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酒石酸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测定方法有EDTA滴定法和AOAC标准方法.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酒石酸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用Ca_3(PO_4)_2悬浮液跟酒石酸反应生成Ca络合物,使未反应的Ca_3(PO)_2离心沉降后直接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上清液中Ca~(2+),从而间接测得酒石酸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结果与标准方法的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紫色素之间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的荷移分光光度法。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紫色素在乙醇介质中,室温条件下即可形成稳定的1∶1型荷移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6.83×103L.mol-1.cm-1。酒石酸美托洛尔质量浓度在10~80 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1。相对标准偏差为1.3%(n=11),回收率为99.3%~102.7%。  相似文献   

3.
酒石酸铅锆的制备、表征及其燃烧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酒石酸、硝酸氧锆和硝酸铅为原料,合成出了双金属盐酒石酸铅锆,采用有机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和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利用TG/DTG、DSC、固相原位反应池/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酒石酸铅锆的热行为和热分解机理,描述了酒石酸铅锆的热分解过程,分析得出其最终分解产物为ZrO2、PbO和C。利用螺压工艺制备了含酒石酸铅锆的推进剂样品,研究了酒石酸铅锆对双基系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燃烧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酒石酸铅锆对双基系推进剂的燃烧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一种高效的燃烧催化剂;酒石酸铅锆热分解的最终产物PbO是催化燃烧的主要活性物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形成了氧化铅-铅循环催化体系,而锆和碳则起辅助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形成二酪氨酸酯酒石酸盐法制备D-酪氨酸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乙醇溶液中光学活性L-酒石酸拆分DL-酪氨酸乙酯时的特性, 发现溶液中同时存在着酒石酸、酪氨酸乙酯酒石酸氢盐和二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 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拆分结果, 所得酪氨酸的构型与L-酒石酸和DL-酪氨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有关. 前者的摩尔数大于后者时为富D-酪氨酸乙酯, 小于后者时为富L-酪氨酸乙酯, 两者相当时则得到DL-酪氨酸乙酯. 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了D-酒石酸、L-酒石酸与L-酪氨酸乙酯在不同摩尔比下的成盐特性, 从而解释了酒石酸拆分酪氨酸乙酯过程中的这一特性, 说明由于二L-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和二D-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在乙醇中溶解度都很小, 因此通过酒石酸拆分酪氨酸乙酯的方法不能得到高光学纯度的D-酪氨酸. 在此基础上, 通过形成二酪氨酸甲酯酒石酸盐的方法, 在甲醇中成功地用D-酒石酸拆分制备了D-酪氨酸, 光学纯度99% ee.  相似文献   

5.
建立快速、准确测定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共振光散射(RLS)方法。在弱酸性Tris-盐酸缓冲溶液中,固绿FCF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及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反应生成绿色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RLS明显增强,最大RLS峰位于366 nm,酒石酸美托洛尔的质量浓度在0. 007~0. 53 mg·L~(-1)范围内与体系的RLS增强强度的绝对值(│△IRLS│)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 0062 mg·L~(-1),加标回收率为98. 71%~102. 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 0%~2. 5%。该法用于市售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定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酒石酸依利格鲁司他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神经酰胺类似物抑制剂,能够抑制葡萄糖神经酰胺的产生和累积,是治疗特定Ⅰ型戈谢病的小分子口服药物[1-3]。原料药酒石酸依利格鲁司他在生产过程中常用钯作为催化剂[4],虽然经过精制步骤去除,但成品中仍可能残留钯。钯元素可能会对心脏、肝肾和肺造成损害,并产生溶血,还会引发哮喘、过敏、结膜炎等疾病[5]。  相似文献   

7.
以D-(-)-酒石酸和D-(-)-酒石酸二异丙基酯为手性源,合成了D-(-)-酒石酸二苄酯和D-(-)-酒石酸二苄胺,这2种单体再分别与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异氰酸酯进行聚合,得到聚酯和聚氨酯型手性选择体.将这2种聚合物同时键合到氨丙基硅胶上制得双选择体手性固定相.为了比较分离性能,将两种聚合物分别单独地键合在氨丙基硅胶上,制备了2种单选择体手性固定相.用FTIR、元素分析和NMR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相同色谱条件下,用31种手性化合物对3种固定相的手性识别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种固定相均具有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双选择体固定相手性识别能力优于单选择体手性固定相,双选择体手性固定相中的2个选择体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1.原理酒石酸铅受热分解产生的CO还原Fe_2O_3。 2.酒石酸铅的制法把5g酒石酸钾钠和5g硝酸铅分别溶于50ml蒸馏水,配成酒石酸钾钠和硝酸铅溶液,然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和,就产生白色的酒  相似文献   

9.
番石榴酸(Piscidicacid) 8 是从Piscidacrgthrina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水溶性化合物,1948年W.Bridge等证明其结构为对羟基苄基酒石酸,1971年T.Yoshihara等确定其绝对构型为(2R,3S),1981年发现它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1.本文証明碱金属离子M~+与酒石酸(H_2L)生成ML~-和MHL两种絡合物(其稳定常数見表7)。 2.以四甲基氫氧化銨滴定酒石酸,在25°和μ=0.2的条件下,求得酒石酸在水溶液和不同浓度的二氧六环水溶液中的pK_1和pK_2(表5)。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间接测定红细胞中主要无机阳离子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 考察了背景溶液pH、咪唑和酒石酸浓度等对无机离子分离效果及峰面积的影响. 以10 mmol/L咪唑-4 mmol/L酒石酸(pH 5.5)为背景, 在15 kV、214 nm的条件下, 对红细胞中K 、Mg2 、Ca2 和Zn2 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回收率在96%~104%之间, 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0.76%和2.8%(日内), 0.85%和3.7%(日间). 所建方法有望成为一种测定细胞内离子含量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比研究了3种常见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对多胺树脂吸附镍离子的影响规律,发现在广泛的p H值范围内均表现出促进效应,且促进顺序依次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采用Langmuir方程获得的镍离子吸附容量Qm分别为3.37mmol/g、2.50mmol/g和2.32mmol/g,分别较单组份提高了257%、165%和146%。结合液相镍形态分布,推测镍离子与有机酸形成的络合物吸附是主导影响机制,有机酸起到了桥联作用。单组份镍离子溶液动态研究发现,15BV出水即超标(《铜、钴、镍工业污染源排放标准》GB25467-2010),而在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等共存时,吸附穿透点分别延后至210BV、120BV及60BV。  相似文献   

13.
通过酒石酸乙酯和不同胺的酰胺化, 相应地合成到(+)N,N'-二苯基酒石酸二酰胺(2), (+)N,N'-二苄基酒石酸二酰胺(3),(+)N,N'-二环己基酒石酸二酰胺(4)和(+)N,N'-二正辛基酒石酸二酰胺(5).氯化亚锡与2当量的酒石酸二酰胺反应, 再加入烯丙基溴可制得手性锡络合物6, 锡络合物与苯甲醛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高烯丙基化合物, 产率42~64% , e.e.值24~62%.  相似文献   

14.
温度诱导双水相体系中扁桃酸的手性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双水相体系为手性识别体系, 研究了异丙醇/盐和TritonX-114温度双水相体系中扁桃酸的分配行为. 对于醇/盐体系, 扁桃酸均倾向于分配在醇相中, 不适合作为手性识别系统; 而对于TritonX-114温度双水相体系, 扁桃酸富集于水相, 适合作为手性识别系统. 以L-酒石酸正戊酯和β-环糊精作为手性识别剂, 对TritonX-114/L-酒石酸正戊酯、TritonX-114/L-酒石酸正戊酯/茶皂素和TritonX-114/β-环糊精3个识别体系的研究发现, TritonX-114/L-酒石酸正戊酯/茶皂素和TritonX-114/β-环糊精体系中, 手性识别效果明显, 最佳分离体系为: 茶皂素含量0.51 mmol, L-酒石酸正戊酯含量1.4 mmol, 温度55 ℃, 最大分离因子1.29.  相似文献   

15.
酒石酸掺杂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酒石酸体系中研究不同合成方法、酒石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及紫外光谱(UV-Vis)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不同方法制备产物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溶解性能,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产物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混合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聚合方法,可制备高品质聚苯胺;最佳合成条件为酒石酸0.1mol/L、温度20℃、反应时间24h。直接混合法制备产物,其溶解性与缓慢滴加法产物相近,高于界面聚合法产物,为4.7g/L,防腐蚀效率优于缓慢滴加法和界面聚合法产物,达到87.79%。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同时测定镀锌、镀铜、镀金等3种电镀液中添加剂(甲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 S2O32-和SCN-)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以IonPac AS19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KOH流动相梯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23 min之内可完成这3种电镀液中6种添加剂的分析.甲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 S2O32-和SCN-的检测限(25 μL 进样,S/N=3)分别为3.9,9.6,6.9,9.7,12.9,21.2 ng/L,各种待测物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9~0.9999之间.方法已用于镀锌液、镀铜液、镀金液样品中有机酸、 S2O32-和SCN-的检测,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3%~107%之间.  相似文献   

17.
《色谱》2017,(9)
纸色谱具有微量、快速、高效和灵活程度高等特点。以滤纸为原料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了二醛基滤纸,通过希夫碱反应接枝手性氨基酸,合成了一种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新型纸色谱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滤纸氧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高碘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pH值为2,反应温度45℃和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氧化滤纸醛基含量为57.93%(物质的量分数)。氧化滤纸与L-谷氨酸通过微波合成得到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色谱用纸。利用该种手性滤纸分离外消旋酒石酸,展开剂配方为100 mL 50%正丁醇,50 mL乙酸和0.100 0 g溴酚绿。结果显示,L-酒石酸比移值(R_f)为0.52,D-酒石酸Rf为0.40。该方法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适合一般的教学、研究及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结冰过程对溶解性有机质(DOM)的4种典型组分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还原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Cr(Ⅵ)在水溶液中不能被4种有机酸所还原;而在冰中,不同的有机酸对Cr(Ⅵ)的去除均有促进作用,且去除效果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4种有机酸的作用效果强弱顺序为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无机盐和无机酸可以改变冰表面上类似液体层的厚度来抑制Cr(Ⅵ)的还原,作用效果与无机盐种类无关.溶液的初始pH值和有机酸结构是影响Cr(Ⅵ)还原的重要因素.实验条件下冷冻浓缩效应的富集倍数至少可达10~3,对冰中草酸去除Cr(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惠衡  施玲  刘芳 《分析试验室》2007,26(Z1):87-89
结合茶叶样品中儿茶素含量的检测,研究了两种茶多酚测定方法-酒石酸铁法和Folin-Denis法的多酚检测结果与绿茶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绿茶样品,所选用的检测方法不同,多酚检测结果也有所不同.多酚检测结果与绿茶样品中儿茶素的组成、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罗立新  赵兴华  姜敏洁  张海雁  王玉 《色谱》2017,35(9):912-917
纸色谱具有微量、快速、高效和灵活程度高等特点。以滤纸为原料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了二醛基滤纸,通过希夫碱反应接枝手性氨基酸,合成了一种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新型纸色谱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滤纸氧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高碘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 pH值为2,反应温度45℃和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氧化滤纸醛基含量为57.93%(物质的量分数)。氧化滤纸与L-谷氨酸通过微波合成得到具有手性分离功能的色谱用纸。利用该种手性滤纸分离外消旋酒石酸,展开剂配方为100 mL 50%正丁醇,50 mL乙酸和0.1000 g溴酚绿。结果显示,L-酒石酸比移值(Rf)为0.52, D-酒石酸Rf为0.40。该方法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适合一般的教学、研究及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