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分水岭梗死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脑分水岭梗死33例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颈动脉超声(CA)检查,且行CTA/MRA检查28例(84.85%),颅内血管异常85%(28/33),血管异常发生比率非常高.在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的检出率上,CWI组亦显著高.结论 CWI的发生与颅内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所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是CW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脑分水岭梗死(CWI)是指脑内相邻的较大血管供血区之间即边缘带限局性缺血,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CWI病因复杂,以往确诊依赖于病理解剖,如今随着头颅CT及MRI的广泛应用,可以明确显示其病灶形态,为研究CWI的临床特征提供了可靠的帮助.本文对经CT或MRI证实的38例CWI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38例脑分水岭梗死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分水岭梗死(CWI)是指脑内相邻的较大血管供血区之间即边缘带限局性缺血,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其发生率占10%,目前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作者对经CT或MRI证实的38例CWI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11-112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0例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本组60例中,基本痊愈38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CWI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脑梗死类型,但只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低血压、低灌注、血管梗阻及血液黏度高等因素,便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结论 CWSI的治疗与其他脑梗死基本相同,以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供应为主,特别注意基础病因的治疗,如纠正低血压、治疗休克、补充血容量;倘若存在颈内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者,则必须行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但因其手术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等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可能,应予抗凝或抗血小板凝集疗法;同时对原存在的心脏病进行适当处理;血流变异常者认真纠正;严格甘露醇在脑梗死治疗中应用的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分水岭梗死的有效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4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预后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病因与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2例经头CT或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对于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首先要注重病因治疗,大多数预后较好.结论 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是脑低灌注与微栓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通过TCD及头CTA检查,尽早发现严重狭窄的血管,积极处理,以预防脑分水岭梗死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发病因素及临床治疗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215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因素血流动力学变化148例68.83%,颈动脉血管异常115例52.09%,血液状态异常136例63.25%。经过积极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治愈105例,显效60例,41例有效,9例无效。结论脑分水岭梗死发生率较高是脑梗死中重要的类型,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对容易诱发脑分水岭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颈动脉血管异常、血液状态异常等重要发病因素能够提前预见积极防控,以减少和防止脑分水岭梗死发生,在治疗中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积极应用高容稀释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30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给予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积极治疗原发病,按照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4例。结论CWI分为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皮质下型。临床特点与其病变部位有关,皮质前型表现为以上肢为主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可伴有精神障碍;皮质后型以偏盲最常见;皮质下型主要表现为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由于头颅CT及头颅MRI的特征性改变,使CWI在临床上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临床上对此类脑梗死应减少脱水药物的应用,注重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压,扩充血容量,如有老年高血压合并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患者,应注意降压的调控,避免过度降压,老年人发生腹泻、脱水时应立即补液,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减少CW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情况就是血流动力学变化、颈动脉血管异常和血液状态异常.通过治疗,本组患者治愈89例,显效43例,有效58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结论 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在诊断检查中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及早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拖。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本痊愈51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6例,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CT及MRI使CWI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临床应减少脱水药物的应用,注重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压,扩充血容量。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缓慢而适度,避免过度降压;脱水时应立即补液,及时止血及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内科基础病因并有低血压或血灌注量不足起因者应考虑CWI。  相似文献   

12.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7例CWS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给予纠正血压,停用或减少降压药物的应用,右旋糖酐40、706代血浆等扩容提高灌注压,补液调整饮食,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本组27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结论对早期cT扫描阴性者尤其重要,应积极寻找低血压、颈内动脉、脑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微栓子、心脏疾患等证据。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MRI特征性改变,可做出诊断。CWSI的治疗以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供应为主,但应特别注意基础病因的治疗,如纠正低血压、治疗休克、补充血答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的临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头cT或MRI检查,给予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补液调整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本组治愈42例,显著进步21例,好转12例。结论头颅CT及MRI使临床上CWI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但对此类脑梗死应减少脱水药物的应用,更应注重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压,扩充血容量,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预防发作性低血压,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缓慢而适度,避免过度降压;老年人发生腹泻、脱水时应立即补液,及时止血及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0例中,基本痊愈45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5例,2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脑分水岭梗死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MRI特征性改变做出诊断,临床以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供应为主,但应特别注意基础病因的治疗,如纠正低血压、治疗休克、补充血容量。对内科基础病因并有低血压或血灌注量不足起因者应考虑脑分水岭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CWI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30例均予以常规血液稀释及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扩血管药物原则上不用。有7例发病在12h内患者给予蝮蛇降纤酶溶栓治疗,5例疗效满意,2例无效。1例血压过低者采取升压措施。结果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标准评估疗效,本组基本痊愈19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3例,无效2例。结论如能早期诊断,治疗原则同一般脑梗死,一般予后良好。由于全身低血压所致者必须针对原发疾病加以处理,尽快纠正低血压状态,改善全身营养状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76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脑分水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为脑分水岭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入选标准: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幕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脑分水岭梗死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58~91岁,平均(75.  相似文献   

17.
赵明  孙立新  曹坚 《河北医药》2007,29(9):1000-1002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I)也称脑交界区梗死或脑边缘带梗死.是指脑内相邻的2条或3条动脉,由于管腔狭窄、闭塞等多种原因引起其灌注压同时降低,使灌注交接区发生严重局限性缺血而导致的梗死.脑分水岭梗死国内报道发生率12.1%[1],与国外报道的10%相似[2].近年来脑分水岭梗死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现将有关临床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2例,显著进步15例,好转3例。结论由于头颅CT、头颅MRI等影响学的广泛应用,使临床上CWI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临床应减少脱水药物的应用,注重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压,扩充血容量,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谈脑分水岭梗死( CWI )的病因、治疗及愈后。方法回顾52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结果皮层前型11例,占21.1%,病灶在ACA和MCA供血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轻偏瘫、偏身痛觉减退、智能减退等症状。皮层后型14例,占26.9%,病灶在MCA和PCA供血的交界区,呈楔型或腔隙型(直径在2 cm以下的小病灶),临床表现为轻偏瘫、偏盲等症状。皮层下型27例,占51.9%,病灶在ACA、MCA、PCA皮层支和深穿支的边缘带,常位于侧脑室额角后,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临床表现为轻偏瘫,认知障碍甚至痴呆。结论脑分水岭梗死发生率较高,是脑梗死中的重要类型,其临床表现多样化,通过头CT及MRI可确诊,并通过TCD、头颈CTA、DSA可明确严重狭窄的血管,积极处理,防止和减少脑分水岭梗死进一步加重,同时对容易诱发脑分水岭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颈动脉血管异常、血液状态异常等重要发病因素能够提前预见积极防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CWI)是指脑内两条动脉供血交界处的梗死,主要位于大脑皮层动脉供血区之间、基底节区小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组织,此种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1]。早期仅能通过病理解剖诊断,自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对其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