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3-AB)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加3-AB组(DM加3-AB组),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BBB通透性,BBB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PARP1,p-ERK1/2和ERK1/2的表达。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DM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血糖明显升高(P0.01),3-AB对DM大鼠的体质量和血糖没有显著影响。DM组大鼠BBB通透性显著增加(P0.01),ZO-1和occlud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ARP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p-ERK1/2/ERK1/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上述作用可被3-AB抑制。结论应用3-AB可通过增加ZO-1和occludin的表达,降低DM大鼠BBB通透性,保护DM大鼠的BBB。其保护作用可能与ERK1/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咪唑克生(idazoxan,IDA)对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炎症模型的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和分布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MMP-9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7 d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建立体外BBB模型,采用TNF-α(10 nmol/L)处理24 h诱导BBB炎症模型,并对BBB炎症模型分别采用IDA 50、100、200μmol/L预处理6 h以观察IDA对BBB炎症模型的作用。通过检测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葡聚糖通过率来确立模型的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ZO-1的分布情况,并通过RT-PCR法检测MMP-9/TIMP-1的表达。结果:培养7 d的b.End3细胞汇合成稳定的单层连接,有较好的屏障功能,而采用TNF-α处理24 h后诱导的BBB炎症模型的通透性明显升高,紧密连接蛋白ZO-1在膜上的表达明显减少、不连续,Western blot法显示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而采用IDA 50、100、200μmol/L预处理6 h能明显降低其通透性,增加ZO-1蛋白的表达和改善ZO-1的分布异常,降低MMP-9的表达,其中200μmol/L IDA作用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DA能够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降低TNF-α诱导的体外BBB炎症模型MMP-9的表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修复紧密连接ZO-1的异常分布,从而改善其异常增高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大鼠血脑屏障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对照组、LPS干预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采用γ计数仪检测~(125)I-BSA通透量观察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LPS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125)I-BSA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蛋白表达下降,川芎嗪治疗组能明显拮抗LPS的上述作用。结论:川芎嗪对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它能影响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3-aminobenzamide,3-A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三组:对照组,LPS组和LPS+3-AB组。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6和IL-10的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p-ERK1/2,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PS显著降低大鼠黑质内TH阳性细胞数,升高IL-6的表达水平,降低IL-10的表达水平,增加p-p38MAPK/p38MAPK和pERK1/2/ERK1/2的表达。PARP抑制剂3-AB显著增加TH阳性细胞数,降低IL-6的水平,增加IL-10的水平,降低pERK1/2/ERK1/2的表达,而使p-p38MAPK/p38MAPK的表达增加。结论 3-AB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ERK1/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在6-羟多巴(6-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十二指肠黏膜的表达变化。方法用6-OHDA损毁双侧中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大鼠模型。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肠黏膜的定位和表达。结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在PD大鼠模型十二指肠黏膜上均有表达,但仅ZO-1(P0.001)和occludin(P0.01)表达明显下调,而claudin-1无显著变化。结论 PD大鼠模型十二指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显著下调,可能与帕金森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AG1478联合Endophilin-1基因过表达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了体外BBB模型,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AG1478组,endophilin-1基因过表达(p IRES2-endophilin-1)转染组;AG1478+p IRES2-endophilin-1转染组。采用跨内皮阻抗值测定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渗透试验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与单独应用AG1478或p IRES2-endophilin-1组相比,AG1478+p IRES2-endophilin-1转染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跨内皮电阻值显著降低,辣根过氧化物酶透过率显著增高(0.01),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5)。结论 EGFR抑制剂AG1478联合endophilin-1基因过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可能与开放紧密连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CON)、生理盐水+ 脂多糖(NS)组、尼古丁+脂多糖(NIC)组,每组15只.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脂多糖(LPS)或PBS后24h,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变化;黑质注射药物后14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OX-42阳性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黑质TH mRNA及TH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CON组相比,NS组大鼠黑质iNOS表达明显增多,TH阳性神经元、TH mRNA及TH蛋白明显减少,小胶质细胞大多呈胞体大突起短粗的形态;NIC组黑质iNOS表达明显少于NS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TH mRNA及TH蛋白表达较NS组明显增多,大部分小胶质细胞呈胞体小,突起细长的形态. 结论 尼古丁可以减轻LPS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i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每组24只。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120 min再灌注48 h后处死取脑。分别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动物脑水含量,伊文斯蓝(EB)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JP)及MMP-9表达水平,同时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脑水含量及EB含量增多(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下降(P0.05),MMP-9表达及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MCAO组大鼠比较,EA+MCAO组脑水含量及EB含量减少(P0.05),缺血侧脑组织TJP水平升高(P0.05),同时MMP-9表达及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缺血后脑内MMP-9的表达及活性,维持BBB完整性,有效改善脑缺血后的脑水肿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蛋白激酶PKC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伊文思蓝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occludin、claudin-5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组织PKCα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0min、120min的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增加,同时点的脑组织BBB紧密连接开放;而绿茶多酚显著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P0.01),使BBB紧密连接处于关闭状态。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0min及120min脑组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绿茶多酚显著上调这些蛋白表达水平(P0.01)。大鼠局灶性脑缺血30min至120min脑组织中PKC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绿茶多酚显著降低PKCα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绿茶多酚降低缺血大鼠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与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的表达及下调蛋白激酶PKC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酪氨酸受体激酶A(TrkA)通路是否为龟板抗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0 2%)2μl造成PD模型,同时设立龟板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方法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NGF、 TrkA和磷酸化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阳性神经元数目.免疫印迹法检测NGF、 TrkA、 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致密部NGF、 TrkA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致密部NGF、 TrkA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结论:龟板能上调6-OHDA诱导的PD大鼠中脑黑质NGF、 TrkA和p-GSK-3β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60只),缺血再灌注组(I/R,60只)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组(ATRA,60只),每组又细分为1d、3d和7d三个亚组。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伊文思蓝渗透性实验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ZO-1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ZO-1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EB含量在1d时含量最高,3d时开始逐渐下降,而与相同时间点的I/R组相比,ATRA组EB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脑组织Z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与相同时间点的I/R组相比,ATRA组大鼠脑组织Z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全反式维甲酸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与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ZO-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吴晓黎  王欣  王智敏  郭阳 《解剖学研究》2015,(3):187-189,200
目的研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3-aminobenzamide,3-AB)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对照组、DM组和DM加3-AB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1,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ARP1和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上述作用受到PARP抑制剂3-AB的显著抑制。结论 3-AB通过抑制PARP1及炎症因子,减轻糖尿病导致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DM大鼠认知障碍。其上述作用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沉默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方法 雄性成年 SD 大鼠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腺病毒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再灌注(I/R)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sh-con)和RGMa干扰组(sh-RGMa),分别在注射后1 d和3d观察腺病毒对RGMa的影响。将其余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空病毒组(I/R+sh-con)及病毒组(I/R+sh-RGMa);I/R 72 h 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采用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GMa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脑屏障完整性相关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 72 h,I/R组较 sham 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沉默RGMa能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减少脑梗死体积;可下调MMP-9及上调claudin-5和ZO-1的表达。 结论 沉默RGM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脑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必净注射液(XBJ)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对细胞紧密连接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利用5μg/mL的脂多糖(LPS)处理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24 h,构建大鼠脓毒症肺损伤细胞模型,XBJ治疗组采用生药浓度2.5、5、10、25、50 mg/mL的XBJ共同进行干预24 h。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筛选最佳XBJ浓度;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单层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ZO-2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XBJ的最佳浓度为10mg/mL。LPS处理后,大鼠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比值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增加;而XBJ治疗后,细胞凋亡率下降。LPS处理导致FITC-dextran含量显著增加,ZO-1、ZO-2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分化抑制因子(Id)通路在龟板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本实验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D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龟板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骨形态发生蛋白IB受体(BMPR-IB),Smad8和Id1阳性细胞数目;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MPR-IA、BMPR-IB、BMPR-Ⅱ、Smad1、Smad5、Smad8和Id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而BMPR-IA,BMPR-Ⅱ,Smad1和Smad5没有被检测出。以上结果表明龟板能上调6-OHDA诱导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血脑屏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PS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右美托咪定+脂多糖组(DEX+LPS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方法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血脑屏障(BBB)结构蛋白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结果 LPS组大鼠认知功能受损严重,海马组织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TNF-α、 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DEX+LPS组大鼠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较LPS组轻,海马组织Occludin蛋白和ZO-1的蛋白表达升高,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右美托咪定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认知功能,与上调Occludin以及ZO-1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L-NAME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烫伤组、烫伤组、烫伤+L-NAME治疗组.烫伤后又设3、6、12、24、48h等5个时相点,用透射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脑伊文氏蓝(E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脑MMP-9表达.结果:烫伤后脑EB含量明显增高,MMP-9表达升高,差别具有显著性.电镜显示烫伤后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肿胀或溶解.脑毛细血管周围出现空泡化,内皮肿胀,基底膜厚薄不均.L-NAME始疗后,脑EB含量明显下降,MMP-9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脑毛细血管、神经细胞、突触及基底膜等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烫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与脑内MMP-9表达升高密切相关,提示MMP-9是严重烫伤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关键因素.早期应用L-NAME能明显减轻烫伤对BBB的损伤,可能与L-NAME抑制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TRPV4通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0h、6h、12h、24、48h、72h、96h、7d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变化;给予TRPV4抑制剂HC067047或生理盐水进行处理,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6h、72h、7d的BBB通透性变化,Western bolt检测脑缺血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BB通透性明显增加,于72h达峰值。脑缺血再灌注6h,72h,7d分别给予TRPV4抑制剂HC067047后,其BBB通透性较相同时间点的生理盐水处理组明显降低;同时脑缺血再灌注6h,72h,7d分别给予HC067047后,其MMP-9的表达较相同时间点的生理盐水处理组明显减少。结论抑制TRPV4通道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诱发的BBB开放,其机制可能与减少MMP-9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补肾中药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本研究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arkinson病(PD)模型,同时设立龟板组(灌胃补肾中药龟板2g/次,2次/d,连续1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其行为改变,再用HE、TH染色或DIG-dUTP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善明显,黑质致密部的TH染色阳性神经元增多,DIG-dUTP染色阳性率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和Bax蛋白表达减少。本文结果提示,长期龟板治疗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龟板升高Bcl-2和降低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血脊髓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FGF干预组(80μg/kg)。BBB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后,于术后14 d处死;HE染色、NeuN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神经元丢失情况;伊文思蓝、FITC-dextran法检测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黏附连接蛋白(p120-catenin和β-catenin)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表达。结果术后3 d开始,bFGF干预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3 d,bFGF干预组神经元丢失明显减少(P0.05);术后1 d,bFGF干预组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减少,p120-catenin、β-catenin、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 bFGF能够减少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丢失,促进黏附连接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促进血脊髓屏障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