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较普通人群高2~3倍[1]。然而。迄今为止 ,对DM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原因及其可能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 ,已有研究显示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 [2]。炎症反应是多种炎性细胞、递质、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白细胞在主导炎症反应的同时 ,作为组织损伤的介导者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白细…  相似文献   

2.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的降血糖、降血压疗效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方法68例T2DM合并EH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在服用二甲双胍和缬沙坦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d。对照组不加罗格列酮,疗程均为1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 I),同时观察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降低上述指标,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T2DM合并EH的患者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微量蛋白的作用,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循证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双  朱兰  李峻 《华西医学》2003,18(1):1-2
1 前言随着 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围绕其展开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可能是 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发病机制。而胰岛素抵抗与众多疾病关系密切 ,其中与冠脉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 ,并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目前各类抗高血糖药物中 ,噻唑烷二酮类 (thiazolidinedione)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成为近年来所谓糖尿病理性化治疗方案的主要药物之一。在这类新药中 ,曲格列酮 (troglita zone)因其严重的肝脏副…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们采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璐  武革  胡桂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71-3172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加佐菌链脲霉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骨骼肌解耦联蛋白3(UCP3)mRNA表达水平以及罗格列酮(RSG)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养组(NC组,n=15),高脂饲养组(HF组,n=45)。8周后HF组内随机选出30只进行腹腔注射STZ。将血糖≥16.7mmol/L大鼠分成DMC组(n=14)和DMT组(n=14),DMT组给予RSG灌胃进行干预治疗,NC组、HF组、DM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取空腹血糖、血脂并采用RT-PCR法测定骨骼肌中UCP3 mRNA含量。结果:HF组大鼠体重增加,血脂增高,血糖无明显增高。与NC组比较,HF组UCP3 mRNA表达量下降约25%(P﹤0.05),DMC组表达量下降约35%(P﹤0.05),DMT组表达量较DMC组增加约25%(P﹤0.05)。结论:RSG能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UCP3 mRNA表达,提示UCP3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有一定作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对门诊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治疗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的变化。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3个月后,患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分别<0.05及<0.01);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变化。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病变有一定好处,但还需更大样本及更长观察时间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格列喹酮30 mg/d,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4 mg/d,共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及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数已达4000多万,而2型糖尿病约占总数的85%。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的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部分病人的胰岛素水平不低,但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存在胰岛素抵抗。目前我们所用的口服降糖药改善胰岛素效果不佳,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属噻唑烷二酮类。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治疗30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 2组 ,罗格列酮组 (30例 )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罗格列酮 4mg,qd ,po ,对照组 (30例 )维持原治疗方案。试验历时 5 2周 ,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组空腹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和HOMA -IR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分别下降了 (1.4± 1.3)mmol·L-1,(0 .8± 1.0 ) % ,(3± 6 )mU·L-1和 (1.93± 3.13) ,均P <0 .0 5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罗格列酮组的高密度脂蛋白 (HDL -ch)、HDL -ch总胆固醇变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罗格列酮可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 ,改善胰岛素抵抗 ,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 ,并能改善脂代谢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并高血压(EH)患者的降糖、降压疗效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方法:60例T2DM并EH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和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d,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空腹胰岛素(H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降低上述指标,但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T2DM并EH的患者有明显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已经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T2DM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12周。结果安慰剂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罗格列酮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与基线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IRI),hsCRP均明显下降。结论罗格列酮在治疗T2DM时,除了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症作用,使hsCRP下降。  相似文献   

12.
罗格列酮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肥胖型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 4 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较大剂量其他降糖药 ,血糖控制稳定但水平较高 (FBG >7 5mmol/L ,但 <12mmol/L) ,加服罗格列酮 4mg/d ,6周后 ,观察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降低空腹和餐后 2h血糖有效率分别达 95 %和 72 5 % ,且能降低TG ,提高HDL C ,不良反应少。结论 肥胖型 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其他降糖药效果不理想时 ,加用罗格列酮可进一步降低血糖 ,改善血脂 ,且服用方便、安全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发性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尽红 《临床医学》2007,27(9):30-31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发性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26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两组,一组空腹血糖为7.8~13 mmol/L(15例),本组患者给以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口服。一组空腹血糖为大于13 mmol/L(11例),查尿酮体阴性,本组患者给以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和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及运动锻炼,观察用药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胰岛素、C肽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似。罗格列酮主要副作用为双下肢水肿,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胰岛素组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两组中个别患者出现糖尿病蜜月期。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可作为初发性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药物作用。方法86例双胍类和磺脲类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人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进行为期16周的临床观察。结果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收缩压(SBP)平均下降9.6mmHg(P〈0.01),舒张压(DBP)平均下降6.1mmHg(P〈0.01),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变化,hsCRP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2DM患者慢性高血糖状态与炎症关系密切。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抗炎、调脂、降压等作用,长期使用可预防T2DM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红兵  杨金奎  冯建萍  谢荣荣 《临床荟萃》2009,24(15):1357-1358
罗格列酮钠(太罗)属于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 TZD) 口服降糖药物,l临床上主要是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控制血糖治疗。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代表,在临床已应用多年,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的一线用药,也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我们选择上述两种药物分别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旨在观察罗格列酮钠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除降血糖以外是否具有其他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A组)和二甲双胍加罗格列酮组(B组),每组各30例,治疗24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空腹血糖、血脂、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2周后血糖均不同程度改善,24周后B组血糖降低水平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下降,仅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B组血清sICAM-1和sVCAM-1表达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可持续稳定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同时减少患者血浆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助于改善或延缓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46例,女34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在20-200μg/min之间,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A组40例),对照组(B组40例),进行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采用酶谱检测法测定两组治疗16周前后血清MMP-2。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后FB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bA1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L-C、UAE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DL-C、血清MMP-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②罗格列酮组治疗后FBG、HbA1c、TG、TC、LDL-C、UAE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DL-C、血清MMP-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③治疗后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FBG、UAER下降更明显(P〈0.01);血清MMP-2升高更明显(P〈0.01)。④罗格列酮组治疗后血清MMP-2的升高与FBG、HbA1c、TG、TC、LDL-C、HDL-C、UAER的变化无相关性。结论罗格列酮能提升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探讨罗格列酮的抗炎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均给予罗格列酮4 mg/d,1次/d,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7.31±0.21)%较治疗前(8.39±0.26)%降低(P<0.01),C反应蛋白水平(19.2±1.7)mg/L较治疗前(60.5±8.1)mg/L降低(P<0.01);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属于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临床治疗T2DM的口服降糖药。它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来实现其降糖效应。近年来发现它除了降糖作用外,伴随着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患者的血压也明显降低[1],同时还有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属于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临床治疗T2DM的口服降糖药。它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来实现其降糖效应。近年来发现它除了降糖作用外,伴随着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