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尼奥是一位推销员.为了缓解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他喜欢上了香草冰淇淋,每天傍晚,他都要享用这种美味的食物。开始时,他只食用一盒.后来逐渐增加到两盒、三盒.并且还要加上若干个甜圈饼。尼奥十分苦恼,他想控制这种贪食的行为,然而却无能为力.几年下来后.他的体重增加到了159千克。  相似文献   

2.
正在读高三的小峰很苦恼.高考临近了,可他每天总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老是静不下心来,连上课也不能完全静下心来。他告诉自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可是完全不见效,就好像自己的思想在受别人的控制一样。结果,参加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总成绩比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有较大滑坡。为此,他感到心情非常烦躁.不停地问“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一点都不走神呢?”  相似文献   

3.
学习朱洗     
殷宏章 《科学通报》1963,8(1):49-49
认識朱洗十几年了,但是經常見面还是近七八年。在他們的研究所搬来岳阳路以后,工作在一个院子里,住在一幢宿舍,每天上下班常常碰見,有时一两句話,有时扯起来就半点钟。老朱的健談,朋友們都知道,有两次晚間从实驗室一同回来,順便約他到家  相似文献   

4.
石磊 《世界科学》2005,(10):21-21,24
人类不像汽车.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和身体的最初“部件”都相处得非常好:不过,人的器官有时也会出问题,这时我们不能像修理汽车那样.请技师换个引擎或新的水泵——至少目前还办不到;而药物已经打败了许多疾病,如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夺去了无数人生命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乐广传》,《晋书》是唐代房玄龄等写的纪传体晋代史。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广乐的妻弟到他家来过以后,很久没有再来了。广乐问他不再来的原因.他的妻弟回答说:“前一次坐在那里,你请我喝酒。正要喝的时候,发现酒杯里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可是就已经喝下去了.喝酒之后,我浑身不舒服,生了病。”  相似文献   

6.
书像一面镜子,你向它靠近是因为里面有一个与你一样感情复杂的影子.有时像水蛭彼此吸附.有时又隔别千里,而镜子的存在始终被你左右.只是它并不慌张,也不恼怒.理智不属于任何武器。只不过窗外的世界已经演变成有条件的形形色色的存在.脱离了其基本形骸的存在。个人的世界与另外一个世界的相对贫瘠是每一位读者无法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典型案例: 正在紧张复习准备高考冲刺的高三学生小帆,学习成绩优秀,目标是进复旦大学或武汉大学之类的重点院校。原本充满信心的他.现在有如大祸临头.因为他最近正遭受失眠的困扰。而自从有了这个困扰之后.小帆每天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上床睡觉。他很怕失眠,顾虑睡不好觉,第二天会精神不振.没法学习。由于有恐惧心理,小帆往往头一接触到枕头反而会兴奋起来.越想尽快入睡.  相似文献   

8.
"杨医生,当你读到这封微弱低沉但发自心底的呼唤‘救命"的信时,不知你能否理解一位少年心灵上的苦恼,能否帮他解脱.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半年来,我与父亲不和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极点.16岁的我,已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他一见我就说些讽刺、挖苦,有时还是大骂我的话,我只要一进家门就要挨骂.有时我不吭声,他也要说些让我无法承受的话.我反复检查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他生气,但我没有找到,有时我坐下来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何这样对我,他便说‘你说话生硬,让人听了不顺’.  相似文献   

9.
案例:中学生小海有志向有理想。但他做事特拖拉。 每天小海都想早起赶作业。可到早上5点,手机闹钟同时响。他不想起床,再把闹铃向后拨。5点半闹铃响起,他又再调……最后拖到7点多才起床。等他吃完饭赶到学校,第一节课就迟到了。同学们背后都叫他“迟到大王”。  相似文献   

10.
史树中 《科学》2007,59(2):57-58
200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费尔普斯(E.S.Phelps,1933-),以奖励他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时际权衡的分析。费尔普斯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经济政策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的贡献已经对经济研究和经济政策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是一位高一年级的女学生,从去年我父母闹离婚开始,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变了。平时,他们一门心思闹离婚,很少来问我的情况,好像我不存在似的,我有事情跟他们说,他们总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好像他们的问题都是我造成似的。有时他们又会觉得我很重要,爸爸会要求我站在他这一边,不要理睬妈妈;妈妈会命令我站在她这一边,说考验我到底有没有良心?我觉得我好不幸,爸爸不疼,妈妈不爱,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我真的很害怕,但每天在学校里又强迫自己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担心家里的情况被同学们知道。我也看…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师纽曼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男人。他有贤惠的娇妻,一双可爱的儿女;他本人也爱妻子,爱孩子,努力工作,珍视亲情。不过纽曼也有他的烦恼,那就是有时工作过于繁忙,经常因为加班而无法兑现对孩子的承诺.诸如观看儿子的游泳比赛啦,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咨询工作室: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就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突然会听到心底冒出一个声音:难道这就是我要的生活?我每天往返于学校与住家之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一切只能用“一般般”几个字来形容: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一般,与父母沟通一般,对许多事情的兴趣也一般……总之,我就是那种在群体中最不容易被发现、最没个性、最普通的人。或许孩提时代的我也曾有过成为“大人物”的梦想,但现在这一切都已褪色。有时,我也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我可以改变吗?面对将来的生活,我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准备呢?但我总…  相似文献   

14.
虽回国已有两年多了,但屈卫东身上还保留着一些西方学者比较惯常的那种行事风格,譬如他在接听一个电话或接待某人的同时,有另一个找他的电话打进来,他不会中断正在进行的交谈去接电话:那天我打电话给他约采访时间,此时他的手机有电话打进来,响了多次他都不去接,我说没关系的,你先去接听吧,不要耽误事,但他说通常情况下在已经通话的时候,他是不会去接听其他电话的。这是自己行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听后我多少有些感动。  相似文献   

15.
典型案例: 高中生晓凡是个不折不扣的“迟到大王”。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底线:看着闹钟起床.比如他要7时起床,即便到了6时59分,他也会眼睁睁地看着闹钟走过那一分钟再起床,然后心急火燎地穿衣洗漱出门,有时出了门才想起在书包里反复查找诸如什么《作文素材大全》、《新英汉字典》、《数学题解》之类的参考书是否带了,如果忘带,还要返回家里去取.因为这样,他上学经常会迟到几分钟。  相似文献   

16.
<正>一场关于生命的博弈几年前,小B的父母来访,说小B总在思考人活着的意义,而且对自己的学习、人际交往和个人体貌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感到很失望。高一那一年里,小B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他认为身边没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也没人能真正地和他说话、谈心。有时他会跑到楼顶坐着,有时会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有时也会在纸条上写下一些想跟父母说的话。父母也能感受到小B既对人生很失望又割舍不下深爱的家人。  相似文献   

17.
正视恐惧     
记得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每个留学生都需要打零工来补贴家用。有一个男同学总是能找到环境不错,工资又高的工作.其实那时他的英语并不流利,也无特别的技能。相熟以后才知道,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有的就是勇气,不怕失败。一般学生找工作都是沿着前辈的足迹,去职介所登记,再被安排到各个工厂.作为机械生产线上的一员.  相似文献   

18.
典型案例:小伟是一名高三学生,暑假后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是他却一直不能正常上课,每天只要一去学校上课,小伟就感到头疼。父亲带他去医院检查,却未诊断出任何毛病,而且他这个头疼很古怪,只要一回家,就一点事都没有了。过暑假的时候,小伟主动跟父母说,开学后他就进入高三上学期了,离高考又近了一步,他要开始努力学习了。  相似文献   

19.
可以说,科学研究有时会有些沉闷乏味?传统的做法是,研究人员提出一项假设,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该想法,最后将实验结果予以报道。有时实验结果能够证实他们的假设,有时也会推翻他们的假设。然而,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时的感觉就会从沉闷乏味变成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20.
心理信箱     
老师。您好:我刚参加工作的4个月.在单位和一个同事比较投缘。他很真诚,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有时我觉得他很小孩子气,只要你顺从他.顺着他的意,他就对你非常好。这4个月,我没有工作压力,心情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