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子质量及发育潜能影响。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PCOS患者70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患者6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取卵日血浆、卵泡液Hcy浓度,统计2组卵子质量及发育潜能,分析Hcy浓度与优质胚胎率、卵裂率、受精率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取卵日血浆、卵泡液Hcy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卵子成熟率、卵子回收率、优质胚胎率、卵裂率、受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y浓度与优质胚胎率、卵裂率、受精率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浆、卵泡液Hcy浓度显著升高,是导致卵子质量及发育潜能较低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男性隐性梅毒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结局,为其行IVF-ET治疗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因女方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患者45对,其中男方隐性梅毒15对(观察组),男方无梅毒感染30对(对照组),两组均行IVF-ET治疗,比较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 观察组受精率54.50%、卵裂率80.00%、优质胚胎率5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43%、98.86%、75.60%(P均<0.05),临床妊娠率(18.18%)及胚胎种植率(8.33%)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6.67%、22.22%,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男性隐性梅毒患者行IVF-ET治疗时受精率降低,受精后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能力及种植潜能较低,故其行IVF-ET治疗前应充分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进入IVF-ET治疗周期的不孕症患者88例,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将88例按IVF-ET治疗结局分为IVF-ET阳性组(可能临床妊娠者)40例、IVF-ET阴性组(妊娠失败者)48例;按取卵前、胚胎移植前抑郁情绪出现与否,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按取卵前、胚胎移植前焦虑情绪出现与否,分为焦虑组、非焦虑组。分别于取卵前、胚胎移植前及获知IVF-ET治疗结局后1周比较IVF-ET阳性组与IVF-ET阴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分别于取卵前、胚胎移植前比较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IVF-ET治疗成功率。结果同组内不同时点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不孕症患者取卵前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移植前焦虑、抑郁发生率有所降低。IVF-ET阴性组获知治疗结局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焦虑合并抑郁发生率均高于IVF-ET阳性组(P均<0.05)。IVF-ET阴性组获知治疗结局后SAS、SDS评分高于IVF-ET阳性组(P均<0.05)。在取卵前及胚胎移植前,不同焦虑、抑郁状态患者IVF-ET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孕症患者IVF-ET治疗中焦虑、抑郁情绪常见,尤其IVF-ET治疗失败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取卵前及胚胎移植前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对IVF-ET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崔薇  李静  孙伟  闻姬  冯晓军 《山东医药》2012,52(37):7-10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加用电针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子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患者224例,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141例,非PCOS 83例。将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分别分为电针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进行COH,电针组加用电针干预,取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太溪、丰隆。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PCOS患者电针组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提高10.78%,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均<0.05);非PCOS患者两组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妊娠组血清、卵泡液SCF水平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对IVF-ET患者在COH过程中进行电针干预可提高临床妊娠率,PCOS患者对电针刺激较非PCOS患者敏感。  相似文献   

5.
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发展以来,IVF-ET已成为常规辅助生殖技术,协助许多不孕夫妇解决生育问题,但同时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诸如体外受精率低下、较低的临床妊娠率及如何保证移植胚胎发育质量等。精子顶体完整性与男性不育关系密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到精子顶体完整性与IVF-ET结局的关系。该文综述了精子顶体相关知识及精子顶体完整性对IVF-ET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等结局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胡雪梅  王德婧  吴霞 《山东医药》2010,50(35):71-72
目的 探讨在短方案超促排卵中晚卵泡期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84例于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ET/ICSI助孕的患者,均采用短方案超促排卵,于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测定血清LH水平,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血清LH水平不同者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2 mIU/L及>5 mIU/L者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2~5 mIU/L者(P均<0.05).结论 在短方案超促排卵中应注意调整LH水平,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取卵日临时取精失败(TEF)患者行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完成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取卵日TEF行TESA-ICSI患者(TEF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因梗阻性无精(OA)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完成ICSI治疗的93例患者(OA组)进行IVF-ET结局比较。结果 TEF组中女性年龄(32.4±3.9)岁,男性年龄(35.0±4.1)岁,不孕时间(4.3±5.0)年。70.1%的夫妻首次IVF。不孕原因中第一诊断为女性因素的占64.6%,男性因素占35.4%。TEF组和OA组的正常受精率(72.1%、73.9%)、卵裂率(97.8%、96.2%)、优胚率(43.5%、42.5%)、新鲜及解冻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35.0%、39.5%,53.1%、55.6%)、活产率(30%、34.2%,37.5%、36.1%)、解冻复苏后胚胎存活率(97.0%、9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发生TEF时行TESA-ICSI不影响卵母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及胚胎质量,新鲜周期及解冻周期移植后的临床结局与OA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GnRH拮抗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患者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及与助孕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8~2012-09在该院生殖医疗中心行IVF-ET的PCOS不孕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GnRH拮抗剂组)28例(研究组),B组(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48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卵泡液中IL-1β水平及其与助孕结局的关系。结果两组卵泡液中IL-1β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Gn总用量、Gn用药天数明显比B组少(P〈0.01);A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周期取消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IVFET中GnRH拮抗剂治疗PCOS不会改变卵泡液中的IL-1β水平,不影响卵泡的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受精、卵裂能力及胚胎的着床,故GnRH拮抗剂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拮抗剂添加日不同水平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灵活方案中对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607例接受灵活的拮抗剂方案的不孕症患者,根据拮抗剂添加日血清LH水平分为LH<10 mIU/mL 189例(A组)、10 mIU/mL≤LH<20 mIU/mL 285例(B组)及LH≥20 mIU/mL 133例(C组)。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获卵数、卵子成熟率、2PN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鲜胚种植率、新鲜周期移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活产率高,流产率低(P均<0.05);与B组比较,C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活产率低,流产率高(P均<0.05)。结论 拮抗剂添加日血清10 mIU/mL≤LH<20 mIU/m...  相似文献   

10.
张宝清  肖淑辉 《山东医药》2006,46(20):36-37
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的12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OHSS组)和26例无OHSS患者(对照组)的卵泡液及取卵日血样(S1)和取卵后第7天血样(S7),检测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和淋巴细胞CD25。绪果OHSS组卵泡液和S1中VEGF含量及GD25与对照组比较,P〉0.05,NO水平比较,P〈0.01;S7中与对照组三者比较,P均〈0.01。表明三者与OHSS的发病有关,其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长促排卵方案在子宫腺肌病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98个IVF周期,根据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分为短方案组(31个周期)、长方案组(35个周期)和超长方案组(32个周期),对IVF助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E2值、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平均胚胎移植数、周期取消率比较,P均>0.05;超长方案组子宫体积在应用长效GnRH-a后明显缩小(P<0.05),超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量、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53.3%)高于短方案(26.7%)及长方案组(29.4%),P均<0.05。结论超长促排卵方案可获得与短方案和长方案同样的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并可提高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胚胎培养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103例,其中妊娠成功49例(成功组)、妊娠失败54例(失败组),取受精第3天胚胎培养液,采用ELISA法检测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收集所有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失败组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均显著低于成功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基础FSH水平下降、基础E2水平下降、无优质胚胎、移植胚胎1个以及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低水平均为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许娟  罗健  汤丽莎 《山东医药》2014,(47):38-40
目的:观察来曲唑微刺激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长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IVF-ET治疗的PCOS不孕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GnRHa组20例和来曲唑组30例,GnRHa组患者于月经来潮第17天肌注1.875 mg长效Gn-RHa;来曲唑组于月经第3天给予来曲唑5 mg/d。当两组患者控制性促排卵出现1个以上主导卵泡直径≥18 mm或血LH峰值出现时停用Gn,肌注HCG 5000~10000 IU诱发排卵,肌注HCG 34~36 h后取卵,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体外胚胎培养,3 d后选择优质胚胎移植并予黄体支持,14 d后测血清HCG判定是否生化妊娠,移植后28 d阴道B超见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动者确定为临床妊娠。比较两组患者IVF-ET周期促排卵效果与临床结局。结果 Gn-RHa组、来曲唑组使用Gn天数分别为(10.05±1.54)、(7.36±1.36)d,Gn用量分别为(26.2±7.18)、(13.79±3.23)支,HCG注射日血清E2分别为(4906.8±749.01)、(999.89±879.24) pg/mL,LH分别为(1.35±0.84)、(5.56±3.75)mIU/mL,获卵数分别为(14.40±4.00)、(9.52±3.61)个,OHSS发生率分别为30.00%、6.67%,优质胚胎率分别为33.33%(59/177)、45.71%(96/195),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7%(1/13)、25.0%(6/25),移植周期取消率分别为35.00%(7/20)、16.67%(5/30),两组Gn使用天数及用量、HCG注射日血清E2、LH、获卵数、OHSS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来曲唑微刺激方案在PCOS不孕患者IV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Gn使用总量,降低OHSS发生率,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冷冻卵裂期胚胎解冻(FET)后单胚胎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患者249例,按照胚胎移植数量分为单胚胎移植组(60例)、双胚胎移植组(168例)、三胚胎移植组(21例),观察胚胎移植情况及临床妊娠情况;双胚胎移植组按胚胎优劣分为双优质胚胎移植组(103例)、单优质胚胎搭配非优质胚胎移植组(50例)、无优质胚胎移植组(15例),观察胚胎移植情况、临床妊娠情况及多胎发生情况.结果 单胚胎移植组、双胚胎移植组、三胚胎移植组胚胎种植成功分别为18个(30%)、97个(28.87%)、13个(20.63%),三组比较P均>0.05;临床妊娠分别为18例(30%)、77例(45.83%)、7例(33.33%),单胚胎移植组与双胚胎移植组比较P<0.05.双优质胚胎移植组、单优质胚胎搭配非优质胚胎移植组、无优质胚胎组胚胎种植成功分别为65个(31.55%)、26个(26%)、6个(20%),两两比较P均>0.05;临床妊娠分别为47例(45.63%)、25例(50%)、5例(33.33%),两两比较P均>0.05;多胎发生分别为18例(38.30%)、1例(4%)、1例(20%),双优质胚胎移植组与单优质胚胎搭配非优质胚胎移植组比较P均<0.01.结论 FET后单胚胎移植可行,选择优质胚胎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够获得满意的胚胎种植和临床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技术进行体外受精( IVF)时,不同时间去除卵丘细胞对短时受精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助孕的原发不孕且取卵后本周期移植的患者226例,随机分为A组119例和 B组107例,A组移植精卵结合4~6 h后去除卵丘细胞发育来的胚胎,B组移植精卵结合4~6 h后保留卵丘细胞发育来的胚胎。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 A、B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36.51%和52.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妊娠率分别为52.94%和66.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短时受精过程中,在保证患者受精的情况下,将剩余的卵母细胞保留卵丘细胞可以提高胚胎的种植率。  相似文献   

16.
孙伟  闻姬  宁玻  甄秀梅  崔薇  王力  陈军 《山东医药》2003,43(17):13-14
为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周期中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对接受IVF- ET治疗的 6 2例不孕妇女 ,监测月经第 2天、第 8天、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注射日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I) ,观察取卵后卵子受精率、卵裂率、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结果示平均 RI值越低 ,妊娠率越高 (P<0 .0 5 ) ;月经第 2天、月经第 8天、HCG注射日卵巢动脉 RI呈递减趋势 (P<0 .0 5 ) ;证实 RI水平随月经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平均 RI水平越低 ,IVF- ET结局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和宫腔冲洗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105例,于IVF-ET前1个月经周期排卵后第7~9天,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并分型,ELISA法测定宫腔冲洗液中的LIF。结果 105例不孕症患者IVF-ET治疗后,妊娠64例、未妊娠41例,二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为(11.89±1.63)mm,小于未妊娠者的(13.72±2.39)mm,P〈0.05;子宫内膜厚度7~10、10~13、13~17 mm时,IVF-ET妊娠率分别为40.0%、72.7%、41.4%。本组A、B、C三种类型子宫内膜分别为50、36、19例,其妊娠率分别为70.0%、63.9%、31.6%;其中A型与B、C型比较,P均〈0.05;B、C型比较,P〉0.05。妊娠者宫腔冲洗液中LIF为(41.19±31.02)pg/mL,高于未妊娠者的(23.43±23.09)pg/mL,P〈0.05。结论 IVF-ET前1个月经周期中经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和类型、检测宫腔冲洗液中LIF浓度对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临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拮抗剂方案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直径16~18 mm卵泡比例对接受拮抗剂方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IVF-ET助孕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扳机日双侧卵巢直径16~18 mm卵泡比例以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三组,该比例<0.43为A组(262例),0.43~0.56为B组(267例),≥0.56为C组(247例)。比较三组一般临床资料、超促排卵周期情况、胚胎发育情况、体外受精周期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情况以及妊娠、围产期结局。结果 B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LH与基础促卵泡激素(FSH)比值显著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高于B组和C组,HCG扳机日雌二醇(E2)水平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获卵数、2原核(PN)数、卵裂数、囊胚形成数以及可移植胚胎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囊胚形成率高于A组和B组,高评分囊胚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天数、内膜准备方案及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拮抗剂方案中,HCG扳机日直径16~18 mm卵泡比例可反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当该比例≥0.56时可获得较好的获卵数、2PN数、卵裂数、囊胚形成数以及可移植胚胎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PCOS患者HCG扳机时机的参考指标,但该比例并不影响后续首次FET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品系小鼠来源胚胎在低氧条件(5%O2)及常氧条件(20%O2)下体外发育情况和妊娠结局,探讨适用于评价人类体外受精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体系。方法 KM小鼠、ICR小鼠、C57BL/6J小鼠、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取四种品系雌性小鼠各10只常规促排卵,取卵后每个品系小鼠均随机分为低氧组与常氧组分别进行培养,进行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观察并比较两组各品系小鼠囊胚形态结构、正常受精率、体外受精第2天(D2)卵裂率、D2优质胚胎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率、新鲜移植妊娠率、解冻移植妊娠率。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KM小鼠、ICR小鼠、C57BL/6J小鼠、BALB/c小鼠囊胚体外培养均呈中空球形,囊胚均具有更加规则的形状和更高的折光度。低氧组KM小鼠、ICR小鼠、C57BL/6J小鼠、BALB/c小鼠囊胚率、新鲜移植妊娠率、解冻移植妊娠率均高于常氧组(P均<0.05),两组四个品系小鼠正常受精率、D2卵裂率、D2优质胚胎率、D3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氧条件下胚胎体外培养可提高KM小鼠、ICR小鼠、C57BL/6J小鼠、BALB/c小鼠胚胎体外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Gn)脉冲式给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7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B组39例、C组40例,均行IVF-ET治疗,超排卵的第1~5天应用尿源性促卵泡生成素(uFSH),第6天开始使用uFSH、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A组、B组将每日Gn用量等分为4份,分别于8:00、11:00、14:00、17:00皮下注射或肌注;C组将每日Gn用量予1次/d肌注。结果与C组比较,A、B组用药量及费用减少(P均〈0.05),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P均〈0.05),A、B组比较,P〉0.05。结论 Gn脉冲式给药用于IVF-ET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