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颖  尹世玉  郭晓贝  汪晖 《护理学报》2019,26(15):14-17
目的 建立并实施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屏障,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减少跌倒所致意外伤害,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屏障系统,包括组织屏障、制度屏障、技术屏障、预警屏障、信息屏障及文化屏障等,在全院168个护理病区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屏障后,跌倒高风险患者上报率明显提升(P<0.0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跌倒伤害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跌倒过程监控指标落实率明显提升(P<0.01)。结论 建立并实施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屏障,对患者实施系统、全面、多元化预防跌倒干预措施,可有效把控跌倒高风险点,提高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安全意识,降低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美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22-1324
目的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落实跌倒/坠床防范措施,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 2008年开始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评分〉4分者,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比较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结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的实施和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出院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经汉化版Morse量表证实有跌倒风险的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2例)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117例)采用常规跌倒防范干预,比较两组老年人出院24周内跌倒防范措施执行率、跌倒和跌伤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老年人对各类居家防跌倒措施的执行率在出院后的4周(除了视力和足部管理)、12周(除了视力和足部管理)和24周(除了足部管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为8.20%(10/122),低于对照组17.95%(21/117)(P<0.05);试验组跌伤发生率为10.00%(1/10),低于对照组52.4%(11/21)(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能有效提高老年人出院后的跌倒防范措施执行率,降低跌倒和跌伤发生率,可作为一种新的防跌倒策略应用于出院老年人跌倒防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依托信息化平台探索一种科学的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增加住院患者高危跌倒的上报率、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 在原有住院患者跌倒高风险纸质汇报的基础上,与电子计算机中心共同开发跌倒高风险上报监控系统,护士在患者入院时直接到患者床边用PDA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直接上传,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使用电子信息系统前后跌倒高风险上报率及跌倒发生率。结果 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施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后,跌倒高风险上报率显著提升(P<0.0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施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有利于过程控制跌倒高风险因素,实现住院患者预防跌倒高效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柏拉图管理工具,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和防范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跌倒,降低跌倒后损伤的发生。方法对跌倒事件采用柏拉图分析法进行分析,针对跌倒主要原因进行整改,比较整改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因跌倒致伤发生率。结果陪护不当、患者健康因素、无家属陪伴和护理评估交接不规范是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整改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从0.13%下降至0.07%;因跌倒致伤发生率从68.97%下降至3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7,4.18;P<0.05)。结论向所有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严格交接班制度,落实个体化的跌倒防范措施,能有效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和减轻因跌倒所致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证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每位入院者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筛选出跌倒高危患者220例次,查阅文献找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根据不同原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结果:220例次跌倒高危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跌倒。结论:针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因素,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而造成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唐蓉 《当代护士》2014,(12):161-16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安全综合干预措施,并比较实施综合干预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综合干预在康复医学科的应用,有效地防止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降低了病患的痛苦,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夜间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将260例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跌倒预防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跌倒预防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夜间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夜间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夜间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防止住院老年患者夜间跌倒,减少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吴晓霞 《当代护士》2018,(9):128-130
目的分析标准化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方法为成立标准化管理小组,确定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主题,对医院内发生的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全过程进行调查,并采用根因分析法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观察组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至0.18/千床日以下为目标,通过制定标准化管理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管理中。随访时间为6个月,以两组老年住院患者管理前后跌倒事件发生率的差异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标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观察组开展标准化管理活动前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0.22/千床日和0.03/千床日,管理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管理前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0.23/千床日和0.15/千床日,管理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有助于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并且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提升了医院临床护理的服务质量,以便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回顾2016年1—12月32例精神科患者跌倒状况,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分析原因,按照80/20原则选定造成跌倒的3项主要原因为:防护措施不足、跌倒风险评估不到位、陪护培训不到位。经真因验证,确定跌倒7项真因:地面湿滑、洗手间不安全、医疗保护措施不足、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敏感度低、风险评估质控不到位、宣传资料不完善、培训方式单一。运用头脑风暴及评价法制定防范措施:改善设施设备、完善跌倒风险评估、规范陪护培训。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陪护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状况。结果陪护人员对跌倒风险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507‰降至活动后的0.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实施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预防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常规预防跌倒/坠床管理方法,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比较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前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0.88‰,实施后为0.4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4例,采用常规防跌倒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后实施防跌倒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严重程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7.5%,干预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跌倒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跌倒损伤程度较干预组严重。结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专科护理小组对住院患者跌倒防范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专科护理小组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前后的住院病例,比较其跌倒发生率、跌倒致损伤发生率。结果:老年专科护理小组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致损伤发生率较干预前均下降(P<0.05)。结论:老年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干预,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方面取得肯定、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中高危跌倒患者实施护理专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厦门市某三级专科医院心内科80名中高危跌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1—15日40例中高危跌倒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跌倒知识宣教.将2021年5月1—15日40例中高危跌倒患者作为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跌倒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12月收治的老年跌倒患者180例,按照患者出院后居住地分配至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83例。两组患者除接受已诊断疾病的常规护理外,住院期间给予防跌倒护理,出院前给予出院指导,出院后将患者转诊至居住地所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纳入慢性疾病管理组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1年内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1年内的再跌倒发生率、再跌倒发生次数和再跌倒造成伤害人数。结果在跌倒1年内再跌倒发生率、再跌倒发生次数和再跌倒造成伤害人数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降低老年跌倒患者跌倒1年内的再跌倒发生率、再跌倒发生次数和再跌倒造成伤害人数。  相似文献   

16.
The 10-item Pediatric Fall Risk Assessment (PFRA) 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patients at low- or high-risk for falling. To avoid the unnecessary use of resources for children not likely to fall, children evaluated as high-risk are targeted for more intensive fall prevention interventions. In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design, the precision, accuracy, and error rate of the PFRA with patients ages 1 month to 24 years were evaluated. Cases included children who fell (n = 326), and controls (n = 326) were children from the same cohort who did not fall. Inter-rater agreement (precision) on PFRA cut-off scores was 95.1%, but accuracy was unacceptably low due to 60% false-positive and 58.5% false-negative risk ratings. Neither the PFRA nor three other widely used pediatric fall risk scales have sufficient precision or accuracy to justify implementing or withholding a high-risk fall prevention protocol. Several logistic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must be addressed befor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se tool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跌倒高危患者跟踪评估监控流程设计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制订跌倒风险评估监控表和跌倒高危患者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将跌倒风险评估监控表和跌倒高危患者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动态管理。观察实施前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流程管理后,跌倒高危预报率增加,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实施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跌倒高危患者跟踪评估监控流程管理能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朱海英  徐红  杨怡菁  楼建华 《护理研究》2012,26(19):1817-1820
[目的]识别住院患儿跌倒的高危因素,评价Humpty Dumpty跌倒量表(HDFS)识别跌倒高风险患儿的能力。[方法]运用回顾性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通过匹配年龄、性别和诊断,按照1∶1配对,对81例跌倒病例以及81例配对的未跌倒的病例进行病史回顾,运用HDFS进行各风险因素的评估。[结果]男性、年龄≤3岁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等是引发跌倒的高危因素;高危患儿(HDFS≥12分)发生跌倒的风险是低危患儿(HDFS<12分)的3.25倍,需预防人数(NNT)为3.70人。[结论]HDFS是一个能识别跌倒高风险住院患儿的有效工具。在患儿入院时、每班以及病情发生变化时运用HDFS,可以提升护士对跌倒高风险患儿的认识,这个过程可促进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预防跌倒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安全文化建设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安全文化建设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安全文化建设的报告文化、公平文化、弹性文化和学习文化4方面内容,有效地应用到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护理管理中.结果 跌倒高危预报率增加,跌倒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安全文化建设应用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管...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nd explore fall prevention practices at acute care hospitals in Singapore. DESIGN: A retrospective audit to collect baseline data on (1) incidence of falls (patient fall rates and fall injury rates) and (2) fall prevention practices, was conducted in five acute care hospitals in Singapore from December 2004 to March 2005. STUDY PARTICIPANTS: Medical record data (n = 6000) of patients admitted into the medical, surgical and geriatric units in the five hospitals. OUTCOME MEASURES: Fall incidence was obtained from the hospital's fall databases and incident reports for the period of June 2003 to May 2004. In total, 6000 medical records from five hospital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retrieved and reviewed to determine whether falls, fall assessments and interventions were being initiated and document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fallers for all hospitals was 825. Analysis showed that patient fall rates ranged from 0.68 to 1.44 per 1000 patient days, and the proportion of falls associated with injury ranged from 27.4% to 71.7%. The use of a fall risk assessment tool by nurses was recorded in 77% of all the nursing records. 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for fall prevention in Singapore by describing current fall rates, fall-associated injury rates and the status of fall prevention practices in acute care settings. The results will be used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a tailored multifaceted strategy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ll Preven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falls and fall injuries in hospitals in Singap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