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入院的103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未合并心衰的46例患者入组对照组,合并心衰的57患者入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找出与心衰相关的可能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比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值、白蛋白含量、舒张压等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为可能因素;对筛选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高血压、糖尿病、舒张压和白蛋白为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和舒张压是STEMI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 STEMI患者合并心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糖尿病和舒张压是可能危险因素,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9-22
目的 分析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筛选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MHR值0.46为分组线,≤0.46的为低水平组,0.46为高水平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心功能指标等,随访6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并应用Logistic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高密度脂蛋白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肌钙蛋白(c Tn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高水平组,而低水平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高水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Gensini评分及MACE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MHR与MACE呈正关系(r=0.215,P=0.011)。结论 MHR值与MACE、心功能、Gensini评分密切相关,对STEMI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判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士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389-1390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5月11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24 h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最高值,分为A、B 2组,A组hs-CRP≥80 mg/L,B组hs-CRP〈80 mg/L.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结果 A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36.7%,明显高于B组的发生率1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Ⅱ级以上)发生率A组为38.3%,明显高于B组的13.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31.9%,B组为11.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A组为8.5%,B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hs-CRP测定值≥80 mg/L者,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观察首次前壁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 (AQAMI)溶栓及未溶栓患者于出院前 ST段抬高及 T波变化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旨在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首次患 AQAMI,共 5 6例 ,其中接受静脉溶栓者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平均 (70 .3±2 .5 )岁 ;未溶栓者 2 6例 ,男 16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6 5±11)岁。药物采用尿激酶 ,按推荐的方法进行 [1 ]。AQAMI诊断标准 :胸痛持续≥ 30 m in,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V1~ 4导联中 2个以上相邻导联 ST段抬高≥ 0 .1m V,并出现异常 Q波 ;CK(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伊伐布雷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伴Killip Ⅱ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83例STEMI伴Killip Ⅱ级患者,其中32例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为观察组.其余51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出院前BNP水平变化;治疗前、出院前以及出院1个月后心率变化,出院前及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G-Td)的临床影响和意义。方法 STEMI患者发病在12小时内溶栓治疗的111例患者,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分为再通组(73例)和无再通组(38例)。测定并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小时和24小时的G-Td。结果溶栓前两组STEMI患者的G-Td无明显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的G-Td明显低于无再通组,有明显性差异(P〈0.05);溶栓前两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低于无再通组(P〈0.05)。结论 STEMI患者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缩短G-Td、改善心肌细胞电稳定性、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冠脉介入治疗时机对发病时间超过12 h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且发病时间超过12 h,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患者173例,根据PCI时机分为早期组(12~24 h,n=81)和晚期组(>24 h,n=92),随访4年。主要终点为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次要终点为明确或可能的支架血栓、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严重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和Ⅳ级)、恶性心律失常。结果 2组4年内急性心肌梗死、明确或可能的支架血栓、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组的严重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和Ⅳ级)、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高于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错过最佳PCI时机的急性STEMI患者,24 h之后行PCI心力衰竭、心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就诊158例STE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30 d病死率的基线资料及治疗因素分别进行应用单因素变量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8例STE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为34.81% (55/15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既往心肌梗死史、Killip分级、AMI部位、心率、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基线资料与STE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有关(p<0.05).溶栓治疗、肝素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胰岛素、β-受体阻滞剂、ACEI、抗心律失常药物、降脂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等治疗因素与STE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有关(P<0.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可知,年龄>60岁、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Ⅳ级、心率≥60次/min、入院糖化血红蛋白≥6.3、未应用ACEI、未进行降脂治疗是影响STE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TE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死率高,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因素均可影响患者预后.临床应对影响STE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旨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 Sac/Val)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急性前壁STEMI于PCI术后合并HFrEF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PCI术后1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Valsartan,Val),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Sac/Val治疗6个月。比较2组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评估Sac/Val对急性前壁STEMI于PCI术后合并HFrE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2组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室壁运动积分(wall motion score index, WMSI)均较基线明显改善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0.001)。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final systolic volume, LVESV)明显缩小(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明显降低(P<0.05)。 结论Sac/Val可以改善急性前壁STEMI于PCI术后合并HFrEF患者的室壁运动障碍,提高左心功能,降低6个月内的MACE。  相似文献   

10.
在未进行溶栓与急诊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的年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梗死者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而且,前壁者较下壁者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在目前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条件下,对前壁与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及住院期间的预后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方利华  胡守琪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1):1033-1035
目的观察入院患者随机血糖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120例,既往否认糖尿病史根据入院随机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7.8 mmol·L^-1)45例和无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7.8 mmol·L^-1)75例,无溶栓禁忌证者入院6 h内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入溶栓治疗,观察2组溶栓结果及近期预后。结果血糖正常组与应激性高血糖组比较,溶栓再通率、近期再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等并发症发病率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急性心梗合并高血糖,需尽早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2.
陈宋璋  陈允祥  潘少奕 《海南医学》2014,(11):1582-1584
目的探讨缺血性J波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确诊的STEMI患者263例,将入院时经心电图检查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对照组,共210例,将在首次心电图检测中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观察组,共53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48 h和住院期间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及观察组中患者的QT、QTd、Tp-Te值。结果观察组入院48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和Tp-Te值分别为(99±22)ms和(142±25)ms,均高于无该症状者的(72±14)ms和(104±21)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QTd、Tp-Te值分别为(91±24)ms和(130±32)ms,均高于对照组的(61±17)ms和(97±22)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波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值能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邹卫东 《中原医刊》2007,34(16):75-75
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恶性心律失常,对梗死后预后有很大影响,而且某一部位梗死出现的心律失常,对判断预后亦有一定帮助。我们回顾分析了近几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对其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coronary artery,IRA)的有效方法。但在STEMI传统的急诊PCI治疗中,斑块脱落和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近期预后中的判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8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7日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73例和死亡组15例,比较两组观察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梗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其对心梗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休克指数、CTnI、CK、CK-MB、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梗患者早期表现为休克指数升高者预后较差。休克指数对心梗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86岁。心前区闷痛、上腹部不适3 d,加重1 d伴恶心、呕吐入院。既往病史:高血压8年,2型糖尿病6年,一直未服药治疗。入院空腹血糖19.2 mmol/L,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脏专科情况:心前区无隆起。脉搏110次/min,血压160/90 mmHg(1 mmHg=0.133 kPa),心浊音界偏大,心率140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彩超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房大,二尖瓣退行性改变伴微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于治疗前后测量ST段,记录ST段下降50%的时间,并于发病后1d、5d、10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下降50%的时间不同,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随病程进展该差异变大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相同的特点,但LVE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与LVEF、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作为预测早期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J波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10例STE-MI患者资料,按心电图有无J波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比较分析两组间临床情况、梗死部位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J波组梗死前心绞痛、前壁心肌梗死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非J波组(P<0.05)。结论 STEMI伴缺血性J波,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J波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10例STE-MI患者资料,按心电图有无J波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比较分析两组间临床情况、梗死部位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J波组梗死前心绞痛、前壁心肌梗死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非J波组(P〈0.05)。结论 STEMI伴缺血性J波,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