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平施政意味着政府机关要通过内在的政治公平推进外在的经济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则意味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公平均衡状态。因此,公平施政与和谐稳定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正向作用关系。这意味着,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与政府没有公平施政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政府公平施政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种正向作用关系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利益均衡是沟通政府公平施政与社会和谐稳定的中介因素;政府应该并能够通过公平施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机制是民生国家建设。在现阶段的我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路径与措施,是建设民生国家,落实政府公平施政,推进民生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2.
公平施政意味着政府机关要通过内在的政治公平推进外在的经济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则意味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公平均衡状态。因此,公平施政与和谐稳定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正向作用关系。这意味着,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与政府没有公平施政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政府公平施政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种正向作用关系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利益均衡是沟通政府公平施政与社会和谐稳定的中介因素;政府应该并能够通过公平施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机制是民生国家建设。在现阶段的我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路径与措施包括以下三方面:建设民生国家,落实政府公平施政,推进民生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3.
职业道德作为一定社会劳动组织所做出的“社会规范安排”,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和维护该职业集团的共同利益,进而实现社会各个行业即整个社会的利益的协调与公平。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者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根本上是一个社会公平与利益的问题。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的范畴,更应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与公平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公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彻底清除旧体制的余孽,更新价值理念,倡导社会公平,正确处理城乡公平、区域公平、种际公平、代际公平、性别公平和国际公平,协调各群体的利益关系,资源共享,才能激发群体活力,共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以利益作为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使其存在虚假性指责与普遍性接受的矛盾。实际上,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不是利益,而是与一定利益相关的权利。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中,不应片面强调利益导向,而应当侧重从权利的角度引导意识形态的认同,将着眼点放到实现社会公平的权利问题上,使人们意识到国家在保障每个人自由发展、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从而引导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地、普遍地认同。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的主流话题。公平理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在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应确立起机会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的公平观,以达到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最优的利益均衡,使社会日趋和谐。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公平是达至社会公平的根本路径,其本质内涵是对公共利益的公平分配,以均衡实现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人应当享有的利益需求。我国当下存在的社会不公、公共政策实践中偏离公平取向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观"是政策公平存在现实缺失的主要表现。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理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公共政策价值失偏、公共产品的市场化和不平等的社会机制成为影响政策公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目标追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支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本文阐述了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政治关系和谐的保障,是经济关系和谐的基础,文化关系和谐的支柱,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环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实现文化公平,开创和谐文化;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公平的核心是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它是社会走向和谐的内在诉求,实现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当前,我们必须面对不公的事实,以公平为重点整合利益,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以推动我国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宝梅在《和谐社会建设三题》一文中指出:“和谐不是一团和气”,“公平不是平均主义”,“既是紧迫任务又是长期任务”。首先,和谐不是没有矛盾,和谐社会也不是世外桃源。和谐是在承认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状态。随着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地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健全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其次,应树立科学的公平观,看到公平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总是相对于某种规则或相对于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强调公平,…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和重要内容,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可以调解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和重要内容,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可以调解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利益均衡和协调的思想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时下,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包含社会的利益协调、均衡和统筹,包含社会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和享用.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利益均衡理论.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社会的改革正处于转型加速期,在社会整合层面上产生了诸如利益分化、价值多元、政治参与冷漠等一些整合危机,因此,党在现阶段要注重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坚持以社会的利益整合、制度整合和价值整合为切入点,在充分考虑宏观整体利益和充分承认、尊重微观个体利益前提下,通过强化市场调控以改善利益资源占有根源性的不平等、按照利益协调原则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以拓宽利益表达途径,并注重制度创新建设和社会的法制化建设,进而建立和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且有利于社会有序、良性发展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社会的改革正处于转型加速期,在社会整合层面上产生了诸如利益分化、价值多元、政治参与冷漠等一些整合危机,因此,党在现阶段要注重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坚持以社会的利益整合、制度整合和价值整合为切入点,在充分考虑宏观整体利益和充分承认、尊重微观个体利益前提下,通过强化市场调控以改善利益资源占有根源性的不平等、按照利益协调原则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以拓宽利益表达途径,并注重制度创新建设和社会的法制化建设,进而建立和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且有利于社会有序、良性发展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新制度经济学假设的制度个人主义、成本—收益和均衡—非均衡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着重考察了基于供需、利益、价值因素的教育公平制度变迁过程,指出,要实现我国教育公平,必须保证教育公平制度供需均衡,教育利益的个人取向和公共取向协调,教育价值的个人选择、利益集团选择和社会选择统一。当前,要将教育利益置于教育公平的中心,确保教育利益均衡,彰显公民教育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平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等,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当前,“原始积累不可避免”、“重视公平会妨碍效率”、“国家财力不足”等错误观念仍在妨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应当予以纠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特别是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应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应从制度建设入手,调整社会结构,建立社会政策体系,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利益,建设一个公正、健康、开放、充满活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的复合式公平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在其产生的初期主要被作为国家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直至近代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分离后,法对利益进行平衡协调的功能才得以复归,公平就是衡量法之利益分配正当性的标准。作为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博弈中形成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在承认市场主体竞争能力存在实质差别的基础上,对民法的形式公平观进行了矫正,形成了独特的集基本需要公平、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为一体的复合式公平观,从而实现了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统一。这种复合式的公平观对我国现阶段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摘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国家“五位一体”建设高度,并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美丽中国”诗化愿景。2013年“美丽中国之旅”正式成为我国整体旅游形象,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旅游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利益相关者各方现实情况,强化生态文明开发观,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倡导生态文明消费观,提升旅游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认知观,推动利益相关者各方积极参与;形成生态文明利益公平观,实现代内和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20.
公平及公平社会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标,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加强公平社会的建设,公平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公平社会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努力构建公平社会,是和谐社会实现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努力加强公平社会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