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本研究用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白纹伊蚊经口感染登革 2型病毒的分布定位进行了研究。白纹伊蚊感染登革 2型病毒 1 4天后 ,切片染色可直观地定位出病毒在蚊虫组织中的分布 ,比较不同蚊虫之间的染色可分为 3种类型 :1 白纹伊蚊的中肠 ,唾液腺 ,复眼 ,神经节等较多组织呈阳性着色 ;2 白纹伊蚊的中肠呈阳性 ,其它组织无阳性着色 ;3 白纹伊蚊的中肠及其它组织均无阳性着色。以不同病毒滴度经口接种白纹伊蚊时 ,白纹伊蚊中肠 ,唾液腺的感染率和感染病毒滴度呈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白纹伊蚊部分个体对登革 2型病毒的感染存在中肠感染和中肠释放屏障 ,并且和感染病毒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死亡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死亡2例钱梅艳,李清芬腮腺炎病毒脑炎简称腮脑,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井发症,症状一般较轻,多在2周内恢复。也有在流行期间伴发脑炎,起病急骤,迅速昏迷,死亡者。我科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例1:女,13岁。编号:8797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肠道病毒(EV)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致病情况,探讨检测EV感染的方法。方法 就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0和病毒培技术检测46例无菌性脑膜炎及脑炎病人脑脊液(CSF)标本。结果 RT-PCR方法敏感特异;46例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急性期CSF标本中,31例EV阳性(67.4%),14例病毒培养阳性(26.1%)。统计结果显示,RT-PCR敏感性明显高于病毒培养。结论 EV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的重要病原;RT-PCR快速敏感特异,简单易行,易于推广,是诊断EV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白纹伊蚊孳生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虫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为降低人类感染这些病毒的风险,对白纹伊蚊的有效控制是重要措施之一。白纹伊蚊的有效控制受到杀虫剂抗性的挑战,对其抗药性分子机制的了解,是制定白纹伊蚊可持续控制策略的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有关白纹伊蚊抗药性分子机制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感染登革Ⅱ型病毒(dengue virus typeⅡ,DENV2)后产生先天免疫反应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埃及伊蚊感染DENV2的过程和机制.本研究通过埃及伊蚊和Aag2细胞感染DENV2进行转录组分析,与未染毒的蚊虫和细胞进行对比,筛选出12...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脑炎53例脑电活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原体脑炎是肺炎支原体 (MP)肺炎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国外报道约占全部支原体感染的 0 .1% ,约占支原体感染住院病例的 7%。国内报道发生率约为 2 .6 %~8.3% [1] 。为探讨脑电图 (EEG)与脑电地形图 (BEAM)在支原体脑炎中的表现特点及诊断意义 ,现将我院经住院确诊的5 3例支原体脑炎患儿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的改变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 3例中 ,女 2 0例 ,男 33例 ;<3岁 11例 ,~ 6岁 9例 ,>6岁 33例 ,最小 11月 ,最大 13岁。在MP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 ,临床上出现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脑脊液检查结果符…  相似文献   

7.
多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IL-12和IL-18在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患儿免疫功能状态, 以便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儿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文对感染乙型脑炎病毒患儿血清中IL-12和IL-18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实验感染来亨鸡及蚊虫体内西方马脑炎病毒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西方马脑炎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实验感染西方马脑炎病毒的来亨鸡血液及蚊虫样本中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从感染病毒的来亨鸡血液及蚊虫样本中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分子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经序列测定证明,与西方马脑炎71V-1658(NC-003908)病毒株核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出实验感染来亨鸡血液样本及蚊虫体内西方马脑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病毒直接感染或感染后引起脑部炎性改变,也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早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误诊,是导致小儿死亡或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用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方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在经口大剂量感染登革Ⅱ型病毒1天、2天、3天和11天后,用RT-PCR方法都未能在其体内检测到defensin A的mRNA的表达,提示登革Ⅱ型病毒感染其有效媒介宿主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后并不诱导defensin A的表达,或者表达量极低用RT-PCR方法不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11.
小鼠肝炎病毒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感染实验小鼠的病原体。小鼠肝炎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未成年小鼠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常引起较高比例的动物死亡,成年小鼠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后多呈隐性感染,但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还可引发肝炎、脑炎和肠炎等病变,从而严重影响实验结果。人们建立了多种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或组织中病毒核酸诊断小鼠肝炎感染。小鼠种群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后可以通过重新引种或胚胎移植的方法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自然界的保存与扩散及传播媒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国际上称为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是由蚊虫等吸血昆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较高,而且后遗症严重,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乙脑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乙脑病毒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该病主要由蚊虫传播,主要流行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病毒性脑炎[1,2].目前全世界大约30亿人生活在乙脑病毒流行区,乙脑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  相似文献   

15.
日本脑炎病毒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日本脑炎 (Japaneseencephalitis ,JE)是一种由蚊虫传播引起的人类和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人类每年的发病总例数约 3.5万以上 ,其中约有 1万例患者死亡。日本脑炎病毒 (JEV)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其他重要的人类病原性黄病毒包括 :黄热病、登革热 1~ 4型、蜱传脑炎和圣路易脑炎病毒等。疫苗是预防黄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用于预防JEV感染的疫苗有 3种 ,两种为灭活疫苗 (分别由感染的鼠脑和原代仓鼠肾细胞培养制备 ) ,一种为减毒活疫苗 (SA14 14 2株 )。国外采用的为感染鼠脑制备的灭活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并分析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特异性vsRNAs与vpiRNAs.方法 白纹伊蚊羽化后2~4d雌性成蚊显微注射DENV-2病毒NGC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8d后提取样品总RNA,分离小RNA,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仪进行测序分析.以SOAP2软件与DENV-2基因组和互补序列进行比对.对病毒特异性的vsRNAs与vpiRNAs的长度、碱基与链偏好性、基因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感染蚊虫,我们共计获得3835个特异的DENV-2来源的vsRNAs,其中395个特异性的vpiRNAs.94.99% vpiRNAs主要来源于病毒的正链基因组.vpiRNAs在DENV-2基因组上的分布也具有偏向性,最高峰位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编码区域的3&#39;末端.第10位碱基具有较强的腺嘌呤偏好性,但第1位碱基不具有尿嘧啶偏好性;也无典型“乒乓”扩增循环的特征.结论 白纹伊蚊感染登革病毒后,体内出现病毒特异性vsRNAs与vpiRNAs,对其鉴定与分析将为在白纹伊蚊抗病毒免疫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微生物,它不仅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的一些常见症状和体征,而且在肺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器官也可引起一些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肺外表现,而这些临床特点的重要性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低氧水刺激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白纹伊蚊滞育卵孵化,按时间顺序共收集孵化的7批幼虫,仅在最先孵化的两批幼虫中检测到病毒,而在此之后孵化的幼虫都没有检测到病毒,推测感染病毒的滞育卵在低氧水的刺激作用下比没有感染病毒的滞育卵更易解除滞育,使得先孵化的蚊虫检测的阳性率较高。感染滞育卵孵化的幼虫最低感染率为1∶131.25(0.76%),明显低于非滞育卵最低感染率1∶82.5(1.21%),即垂直感染登革病毒影响卵的孵化和低龄幼虫的成活。单管饲养法获得经感染滞育卵孵化的F1代单只雌蚊产卵量,被感染的白纹伊蚊平均单只雌蚊产卵量与未感染雌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垂直感染病毒对F1代雌蚊产卵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白纹伊蚊感染登革 2型病毒 2 4h后 ,和对照蚊虫一起提取RNA ,用差异显示PCR (DDRT PCR)技术对蚊虫感染病毒后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研究。白纹伊蚊感染登革 2型病毒后 ,经过 8条随机引物和 3条 3′端锚定引物配对扩增 ,发现了 6条表达有差异的片段 ,其中 5条为感染后表达量增加的片段 ,1条为感染后表达量减少的片段 ,并对这些片段进行了克隆和测序 ,通过GenBank查询 ,其中 5条为未知序列 ,1条表达量增高的片段和果蝇核糖体蛋白S5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这些差异片段的发现可能对探讨媒介蚊虫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机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脑电图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由不同的病原体感染,病变范围、程度相差悬殊,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有病原体直接感染造成的脑部炎症性损害,另有可能是感染后产生的变态反应脱髓鞘性脑炎,给诊断带来困难,目前特异性病原学诊断既不普及又不及时。血清及脑脊液病毒免疫学检查,提示有病毒感染的证据,但是常常出现较迟,缺乏早期诊断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症状不典型病例,诊断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