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的行政诉讼自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公布以来一直存在扩大受案范围的需求。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出发,司法解释多次对受案范围进行了扩展,但也存在限缩法律规定的现象。2014年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大幅度地扩充了受案范围,但未改变受案范围的列举规定模式。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问题,应重视立法解释和理论研究,并通过指导性案例灵活应对。被诉行为符合行政行为本质,并具备侵犯当事人权益的一般效果,就应该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2.
既判力的主旨即不允许对确定判决再起争执.而再审确实对确定判决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分析法国、德国、美国的民事再审程序.从而为既判力与民事再审的冲突找到一条出路即有限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3.
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可以存在行政委托关系,获得代理委托机关办理行政事务的权利或资格,但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行业协会与协会成员之间既存在民事法律关系,也存在行政法律关系。行业协会在自治过程中作出对成员的惩戒、处罚等决定,属于行使社会公权力行为。社会公权诉讼应纳入行政诉讼。行业协会因行使社会公权力的行为而被协会成员提起诉讼,则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相似文献   

4.
建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制度是弥补传统环境管理不足的需要,对于保障公民环境权、遏制行政行为侵害环境公益现象、适应国际环境保护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是指检察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对损害或可能损害环境与生态资源等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可在发挥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行政诉讼中的主导作用、科学设置诉讼管辖、合理确定举证义务、增加判决种类和允许原被告双方和解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5.
维护公共利益是必要的,但还是要考虑方式问题。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行政诉讼判决对于公共利益的考量却忽视了这个问题,有违公平正义的基本法治理念。这不仅造成了行政法治理论上的尴尬,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忽视正当性的法律规范是有碍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必须在新的法治建设阶段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6.
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或不能司法审查的做法存在着和行政诉讼目的抵触、与行政复议法脱节以及与我国应承担的WTO协议国际义务不相适应、与世界上法治先进国家做法差别较大等问题,并且具体行政行为当中“零售性违法”可以得到司法救济,而抽象行政行为当中的“批发性违法”问题却无从进行司法救济也不符人类基本理性。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不仅是法治与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兑现我国国际义务、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与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朱丹丹 《商品与质量》2011,(Z1):126-127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和法院审判的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而申请参加诉讼或法院通知参加的原、被告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由于立法上的不完善,在实践中,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在总结行政第三人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对其进入深入研究,完善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主要方面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4年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执行制度进行了完善,突出了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的主导作用,但仍然坚持“不停止执行为原则,停止执行为例外”。实际上,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执行制度包含“停止执行”和“不停止执行”2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适用“不停止执行为原则”,而法院则遵循“停止执行为原则”。借鉴域外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执行制度,应侧重发挥法院的主导作用,规范行政机关和法院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行政诉讼是行政诉讼的一种类型。在我国法制语境中,著作权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所实施的确认、管理著作权等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实行司法审查的诉讼活动与制度。著作权行政诉讼具有特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作为行政诉讼活动的垫脚石,直接关系到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程度和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重要性不言而喻。行政诉讼法自施行以来,原告资格由"窄"到"宽",进一步保障和扩大了行政相对人的诉权,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拟就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基本问题作一阐释,并就如何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提出一点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诉讼经济,维护司法统一,树立司法权威,解决现行审理方式弊端等方面做了论述,提出了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行政公诉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国王代理人"制度,并于1808年成为现代意义的公诉制度.法国对行政行为相对人的救济包括议会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议会救济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权;在行政救济中,最有效的是设立于1973年的调解专员制度;而在司法救济中,最鲜明地制度特点是法官职位永久制、晋升采年资制、纪律处分程序严谨、注意丰富法官阅历等,这些制度保障了司法救济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商标授权确权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现状。其审查对象商标授权确权特殊行政程序的特性决定了此类行政诉讼间或涉及民事争议,与普通的行政诉讼在原告、被告主体资格的确定,事实以及法律审查方面均有不同。改良建议有三:一是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制度;二是赋予知识产权审判庭有限的司法变更权;三是建立商标授权确权行政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解释在我国的法律生活中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立法化倾向也表现得愈益显著.何谓司法解释“立法化”,这个现象产生与存在的现实可能性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对它进行认识和评价,学界对此讨论热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必要从积极方面简要阐述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在当前我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帮助人们正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5.
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是指法院对被反倾销行政行为审查的范围和程度。审查标准是审理反倾销案件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对反倾销行为的介入程度。由于反倾销案件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并且和国家的外贸政策有直接关系。因此,各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的标准也不同。本文拟在对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颁布,虽在法律领域有了专门的一部法规来规范现实生活里广泛存在的个人独资企业,但因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欠缺明确规定,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单独起诉个人独资企业并单独承担法律责任的"单诉模式",和一并起诉投资人并由个人独资企业和投资人连带承担法律责任的"并诉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能在法律上找到支撑,但哪种模式更符合立法的旨意,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尚有待研究。以网吧被诉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作为个人独资企业应诉案件的代表,从该类案件的特征出发,深入分析采取"单诉模式"的必要性,认为当前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个人独资企业作为被告应单独应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既具有明显的存在合理性,又有着接受司法合理性规制的现实诉求.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司法审查,在基本原则上应当坚持审查裁量是否具备“合理性内核”与“基本性”最低要求,在具体标准上应当建立起要素比较的审查视角,在司法审查配套制度建设上应当构建起必要的制度支持机制,从而提升审查的便利性和有效性,为法治行政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它对于弥补法治的漏洞,保护环境公益,推动行政权法制化都有重要意义.构建原告资格,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利,是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诉权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公民寻求司法救济的一种权利,保障公民实现诉权和防止滥用诉权是我们设置民事司法制度的一种价值目标,民事诉讼费用制度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目前民事诉讼费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了当事人诉权的正常行使,鉴于此,在分析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以实现民事主体的程序基本权,建设良性的诉讼费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