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黏性粗粒土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明东  钱波  何仕海 《人民黄河》2015,37(6):99-101
为研究黏性粗粒土压实特性的影响因素,采用自制大型击实仪对不同级配的黏性粗粒土进行不同击实功的击实试验。结果表明:粒径大于5 mm的砾石含量P5是影响黏性粗粒土最大干容重的重要因素,当P5的含量为40%~65%时能获得最佳压实效果;黏性粗粒土最优含水率与P5含量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粗粒颗粒级配越差,颗粒越均匀,其表现的线性规律越明显;击实过程中,黏性粗粒土破碎率为30%~45%时,土样能获得最大干容重,而且土样级配越好,获得最大干容重所要求的粗粒含量降低率越小。  相似文献   

2.
粗粒土的渗透系数大小与土体类型、物质成分、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密实度等因素相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土体颗粒形状、颗粒级配和试样密实度对粗粒土渗透系数的影响.采用正交法设计了9组常水头渗透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及方差分析,确定了渗透系数随3种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颗粒级配特征值d20和曲率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颗粒球形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粗粒土的颗粒级配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不同级配粗粒土的渗透试验研究和相关性分析,指出粗粒士的渗透系数与反映其颗粒级配特征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并以太沙基公式为例,将原有公式修正为与级配参数相关的函数表达式,从而体现出粗粒土渗透系数与级配特征的关系,为粗粒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有益的进一步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堆石坝工后沉降变形是影响坝体安全运行的关键。为研究筑坝粗粒土不同骨架结构的受力特 性,以及填筑因素对其压缩变形特性的影响,选取筑坝粗粒料设计不同粗粒含量 P5、密度 ρ与含水率 ω, 开展了 16组侧限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初始孔隙比、不同粗粒含量土体骨架结构的疏密程度 不同,随粗粒含量 P5增大,粗粒土压缩后孔隙比变化 Δe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粗粒含量 60%的土 体压缩后孔隙率最小,干密度最大。压缩后,依据粗颗粒相互排列与接触的关系,可将粗粒土骨架结构 分为粗粒悬浮、粗粒咬合与粗粒架空三种类型。通过极差分析,土体的密度 ρ对其压缩变形影响最大, 其次是粗粒含量 P5,含水率 ω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吴婧 《人民长江》2017,48(10):74-78
基于颗粒极限堆积状态下的平面孔隙直径和土体粒径组成,采用颗粒随机抽样组合获得了土体各孔隙直径百分含量,并进一步得到了土体最密实和最疏松状态下孔隙直径累计分布曲线CSD-D、CSD-L。通过土体实际相对密度的线性内插方式获得了土中孔隙直径累计分布曲线CSD-R,并得到相应平均孔隙直径Dmc,根据粗粒土渗透试验结果建立了渗透系数K与Dmc关系的经验公式。研究表明:CSD-R曲线同时考虑了颗粒级配和密实度对土中孔隙尺寸分布的影响,所确定的经验公式近似满足多孔介质渗流理论中渗透系数与渗流孔隙呈二次正相关性的规律。对比相关试验结果认为,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u7且有效粒径d109.6 mm的粗粒土渗透系数估算。  相似文献   

6.
超径粗粒土最大干密度的近似测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无粘性粗粒土填筑中,自重型振动碾应用后,碾压土层增厚(0.8-1.5m),上坝料粒径增大(dmax=800-1000mm),压实效果好,工效高,使高土石坝,堆石坝,面板堆石坝发展较快,超径粗料土也成主要筑坝材料,然而,目前室内试验只能测定dmax=60-76mm)的粗粒土,形成了试验用料与实际坝为间差异较大,难以用室内试验成果为设计和施工确定超径粗粒土的填筑指标,为此,本文在大量粗粒土最大,最小  相似文献   

7.
渗透系数是水利工程渗流分析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参数,能否通过试验准确地获取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分析无黏性粗粒土渗透系数获取的试验原理、方法、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试验得到的渗透系数与实际土体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以实际工程为例,验证了对渗透系数试验方法论述的合理性,以期为水利工程中渗透系数的获取提供经验参考和技...  相似文献   

8.
无粘性粗粒土渗透系数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粘性粗粒土的渗透规律很复杂,只有在细粒含量较多,水力坡降较小时才能满足达西定律。栈析了影响无粘性粗粒土渗透系数的若干因素,并对现有的计算无粘性粗粒土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分析补充。  相似文献   

9.
无粘性粗粒土的渗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粘性粗粒土颗粒组成具有较大分散性特点,其渗透系数受颗粒组成影响较大.为了探寻无粘性粗粒土级配对渗透系数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方法进行不同级配的无粘性粗粒土渗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粘性粗粒土渗透系数与其颗粒级配具有相关性.以太沙基公式为例,将原有公式修正为与级配参数相关的函数表达式,从而体现出无粘性粗粒土渗透系数与级配的关系,为无粘性粗粒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超径粗粒土现场干密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建新  刘亮  张敬东 《人民黄河》2012,34(2):121-122,125
对某枢纽工程坝体填筑料进行了多组相对密度试验。采用混合法对原级配料进行处理,测定系列模型级配料的最大、最小干密度。采用延伸法推求实际级配的最大、最小干密度过程中,充分考虑级配料干密度上、下边界值的影响,并按设计压实度标准换算出现场控制干密度。  相似文献   

11.
分段法确定无粘性超粒径粗粒土最大干密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无粘性超径粗粒土的级配分为两部分,即粗粒部分和细粒部分,并将粗粒部分按相似原理缩尺到试验仪器允许的范围,对两部分分别测定其最大干密度,然后按两者的不同含量,从粗颗粒料及细颗粒料的结构性质出发,提出相应的公式,以推求其原型级配的最大干密度。  相似文献   

12.
粗粒土孔隙比及级配参数与渗透系数概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达  曾彬  王庆乐 《水利学报》2015,46(8):900-907
孔隙比和颗粒级配是粗粒土渗流力学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Copula理论适合建立多个非独立变量间联合分布函数的优点,以渗透试验成果为数据基础,构造了反映粗粒土渗透系数k、孔隙比e、级配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间相关关系的四维最优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即Nelsen No 13,四维单参数对称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利用构造的最优四维Copula函数求条件概率,便可得到粗粒土渗透系数估值的保证率,或者计算在一定保证率条件下的渗透系数。通过比较渗透系数试验值与Copula函数法、Terzaghi法及Hazen法计算值,阐述了Copula理论用于粗粒土渗透参数估值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粗粒土渗透性能受颗粒级配、密实程度等因素影响而呈现明显差异,提出一种粗粒土渗透系数预测方法。收集并整理得到93组粗粒土数据,以全级配(d10~d100)和孔隙比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与阀值,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粗粒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GA-BP神经网络经过55次迭代之后精度满足要求;87组训练样本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10%,其中有75%的样本相对误差小于平均相对误差;6组检测样本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9%,该网络模型泛化性能良好。采用GA-BP神经网络,由全级配和孔隙比能较好地预测粗粒土的渗透系数,且收敛速度、预测精度及泛化性能均优于标准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建设,良好的基岩坝基逐渐减少,不得不在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设大坝,因此,深厚覆盖层地基的勘测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开挖后现场原位试验论证了大埋深下粗粒土物理力学特性。总结了大埋深下粗粒土勘察,统计分析了现场原位试验中干密度、平均粒径与土体承载力、变形模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渗透系数与临界坡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现场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了室内试验凝聚力、内摩擦角、破坏及临界坡降值估算与原位试验对应值的统计规律。这些试验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深厚覆盖层的勘测工作效率,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了解贝壳的渗透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达西定律为依据,通过常水头渗透实验,探究贝壳不同粒径时其体积密度、孔隙度的变化规律及渗透系数k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合组中,由于小粒径贝壳能够充分混合在大粒径贝壳中,使得混合组的体积密度明显增加,而孔隙度减小;在混合组中随着贝壳粒径的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系数均增大,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渗透效果也越好;不同粒径的贝壳混合后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显著,小粒径贝壳和大粒径贝壳混合对渗透系数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大粒径粗粒土极限密度的模型规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大型土石坝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控制,应用级配模拟外推法和基底物理模型校正法,对大粒径无粘性粗粒土极限密度(最大、最小密度)的模型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可供实用的计算模式和一整套技术程序。为60年前太沙基提出的控制沙土压实的相对密度理论在该领域的开拓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填补了近50年来该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对古水面板堆石坝玄武岩筑坝粗粒土堆石料进行了颗粒破碎试验。依据试验前后试样的颗粒级配曲线,研究了风化模型参数与颗粒破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化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试验前后土体的颗粒级配曲线,对于大粒径颗粒(大于5 mm)的级配拟合效果远优于分形几何模型;风化模型参数本质上反映了土体颗粒级配曲线与土体最大颗粒粒径线围成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状态;相对破碎参量Br是风化模型参数的函数,可以直接通过试验前后土体颗粒级配曲线的风化模型参数求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粗骨料粒径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再生混凝土工程中合理选取再生粗骨料粒径及取代率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再生粗骨料粒径和取代率为变量,用 5 ~ 20 mm、20 ~ 30 mm 及5 ~ 30 mm 粒径范围内的再生粗骨料制作了不同取代率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试件,利用混凝土单轴抗压的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再生粗骨料粒径以及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同取代率下,再生粗骨料粒径为 5 ~ 30 mm 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粒径为 5 ~ 20 mm 或 20 ~ 30 mm 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 粒径为 20 ~ 30 mm 的再生粗骨料对二级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再生粗骨料全级配取代,且取代率为 30% 时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