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以木素模型物愈创木酚(GL)模拟废水为目标物,采用拟薄水铝石(AlOOH)为催化臭氧氧化的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及其投加量、臭氧进气量、初始溶液pH值等因素对200 mg/L愈创木酚溶液的降解效果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液相图谱分析和添加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TBA)初步探讨了催化臭氧氧化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催化臭氧氧化效果更佳;在臭氧质量浓度13.32 mg/L、臭氧进气量0.51 L/min、初始溶液pH值5.4、催化剂投加量5 g/L的条件下,反应40 min后,愈创木酚(200 mg/L)降解率能达到100%,CODCr去除率能达到89.3%;叔丁醇(TBA)的添加可以证明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是臭氧与羟基自由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塑料包装酒精饮料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并对荧光增白剂在酒精饮料中的迁移危害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研究荧光增白剂溶出量与酒精浓度、存放温度、存放时间和重复使用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不同荧光增白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种荧光增白剂在质量浓度0.1~2.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方法检出限<0.1 mg/kg;酒精浓度、存放温度、接触时间和多次重复使用对塑料包装酒精饮料中荧光增白剂的迁移溶出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类别荧光增白剂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印染废水二沉池的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臭氧+活性炭等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发现,经过单独臭氧处理后,COD值去除率不足30%,且色度较高,而加入活性炭后处理效果明显改善。对活性炭加入量、活性炭预处理程度、pH值以及废水在反应器中的总停留时间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COD值在300~400 mg/L、pH值7.5、色度500倍的二沉池出水,在不调节pH值的情况下,按照活性炭投加量5 g/L与臭氧同时加入,在臭氧预处理15 min(浓度约4 mg/L),总水力停留5 h后,出水COD值稳定在100 mg/L以内,色度低于100倍,满足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臭氧氧化与混凝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毛皮染色废水。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法对毛皮染色废水的臭氧氧化具有辅助协同作用,可强化臭氧氧化能力。臭氧氧化-PAC混凝法对毛皮染色废水的色度和CODCr去除率均较单独使用臭氧氧化有较大提高。当臭氧流量为1600 mg/h、反应时间为30 min,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用量1600 mg/L、pH为9时,臭氧氧化-PAC混凝法对毛皮染色废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44.69%,色度去除率达95.71%,处理后废水色度为30倍,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对色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三聚氯氰(CC)、对氨基苯磺酸(sulfanilic acid)和DSD酸(DSD acid)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三步缩合反应合成了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液体荧光增白剂,采用纳滤技术对其脱盐精制,得到纯度为99.8%的液体荧光增白剂溶液.对三步缩合工艺中时间、温度、pH值、原料配此等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第一步缩合反应转化率为99.4%,第二步缩合反应转化率为93.2%,第三步缩合反应液消光值为0.760,三步总转化率达到92.6%.经过纳滤脱盐精制后,NaCI的浓度由0.61mol/L降到0.0088mol/L,液体荧光增白剂的增白率由10.5%提高到15.g%,产品在0℃下放置6个月保持澄清透明和良好的流动性.采用电喷雾质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紫外吸收是控制荧光增白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荧光增白剂ER(C.I.荧光增白剂199)溶解所用溶剂、最大吸收波长、溶液质量浓度的选择试验,确定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初溶剂,乙醇为进一步稀释的溶剂;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364 nm;并针对荧光增白剂ER原粉和普通产品有效成分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质量浓度溶液测试(原粉为4 mg/L,普通产品为16 mg/L).根据这些条件,确定了荧光增白剂ER原粉和普通产品的紫外吸收的测定方法,并对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单介绍.该方法简单、易行、快速,适用于荧光增白剂ER生产和使用单位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  相似文献   

7.
Fenton试剂处理含有机硅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有机硅废水毒性较高、可生化性较差,但可用Fenton试剂进行氧化处理;探讨了H2O2和Fe2+浓度、反应时间、pH等因素对模拟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4.7H2O 9 mmol/L、H2O2 54 mmol/L、反应时间1.5 h、废水pH=3的条件下,对模拟废水的处理可使CODCr由1 000 mg/L降到100 mg/L以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荧光增白剂诱导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微核形成和基因突变的作用,探讨荧光增白剂对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损伤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荧光增白剂28处理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通过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实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微核实验检测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结果 0.5556 mg/m L组和1.6667 mg/m L组hprt基因突变频率和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5.000 mg/m L组hprt基因突变频率和微核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hprt基因突变频率和微核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荧光增白剂28可引起体外细胞的遗传物质损伤。  相似文献   

9.
采用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模拟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前后丁香酚模拟废水BOD_5和BOD_5/COD的变化,并对臭氧氧化前后的丁香酚模拟废水进行生物实验,利用GC-MS对臭氧氧化前后丁香酚模拟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间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p H=11、臭氧浓度24.84 mg/L、温度25℃和气体流量1 L/min条件下,臭氧氧化时间由0 min增加到20min时,BOD_5/COD比值由0.07提高到0.34,提高了丁香酚模拟废水的可生化性。在对臭氧氧化前后的丁香酚模拟废水进行生物实验时,经臭氧氧化20 min的丁香酚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比未经臭氧氧化的提高2.83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螺旋切割器作为气液分散装置制备的高浓度臭氧水作为杀菌剂,以年糕等米制品中难以杀灭的巨大芽孢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初始浓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pH值的臭氧水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0 mg/L,温度为15℃,pH为5,杀菌时间为6 min时,臭氧水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杀菌数值可高达5.63 lg CFU/g。应用Weibull模型、Dose-response模型、一级动力学Linear模型对臭氧水在不同初始浓度下杀菌所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运用独立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因素Af、偏移因素Bf、根平均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通过对这三种模型的拟合参数的比较,结果表明在臭氧水初始浓度低于5 mg/L时适宜使用Weibull模型,在臭氧水初始浓度高于5 mg/L时使用Dose-response模型更合适。  相似文献   

11.
臭氧预氧化-BAF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臭氧预氧化-BAF工艺对某钞票纸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处理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经臭氧颅氧化-BAF工艺处理后(臭氧用量100 mg/L.臭氧与废水接触时间5 min,BAF水力停留时间2.0 h)出水CODcr浓度约40 mg/L,色度几乎完全去除,能够达到较高的废水排放标准或作为中水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过氧化氢/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通过实验确定了优化操作参数,并对组合工艺的处理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的优化操作条件为:pH值(7.3~8.4)、过氧化氢/臭氧投加量=113/60 mg/mg、氧化时间25 min、曝气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2.5 h、曝气生物滤池气水比3∶1。在优化操作条件下,过氧化氢/臭氧氧化后废水的生物处理适宜性显著提高;废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20 mg/L、色度<10倍,达到企业废水回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臭氧预氧化-BAF工艺对某钞票纸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处理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经臭氧预氧化-BAF工艺处理后(臭氧用量100 mg/L,臭氧与废水接触时间5 min,BAF水力停留时间2.0h)出水CODCr浓度约40 mg/L,色度几乎完全去除,能够达到较高的废水排放标准或作为中水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臭氧降解小麦中的呕吐毒素,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 Q-TOF MS)测定了纯水体系中呕吐毒素的臭氧降解产物。结果表明:全麦粉中的呕吐毒素降解率显著高于小麦籽粒。当小麦水分含量为20.10%,臭氧质量浓度为100 mg/L,处理60 min后,呕吐毒素含量由3.89 mg/kg 降到了0.83 mg/kg。建立的一级动力学方程显示臭氧反应速率为k100 mg/L>k75 mg/L>k50 mg/L>k25 mg/L。根据UPLC Q-TOF MS得到离子碎片信息提出了可能的离子碎片生成途径并推测了臭氧降解产物结构,5 种主要产物的m/z分别为344.948 1、329.205 0、311.191 8、311.190 7和346.240 4。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臭氧水对肉类加工器具进行消毒,探究新鲜乳鸽经10、14、18、22mg/L的臭氧水处理后,在0~4℃下贮藏的保鲜作用,通过测定冰鲜乳鸽1、3、5、7、9d时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和感官指标,得出冰鲜乳鸽保鲜效果最佳的臭氧水浓度及储藏期。结果表明:(1)消毒刀具和剪刀最佳浓度及时间为14mg/L,30s;而消毒砧板和绞肉机则选择10mg/L,60s;(2)臭氧水处理后可以延长鸽肉的贮藏期7d。最佳臭氧水浓度为14mg/L,该浓度下的鸽肉冷藏3~5d时,菌落总数、TVB-N值、pH值、感官指标均在二级鲜肉标准及以上。  相似文献   

16.
矿泉水臭氧消毒中溴酸盐的形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控制矿泉水中溴酸盐含量,采用改变臭氧浓度的方法,对添加溴离子的矿泉水、超纯水和自来水分别进行臭氧氧化5 min,观察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溴离子以及水质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同时利用向自来水中添加一定浓度溴离子的方法,研究CT值(Ozone Concentration×Contact Time,CT)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和溴离子浓度的增加,溴酸盐生成量增加。当臭氧质量浓度≥0.4 mg/L,添加相同浓度的溴离子时,矿泉水中生成的溴酸盐量大于自来水和超纯水中溴酸盐量。矿泉水不同,添加相同浓度的溴离子,生成的溴酸盐量也不同,但当臭氧质量浓度≥0.4 mg/L时,溴酸盐量均大于10μg/L。CT值增大导致溴酸盐生成量大幅增加。因此,可以通过降低臭氧浓度和溴离子浓度的方法,减少臭氧消毒中溴酸盐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7.
王建庆  李戎 《印染》2008,34(17)
自制一种荧光增白剂消除剂Fluodel,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其消除效果的影响.试验发现,pH值4.0~4.5,处理温度95℃,处理时间30 min,消除剂浓度15 g/L,荧光消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造纸助剂的生物毒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论文中对几种造纸助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了静水式及半静水式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荧光增白剂(VBL)、XQ-DF脱墨剂的24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4.95mg/L、1890.2mg/L、500.4mg/L、16.3mg/L;聚丙烯酰胺的96h的半致死浓度为258.2mg/L。该试验结果为制浆造纸过程助剂的添加以及废水的后处理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制浆造纸工业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部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臭氧处理对苹果保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小红  李建科  惠伟 《食品科技》2006,31(7):252-254
臭氧的杀菌能力是氯的3倍、杀菌速度比氯快300~600倍,且无残留,是极具潜力的食品“冷杀菌”保鲜技术,非常适合果蔬的杀菌、保鲜。用0.57mg/L、1.17mg/L的臭氧水清洗处理红富士苹果10min,通过对苹果的臭氧处理,结果表明,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贮藏效果明显优于未采用臭氧处理的苹果。其中,浓度为1.17mg/L的臭氧水处理后的苹果,各项贮藏指标显示该处理的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罗非鱼片为原料,考察5种常见氧化型减菌剂(H2O2溶液、ClO2溶液、NaClO溶液、臭氧水和微酸性电解水)的减菌效果及其对鱼片质构特性、色泽及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菌率达80%时各氧化型减菌剂的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1 500 mg/L H2O2溶液浸泡8 min;200 mg/L ClO2溶液浸泡10 min;200 mg/L NaClO溶液浸泡10 min;9 mg/L臭氧水浸泡10 min;30 mg/L微酸性电解水浸泡20 min。在上述5种减菌条件下对鱼肉色泽、质构特性、MP氧化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减菌处理后的罗非鱼片硬度、L*值增大,a*值减小,MP质量浓度、总巯基含量下降,羰基含量升高,表面疏水性基团数量增加,其中微酸性电解水和NaClO溶液处理组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最明显;蛋白荧光强度降低,其中微酸性电解水处理组降低幅度最大;MP的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