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我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类比推理的考查较为突出,是高考的一个新的亮点.但是如何将知识进行类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通过研究相关题型,我总结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类比的规律:等差数列的公差对应等比数列的公比,等差数列的加减法运算对应等比数列的乘除法运算,等差数列的乘除法运算对应等比数列的乘方开方运算.本文将结合一些例子谈谈如何应用该规律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间进行类比.  相似文献   

2.
陈国恩 《数学通讯》2010,(7):110-115
数列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种最基本的数列,许多有关数列的问题常常可以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1.设少一4,3乃一12,3一36,那么数列a,b,。(). (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I3)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C)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2.如果数列{a,}满足a,,aZ一al,a3一a:,…,a,一a,一:,…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4.
数列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题目 (2009年湖北文9)设x∈R,记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为[x],令{x}=x-[x],则{√5+1/2},[√5+1/2],√5+1/2   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B.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和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末项、项数分别相等,那么等比数列各项之和不超过等差数列各项之和.这是文[1]给出的关于数列的一个性质,其证明较为复杂.经研究,笔者得到一个更强的结论:如果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和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末项、项数分别相等,那么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不超过等差数列对应的项.  相似文献   

7.
数列     
杨拴运 《数学通讯》2011,(7):90-92,102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2 题干条件不足以作出判断例2 数列{a_n}3,6,…,1800,…().(A)是等差数列,而不是等比数列;(B)是等比数列,而不是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9.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性质的对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对偶关系.例如:等差数列{an}中等比数列{bn}中  相似文献   

10.
黄汉桥  蔡青 《数学通讯》2012,(Z4):95-99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类基本的数列,它们是数列部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数列问题的解题方法灵活多样,有一定的技巧,考查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解读2012年高考对数列问题的考查.1.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素材,围绕着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课本里关于数列求和只介绍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无穷递降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但在习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遇到一些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下面分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1引言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中学数学中最常见的两类数列,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通过一些现实情境、物理常识或者传说引入相关概念.例如在介绍等差数列时,教材通过会场座椅的排列规律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在介绍等比数列时,有些教师通过传说中的国王与数学家(也有说是棋士、年轻人等)以稻谷为赌注下棋的故事引入等比数列.然而,这些情境对于激发学生思考似乎并未产生预期的作用,因为它们并不能反映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数列     
王德林 《数学通讯》2012,(Z3):89-92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其应用.本单元的难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在数列的五个基本量(等差数列中:a1,n,d,an,Sn;等比数列中:a1,q,n,an,Sn)中"知三可求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数学通讯》2014,(11):88-94
一、明确最新考纲 考试大纲对数列的考查要求是: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61页A组第6题:已知S n是公比q≠1的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S3,S9,S6是等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由这道习题,可以得到等比数列{a n}中三项成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1,其前n项  相似文献   

16.
季强 《数学通讯》2010,(4):31-3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若S。是等差数列{an}或等比数列{an}的前咒项的和,则S0=0. 这个结论看上去是毫无道理的,因为S。的下标必须是正整数.但是,这个结论却是说得通的.  相似文献   

17.
文[1]以精湛的论述突破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界限,给出了它们的一条形式优美的统一性质,即定理若正项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相似文献   

18.
詹立波  陈龙 《数学通讯》2006,(11):38-41
在高中数学竞赛中,关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问题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求数列的通项以及若干项之和,二是判断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处理这些问题时,要紧紧围绕公差(或公比)这些不变的量做文章.  相似文献   

19.
金鹏 《数学之友》2017,(4):46-47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苏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第2.3.3节,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之前,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并掌握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本节课的学习会促使学生产生思考: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应该如何推导,公式应该从什么新的角度去建构.  相似文献   

20.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方法的应用朱辉华(湖北枣阳一中441200)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实质上是应用了倒序求和、错位相(加)减两种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两种方法的体会和应用.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先是利用倒序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