 )cm ,尚有 12例合并阴囊对裂 ,4例阴茎阴囊转位。所有手术均采用一期尿道成形术 ,经尿道支架引流。1.2 手术方法 距冠…  相似文献   

12.
2000年8月21日一产妇在我院分娩1例多发畸形男婴,婴儿阴茎、阴囊转位,小阴茎,直肠会阴瘘,肛门闭锁,经精心护理于9月4日出院.……  相似文献   

13.
总结2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行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丢掉传统观念束缚,主动配合手术;严格会阴部皮肤准备,避免术后切口感染。术后阴囊置冰袋2 h,2 h后用医用沙袋放置于阴囊底部适当抬高阴囊,防止或减轻阴囊水肿;严密观察阴茎血供情况,观察阴茎肿胀及龟头的颜色;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保持切口敷料及尿道口清洁干燥,拔除导尿管后教会患者正确的排尿方法,防止发生感染;重视患者出院后假体使用方法指导。2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性生活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囊皮瓣修复医源性阴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11例医源性阴茎损伤患者,采用阴茎延长术加阴囊皮瓣修复阴茎大部分缺损及阴茎短小患者6例,采用阴囊皮瓣修复单纯阴茎皮肤缺损患者5例。结果 11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4~14个月,阴茎外形满意,生理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阴囊皮瓣是修复阴茎损伤的理想皮瓣,采用阴囊皮瓣修复医源性阴茎损伤的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术后阴茎外形及生理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5.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高。绝大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治疗手术方法很多,但术后并发症多,失败率较高,其中与护理的良、差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本文结合整形外科最近采用的阴囊纵膈皮瓣尿道成形术,分析手术成功与护理的关系,着重谈护理体会。一、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性,年龄4-7岁,阴茎形3例,阴茎、阴囊型6例。一次成形术6例,分二期手术者3例。术后效果满意,外形良好,尿道口处于正常位置、排尿正常8例,术后阴茎勃起时轻度  相似文献   

16.
邹景贵  张思孝 《华西医学》1998,13(2):209-210
自1995年10月-1998年11月,我中心病室对4例正常男性,分别以双阴股沟皮瓣,阴囊皮瓣及阴茎皮瓣行阴道重建,尿道转位及阴茎切除等性别转换术。经1月至1年余连续随访,二性征重建尚可。本文对手术方法,行性别转移的量由,应具条件,闰例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茎背侧岛状皮瓣治疗阴囊型及会阴型尿道下裂的护理。方法:阴囊型及会阴型尿道下裂患儿12例,均采用弧形带蒂包皮内板阴茎背侧联合皮瓣Ⅰ期手术治疗,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手术均获成功。结果:11例一次手术治愈,1例发生尿瘘,于6月后修补瘘管痊愈,排尿正常。结论:重度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术前、术后护理要求高,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6-06~2006—12应用镍钛记忆金属支架修复治疗尿道下裂患儿2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1岁,平均4岁7个月。其中阴茎近端型5例,阴茎阴囊型8例,阴囊会阴型8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行尿瘘修补术2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口基底两侧包皮瓣尿道成形术修复近端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2011年采用改良尿道口基底两侧包皮瓣尿道成形术修复近端尿道下裂183例,总结其Ⅰ期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满意度.[结果]Ⅰ期手术成功率83.1%,术后尿道瘘及尿道狭窄发生率16.9%.外观满意度达85.2%.[结论]改良尿道口基底两侧包皮瓣尿道成形术适用任何近端型的尿道下裂,尤其伴有阴囊分裂、阴茎阴囊转位的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手术技术要求不高,易掌握,术后外观佳,尿流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成功率。方法:根据阴茎包皮及阴囊血管走向及尿道下裂类型,选择带血管蒂皮瓣一期尿道下裂成形。结果:包皮横行岛状皮瓣法手术成功率90.9%(10/11);阴囊中隔皮瓣法手术成功率85.7%(6/7)。结论:根据阴茎、阴囊血管走向特点及阴茎伸直后龟头至原尿道口的距离选择阴茎或阴囊皮瓣,可以明显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成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