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讨论针刺治疗头痛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11年12月山西省襄垣县中医院针刺治疗头痛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率97.5%。结论:针刺治疗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有些患者出现头痛,来院就医,医生予针刺治疗头痛相关穴位,患者存在紧张、惧怕情绪,不愿意针刺头部,故利用针下治上的原理,采用下肢配合上肢的穴位来治疗头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可视为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一种便携易用、安全有效的穴位点按枪,并应用其治疗急性高原反应头痛症状来观察该实用新型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结合腧穴学、针灸学、机械力学、电路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进行电控设计和机械设计。研制出穴位点按枪。使用穴位点按枪,对因急性高原反应出现头痛症状的患者进行穴位点按治疗,在治疗前后以“高原头晕头痛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评分变化。结果AMS头痛患者经过穴位点按枪治疗后,头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总有效率为94.12%。结论穴位点按枪临床应用简便,治疗高原头痛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血管性头痛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配合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结果:显效12例(40.0%),有效14例(4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穴位按摩配合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穴位(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手法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治疗组)60例和口服西比灵组(对照组)60例,连续3周,观察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头痛和TCD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颈肩痛、头痛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P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表明穴位手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和头痛等症状,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其疗效与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5.
眩证即眩晕,指患者自身或外界景物的运动性幻觉.本病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治疗也颇为棘手.笔者根据《内经》“诸风掉眩皆属聆肝”的明训,发现大多数眩证患者在肝、胆经的俞穴太冲、临位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点,太冲和临泣穴位针刺都有“舒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窍活络”,主治眩晕头痛等的作用,又根据清开灵具有“清热化痰、祛安通络、醒脑开窍”的药理作用,试想在此二穴位注射清开灵,以上病下取,从阴引阳,以期收到针药相兼的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神经刺激配合穴位按压治疗慢性鼻窦炎筛窦切除术后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鼻窦炎在全麻下行全筛窦切除术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耳穴贴压、抗炎止血治疗、吸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经皮穴位电神经刺激配合穴位按压治疗,6 h、12 h、24 h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头部胀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6 h、12 h头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尤其是24 h后疼痛缓解情况效果显著。结论 经皮穴位电神经刺激配合穴位按压治疗鼻窦术后头痛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该项治疗为无创操作,患者更易接受,可提高操作有效率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沈彦喜  范刚启 《江苏中医药》2021,53(1):56-58,59
目的:比较平刺穴位埋线、直刺穴位埋线与排针平刺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平刺穴位埋线组、直刺穴位埋线组、排针平刺组,每组30例。平刺穴位埋线组和直刺穴位埋线组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排针平刺组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与入组1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指数及颅周肌肉压痛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后及入组1个月后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首次治疗后排针平刺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入组1个月后3组患者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入组1个月后3组患者颅周肌肉压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直刺穴位埋线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平刺穴位埋线组和直刺穴位埋线组愈显率为83.3%、80.0%,明显高于排针平刺组的56.7%(P<0.05)。结论:平刺穴位埋线、直刺穴位埋线和排针平刺均能改善紧张型头痛患者头痛症状,其中直刺穴位埋线能显著减轻颅周肌肉压痛,排针平刺能快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8.
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由颈部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了颈部神经和血管而引起的头痛,称之为颈源性头痛.本病在神经系统疾患中尤为多见,发病率最高占55%…,特别是中年以后的头痛大部分是由于颈部病变引起,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原因复杂。内科多采用镇静、止痛、解痉之剂进行治疗。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临床上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以眩晕、头昏、头痛,或伴恶心呕吐,常以颈部旋转时出现陈发性眩晕为特点,本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近几年笔者运用推拿整复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