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计算机数理统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临床最常见的肝肾两虚证、寒热错杂证及寒湿阻络证患者74例与健康人30例,仅就人发14种必需微量元素含量进行计算机数理统计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中医证候类风关患者的Co、Mg、Mo、Sr、Zn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统计学分析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利用计算机数理统计方法对上述人群的微量元素进行筛选判别及分析,结果表明只要选择适当的特征参量,肝肾两虚证与寒热错杂证的类同关患者的分类判别准确率为94.64%,肝肾两虚证与寒湿阻络证患者以及寒热错杂与寒湿阻络证患者的分类判别准确率分别均为100%.同时对健康人与上述三种中医证候的病例进行判别,其准确率为95.19%,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用马氏距离判别法对53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和58例健康人血清中Ba、Cr、Mg、Mn、Mo、Sr、Zn、Fe、Cu和Ca等元素含量进行了分类研究,分类准确度达92.8%。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肿瘤病变可能与人体中Mo、Mn、Fe、Mg、Ca和Sr含量异常有关。文中还计算了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元素间的相关系数,并讨论了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对临床、病理、放射线或CT检查确诊的82名癌肿患者,在放疗前后和对42名健康人进行了微量元素铁、锌、铜、锰、硒,铬、钴、镍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癌肿患者血清铜、镍、锰、铬、钴的含量比健康人高,而血清锌、铁、硒的含量却比健康人低;2.血清Cu/Zn、Cr/Zn、Co/Zn、Ni/Zn的比值癌肿患者均比健康人高,而Fe、Zn、Se/Zn的比值却相反。因此,可根据血清铜升高、血清锌降低,血清铜/锌比值升高的特点。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3.癌肿患者放疔后血清铁、锌含量进一步下降,铜、锰、铬的含量也出现降低,唯有硒的含量有所上升。因此,放疗时应注意补充铁、锌、铜元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34例脑梗塞、33例脑出血和对照组27人血清锌、铜、锰、铬、镁、钼、锶、铁、钛、钡、镉和钙共12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脑梗塞和脑出血组血清锌和锌/铜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锰和钼含量仅在脑梗塞组明显增高,锶仅在脑出血组显著增高,而其它几种元素疾病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伴有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的病人,其血铬含量显著降低,表明锌、锌/铜比值、锰、钼、锶、铬元素与急性脑血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在类风湿中医证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计算机模式识别的马氏(Mahalanobis)距离判别法,用BASIC等语言缩制的IBM-PC等徽机适用的多元统计判别程序将健康人分别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寒热错杂型、寒湿阻络型及肝肾两虚型的发样徽量元素Zn、Fe、Cu、Cd及Zn/Cu五种因素进行分类判别.结果表明以Zn、Ft、Zn/Cu为特征参量.健康人与寒热情杂型类风温性关节炎患者分类准确亭为95.6%,而分别以Zn、Cu和Zn,Fe、Cu为特征参量.健康人与寒湿阻络型和肝肾两虚型患者分类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2%.说明以Fe、Cu、Zn(或Zn/Cu)组成的微量元素谱含量,在不同中医证型的类风温性关节炎和健康中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31例尿毒症患者血清锌、铜、镁、铁含量,并与5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显示患者血清锌、铜、铁含量下降,血清镁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就其变化的原因和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86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及66例健康人头发及血清锌、铁、铜、锰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锌、铁元素的含量比对照组低,并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1),铜、锰元素的含量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脐血清微量元素测定及与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也33名新生儿脐血清中17种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钼、硒、铬、锡、钒、硅、镍、镉、铅、锶、钛、铝)及3种常量元素(钙、磷、镁)的含量。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清微量元素性别分布接近,仅女婴血清铬、钒高于男婴,但地区差异明显,城镇新生儿脐血清中锰、锌、锶、钛、钙较高,而钼、硒、铬、铝较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元素铁、锰、锌、硒、硅、锶、钙被引人新生儿体重和发育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全血微量元素锌、铜、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50例健康人、52例冠心病患者全血微量元素锌、铜、铁的含量,并对52例冠心病患者全血微量元素锌、铜、铁的含量及锌/铜比值,与其血脂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分别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冠心病患者全血锌、铁、锌/铜比值均高于健康人(P<0.05),全血铜低于健康人(P<0.05)。(2)全血锌与HDL呈负相关(P<0.01)、锌/铜比值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铁与LDL呈正相关(P<0.01).提示锌/铜比值增高及体内铁储存增加均可能是冠心病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吸毒患者身体状况与微量元素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了30例吸毒时间2年以上的吸毒患者血清中元素锌、铜、铁、钙、锶、镁的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尿素氮(BUN)、尿八联。结果显示ALT、BUN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HBsAg和尿八联中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吸毒时间较长的患者严重缺锌,应在戒毒同时及时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对68例治疗前甲亢病人(A组),35例治疗后甲亢病人(B组),5例甲减病人(C组)及74例正常人(D组)全血多种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结果显示:D组Cu与Al,Mg与Mn正相关;Al与Zn、Se负相关;A组Fe与Zn、Ca,Ca与TT4。Cu与Mn正相关,TT与Zn、Cr负相关。B组Fe与Zn、Cu、Mg,Zn与Cu、Mn、Mg与Ca、Se、Se与TT3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患者发中7种元素检测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PAR)的免疫功能与体内元素水平变化的关系,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了PAR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采用ELISA法检测了患者IgE,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患者发中的Zn、Cu、Fe、Ca、Mg、Mn、Sr的含量,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AR组与对照组相比,IgE升高,Zn值降低,Cu值升高,Cu/Zn比值升高,Sr值降低。相关分析显示Sr与IgM呈负相关。可见PAR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与发中元素锌、铜、锶水平变化有关,其机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呈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4例,采晨空腹血,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全血中锌,铜,铁,钙及锶五种必需元素的含量。与50名无关节炎者组成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患者组全血锌,铁,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锶低于对照组(P<0.05),铜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失常,很可能与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蒙药通拉嘎-5中的多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了蒙药通拉嘎-5中的Fe、Cu、Cd、Ca、Mg、Mn、Zn、Sr、Co、Ni、Cr 11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具有快速、高效、节约试剂的优点,由于样品在高压密封系统中进行消解,避免了污染,过程易于控制,消解效率高。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8.0%~105.5%,RSD为0.6%~2.4%。蒙药通拉嘎-5中含多种金属元素,尤其Ca、Mg、Sr、Fe、Zn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出生缺陷高发区病人体内含量异常的元素,为出生缺陷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病区分别采集有出生缺陷儿童和健康儿童头发样品,经预处理后,采用ICP-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16种元素进行了测定,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健康儿童头发样品相比,患儿发中Mo,Zn,Sr,Fe,Mg,Ca等含量显著偏低,V偏高;以病情为因变量,发中16种元素含量为自变量经逐步回归分析,有Mo,Zn,Ni等进入方程。提示该区病人体内Mo,Zn等含量低、Ni含量高与病情有关。结论:Mo,Zn等在人体内的缺乏可能是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因素,Sr,K,Cu,Sn,Mg,Se,Fe,Ca等含量偏低及V含量偏高可能与Mo,Zn,Ni等共同起到协同致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100例皮肤病患者发样中的Zn、Cu、Fe、Ca及Mg五种元素进行了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对分析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探索皮肤病与该五种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Zn、Mg元素水平是皮肤病的重要样本特征,其中Mg元素是皮肤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其水平偏高及偏低者占病例数的92%;Cu、Fe元素水平基本正常;缺Zn影响则不是主要因素,低Zn者只占8%。可将皮肤病分为两大类:(1)Zn、Mg元素水平偏高类;占病例数的58%。(2)Ca、Mg元素水平偏低类,占病例数的32%。  相似文献   

17.
25 human stone samples previously analy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 and the IAEA Animal Bone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race element analysis by PIXE. Bombardment with 4 MeV protons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n, Fe, Cu, Pb, Br, Rb, Sr as well as Ca. PIXE and ICP-AES data gave correlation factors better than 0.97 for the elements Ca, Fe, Zn, Sr and 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