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业琴 《科技信息》2009,(20):25-25,28
以multisim10为平台设计了电子秒表电路,使用虚拟示波器等虚拟元件,完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实现0.1~0.9秒和1~9.9的秒表计时,仿真结果与实物实验一致,在课堂上使实验教学更形象、灵活、更贴近工程实际,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原理,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陆华才 《科技信息》2009,(25):I0110-I0111
提出了利用Madab/Simulink设计电机与拖动实验的思想,介绍了Simulink的特点和仿真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说明。教学实践表明,《电机与拖动》课程中利用Madab仿真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更能帮助学生对课程难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3.
Matlab/Simulink在运动控制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T技术在电气领域的不断推广,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运动控制系统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的性能,将Matlab/Simulink应用到运动控制系统的教学中,给出了Simulink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孔培 《科技信息》2012,(35):792-312
针对当前高校电子技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软件仿真教学方式,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加以合理利用,对学生的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工作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付兴建  马洁  苏中  吴迎年 《科技信息》2010,(16):I0027-I0028
"控制工程数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具类基础专业课程,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比较差。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按工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征,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Matlab仿真直观方便的特点来辅助教学,通过仿真,不仅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论分析和工程实现的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费鸿 《科技咨询导报》2014,(10):225-225
通过实习前开展临床仿真综合实训,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使他们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方法随机抽取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60名,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进行实习前的临床仿真综合实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项训练,训练后采用实训考核和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临床护理的分析、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习前开展临床仿真实训能有效的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达到学校与临床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齿轮连杆机构力分析与运动仿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广义型转化法对齿轮连杆机构力分析与运动仿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完善后的齿轮连杆机构型转化单元力分析模型。以VC++6.0为工具,开发了一套齿轮连杆机构二维造型及运动副定义图形系统,编制了通用程序,实现了含有P副、复铰及高副的齿轮连杆机构从结构分解、运动分析到力分析自动求妥及可视化仿真。  相似文献   

8.
张雄希 《科技信息》2012,(33):30-30
本文在介绍MATLAB/SIMuuNK仿真软件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计算机仿真与电气传动类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探索了计算机仿真与专业课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原则及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在电气传动类专业课教学中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更系统地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思想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MATLAB的强大运算能力和绘图能力及Simulink模块库,可以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进行仿真实验,例如在电路分析、电子技术、控制系统等课程实验中的应用,通过编写程序或建立Simulink模型,得出仿真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更大兴趣。  相似文献   

10.
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计算机仿真来弥补传统实验设备的不足。通过比较常用的计算机通信仿真工具,提出了采用Simulink仿真的方法与实例。采用实验箱与计算机仿真配合的实验设计是对实验教学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通用电路模拟程序进行电路模拟分析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比硬件操作法更方便和更准确,能解决一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所不易或不能解决的教学问题,可作为电子技术实验的辅助手段,也有利于学生CAD能力。  相似文献   

12.
MATRIXx是由美国ISI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系列仿真软件产品,它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它在国外工业界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MATRIXx6.0/SystemBuild环境下实现了列车运行仿真模型,并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DCOSE仿真支撑环境,设计了一套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建模系统D-CAM,开发了相应的模块库、资源库,独特的热力系统流体网络算法、电气网络算法、控制逻辑算法,以及系统管理工具软件。该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完全面向对象的模式、便捷的实例化方法、强大的调试手段、文档的自动生成发布及查询等功能。该图形建模方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仿真培训系统,目前已经成功地应用于50多个电厂的仿真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电热隧道窑温场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辐射原理,采用热平衡法对电热隧道窑的高温恒温区温场进行了分析和模拟.计算中将发热棒分解为无数微元发热面与烧结体进行热交换,依据辐射强度定律,建立了烧结体接收能量的数学模型,并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依据模拟结果来优化硅碳棒的排布,可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进而可以获得分布均匀的恒温区温场.计算结果已在窑炉设计中应用,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蠕变模拟试验和数值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巷道底臌机理以及采取底板加固和底板切缝防治方法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等随时间的变化,并探讨了防治参数对底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预测模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用于RBF神经网络预报建模,从而克服大样本数据提取的困难,使得指标的选取能更全面地反映状况,有效地缩减RBF网络的输入节点数并提高模型的预报精度。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实现了神经网络训练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报能力。提出的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RBF网络预报模型---PCR模型为研究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其他领域的建模研究开阔了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鉴于传统连梁在震时破坏后修复比较困难,近年来部分学者研究在连梁的跨中设置可更换耗能部件,使其在中震或大震时耗能,震后便于修复更换.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一片带可更换连梁的大比例双肢剪力墙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阐述了其材料本构模型和建模过程,对其进行精细仿真分析.计算与试验结果均表明,可更换连梁能够将破坏位置集中在保险丝,而且模拟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试件各部分的屈服顺序,该模拟方法对类似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数值模拟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后缘双缝襟翼,采取先后缝再前缝的缝道参数设计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和风洞试验验证研究了襟翼偏角、缝道宽度、重叠量对增升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点对点链接多块结构网格技术,通过求解RANS方程对缝道流场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后缝道宽度对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影响较缝道重叠量大,为更敏感参数;前缝道重叠量对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影响较缝道宽度大,属更敏感参数。结合上述设计方法与数值计算工具,高效、准确地确定了较优的二维襟翼剖面参数,且襟翼效率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佳,可为同类飞机增升装置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湘江某引航道系杆拱桥运营时间已达10年以上,拱肋、吊杆及钢绞线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验证该桥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对该桥现场进行了汽车静载试验,并建立了全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拱肋、桥面及吊杆的变形与空间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大部分测点的挠度小于理论计算值,相对残余变形很小,因此可以判断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大部分测点的效验系数在0.70~1.00之间;部分效验系数偏大的测点,其挠度绝对值非常小,挠跨比远远小于规范值,因此可以判断该桥梁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Time-dependent structure analysis theory has been proved to b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compared to commonly used methods during construction. However, so far applications are limited to partial period and part of the structure because of immeasurable artifici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and four-dimensional (4D)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proves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which can generate structural geometry, resistance model, and loading conditions automatically by a close interlink of the schedule information, architectural model,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a safety analysis during a continuous and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BIM, 4D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and safety analysis of time-dependent structures is feasible and practical. This research also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by combi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