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治疗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例年龄≥ 6 0岁的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 ,术前经胸超声测量房间隔缺损直径为 10~ 34(2 4 .4± 8.2 )mm ,其中 3例患者为双孔型房间隔缺损。 11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或阵发性心房颤动。X线胸片示心胸比例均 >0 .5 (0 .5 2~ 0 .70 )。术前心功能 (NYHA分级 )Ⅱ级8例 ,Ⅲ级 9例 ,Ⅳ级 2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 ,应用X线透视和经胸心脏超声引导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术中测肺动脉平均压力 2 1~ 4 7mmHg(1mmHg=0 .133kPa) ,其中肺动脉平均压力 >2 5mmHg者 16例。所有患者均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或国产双盘状封堵器一次封堵治疗成功。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14~ 38mm。 3例双孔型缺损 ,2例用 2 8mm和 32mm封堵器一并封堵 ,另 1例用直径 14mm和直径 2 6mm的封堵器封堵成功。所有患者于术后 5~ 7d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 ,无残余分流。术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随访 1~ 30个月 ,无封堵器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封堵治疗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2月应用美国AGA公司的双盘片形镍钛合金封堵器成功封堵了房间隔缺损 (房缺 )直径 15~ 36mm的患者 11例 ,随访 1~ 2 1个月 ,无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例患者中男性 3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46 (平均 2 5 .3)岁。术前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其中 1例于 5年前曾在外院行直视下手术修补术。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房缺孔直径为 12~ 2 8(18.5± 6 .1)mm ,伴右心室、右心房增大 5例。心电图大致正常 9例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4月 ,我们采用微创技术在心脏跳动下修补单纯房间隔缺损 10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6~ 11岁 ,平均 ( 8.4± 2 .6)岁 ;体重 2 8~ 5 2 kg,平均 3 6.9kg。均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 ASD) ,其中中央型 6例、下腔型 4例 ,缺损直径为 0 .9~ 2 .0 cm。10例患者均经心电图、 X线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均在右前外侧开胸、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施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上、下腔插管均采用球囊插管。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头低、左侧卧位。常规建立循外循环 ,…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心脏病的最佳手术切口 ,采用胸部前外侧切口和胸部正中切口对我院 1998年 7月至 1999至 12月收治的 6 0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了治疗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 6 0例 ,男 2 8例 ,女 32例。年龄 3~ 47岁 ,平均 7岁 ,风湿性心脏病 2 5例 ,先天性心脏病35例。应用胸部前外侧切口的有 13例 ,其中 7例为房间隔缺损 ,6例为室间隔缺损 ;胸部正中切口的有 47例 ,其中 2 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14例为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 ,另外8例为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合并其它心内畸形 (动脉导管未闭 4例 ,肺静脉异位引流 2例 ,左上腔静脉 2例 …  相似文献   

5.
张帆  张新  孔军  孙强  张海生 《山东医药》2002,42(24):39-39
QT离散度 (QTd)可作为监测心肌缺血、受损程度的一项指标。2 0 0 0年 3月~ 2 0 0 0年 1 2月我们将其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 ,用以比较浅低温不停跳和冷晶体心停搏液心肌保护方法的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 3 1例拟手术的窦性心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组 :为浅低温不停跳心肌保护组 ,共 1 6例 ,其中男 8例 ,女 8例 ;年龄 5~2 4岁 ,平均 (1 4.6± 5 .3 )岁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9例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7例 ; 组 :为冷晶体心停搏液心肌保护组 ,共 1 5例 ,其中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7~ 2 1岁 ,…  相似文献   

6.
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治疗200例的并发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我院连续 2 0 0例房间隔缺损采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并发症。方法 :接受治疗的患者 2 0 0 (男68,女 13 2 )例 ,年龄 2 6± 16(1.0~ 67)岁 ,均经症状、体征、X线、ECG、B超等确诊为房间隔缺损 ,并发肺动脉瓣狭窄5例 ,二尖瓣狭窄 2例 ,动脉导管未闭 2例 ,多孔房间隔缺损 10例。所有患者在我院行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 ,同时观察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房间隔缺损大小为 2 0± 8(2 .5~ 3 7) mm,植入的封堵器大小为 2 6±9(5~ 40 ) mm,共植入 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2 0 3个 ,技术成功率 99.5% ,同时植入 2个封堵器的患者共 4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 2 % (4例 ) ,1例术后心包填塞急诊转到心脏外科手术 ;1例术后 2 d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出血 ;1例术中导管断裂 ,急诊转心脏外科手术取出断裂导管并行修补术 ;1例术后 3月、6月出现封堵器内少至中量分流。其他并发症有术中出现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8例 ,暂时性 度 型及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各 2例 ,术后发生房颤4例。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原地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0月对 2 3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就其围术期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 3例患者中 ,男性 8例 ,女性 15例 ,年龄 1 5~ 14岁 ,平均 9 7岁。藏族 9例 ,世居高原的汉族 14例。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 ,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VSD) 14例 ,VSD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6例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 3例 ;心功能Ⅰ~Ⅱ级 2 0例 ,Ⅲ级 3例。心胸比例 0 5 2~ 0 6 0。所有患者均合并程度不等的肺动脉高压 ,其中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 …  相似文献   

8.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SEH)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 ,分析 1 0 4例SEH者(A组 )的心电图 ,并与非SEB者 (B组 )的心电图 5 5例对比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A组 1 0 4例 ,男 72例、女32例 ,年龄 6 0~ 84 (6 8± 6 5 )岁 ;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肺动脉瓣狭窄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11例 ,其中 ,男性 2例 ,女性 9例 ,年龄 4~38岁 ,平均 (2 2± 11)岁。 1例房水平双向分流和 2例右向左分流。 3例用双叶球囊和 8例用Inoue球囊行肺动脉瓣扩张成形术 ,3例用纽扣式补片和 8例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关闭缺损。结果11例患者 10例经 1次导管术得到根治 ,1例肺动脉瓣扩张后诱发右室流出道痉挛 ,延迟 3个月后再行房间隔缺损关闭术成功 ;治疗后右室收缩压 (12 8± 72 )mmHg(1mmHg =0 133kPa)下降到 (5 6± 32 )mmHg(P <0 0 1) ,肺动脉瓣跨瓣压差 (113± 75 )mmHg降至 (2 5± 2 2 )mmHg(P <0 0 1) ,三尖瓣反流面积 (4 6± 2 0 )cm2 降至 (1 4± 0 9)cm2 (P <0 0 1) ,动脉血氧饱和度 0 92± 0 0 4上升到 0 96± 0 0 9(P <0 0 5 )。 3~ 6个月随访 ,有继发右室流出道心肌肥厚者右室压力继续下降到 (4 6± 14)mmHg(P >0 0 5 ) ,术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法乐三联征介入治疗是可行的及安全的非外科根治方法 ,近期疗效肯定 ,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0.
以往采用开胸、开心关闭室间隔缺损(VSD) ,术后损伤重、恢复慢,胸壁瘢痕影响美观。我院在多年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基础上,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开展了经导管VSD封堵术,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单纯VSD患者38例,男18例,女2 0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5 1岁。VSD 2 5~11 0mm ,平均4 6mm ,均为膜周型。31例为膜部;4例膜周流出道部(2例嵴下型和2例嵴内型) ;3例膜周流入道部(2例隔瓣后和1例隔瓣下) ;12例室间隔缺损伴膨胀瘤。有5例膨胀瘤存在两个破口,破口间距最大达5mm。2 .方法:以上VSD在介入治疗时均再次经…  相似文献   

11.
右腋下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径路 ,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 117例 ,无 1例死亡 ,均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和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全组 117例 ,男 32例 ,女 85例。年龄 3~ 2 3岁 ,平均 7.5岁。体重 9~ 5 6kg。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波等检查明确诊断 ,房间隔缺损 (ASD) 4 1例 :室间隔缺损 (VSD) 71例 ,VSD ASD 5例。所有VSD均为膜部或膜周部且流出道无狭窄 ,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方法 全麻后气管插管 ,取右侧垫高 45° ,右上肢屈曲上吊并固定于头架上。皮肤切…  相似文献   

12.
<正>本研究主要探讨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 1)选取78例2017年4月-2018年5月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常规组,29例为初产妇,10例为经产妇,年龄:21~34 (27. 5±3. 3)岁;孕周:24~38(28. 5±2. 3)周。干预组,28例为初产妇,11例为经产妇,年龄:22~35(28. 3±3. 6)岁;孕周:24~37(28. 3±2. 6)周。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transcatheterclosureofventriculardefect ,TCVSD )是新型介入治疗手术。由于缺损本身的解剖多样性和技术难度限制 ,病例选择局限在膜部和肌部的部分缺损。为了进一步探讨Amplatzer封堵器的适应证 ,我们将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进行对照研究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患者资料 :2 0 0 3年 3~ 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心脏病介入中心进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患儿共 5 0例次 ,嵴内型组 7例次(有 2例进行了 2次手术 )、膜周部组 4 3例。男女比例为 :嵴内型组 4∶1,膜周部组 1…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患,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本文对1987~1998年收治的12例IE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12例病儿全部为男性,年龄3月~12岁(平均5.6±1.3岁),<1岁2例,1~2岁3例,3~6岁2例,7~12岁5例。基础疾病:除1例为风湿性心脏病外,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6例,法乐四联症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房间隔缺损1例。其中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儿。  相似文献   

15.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主要表现为严重全身中毒症状 ,在数天至 6周内出现瓣膜破坏和少数迁徙性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重要脏器并发症很高 ,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本文分析 32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并发症、心内膜受累、血培养、治疗等临床资料 ,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我院 1 989年 2月~ 2 0 0 3年 3月期间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1 1 6例 ,其中 32例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2~ 60 ( 2 5 .4±1 5 .3)岁 ,病程 3d~ 6( 2 .5± 1 .6)周。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导管植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 710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患者中术中及术后 (随访 1个月~ 7年 )发生并发症的 5 3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将其分为与心脏有关的并发症组、局部血管并发症组及其他组。结果 全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7 5 % (5 3/ 710 ) ,其中与心脏有关的并发症有 2 7例 (3 8% ) ,2 7例中心电图改变 2 3例 ,包括ST段抬高 15例 ,心房颤动 4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及房室分离各 1例 ;另外 ,残余分流 3例 (0 4 2 % ) ,主动脉 右房瘘 1例 (0 14 % )。局部血管并发症 6例 (0 85 % ) ,包括股动静脉瘘 5例 ,髂股静脉痉挛 1例。其他并发症 2 0例 (2 8% ) ,包括头痛 17例 ,封堵器脱落 2例 ,封堵器脱载 1例。紧急手术 2例 (0 2 8% )。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但晚期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严格地定期随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长期疗效。方法研究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经导管介入治疗的159例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心房横径(RALD)及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根据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和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结果选择适当的封堵器。结果入选159例患儿,其中中央型房间隔缺损143例,近上腔型房间隔缺损5例,近下腔型房间隔缺损11例。入选患儿中房间隔缺损合并其他畸形1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5例。159例患儿中156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8.1%),未成功的3例均为缺损下腔静脉缘残端不足(小于5 mm)。患儿房间隔缺损最大径(10.2±2.5)mm,封堵器直径(11.7±3.6)mm,输送鞘8.5(7~10)F。导管操作时间(15.6±2.2)min。随访时间为(7.4±2.1)年,时间范围为1个月~13年,随访期间患者无封堵器脱落或移位,也无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过程中,4例患儿术后即刻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患儿在术后第2天出现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予地塞米松治疗7 d后恢复窦性心律;2例患儿分别在术后的第1年和第5年发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分别随访2年和4年中未发现进行性加重。术后第1天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3例新发的三尖瓣轻度反流和7例少量残余分流(宽约1~2 mm),发现三尖瓣轻度反流患儿在分别随访的1年,3.5年及10年中未发现反流加重及右心扩大,发现残余分流患儿有2例在1个月后恢复,4例在3个月后恢复,1例在1.5年后恢复。1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1个月肺动脉收缩压下降[(53±11.2)mm Hg vs.(32±4.8)mm Hg,P<0.01;1 mm Hg=0.133 k Pa],右心负荷降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3.7±4.3)mm vs.(11.5±3.2)mm,P<0.01;右心房横径:(31.5±5.3)mm vs.(28.6±5.6)mm,P<0.01)。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技术,长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 )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 (DCG)变化 ,对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1 0月间 32例≥ 6 0岁者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32例为住院及门诊患者 ,男 9例、女 2 3例 ,年龄 6 0~ 79(6 6± 5 )岁。均经甲状腺功能检查而确诊 ,病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占全部VSD发生率的6 0 %~80 % ,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们于2 0 0 2年9月起封堵膜部VS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者32 (男14 ,女18)例,平均年龄(12 7±8 2 )岁,平均体重(39 3±2 1 5 )kg。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收缩期反流样杂音,肺二音增强或分裂。心电图左室肥厚17例,左房增大5例。胸部X线片肺血增多,心胸比值平均为(0 5±0 1) ;超声心动图显示膜部VSD 4~8mm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和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各1例。操作方法:14岁以下患者全麻,先行左前斜位5 0°…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我们将本院 1995 2 0 0 0年收治的经CT确诊的脑梗死患者 4 1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 4 10例中 96例伴高血脂为观察组 ,314例不伴高血脂为对照组。观察组中 :男 5 7例 ,女 39例 ,年龄 (5 4 .4± 14 .6 )岁 ,血压 (14 2 .1± 2 0 .3 86 .0± 12 .5 )mmHg(1mmHg=0 .133kPa) ,血糖 (6 .1± 2 .5 )mmol L ,总胆固醇 (6 .9± 1.6 )mmol L ,甘油三酯 (2 .3± 0 .7)mmol L ,低密度脂蛋白 (5 .6± 1.6 )mmol L ,高血脂病史 1~ 5年 ,平均 2年(包括本次入院检查血脂高 )。对照组中 :男 190例 ,女 12 4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