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猪肉作为中国居民的必要性消费商品,猪价的大幅波动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肉制品消费,也会影响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系统介绍山东省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特征,认为猪周期持续时间在延长、波动幅度在加大、价格上行期在延长、价格下行期在缩短、利润波动幅度在加大、价格季节性波动在减弱,之后从供求关系、养殖成本、疫情等偶发因素方面分析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最后,从调整生猪养殖结构、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建立生猪期货市场、完善生猪生产逆向调控政策等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缓解生猪价格波动、全面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疫病冲击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年2月—2020年1月中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及生猪疫病指数,借助带有随机波动性的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时变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明显时变影响,且冲击影响持续时间长;疫病冲击更多表现为正向作用,非洲猪瘟对畜产品价格正向冲击影响大,推动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但近期推动作用有所放缓;猪肉价格受到的冲击影响大,鸡肉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相对较小;非洲猪瘟与其他生猪疫病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影响无明显贡献差异,须将其他疫病防控置于非洲猪瘟防控同等重要地位。建议完善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疫病冲击应对能力;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市场供给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替代效应,着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多方面多渠道切实降低非洲猪瘟等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卢瑶  何蒲明 《安徽农业科学》2023,(5):248-250+253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造成了“猪贱伤民、猪贵伤农”的现象,对生猪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基于2002—2022年生猪价格的数据,分析了猪周期的特征、影响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生猪产能周期是其价格周期的先导,利润驱动下的生猪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生猪产能调整的滞后性是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此外,中国生猪养殖的分散性、疫情不确定性也会加剧生猪价格波动。基于此,提出通过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发展,监控能繁母猪产能,构建疫情防控体系,从而缓减猪周期负面影响的系列政策措施,以期促进生猪产业链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疫情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有助于预测价格的短期波动。【方法】采用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共138个样本量的月度数据,通过VAR模型对疫情和生猪价格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疫情是生猪价格的GRANGER因果原因,反之不成立。(2)疫情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呈现出持续性和滞后性特征,其中持续性特征表现为在初期4个月内对生猪价格造成直接的负向影响,在中期5个月到16个月之间对生猪价格产生正向影响,第17个月之后疫情的影响趋于消失;而滞后性特征表现为:疫情在发生后14个月内对生猪价格的平均影响程度约为5.03%,最大影响时滞约10个月,第11月时影响达到最大值8.223%。【结论】疫情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加强疫情净化效率,增强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有利于保障生猪养殖,保证猪价的平稳。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猪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以往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对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中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生猪价格在"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上的方差、区制转移概率、自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猪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病、政策、自然灾害等外界冲击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而生猪饲养是生猪产业链上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最差,遭受损失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因此,为了缓解猪周期,一方面应该依据区制的非对称性特征来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牲畜疾病防疫体系和价格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提升生猪产业规模化和一体化水平等措施来增强生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6.
上半年.受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本期《惠农政策》栏目汇集各类生猪补贴扶持政策,让读者了解国家已经建立的长效保障机制。这些保障机制有利于提振养殖户的信心.帮助养殖生产者共同抵制市场风险.保证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频繁的外部冲击导致羊肉价格大幅波动,对肉羊产业形成巨大冲击。掌握羊肉价格波动规律,并测定外部冲击影响的大小,有利于国家精准调控政策的及时出台。运用B-N趋势周期分解法将1994年6月~2014年3月羊肉价格的时间序列进行周期测定,通过VAR模型分析其他畜禽肉类价格波动对羊肉价格波动的冲击作用,并测算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羊肉价格有稳定增长的确定性趋势;周期性波动剧烈,根据波动趋势可划分为6个完整的周期;牛肉价格和羊肉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影响作用,而猪肉和鸡肉价格波动对羊肉价格波动影响较小;随机冲击对羊肉价格上涨总体呈抑制作用,但近两年表现为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3,(8):11
受供求影响,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业内人士称之为"猪周期"。一般走势是:猪肉价格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增-市场生猪供应大增-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再上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国家放开肉价的1985年,猪肉价格涨幅达34.8%,猪肉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3.5%。此后,周期性波动逐渐形成,生猪价格呈在波  相似文献   

9.
稳定生猪价格是实现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2年江苏省生猪市场波动明显,猪价先迅速下降后迅速攀升,并在年末又降到成本临界点。价格的波动主要是由于生猪产能恢复、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变化、非洲猪瘟疫情及国际形势等外部事件冲击,以及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此,提出平抑生猪价格的对策建议:加快推进种业工程建设、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规模化养殖,提升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生猪市场信息披露、价格预警和风险保障机制创新,提升生猪产业健康平稳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3,9(2):15-20
2011年猪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养猪户纷纷补栏,导致生猪存栏量增加,2012年春节后市场供应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但是终端消费低迷不振,加上进口猪肉的冲击,春节后生猪价格连续下滑4个月,跌幅明显较往年大,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开展冻猪肉收储,2012年下半年生猪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呈“U”型走势。尽管饲料等养殖成本上涨趋势减缓,但产能仍然大于需求,2012前期猪价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较快,猪价处于高位,但猪价上涨空间有限。预计2013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趋向平稳,或会受淡季影响而轻微向下,2013年下半年则因猪肉供应减少,猪价有望反弹。  相似文献   

11.
孙齐  刘倩倩  侯亚利 《农业与技术》2013,(5):202-203,214
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呈现非正常波动状况,从1988年后,我国生猪价格大概每隔3a左右就有一次波动,并逐步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市场稳定,同时也给我国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稳定生猪价格,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于2007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猪价格调控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等。本文将从政策实施的背景、现行生猪调控政策、对现行政策评估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其展开系统研究,以期为今后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生猪市场一直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价格频繁大起大落,在行业内被称为"猪周期"。生猪价格波动频繁,不仅挫伤养殖者积极性,也不利于"菜篮子"价格的稳定运行。受规模化养殖比例提高、环保约束加强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变化,一是价格波动周期长度加长,二是价格波动幅度收窄,三是价格"旺季不旺"。对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新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后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后期中国生猪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并对稳定生猪市场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长琴  周德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322-327
基于2004—2018年周度猪肉价格、生猪疫情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一阶对数差分形式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和门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不同阶段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不同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价格波动呈现波动性集聚特征和非对称特征,价格下跌引起的波动大于价格上涨引起的波动。不同的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不一样,生猪补贴政策、猪肉储备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可以减小市场波动风险;而近年来实施的"禁养区"等生猪调控政策提高了猪肉价格波动率。  相似文献   

14.
外界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研究这一问题对理解猪肉价格形成和制定稳定生猪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猪肉价格波动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冲击发生时猪肉价格波动所处的周期。首先,将猪肉价格波动划分为上涨周期和下跌周期2个阶段,运用指数GARCH模型研究不同周期猪肉价格对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特征。其次,从生猪养殖主体结构、养殖者价格预期、生猪市场交易机制3个方面解释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原因。最后,为养殖者选择生猪生产策略和政府部门制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2002年1月~2012年3月江苏省的生猪、仔猪、猪肉市场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猪肉价格的波动进行分解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者的价格波动呈高度一致的周期性波动上升,短期内波动受外部影响明显,波动幅度较大;价格波动周期与生猪饲养周期相一致,大约39个月为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20年11月的中国猪、牛、羊等畜产品价格数据和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模型),考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会推动畜产品价格周期性变动。在欧洲债务危机时期、中美贸易蓬勃发展后期、特朗普政府上台初期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时期这四个时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不同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特征。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猪肉价格的影响程度最深,对牛肉和羊肉价格冲击程度最小。据此,提出根据美国贸易条件变动预期相机抉择,达到平抑畜产品市场变动的目的,并以猪肉市场稳定为关键,多措并举,发挥市场供求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受生猪存栏量减少、散户退出、疫情和成本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很多地区连续多周突破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由于波动周期缩短、幅度加大的新版"猪周期"持续发威,打破了原有规律,增大了市场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渐趋剧烈,对生猪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探究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对稳定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构建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选取2001年1月—2020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仔猪价格的冲击最大,生猪、猪肉价格次之,对饲料价格冲击最小,在冲击方向上呈现正负交替变化的特征;蓝耳病,"瘦肉精"事件,非洲猪瘟所处三个时期的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冲击影响存在差异性;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经济主体预期决策和行为发生改变,进而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产业调控应适时适度,推动市场共享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生猪产业的周期波动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养猪业向市场化迈进和产业结构及生产者行为的变迁,生猪周期逐渐显现出来。生猪市场的波动必然影响广大养殖企业和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生产波动及利润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缓解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2,8(9):16-20
2012年春节后猪肉需求大幅下降,跌幅较往年明显偏大。2011年猪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养猪户纷纷补栏,导致生猪存栏量有所增加,春节之后市场供应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终端消费低迷不振,与此同时,屠宰企业压低收购价,轮储、放储和猪肉进口的量增价扬对生猪市场的冲击也较大。春节后生猪价格连续4个月下滑,比春节前下降两成,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加强信息预警,开展冻猪肉收储,对稳定生猪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之后震荡调整,8月开始企稳回升。从当前情况看,受前期腹泻过后成活率较高影响,9月开始出栏将有所增加,生猪产能依然偏高,且养殖成本压力较大,当前猪价上涨空间及持续时间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