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煤层气单井控制地质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晓燕 《测井技术》1999,23(5):393-395
煤层气有两种贮存状态:吸附在煤颗粒表面的吸附气;悬浮在微孔隙中的游离气。根据吸附气和游离气的物理状态阐述煤层气地质储量的计算以及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主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储层非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沁水盆地中部A井区的能谱、电成像和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开展区域煤层气测井综合评价研究,从显微组分、变质程度、盖层条件、构造发育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利用非常规测井资料划分煤层含气量系统的方法.当煤层的变质程度、显微组分和灰分相同或相近时,利用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结合电成像测井资料可以把煤层含气量系统...  相似文献   

3.
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的孔隙结构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孔喉蜂点半径是表征孔隙结构的重要参数。借助对松辽盆地太东地区的砂岩样品压汞测试资料及物性数据的分析研究,通过毛管曲线拟合,建立了储层蜂点半径预测模型。同时,利用测井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求取储层物性参数解决了在一个地区,部分井因缺乏压汞测试样品或岩芯资料给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带来的困难。应用该模型对肇35区块的井进行解释,获得该区孔喉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仲米虹 《测井技术》2017,(5):571-576
以澳大利亚博文盆地为例,利用煤组的地质、测井及大量煤心实验分析数据,开展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参数优选,采用回归分析法、等温吸附法及等温吸附校正法,分析含气量与固定碳、地层温度、压力、埋深及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3个含气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精细误差分析和方法优选。结果表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补偿密度测井曲线和受围岩岩性影响小的地层温度、压力、埋深等属性参数适用于薄层测井解释,在薄煤层含气量评价中应用效果好。基于上述参数建立的3种评价模型中,等温吸附校正法含气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高,适用于薄煤、泥、砂互层的地层特征;回归分析法可作为辅助模型用于验证未校正的等温吸附法在含气量大于20m3/t时误差较大,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交叉偶极子测井资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寻找以裂缝为主要特征的各向异性储集层已成为勘探工怍者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偶极声波测井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以斯伦贝谢DSI和贝克休斯XMAC为代表的偶极横波测井仪器的推广应用,使得应用声波测井确定储集层各向异性成为可能。概述了偶极横波成像测井的优点,介绍了应用该项技术确定储集层各向异性的原理及其在吐哈油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莉莉  蔡文渊 《测井技术》2009,33(6):571-574
利用QS盆地ZZ区块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区域煤层气测井综合评价,从煤层的顶底板质量、煤层的内部结构、裂缝发育状况、地质构造、区域煤层含气量的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区域变化规律,将区域煤层与顶底板特性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煤层系统,按其性质优劣划分成3个级别,从而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带的预测.分析结果得到了区域实际煤层气量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煤层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既能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瓦斯事故,具有安全效应;又能有效减排温室气体,产生环保效应;综合利用后还可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测井评价煤层气在煤层气的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对煤层气测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先用压汞资料和实验室测定的渗透率资料建立起一组不同压力下的P-Shg-k关系曲线.然后根据测井曲线解释的渗透率值,通过图解或计算,求得各压力点及该点上的饱和度,作该渗透率解释值的毛管压力曲线.这种方法为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储集层孔隙结构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实测的和重建的毛管压力曲线,在马岭油田上获得了很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页岩含气量计算模型关键参数计算困难、误差较大,部分参数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获取,成本较高等问题,以长宁地区下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以兰格缪尔等温吸附为理论依据,利用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和大量测井数据,通过优选拟合回归的方法计算页岩含气量关键参数,由此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页岩含气量计算新模型。结果表明:兰格缪尔等温吸附方程关键参数VPVL可利用TOC进行计算;SGR、DEN测井曲线计算的TOC比传统ΔlogR法计算结果相对误差降低14.00%;阿尔齐法和西门度法受异常电阻率低值影响,计算的含气饱和度偏低,SGR-DEN法计算的含气饱和度更加准确。新模型只需通过常规测井曲线即可计算页岩含气量,为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和储层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延川南工区煤层气储层为例,着重从煤阶、温度、压力以及盖层封闭性等方面分析了煤层气含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工区27口取心井煤层含气量实验数据,建立了单元和多元煤层气含量测井计算方法,修正完善了煤层气等温吸附理论方程,并结合实例井应用对各种煤层气含量测井计算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对该地区煤层含气量准确计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尝试建立了煤层产气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煤层工业分析、吸附等温线和含气量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高绪晨  张炳  羡法 《测井技术》1999,23(2):108-111
煤层的吸附等温线和含气量是重要的储层特性参数,它们与煤层的工业分析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若由已知的太区资料建立这种关系,那么只要测井能确定煤层的工业分析,就能利用这种已建立的关系计算吸附等温线和含气量。  相似文献   

12.
模拟计算了解吸时间、渗透率、等温吸附线形态、压差、含气饱和度等方面因素对煤层气产量高低的影响.分析了煤层气产出的机理。研究表明.低含气饱和程度、低地层压力、低渗透是造成我国煤层气产量较低的原因;解吸时间越短.气产量高峰期越早.高峰期产量越高.高峰期过后产量下降也越快;相渗曲线越陡.残余气饱和度越小对气产出越有利;等温吸附线在地层压力变化范围内的缓陡程度决定气产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用测井响应值进行煤层气含量拟合和煤体结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雪海,陆国桢,秦杰,贾红焱.用测井响应值进行煤层气含量拟合和煤体结构划分.测井技术,1999,23(2):112~115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淮北宿南向斜煤层气含量与测井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煤体结构划分为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斑煤、碎粉煤(或糜棱煤)3种类型。此项研究弥补了煤田地勘过程中煤层气含量测试精度不高,煤体结构破碎之不足。对煤层气含量和煤层渗透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及煤层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一步的煤层气地质研究需要精确的煤层气概念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煤层气研究新资料和文献,结合实际勘探开发经验,认识到煤层气生成是多成因多来源的,并以多种形式赋存于煤层中。煤层气是赋存于煤层中的天然气,而煤层气系统是由煤层和其中的煤层气及煤层气藏形成所必需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所组成的天然系统,煤层是煤层气系统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影响煤层气储层性能的参数众多.从煤储层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和储集特征出发,优选出能够充分反映煤层气储层优质与否并且利用测井资料易于求取的6个指标:煤岩性质和结构、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煤层气含量和有效厚度.针对鄂东气田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中存在储层参数的随机性、模糊性等诸多问题,给出煤层气储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测井资料和实际煤岩心室内分析资料,构建用于煤层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模糊评判集,并基于此模糊评判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工区内重点井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该评价结果与室内测试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生产资料总结了QS盆地中部JS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的煤岩储层及其他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为该地区岩性识别奠定了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基于考虑煤岩的组分、测井系列、地层压力和温度对煤质参数的影响,给出了自然伽马(或无铀自然伽马)求取煤岩工业分析参数定量评价方法,同时利用改进后的兰氏方程计算煤层的含气量,从...  相似文献   

17.
煤层吸附气的定量计算方法是煤层气储层评价的关键和主要技术难题,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其含量成为重要途径,其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决策。基于延川南地区煤层岩心的实验室分析资料,对煤岩组分含量的测井计算方法进行刻度,充分研究了地层条件下多种因素对煤层吸附气含量的影响,对兰氏方程加以改进,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煤岩吸附气含量的动态吸附计算模型。与其他常用模型相比,该方法计算结果精度更高,应用条件更为广泛,在延川南地区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综述国内外煤层气资源量和勘探开发历史和现状。世界上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是值得重视的天然气后备资源。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煤层气储层特征的独特性使得常规地球物理测井评价在资料采集、基础理论和解释方法、三维储层精细描述等方面存在不适用性。测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测井新仪器研发、测井解释新理论和方法、测井新技术应用和井间地球物理技术等几个方面深入攻关。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综合评价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对辽河断陷盆第三纪含煤地层资料统计,分析煤层含气的地质控制因素及其孔隙结构,提出煤层孔隙度背影值概念,采用R.Aguilera和Faivre两位学者提出的方法,计算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并充分利用地质和测井资料,探索了一种煤层气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