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制订由传统方“紫金锭”改革而成的“紫金解毒液”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红大戟、千了霜及五倍子的主要有效成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君药红大戟中有效成分游离蒽醌含量。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检出斑点清晰。含量测定1,8-二羟基蒽醌在41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1.29。并制订出紫金解毒液质量标准。结论:紫金解毒液质量标准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生骨灵透人液制备工艺,使其达到新制剂标准要求,方法:根据处方组成及其有效成份筛选适当剂型,采用渗漉方法提取有效成份。配制成酊剂,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留奇闻观察及临床应用,该制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紫金锭是历代常用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祛瘀通络、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外用治疗疔疮疖肿、丹毒、带状疱疹、腮腺炎等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此药目前只有传统剂型(锭剂、片剂),外用时需临时用醋或水调成糊状。为了便于使用,提高疗效,扩大使用范围,我们改进了剂型,将紫金锭制成紫金软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各制剂中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的含量,研究制备工艺对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剂型中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比较最优制剂工艺。结果:总黄酮与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均为:浓缩丸〉片剂〉大蜜丸。结论:通宣理肺方不同制剂制备工艺对总黄酮和生物碱的含量存在较大影响,这为剂型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研究柑桔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为依据,进行治疗咽喉科袋泡剂的工艺探讨。方法:利用制剂学理论,对治疗咽炎的剂型进行筛选;并对半生药袋泡剂制备工艺进行合理性研究。结果:建立了柑桔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标准。结论:半生药袋泡剂是治疗咽喉科疾病较为理想的制剂剂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盐酸曲马多滴丸剂型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对盐酸曲马多滴丸制备过程的试验,确定了药物与基质的比例。选择药液温度、冷凝液上部温度、滴头与冷凝液的距离、滴速等4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讨论了影响滴丸圆整度及丸重差异的因素。结果盐酸曲马多与基质的用量配比:药物:PEG-4000:PEG-6000:吐温-80为0.6:1.5:1:0.5,采用药液温度为70℃,冷凝液上部温度为30℃,滴头与冷凝液的距离7cm,以30滴min-1的滴速滴入二甲基硅油中的工艺条件最佳。结论该制备工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滴丸剂型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对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索.提倡复方制剂制备工艺研究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组方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剂型,优选合理的制备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在市结核病医院几年来临床使用“紫侧丸”治疗肺结核病,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紫金牛草中抗结核杆菌生长成份的提取、分离试验工作,并根据中西结合的精神,结合初步提取分离的经验,进行了“紫金牛”剂型改革探索工作,由广州第四制药厂承担,设计了第一个“剂型改革”的基础剂型“紫金康复丸1号”(简称紫1号)。在临床选择9例服用紫金康复丸1号,以观察紫金康复丸对人体有无毒性反应为主的渗出性肺结核病员中,单服紫金康复丸2个月后,全部病员  相似文献   

9.
李津  李艳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54-2255
目的:制备一种治疗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有效的纯中药制剂。方法:根据处方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制备解毒灌肠液,并对120例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解毒灌肠液治疗组有效率86.67%。结论: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岑彩用 《右江医学》1999,27(4):237-238
医院中草药制剂必须制备各种剂型的中草药制剂,供开展特色门诊治疗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病人。随着中药制剂规模不断扩大,剂型、品种、数量等有所增加,但医院制剂有不少仍停留在方便使用的阶段,在处方拟定提取及精制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均有不完善之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出现,在提高医院中药制剂质量工作中探索解决的方法,揭示了医院开发新剂型的广阔前景。1.医院中草药制剂室的任务卫生部制定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药剂科任务“要及时准确的调配处方按临床需要制备制剂及加工炮制中药材”根据…  相似文献   

11.
涂膜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茆建国  江立富  魏哲 《中外医疗》2009,28(36):178-179
涂膜剂是近年来制剂领域中研究发展的一种新型剂型,笔者从涂膜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涂膜剂稳定性;涂膜剂处方筛选及涂膜剂中药物释放机理;涂膜剂成膜材料;涂膜剂制剂质量标准;涂膜剂与中医理论、透皮吸收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黄藤素微丸,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黄藤素微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优化微丸的包衣工艺,增强制剂稳定性。结果: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3C3,即蒸馏水用量215g/1 000粒、滚圆速度32Hz、微晶纤维素用量33%,成功地制备了黄藤素微丸;包衣最佳工艺条件如下:采用爱勒易包衣粉、包衣液浓度14%、包衣增重4%,黄藤素微丸经薄膜包衣后,增强了微丸的抗湿性。结论:本工艺科学合理,制剂稳定。  相似文献   

13.
吴静  王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258-3259
目的:探讨抗乙肝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处方中药的性状和理化性质,确定了简单合理的制剂制备工艺;同时根据医院药品质量检测条件,应用薄层色谱法与丹参、赤芍、重楼和青黛的鉴别,经考察,剂型稳定,检测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抗乙肝颗粒剂制备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标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89-89
d介绍普通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新剂型的研究,药物传递系统和制剂新技术,包括控缓释与靶向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植入剂与黏膜给药系统、生物药物制剂、中药现代化制剂、制剂新技术(脂质体、微乳与纳米乳、微球与球囊、纳米粒、固体分散和包合技术),对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特点、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质量评价等进行介绍。须附300字符以内的中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金胶囊对哺乳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脾脏制备成细胞悬液,经培养后制成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小剂量紫金胶囊能显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但中、高剂量的该药对淋巴细胞转化无显影响。结论:小剂量的紫金胶囊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对中药鼻腔给药制剂在临床应用、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制剂中的提取工艺、渗透促进与剂型的选择及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紫金锭又叫玉枢丹,是由麝香、朱砂、雄黄、千金霜、红毛大戟、五倍子、山慈姑等中药研制而成。紫金锭有辟秽解毒的功效,适宜治疗湿温时邪,头晕胸闷,腹痛吐泻及小儿惊厥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研究证明,用紫金锭还可治疗下列病症:治疗急性乳腺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白头翁汤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片。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制剂的片心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选;以总生物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制得的片剂在人工胃液中2h和人工小肠液中4h几乎不释药,而在人工结肠液中0.75h释药90%以上。结论:制备的白头翁汤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片能较好地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63-63
介绍普通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新剂型的研究,药物传递系统和制剂新技术,包括控缓释与靶向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植入剂与黏膜给药系统、生物药物制剂、中药现代化制剂、制剂新技术(脂质体、微乳与纳米乳、微球与球囊、纳米粒、固体分散和包合技术),对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特点、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质量评价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透皮制剂的研究进展,为制备临床治疗需要的新型、安全、高效的透皮局麻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年国内外利多卡因透皮制剂的相关文献,综述其透皮制剂的主要剂型及特点。结果:利多卡因透皮制剂可以增加透皮速率,起效快,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减少了不良反应。目前检索到的利多卡因剂型包括乳膏、凝胶剂等传统制剂及微乳剂、微乳凝胶剂、脂质体、醇脂体、喷膜剂、巴布剂、中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负载利多卡因等新型载体剂型。结论:随着透皮新剂型新技术研究的发展,利多卡因透皮制剂的各项研究成果有望在今后安全、高效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