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路隧道火灾事故调研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国内外近60年来,有代表性的33起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对公路隧道火灾事故起因、特点及危害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国外公路隧道火灾安全措施以及防火安全评估经验,提出几点降低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风险,减少事故危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公路隧道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运营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煤气化装置核心设备气化炉的安全风险管理,利用动态领结(DBT)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构建气化炉超温事故风险分析模型.首先,分析设备故障的时序性,建立超温事故的DBT模型,结合模糊评价确定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然后,将DBT映射到DBN中,将故障维修的动态特征定义为转移概率,双向推理气化...  相似文献   

3.
结合事故树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山岭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因素集合与风险评判集合,并引入隶属度矩阵、熵权系数,建立了山岭隧道工程的动态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定量计算为特征,可实现对顶事件的风险概率计算、面向施工过程中的工况动态风险分析和控制.结合保阜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应用建立的动态风险管理模型,对洞口掘进施工阶段进行了风险分析,并依据得到的风险等级,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路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特点为基础,通过对隧道施工的危险源辨识以及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阐明了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及施工机械进行辨识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确定了坍塌、透水、火灾和爆炸事故是公路隧道施工中的重大突发事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路隧道施工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Bow-Tie技术的民用机场安全风险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用运输机场具有运行环境复杂、事故成因复杂、驻场单位众多等特点,其事故成因更具有动态性、隐蔽性、综合性和因果连带性。因此,机场的日常运行安全风险分析一般需要借助多种工具才能完成。本文系统的介绍了一种实用的风险分析方法-Bow-tie风险技术,Bow-tie是一种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工具,通过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因素、设置风险屏障、采取风险控制和(减缓)恢复措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该方法可以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果、屏障建立是否充足提供一个可视化的评估。本文就Bow-tie技术在民用机场安全风险中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了其在民用机场风险分析中应用的一个实例,并就其可行性和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Bow-tie风险技术是集故障树、事件树和圆葱图理论相结合的系统风险分析及量化技术,对组织缺陷以及人为失误占主导因素的民用机场运行安全风险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公路隧道整体安全性能,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避免公路隧道水害事故的发生,将Bayes判别理论应用于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判别和分级中。采用影响隧道水害发生的隧道区渗透系数、降水情况、单位涌水量、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级、隧道施工情况、防排水措施情况等7项指标作为基本判别因子;将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分为4个等级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4个正态总体。以采自典型的20组公路隧道的实测数据为训练样本,建立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分级的Bayes判别函数。对训练后的模型运用交叉确认估计法进行验证,然后运用该模型对6条待检验的公路隧道样本的水害倾向性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误判率极低,分级效果合理有效,可以运用于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的分级中,有利于公路隧道水害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可拓综合方法的公路隧道安全等级判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公路隧道安全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应用可拓集理论、层次分析法和有关隧道安全评价的专业知识,将可拓集理论与安全评价相结合,建立基于可拓学的公路隧道安全评价分析的物元模型。对辽宁阜新大巴沟隧道运用了这种新的安全评价方法,实践表明:基于AHP可拓综合方法的公路隧道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准确反映公路隧道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8.
化工区在创造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区域性的高风险。化工区事故场景及扩展风险的分析已成为保障化工区安全稳定运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工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考虑安全屏障的安全功能对风险的削减作用,建立了改进的领结图,并引入经典风险矩阵以实现对装置事故场景的初步构建;在考虑传统的事故概率和严重度的基础上,将区域的脆弱度作为化工区事故扩展风险的重要表征要素,得到化工区事故在区域内所能形成的扩展风险的分布,进一步丰富了区域风险内涵。以某化工装置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化工区事故扩展效应的预测及土地使用安全规划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含硫集气站中,井口分离器风险分析是集气站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因果图风险评价分析方法具有简洁直观,逻辑性强的优点,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贝叶斯网络是一种较新的系统风险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表达变量之间的不确性关系且具有双向不确定性推理能力,但不如前者形象直观.采用因果图和贝叶斯网络对分离器液位过低事故进行分析并对比,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结果表明,利用两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对分离器进行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金川集团公司研究并推广一种科学、实用的事故风险管控法-“领结图”管控法的结构、框架,并以实例说明此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将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概念引入公路隧道,初步探讨了长大公路隧道性能化安全疏散的设计方法和准则,包括安全疏散的设计要求、步骤、目标和指标等,并以广州增从高速公路凤凰山特长隧道为例,给出其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以来,云南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多发。3月9日,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公路改建工程隧道出口端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7月14日,云桂铁路富宁1号隧道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5人被困;9月15日,中铁八局广大线桃源1号隧道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人被困。据统计,目前云南省在建公路隧道139座、约340 km,拟建公路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是预防和控制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火灾案例统计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原因,从设备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构建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法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数学模型;最后对某公路隧道进行应用实例研究,确定了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能合理反映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岭地区隧道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地质条件日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等特点,以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金宝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隧道施工安全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建立风险源的层次树状图,有针对性采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技术,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控制风险事故后果损失提供了技术指导.结合金宝顶隧道风险管理的实例,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运用进行总结,提出了主要的危险源和应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其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化工装置在突发事故情景下事故各阶段演变趋势规律和差异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化工装置风险,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监控化工装置。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以及Vensim软件仿真模拟功能,以层次变量"安全防护性能→事故隐患危险性"作为主要变量,辅以多个辅助变量(即影响因素指标)的补充和完善,构建突发事故情景下事故各阶段的化工装置事故演变规律因果图和系统图并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安全防护性能和事故隐患危险性在化工事故情景下的事故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以往单一的对化工事故后果的定量风险分析,其对事故演变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有较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2014年以来发生的多起隧道坍塌事故,云南省认真汲取教训,进一步强化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发生。云南省安委办于2014年9月17日下发了《云南省安委会关于开展隧道安全施工检查的紧急通知》(云安发电〔2014〕8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检查内容、职责分工和时间安排,要求全省范围内在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站隧道(洞)必须对照开展自检自查。本文汇编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的特殊性,提出并建立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同时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运用BP神经网络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进行了安全评价的研究和应用,结合各个公路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安全评价,能够得到公路隧道施工的不同时期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8.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公轨双层共管隧道发生火灾时,机动车和轨道列车人员疏散方式进行分析,以济南黄河公轨双层共管合建隧道为例,分别对阻塞工况下公路层火灾和被迫停于隧道内的列车火灾疏散口间距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安全评估,发现人员均能在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内安全疏散。提出了公轨双层共管合建隧道疏散措施及建议,可采用消防联动措施减少报警及人员响应时间;公路层隧道可通过监控抓拍减少事故次数和控制行车间距减轻阻塞状态;轨道层隧道应在列车停车前便向火源上游疏散,利用道床疏散减缓人员拥堵。  相似文献   

20.
正5年间,隧道施工类事故致死逾百人,可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对断层、有毒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条件的高风险性认识不足,未能辨识分析各施工环节安全风险,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都是隧道施工类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