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熔体快淬的方法制备Pr2Fe14B/α-Fe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样品的室温磁性能.实验合金成分为(PrxFe94.3-xB5.7)0.99Zr1(其中x=8.2,8.6,9.0,9.4,9.8,10.2,10.6,11.0,11.4(原子分数,%)).系统地研究了辊速及合金成分对快淬带磁性能的影响,当Pr原子分数由8.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熔体快淬 2Fe14B/α-Fe')" href="#">Pr2Fe14B/α-Fe 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熔体快淬方法获得Pr(Fe1-xCox)2合金条带,经过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计和磁性测量对其结构、磁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当Co的含量x大于0.2时才可能获得Pr(Fe,Co)2立方Laves相化合物.对Pr(Fe0.6Co0.4)2合金,在快淬速度为30m/s时,条带由Pr2(Fe,Co)17,Pr(Fe,Co)2和富稀土相组成;在速度为40m/s时,获得了几乎单相的Pr(Fe0.6Co0.4)2化合物,其居里温度为305℃;在速度为45m/s时,除了Pr(Fe0.6Co0.4)2化合物外,还存在少量的非晶相.Pr(Fe0.6Co0.4)2化合物在770℃以上发生分解.用40m/s快淬纳米晶粉胶粘磁体有大的磁致伸缩系数(λ=140×10-6)和高的硬磁性能(iHc=398kA/m).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利用单辊方法制备的非晶Nd_3Fe_(81)B_(16)合金的晶化及其对磁性和Mossbauer谱的影响。发现在非晶Fe_(81)B_(19)合金中用3at%Nd取代B,使非晶Fe_(81)B_(19)合金的晶化温度提高88℃。在适当的退火条件下晶化后样品在室温下的磁性是:σ_2=189emu/g,σ_r/σ_5=0.7,_iH_c=2.15kOe,B_r≈12kG,_bH_c=2kOe,(BH)_(max)≈8MGOe。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六角铁氧体相比,_bH_c相近,但B_r和(BH)_(max)远比六角铁氧体高。这种材料仅含有少量的Nd,因此可能开发为一种新的廉价永磁材料。本文对少量Nd的添加对非晶FeB合金的晶化温度,磁性和Mossbauer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初步探讨了高矫顽力的来源,认为它的磁化和反磁化过程可以用畴壁钉扎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CeCu6是一种重费密子系统,采用Ni替代Cu研究磁性原子掺杂的多晶样品CeCu6-xNix(x=0.00,0.05,0.10,0.15,0.20)在极低温下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i原子掺杂量的增加,电阻的规律发生变化.在500mK以下,x≈0.1的样品电阻与温度呈线性关系,表现出非费密液体行为,而其他样品皆为典型的费密液体,x≈0.1是其临界掺杂成分.对比用Au替代的情况,临界掺杂成分也是0.1,但Au掺杂是靠体积膨胀来改变合金的基态性质,而Ni掺杂则是因其磁性造成对合金基态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 重费密子 临界掺杂 非费密液体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Pr3+的NiPrx Fe2-x O4(x=0.0,0.01,0.025,0.05,0.075,0.1,0.15)纳米颗粒.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是立方体结构的纳米颗粒,当掺杂量为0x≤0.1时Pr3+能成功掺杂到NiFe2O4尖晶石晶格内,但掺杂量x0.1(x=0.15)时会出现杂峰.随着掺杂量从0增加到0.1,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从47nm减小到18nm,饱和磁化强度从55A·m2/kg单调减小至37A·m2/kg,矫顽力从4.7×103 A/m减小到3.4×103 A/m.饱和磁化强度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室温下无磁性的Pr3+代替NiFe2O4中的Fe3+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直接快淬制备了不同淬速的Nd8Fe85Mo1B6样品.由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的结果发现,快淬速度对样品的磁性有很大的影响.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和热磁分析发现,随着淬速的增加样品中的TbCu7相增多,同时软磁相的晶粒尺寸降低,认为样品的相组成和晶粒尺寸的变化是其磁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用单辊急冷方法制备的非晶态合金Fe90-xMnxZr10(x=0,4,6,10,15)的磁性,讨论了样品中每个原子的平均磁矩和居里温度Tc随Mn含量x的变化以及类自旋玻璃特性,给出了非晶态Fe90-xMnxZr10合金的磁相图。观察到非晶态Fe84Mn6Zr10合金晶化后的热磁曲线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 通过快速冷凝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强织构纳米复合Nd3:8Dy0:7Pr3:5Fe86Nb1B5永磁材料.X射线衍射和磁测量分析显示薄带有优先取向的特征.随着快淬速度的提高,易磁化方向由垂直与薄带面的方向转向平行于薄带面的方向.通过SPM分析了样品中磁畴结构的形成以及对交换耦合作用强弱的影响.同时,Henkel曲线也表明了在快淬速度为30 m/s下制备的薄带晶粒有较强的交换耦合作用,从而使其剩磁提高,磁性能增强.在快淬速度为30 m/s下制备的样品平均晶粒尺寸为16 nm,样品含有高织构的硬磁相(Nd,  相似文献   

9.
李安华  赖彬  王会杰  朱明刚  李卫 《物理学报》2011,60(2):27501-027501
研究了PrxFe82-x-yTiyCo10B4C4 (x=9—10.5;y=0, 2)纳米晶薄带的结构与磁性. 结果表明,所有薄带皆主要由2∶14∶1, 2∶17和α-(Fe, Co)三相组成. 对于y=0的合金,其内禀矫顽力随Pr含量x的增加而增加,剩磁随Pr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 以Ti置换部分Fe (y=2),合金的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表现为:添加Ti后,合金的剩磁Br基本不降低,x=10.5时合金的Br值甚至有较明显的提高;同时添加Ti后,合金的内禀矫顽力及退磁曲线的方形度都明显改善. 当x=10.5,y=2时,合金薄带的磁性能达到最佳值为: Br=9.6 kGs(1 Gs=10-4 T),iHc =10.2 kOe(1 Oe=79.5775 A/m)和(BH)max=17.4 MGOe. 随着Pr含量的提高,合金中的硬磁相2 ∶14 ∶1的含量相对增加,内禀矫顽力提高;而Ti置换Fe抑制了软磁相α-(Fe, Co)在快淬和热处理过程中的优先长大,使合金中软磁相和硬磁相的晶粒尺寸及比例趋向最佳组合,交换耦合作用明显增强. 关键词: 纳米晶永磁材料 2Fe14(C')" href="#">Pr2Fe14(C B) Ti添加 交换耦合  相似文献   

10.
侯志鹏  苏峰  王文全 《物理学报》2014,63(8):87501-087501
通过在Co_(82)Zr_(18)合金中添加过渡族元素Cr的方法,利用快淬工艺,制备出了Co_(82-x)Zr_(18)Cr_x(x=0,2,3,4)快淬合金薄带,利用磁性测量、X光衍射、热磁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磁性能、相组成、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Co_(82)Zr_(18)合金中添加少量的Cr可以使其矫顽力(iHc)显著提高,其中,Co_(79)Zr_(18)Cr_3快淬薄带经600℃退火处理后iHc=6.5 kOe.相分析发现,600℃退火后的Co_(79)Zr_(18)Cr_3快淬薄带由单一Co_(11)Zr_2相组成,Cr原子进入到了Co_(11)Zr_2相的晶格之中替换了原子半径相对较小的Co原子,这导致了Co_(11)Zr_2居里温度(T_C)的降低却使其磁晶各向异性场(Ha)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微结构研究发现,未退火的Co_(79)Zr_(18)Cr_3快淬薄带由50—80 nm的等轴晶粒组成,经600℃退火后,其晶粒形态并未发生改变然而晶粒尺寸却增长到400—500nm。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稀土和过渡族金属元素的合金的磁性研究十分活跃,特别是稀土钴永磁合金的出现,无论在磁性基础理论或者是应用方面,都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稀土钴永磁合金显示出优异的永磁性能,如内禀矫顽力iHc可高达3184kA/m(40kOe) 各向异性场Hk超过15920kA/m(200kOe),磁能积(BH)max达到240 kJ/m3(30MGOe)以上.为了研究稀土钴永磁体的高矫顽力和高各向异性的机制,以便进一步改进工艺条件,提高性能,必须研究样品的磁滞回线.通常的各种磁测仪器不适合这类材料的测量.我们在已有的能产生 40 T(400,000G)的脉冲磁场设备上建立了一台稀土钴永磁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用单辊急冷方法制备的非晶态合金Fe_(90-x)Mn_xZr_(10)(x=0,4,6,10,15)的磁性,讨论了样品中每个原子的平均磁矩和居里温度T_c随Mn含量x的变化以及类自旋玻璃特性,给出了非晶态Fe_(90-x)Mn_xZr_(10)合金的磁相图。观察到非晶态Fe_(84)Mn_6Zr_(10)合金晶化后的热磁曲线呈不可逆变化。这一现象来自于样品中存在α→γ相(高温)和γ→α相(低温)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Nd-Fe(Co,Nb)-B交换耦合磁体的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熔体快淬法结合热处理制备了高性能纳米复合永磁合金Nd9Fe85.5-xCoxNb1B4.5(0≤x≤16).最佳磁性能对应的成分为Nd9Fe81.5Nb1B4.5,其永磁性能如下:最大磁能积(BH)max=156kJ/m3,剩磁Jr=1.11T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6Pr0.1(Fe1-xAlx)1.95(x=0.05,0.1,0.15,0.2,0.25,0.3)合金中元素Al替代Fe对结构、磁性、磁致伸缩性能和自旋重取向的影响.测量结果发现,x<0.2时Tb0.3Dy0.6Pr0.1(Fe1-xAlx)1.95合金基本上是纯的单相,x=0.2时出现其他杂相,杂相随Al替代量的增加不断增多.随Al替代量x的增加,点阵常数a接近于线性增大,Curie温度TC逐渐下降,而矫顽力Hc急剧下降.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发现,磁化强度M随Al替代量x的变化较为复杂.VSM计和磁致伸缩效应测量共同表明,少量Al的替代有利于降低磁晶各向异性,而且随着Al替代量x的增多磁致伸缩系数快速减小,x>0.15时巨磁致伸缩效应消失.穆斯堡尔效应研究发现,随Al含量的增加Tb0.3Dy0.6Pr0.1(Fe1-xAlx)1.95合金中易磁化轴可能在{110}面逐渐偏离了立方晶体的主对称轴,发生自旋重取向,从而引起合金宏观磁性、磁致伸缩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琴  王逸伦  王浩  孙慧  毛翔宇  陈小兵 《物理学报》2014,63(14):147701-147701
采用改良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Bi5-xPrxFe0.5Co0.5Ti3O15(BPFCT-x,x=0.25,0.50,0.75,0.80)陶瓷样品.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镨(Pr)含量对样品微观结构产生了影响,但所有样品均为层状钙钛矿结构;BPFCT-x样品的剩余极化强度(2Pr)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Pr含量为0.75时,样品的2Pr达到最大值,为6.43μC/cm2.样品的磁性与铁电性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室温下样品的剩余磁化强度(2Mr)也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也在x=0.75时达到最大为0.097 emu/g.随着Pr掺杂量增大,样品的室温下铁电和铁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当掺杂量为0.75时,样品室温多铁性最好.Pr掺杂降低了样品中的缺陷浓度,从而提高了样品铁电畴动性,这有助于提高样品铁电性能.而样品铁磁性能的改善可能与Pr对样品晶格畸变产生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Fe89.7P10.3非晶合金纳米线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穆斯堡尔谱仪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和磁性,发现纳米线阵列是非晶结构,且拥有垂直磁各向异性和高的矫顽力,Hc=3.04×104A/m.纳米线内部的平均超精细场和平均同质异能移分别为2.15×106 A/m和0.07 mm/s;而纳米线末端的平均超精细场(2.33×106A/m)大于内部的值,平均同质异能移(0.04mm/s)小于内部的值.另外,纳米线内部Fe原子磁矩与线轴的夹角约为16°,而在纳米线末端Fe原子磁矩与线轴的夹角约为28°.这些结果表明,由于形状各向异性,在纳米线中实现了无序非晶合金磁矩的有序排列.  相似文献   

17.
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非晶态(Fe1-xVx)84B16(x=0,0.02,0.04,0.06,0.10)合金的薄带,分别用磁天平和四端引线法测量了饱和磁化强度和高温电阻率的温度关系。得到平均每个磁性原子的磁矩随V含量的增加近似线性下降,计算出每个Fe原子和每个V原子的平均磁矩分别为2.08μB和-5.08μB。居里温度Tc从x=0时的622K下降到x=0.10时的478K。利用自旋波激发公式:σ(T)=σ(0)(1-BT*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Ga替代对纳米晶Nd(Fe,Co)B黏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明刚  李卫  董生智  李岫梅 《物理学报》2001,50(8):1600-1604
探讨了微量的Ga替代Fe对Nd2(Fe,Co)14B/(Fe,Co)3B+(少量)α-Fe永磁材料的晶体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双相纳米晶磁体性能的变化机理以及所适用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Ga的添加不仅使晶粒尺寸显著变小,而且在Ga含量x<1at%的范围,随着x的增加,Br和(BH)max随退火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形似马鞍的曲线转化为抛物曲线;矫顽力jHc先下降到一个最小值后再上升;当x=0.2时,综合磁性能较好 关键词: 双相纳米晶磁体 快淬 退火 交换耦合 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80—380K之间对(Fe1-xCrx)84B16(x=0.01—0.46)非晶态合金的绝对热电势S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磁性非晶合金的S(T)行为并不都是非线性并有一个浅的极小。少量Cr(x≤0.05)的加入使S的绝对值减小,并使S(T)的极小消失;当Cr含量较多时,样品磁性变弱,S(T)从典型的磁性非晶合金的非线性行为过渡到接近于非磁性非晶合金的线性行为。对x=0.15,0.25的样品,其居里点正落在我们测量的温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快速凝固Cu-1.5%Be合金(Be质量分数1.5%)薄带。根据热传输平衡方程对快速凝固冷却速率进行了估算,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相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辊面线速度在29.93~39.19 m/s范围内时,合金冷却速率可达到9.80105~1.63106 K/s;随着辊轮转速的提高和喷注气压的减小,合金条带厚度和晶粒度逐渐变小;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溶质截留效果显著,合金相结构由复相向单相转变,当辊面线速度达到34.54 m/s时,Cu-1.5%Be合金可形成过饱和的-Cu固溶体组织,且组织细小均匀,可获得纳米晶;条带横断面显微组织由接近辊面一侧的细小等轴晶区、中间的柱状晶区和靠近自由表面的等轴晶区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