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廖家武  陈明 《医学动物防制》2010,(11):1032-1033
目的为了解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为制定狂犬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1日-7月31日到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运用Excel表格和SPSS11.0进行有关统计处理。结果 2008年1月1日-7月31日玉林市因被动物伤及而到市疾控中心门诊就诊的人数为2 566人次,其中男性占59.35%,女性占40.65%;致伤动物以犬、猫最多,分别占74.59%、21.20%;Ⅰ度暴露占22.53%,Ⅱ度暴露占47.74%,Ⅲ度暴露占29.73%;受伤部位以下肢和上肢最多,分别占50.85%、40.18%;受伤后24h就诊占80.22%(其中当天就诊占35.62%);92.59%的病人到门诊进行伤口处理;100%患者接种狂犬疫苗,Ⅲ度暴露者中有33.55%的患者进行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结论 2 566例狂犬病门诊暴露患者无1例发生狂犬病,与暴露后较及时规范地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免疫球蛋白注射有一定关系,对少部分患者未能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部分Ⅲ度暴露者未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但不发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狂犬病的防治对策。方法对1036例暴露后狂犬病预防处理患者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对患者进行暴露分级判定、暴露后处置程序、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等资料。结果致伤动物中,犬致伤的患者最多占94.76%;致伤动物中未免疫动物占59.94%,而免疫史不详高达23.75%;在被咬伤的人群中,Ⅲ度暴露60.49%,但在接种疫苗后又接种免疫球蛋白患者仅占5.44%。结论狂犬病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李革莉  潘海  刘颖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2):166-168,188
目的总结分析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近4年狂犬病暴露特征和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桂林市2007~2010年被动物致伤后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资料和人狂犬病发病资料。结果 4年桂林市报告狂犬病例174例,均为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而发病。农民占83.33%,犬伤所致发病占91.95%,病例暴露后伤口未处置率为61.49%,自行处置率为34.48%,疫苗注射率为7.47%,全程注射率为1.15%,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1.72%。4年来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中,免疫接种率为100%,就诊前自行伤口处理率低;犬类伤人占狂犬病暴露的86.85%,家犬伤人达74.60%,又以无反常表现外观健康动物伤人为主。Ⅲ级暴露者中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8.59%。4年规范处置的36 630例人狂犬病暴露患者无一例发病。结论桂林市狂犬病疫情在下降,病例多发于农村地区,犬仍是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犬的管理和暴露后预防处置不当,疫苗接种不规范和不及时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家犬等动物饲养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及时、规范、彻底处置暴露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积极选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赖洪婵  邱睿  陆敏  熊龙莲  陈小青 《吉林医学》2010,(35):6505-6505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为防治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4552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接种登记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来狂犬病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占76.41%;以青壮年为主,时间以6~9月份为暴露高峰,占全年的48.44%。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占95.6%,Ⅲ级暴露伤口占66.48%,Ⅲ级暴露伤口联合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30.87%。结论:需加大力度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规范犬伤等狂犬病暴露者的预防处置,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狂犬病暴露人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狂犬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犬伤处置门诊8 972名暴露者按年龄、性别、时间、伤人动物、部位、分级、伤后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人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岁以下和40~60岁年龄组暴露比例最高;男女暴露比为1.2∶1;6~8月暴露最多(3876人),占全年的43.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5 134人,占57.2%);伤及下肢者最多,为5 963人(占66.5%);Ⅱ级暴露者4 130人(占46.0%),Ⅲ级暴露者4 644人(占51.8%);犬咬伤8 688人,占96.9%,其中家养犬伤7 310人(占81.5%),流浪犬伤1 378人(占15.4%);伤后伤口规范处置率达88.3%,疫苗接种率达89.1%,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12.4%。结论 暴露人群中儿童和中年人最多,家养犬伤人最多,伤及下肢者最多,夏季为暴露高发期,伤口规范处理和疫苗接种率尚可,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低。今后需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求防控狂犬病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 收集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病例、暴露人群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海南省共报告狂犬病115例,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70例和45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南部.发病高峰在夏秋季,农民占病例总数的53.04%.男女性别比为2.38∶1.暴露于犬只的占88.69%.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不同市县狂犬病暴露分级构成比差距大.结论 海南省狂犬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防控狂犬病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各级各类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建设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寻求适合海南省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人源免疫球蛋白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7.
颜琳琳 《中外医疗》2011,30(33):110-110
目的了解7944例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各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所有狂犬病暴露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就诊登记7944例,其中〈15岁儿童占35.03%;伤人动物以犬伤为主,占75.00%;Ⅲ级暴露占55.17%,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率为11.32%。结论加强犬只管理仍是狂犬病防控工作重点,少年儿童为重点暴露人群,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咸宁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6年就诊的Ⅲ级狂犬病暴露者的防治效果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前来门诊就医的154例被动物Ⅲ级致伤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三管齐下的原则进行处理,全程免疫后15-25d采集静脉血液测定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暴露人群男性高于女性,7-15岁所占比例最高;73.38%的Ⅲ级致伤者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咬伤部位多为下肢,伤口以2处以上常见;致伤动物以犬最常见,占85.72%;所有病例均在2h以内就诊及处理伤口;154例患者经过疫苗免疫后均产生≥0.52U/ml的中和抗体,抗体阳转率100%。跟踪观察1年,所有伤者均健康存活,存活率100%。结论 及时、规范彻底的处置伤口,足量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能有效地预防Ⅲ级狂犬病暴露者发生狂犬病,其保护效力达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琼海市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暴露人群的流行特征,为狂犬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琼海市2012~2013年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登记的7 393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琼海市2012~2013年共发生狂犬病暴露者7 393例,年暴露率分别为793/10万、710/10万,年均暴露率为752/10万。暴露者以农村居多,农村与城市之比为4.01:1;农村与城乡结合部之比为2.67:1。男性多于女性,15岁以下儿童最多,占23.35%,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8.78%;其次为45-59岁组,占23.10%;各月均有暴露者发生,为6~10月高峰,占46.46%;主要的伤人动物为犬,占68.78%,其中自养犬占37.78%,其次是鼠伤占16.45%;露部位最多为下肢占44.08%(3269/7419),其次为手部占28.09%(2 083/7 419);暴露后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处理占82.39%;暴露者中Ⅲ级暴露者4704例,占63.63%,使用人源免疫球蛋白434例,仅占9.23%,狂犬疫苗未全程接种者占30.06%。结论琼海市人群对狂犬病的防控知识尚还缺乏,暴露后伤口未处理、疫苗全程接种率低、Ⅲ级暴露后抗狂犬病血清使用率极低,存在极大发病风险。建议加强狂犬病科普知识的宣传,并将抗狂犬病血清纳入农村医保,以降低暴露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仙桃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特点、趋势、防治策略,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中心犬伤门诊2005年和2010年2年门诊处置登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0年对比2005年全市区、乡(镇)村狂犬病暴露总数上升31.46%,伤人动物以犬为主,Ⅲ度暴露率占比增高25.97个百分点,暴露后伤口及时处理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所有接种者100%完成狂犬病疫苗免疫,Ⅲ度暴露狂犬病人免疫球白使用率为90.06%。结论近几年来仙桃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数量不断上升,暴露后伤口及时处置很低,仍有69.09%就诊前没有进行过伤口处理,Ⅲ度暴露人群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白仍有10个百分点的缺口。仍应加强狂犬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地区动物伤人的发病情况及观察狂犬疫苗接种的效果。方法依据《广东省2005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方案》和《广东省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工作指引(2001年版)》的规定对2091例动物伤病人进行医学处理,分类统计和发病追踪。结果2091例病人中犬伤1563例占74.8%,年龄以15.44岁为主,占71.6%。伤口部位以上肢为主占55.4%,1951人接种维尔博,140人接种瑞必补尔,接种后观察8个月以上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犬伤病例中81%为宠物犬所伤,是狂犬病暴露的最危险动物,喂狗和主动亲近狗是被宠物犬咬伤的最主要原因,暴露后接种维尔博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栗箫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983-984
目的分析临沂市当前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布状况及处置现况。方法收集1876例狂犬病暴露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临沂市2007年共接诊1876例狂犬病暴露患者,病例分布以市辖区为主,辐射苍山、郯城等狂犬病高发区。全年各月均有就诊病例,以5~9月居多,占接诊量的60.07%。暴露人群覆盖各年龄组,以20~59岁居多,占接诊量的63.27%。男性暴露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18:1;肇事动物以犬、猫为主,占96.22%,90%以上的暴露者在暴露后3d内就诊,Ⅲ度暴露患者合并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比例为8.78%。结论目前人群狂犬病暴露病例处置意识较强,疫苗接种意识良好,但伤口处理不被重视,暴露前免疫意识淡薄,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梁海  张洪满  周岩  李伟  覃大章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54-1355
目的分析2002~2009年宾阳县狂犬病流行特征、流行因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对2002~2009年宾阳县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抗原。结果2002~2009年宾阳县狂犬病48例,发病率在0.1~1.62/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0.59/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0~10、50~60和60~70岁,分别占14.58%、20.83%和20.83%。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为主,其次为学生。暴露后只有12.5%的病例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理,4.17%全程注射疫苗,4.17%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近年来农村养犬密度大,以放养为主,犬只免疫率低,犬带毒率高达18.00%。结论狂犬病防制需要各级政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多部门共同参与,密切协作,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李伟强  黎桂容 《中外医疗》2010,29(23):21-22
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监测以及所采取预防综合性措施的现况调查,为探索狂犬病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新兴县13个预防接种门诊的就诊登记资料与《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该县狂犬病暴露5986例,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4959例,占82.84%),其次为猫类(13.23%),鼠类(1.92%),其它(2.02%),0~15岁组狂犬病暴露率最高,暴露部位以下肢最多,暴露发生以夏季为主。结论犬类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伤口正确处理是关键,及时、全程接种高效价的疫苗是保障,加强犬类的免疫和管理,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宣教等是控制人狂犬病发生和流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晋中市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011年晋中市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09-2011年狂犬病年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10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3∶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我市狂犬病平均潜伏期59d,病程4.25d。50%的病例未处理伤口,75%的病例未注射狂犬疫苗,所有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上升趋势,预防狂犬病,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一起产妇狂犬病死亡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疫情发生原因,为更好防治狂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查阅病案资料,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平顶山市2013年网络直报的一起狂犬病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案例暴露后处理情况及发病临床表现及发病因素。结果该产妇在孕期4个月时被家犬咬伤脚部,暴露后属高危人群,伤口没有规范处理,没有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伤后潜伏期为5个月,在分娩时发病,通过剖腹产下婴儿。经对密切接触者及新生儿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血清后,观察密切接触者至今无人发病。结论胎盘对狂犬病毒具有屏障保护作用。建议加强农村居民狂犬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政府应将狂犬疫苗和血清免疫纳入医保或农合。确保暴露人群及时得到保护,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巧红  尧怀志  谢云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77-1877,1880
目的了解许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死亡或病人为儿童时,由了解情况的病人家属代答。结果2006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4例,发病率为0.31/10万,所有狂犬病例均为犬伤引起,农民和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理伤口、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的比例低是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犬只管理和对犬只的免疫;促进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化处理、疫苗的接种以及抗血清的使用;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科学防治狂犬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狂犬病流行规律,探讨其发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汉中市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的45例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50~岁占46.67%,5~岁组占4.44%;发病以农民为主(91.11%);潜伏期最长180d,最短11d,平均64.41d;以普通流浪、家养犬为绝对优势暴露动物。45例病例中,有3例(6.67%)规范处理了伤口并接种了狂犬疫苗,有4例(8.89%)仅消毒伤口未规范冲洗,接种不及时,有38例(84.44%)未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置及预防接种。结论犬饲养量大,管理、健教工作不到位,人们对狂犬病的危害认知不足,暴露后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不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与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血清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融水县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融水县2005—2012年疫情报告和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全县共报告39例狂犬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99/10万,疫情呈先升高后回降的趋势。伤人动物以犬为主,男女暴露数性别比为2.9:1,39例病例,只有3例伤口由医生规范处理,占7.69%。结论暴露后伤El未及时处理以及疫苗接种率低仍是引发疫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