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师参与出院用药指导对提高神经科患者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神经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出院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患者由临床药师进行专业的出院用药指导,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模式由护士出院发放药物,并不进行用药指导干预,制定用药知识依从性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漏服、自行停药的比例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药师参与出院用药指导可有效提高神经科患者用药知识,改善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周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74-575
目的观察医师或者药师在提供不同的服务模式的情况下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门诊患者371例,按照取药的服务模式进行随机分2组,第一组为对照组185例采取传统的取药方式,第二组186例为试验组,为患者提供药物的咨询以及用药原则指导等知识服务,回访患者的用药依从情况,观察不同的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3.10%),高于对照组(79.21%),并且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药师的不同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物服用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12月收治的306例COPD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入院及出院时均给予同样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患者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自行选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后再由临床药师根据患者既往史、目前用药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药学干预.内容包括用药指导、药物相互作用的指导、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联合干预后对老年COPD患者有较好的药物依从性和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儿家庭教育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癫痫住院患儿家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试验组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根据其提出的问题,做简单、必要的解释。用问卷调查对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的患儿家长进行癫痫知识调查并评分,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依从性及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癫痫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3个月,试验组癫痫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遵医行为、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家庭健康教育可提高癫痫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薛瑞  曹军华  章激  何标 《中国药房》2012,(42):4004-400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药师实施药物咨询干预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12月内分泌科确诊的经药物咨询干预后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对照组)各80例,考察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纳入研究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佳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8%、2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佳者分别上升至41.2%、56.3%,对照组分别为21.2%、22.5%,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1个月及3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师开展包括药物咨询在内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能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方法将2012年7月至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诊断为COPD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46例。临床药师对研究组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建立药学服务路径表、开展患者教育,药师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全程监控患者用药,防止潜在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对部分重点患者进行药学随访。对照组患者不开展相应药学干预。结果用药数量依从性方面,研究组为(99.97±1.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89±8.68)%(P〈0.05);时间依从性,研究组为(99.50±2.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89±8.68)%(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也明显超过了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差错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改善,无论是用药数量的正确性和用药时间的正确性都明显提高,且患者服务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QC小组对内科患者口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按管床护士负责制指导服药,观察组患者在 QC小组干预下服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口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服药依从性(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用药剂量(94.34%)、服药方法(100.00%)、药物副作用(92.45%)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掌握用药剂量(71.70%)、服药方法(75.47%)、药物副作用(66.04%)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QC 小组对提高内科患者口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较大,提高了患者安全服药意识,帮助患者掌握用药剂量、服药方法、药物副作用等知识,提高患者口服药依从性,进一步避免漏服、错服药物的发生,增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2型糖尿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248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24例,对照组124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与临床药师的的用药教育、住院期间用药监测,出院后用药教育等工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人院前和出院时的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C肽(CP0),30minC肽(CP30),60rainC肽(CP60)、120minC肽(CP120),出院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入院前明显好转,与入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药师参与2型糖尿病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出院后对医嘱的依从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赵宁  刘妍妍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28-130,137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指导对癫痫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按人院先后登记秩序随机分为2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全程性、分阶段、个性化的系统健康指导形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式,观察两组家长癫痫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出院6个月内癫痫再发作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家长癫痫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出院6个月内癫痫再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家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癫痫再发作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收住的4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配备专科临床药师,实施个体化给药、开展床旁用药宣教、发放患者出院用药指导单,对照组不予干预。制定二级预防用药知识和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在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知识调查,在出院3个月后对2组患者行电话回访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在二级预防用药知识方面,干预组回答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依从性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提高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药学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2012年1-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予以药学服务指导。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服务前血糖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服务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服务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出院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干预组接受“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制定的出院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延续现在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干预组出院后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及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复发诱因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家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出院后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整体全面有关糖尿病药学指导。观察2组用药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结果5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总良好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46.9%,疾病知晓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加强药学指导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断剂和B一受体阻滞剂治疗,试验组予以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同时予以辛伐他汀片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用药前和用药1年后的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新发糖尿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FDG和H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DG和H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年后试验组的FDG和HbAl。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年后试验组的新发糖尿病发病率(8.0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非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影响糖代谢,升高血糖,进而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对癫痫患儿父母施实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给癫痫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癫痫住院患儿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根据其所提问题,做简单、必要的解释。用问卷调查对患儿家长入院后、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进行癫痫知识问卷调查并评分,观察两组患儿遵医依从性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癫痫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遵医依从性、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癫痫患儿的父母实施健康教育不但能提高癫痫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亦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国产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12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75%盐酸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试验组使用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每组60例。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包括: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自用药后至出院前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感觉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感觉阻滞上界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试验组患者运动阻滞程度(2~3)分者占78.3%。而对照组则为90.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质量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0.75%盐酸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而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变化,为医师-药师合作团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随机对本院确诊为高血压的110例患者在药师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其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情况。结果干预前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普遍缺乏,合格率仅36.40%;患者用药依从性欠佳,按时按量服药比例较低,加用处方外用药比例高,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愿意接受药师干预与配合医生方案用药;药师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明显提高,合格率占68.18%,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师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应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师-医师干预模式,以提高相关知识水平以及用药依从性,以减少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模式对治疗出院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出院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给予药师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传统模式。采用常规检查及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比较2种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6个月、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干预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出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童水英  许凤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83-3184
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出院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对饮食护理、切口护理、心理护理、术后运动、瘢痕预防、用药方法、并发症观察、复查等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0.6%、87.5%、93.8%、87.5%、84.4%、90.6%、9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46.9%、53.1%、56.3%、46.9%、37.5%、46.9%、50%(均P〈0.05),且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87.5%,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6.9%(P〈0.05)。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加强出院指导,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末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