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月我们请来苏打绿乐团的官方摄影师庞彦卓(@阿卓),让他来告诉你,专业摄影师是如何根据拍摄题材选用器材装备的!让腰间变成摄影"武器库"相机便携系统狼蛛www SPIDERHOLSTER COM CN在拍摄像演唱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时,这条特殊的"腰带"始终挂在阿卓的腰间。狼蛛相机腰挂系统是我使用过最方便和快捷、同时也能满足我携带器材需求的一套装备。在拍摄时,我经常需要携带2台专业单  相似文献   

2.
李忠光 《照相机》2004,(10):56-57
花卉摄影允许摄影人从容自主地选择最佳的拍摄位置,能根据个人拍摄要求来布光、布景,更重要的还在于能让摄影人面对自然的美,用相机表现出它的深刻内涵.我喜欢用AF相机拍花卉,在没有微距镜头、近摄接圈等工具的情况下,也能拍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正Gavin Mills英国音乐制作人、DJ、摄影师,擅长街头摄影,喜欢使用徕卡相机拍摄街头流浪汉肖像。我们邀请国际上的顶尖摄影师向各位讲述那些启发他们灵感的照片。本期,Sean Batten将给我们介绍Gavin Mills的作品"孤独"。Sean Batten说:"这几年以来我一直是Gavin照片的粉丝。他的街头摄影作品总是不同寻常的,他总试图表现照片中人物的某种状态。在他拍的所有人物的照片中,这张是我最喜欢的。这张照片看起来很有电影感——你能感觉到画面中间的女人身上正发生着什么故事,而我们看到的就是故事中的一刻。她就静静地坐在那时,而周围的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她看起来有些伤感,又像是在沉思着什么,这个画面让你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摄影是烧钱的爱好,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且不论相机镜头的更新换代进进出出,单是摄影包这一必不可少的附件,也足以让人“烧”得天昏地暗。“烧无止境”,对很多摄影发烧友而言,要想买到一个称心如意、能满足所有拍摄需要的摄影包并不容易,不同的拍摄需要往往需要不同的摄影包,因此很多“烧包一族”都拥有多个摄影包,双肩包、单肩包、腰包,不一而足,笔者尽管烧得并不深,但勉强也能归到此类吧。  相似文献   

5.
陈耀 《照相机》2005,(2):59-59
近日从某摄影杂志上看到一篇<我用"狗头"我高兴>的文章看后,我也觉得心中有许多话要讲. 我于2002年7月花790元向南京一家很有名的相机店邮购了一只尼康AF70~300G头,此头俗称"狗头",另外还邮购了肯高MC两倍增距镜.当时买此头主要是作为"俄炮"的备用头拍荷花,因为它和肯高两倍增距镜一起用,远摄能力达到600mm,最大光圈为F11.  相似文献   

6.
《照相机》2020,(7)
正这是我曾经嗤之以鼻,现在爱不释手的一台相机。现如今快餐式的摄影,让大家更注重拍摄后的分享,却忽略了拍摄时候的用心体验。它的出现让我重新定义了拍照的意义,重新把自己的心放在眼前事物的本身,用心体会眼前的所有,让摄影变得更纯粹,它就是富士x-pro3数码旁轴相机。  相似文献   

7.
我玩摄影     
杨卫东 《照相机》2004,(7):63-63
我的"糟糠之妻" 1987年初,我用买电冰箱的钱"娶回"我的"结发妻子"--国内组装的启侬CM5相机,从此,我便开始"恋爱"摄影.CM5成为我的好帮手,她帮我迈进摄影的大门,我与她相互配合,我拍的第一张照片以及后来在报刊上、影展上刊登、入选的第一幅作品均为CM5的功劳.CM5独自伴我3年,让我感受到摄影的许多妙趣.  相似文献   

8.
《影像材料》2014,(8):122-122
正让我们来看看大家在穿山过水的过程中,用这款三防相机记录的有趣瞬间吧!使用心得6月底,我们携手欧洲高端户外品牌Salewa沙乐华组织了一期非常有趣的"我出器材你来玩"线下活动,让大家享受夏日风光。一共有6位影友参加了活动,徒步密云云蒙峡,奥林巴斯TG-850相机拍摄水下世界。试用档案姚李毅试用读者喜欢户外和摄影,很有创意和表现欲。奥林巴斯防水相机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阿尔卑斯山环境极其恶劣,Kamil Tamiola为拍摄复杂的商业摄影作品在此搭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影棚。任务档案任务执行:摄影师Kamil Tamiola.是多媒体制作顶尖品牌G-Technology的形象代言之一。任务内容:从事高山摄影.负责拍摄相关产品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广告。任务地点: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常去的地点包括夏蒙尼这样的山城。任务装备:佳能EOS 5D MarkⅢ。"这是弱光环境下表现最好的相机之一。"使用的镜头包括24mm f/1.4.16-35mm镜头。"我和许多摄影器材厂商都有合作.主要是摄影灯厂商.他们会给我提供器材。"  相似文献   

10.
冠锳 《照相机》2005,(6):54-55
多年以来,我都是宾得67的忠实用户,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及"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我系统地对这个问题予以回答. 1.背景宾得是我买的第一台非35mm相机.在使用了多年35mm相机之后,我逐渐对用35mm底片拍摄街景、风光、建筑和人像时(老实说35mm底片的颗粒尚可,但只是在拍摄人像和街景时才能算得上尚可)的颗粒和整体成像质量感到不足.我还希望这台相机能够更换不同的镜头,同时也仍然可以手持相机四处拍摄.  相似文献   

11.
我其实是一个印尼华人,在美国长大。16岁来到亚洲,并从那时起就开始从事商业摄影。虽然我出生在印尼,但我认为我属于亚洲而不是某一特定国家。亚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现在中国已经引起我的注意。我的建筑背景使我拍了大量的酒店摄影,尽管这并不限制敖从事时装摄影。我的兴趣其实是在拍照片前的那个过程而不是照片本身。我享受制作,布景,思考,最重要的是创造影像本身,而建筑更注重的是概念和过程,所以我很享受建筑的拍摄。我是自学摄影,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业摄影学习。在许多方面,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优势,能够让你看到不同于一般摄影师的东西。另一方面,这也非常具有挑战性。我很高兴我的许多摄影师朋友都愿意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的读者Jamin渴望提高野生动物摄影水平。我们的进阶教练能帮他为图片施加魔力吗?能帮我提高拍摄动物的水平吗?我对许多摄影Q题材都很感兴趣,但最喜爱的还是野生动物摄影。我有一部佳能EOS 60D相机,和一支适马170-500mm镜头,并且曾经拍到了一些自己觉得很不错的照片,不过我还想进一步提高出片率,并拍摄出更加自然的效果。你能帮帮我吗?Jamin Chetter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你有摄影方面的问题,请发邮件至g@dcmagcn.com或关注微信"YXSJZZ",让我们的专家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专家团队Geoff Harris在多年的相机评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道怎么才能避免一些摄影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Angela Nicholson负责相机测试的Angela有着非常丰富的相机知识和测试经验。Chris Rutter《影像视觉》专家团队的成员.他是一位非常专业的全能型摄影师。George Cairns是PS后期处理的专家.是《影像视觉》"PS大讲堂"栏目的特约作者。乔枫伟《影像视觉》资深编辑.负责"专题"等技法栏目.同时也喜欢研究各类器材。拍摄技巧如何使用超焦距Q我听说在拍摄风光的时侯可以手动设置超焦距进行拍摄,获得最大的景深范围,但我却不知道超焦距到底是什么?Linda Virgo  相似文献   

14.
正Tony Worobiec英国摄影师,多次获得英国及国际的各种摄影奖项。著有14本摄影书,包括"Rhythms of the Land"、"Beyond Monochrome"等等。我们邀请国际上的顶尖摄影师向各位讲述那些启发他们灵感的照片。本期,摄影书作者、弱光拍摄专家Tony Worobiec将为我们介绍Peter Lavery的作品《万宝路摩托车》。Tony Worobiec说:"这张照片改变了我的摄影生涯,看到它的时候让我燃起了去美国拍更多照片的欲望。这张照片浓缩了美国精神的精华,我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创造出一种摄影风格来表现我所喜欢的这种精神。所以当出版商给我机会去做摄影书,也就是之后的《狂野之魂:被遗弃的美国》(Ghosts in the Wilderness:Abandoned America)时,我和妻子便决  相似文献   

15.
大概在20多年前,曾经看过一本摄影杂志,说到有个日本摄影师,由于参加工作比较早,年龄到42岁就退休了,退休后,他走遍世界,拍摄世界各地的白鹭.当时感到很奇怪,摄影者居然会为一种鸟儿而如此痴迷. 去年7月中旬,笔者添置了一台尼康D800相机,为了试验相机的反映灵敏度等各项指标,于是我选择小白鹭作为实践对象,断断续续地拍摄了不少白鹭照片,直到自己拍摄白鹭后,才真正感受到白鹭所具有的魅力.用诗人帕斯的诗句来形容,俨然是"高飞的乌儿让人忘记了灵魂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喜雨 《照相机》2005,(9):28-29
2005中国国际影像和摄影器材展览会于7月14日~17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共有近150家厂商参展.展览会上,无论是摄影器材还是后期输出,几乎都以数码为主,充分显示出数码影像技术强大的成长性.本次展览会上,哈苏公司携带众多产品参展,将一台装有哈苏后背的价值达19万元的相机放在桌子上让摄影者随意拍摄,此外还不惜重金,邀请了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到展台上表演"变脸"绝活.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最新的数码高科技有机结合,让摄影爱好者体味到"变脸"节目所蕴涵的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正Welcome欢迎为你呈现摄影史的特辑,这是第二部分在上月摄影术诞生175周年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看到技术的进步在摄影术诞生后就在飞速发展。拍摄一张自己的照片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而到1900年时,便宜的家庭相机也诞生了。而这个月,我们将看到摄影如何成为一种爱好而兴起,也将见证系统相机的发展之路。这一切要从徕卡的诞生说起,随之而来的是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流行。这些里程碑式相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使用的都是流行了几乎一整个20世纪的35mm胶卷。35mm胶卷的出现使得易携带的手持相机能够发挥长处,任何人只要有合适的镜头和附件都能拍摄任何事物。我们的35mm相机时代的故事将结束于开发一种新软件的两兄弟一一这预示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我们将在下月的最后一部分中为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18.
徐和德 《照相机》2014,(11):50-53
有不少摄影者以前都是从黑白摄影起家的,他们大都有着浓郁的“黑白摄影”情节.也有不少摄影者认为黑白摄影属于比较高级的摄影门类,喜欢研究黑白摄影的表现形式.而时下的数码单反相机功能越来越丰富,不少相机都有黑白摄影模式,这无疑为获得黑白效果的照片提供了很大便利.与彩色摄影相比,黑白摄影在表现力方面有自己特殊魅力,要获得具有较好黑白韵味的摄影作品,在取景、拍摄以及后期处理等方面都有其独特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恣宽 《照相机》2015,(2):72-74,77
<正>前期拍摄几十年的胶片专业摄影与暗房技术实践经验,使我悟出后期暗房与前期拍摄相互之间有很大关系,我将这种经验带进了数码摄影中,通过数码后期技术的学习,我用后期的技术来指导前期的拍摄,受益匪浅。在数码相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年代,在很低的摄影门坎中,遇到新鲜事,好的风光,美的景色,人人都会取出手机、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当我们拿起数码相机去拍摄时,即要想到后期如何来处理这幅图片,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无我有"的艺术作品,将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紧密地连在一起,才能在众多的拍摄者中技高一筹。  相似文献   

20.
影像抓拍     
《影像材料》2006,(3):8-14
Kev LeWis 相机:索尼F828设置:手动这张照片是作者在将手中的索尼相机更新为EOS 20D 前所拍摄的最后一张作品,拍摄地点是南威尔士.“现在很多摄影的关注热点是野生动物,但我更喜欢将镜头对准那些身边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