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黄芩饮片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延秋 《中国药房》2011,(43):4093-4095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对黄芩饮片的质量作一综合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提取黄芩饮片共有模式,选取共有峰,并以此为变量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达到降维的综合分析目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对黄芩饮片的总体评价客观、合理。结论:主成分分析技术应用于黄芩饮片的质量控制,方便、快捷,也可作为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和春柴胡中2个皂苷类活性成分(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4个黄酮类活性成分(芦丁、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测定皂苷类成分)和360 nm(测定黄酮类成分),柱温35℃。结果:6个活性成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4),线性范围宽;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67%~1.9%;加样回收率为95.1%~104.3%。10批市售柴胡和春柴胡的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具显著差异:春柴胡中4个黄酮类成分平均含量约为柴胡中的7.5~72倍;春柴胡中柴胡皂苷a的平均含量为柴胡的1/10,而柴胡皂苷d的平均含量约为柴胡的3倍;柴胡与春柴胡中6个成分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10~0.62。结论:本方法具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可靠性,可同时测定柴胡和春柴胡中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有效表征其差别。  相似文献   

3.
鸡血藤饮片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进一步提高完善鸡血藤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为其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现行标准质量控制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薄层鉴别方法,同时采用HPLC法对本品所含化学成分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对其主要成分儿茶素和表儿茶素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15批鸡血藤饮片标准检测结果显示水分为6.62%~12.51%,总灰分为2.10%~3.25%,醇溶性浸出物为8.08%~10.02%。TLC优化方法显示样品斑点清晰,分离良好,且能够区分正伪品。15批样品HPLC(UV 260 nm)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为0.84~0.99,并经对照品比对确认10个共有峰(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同时所建立指纹图谱能够鉴别伪品。HPLC(UV 202 nm)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5批样品中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0.039%~0.068%、0.12%~0.23%,以表儿茶素含量整体较高,可作为含量测定指标。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鸡血藤饮片的整体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青海产小叶黑柴胡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青海产小叶黑柴胡中总皂苷、柴胡皂苷a及柴胡皂苷d的含量,为其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叶黑柴胡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叶黑柴胡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含量。结果 小叶黑柴胡中总皂苷含量>2.77%,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含量分别高于0.54%和0.14%,其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含量远高于中国药典中柴胡含量项下的标准。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适用于小叶黑柴胡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青海产小叶黑柴胡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升麻地上部分皂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为开发中药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地上部分资源,从中寻找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辅以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8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5个升麻三萜皂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乙酰升麻醇-3-O-α-L-阿拉伯糖苷(1),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2),25-脱水升麻醇-3-O-β-D-木糖苷(3),升麻醇-3-O-α-L-阿拉伯糖苷(4),升麻醇-3-O-β-D-木糖苷(5)。结论1为新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伊春市北方绿色基地栽培黄芪中皂苷类成分进行成分分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10种供试样品中均含有黄芪甲苷成分.特别是黄芪药材根皮部、木部中均含有黄芪甲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羌活饮片中有机溶剂类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以FID为检测器,使用HP-INNOWAX(30 m×0.53 mm×1 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以氮气为载气,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采用相应方法分别制备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方法进行确认。结果:3批样品均出现与甲醇对照试剂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余所测羌活饮片中均未出现与乙醇、丙酮等13种有机溶剂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羌活饮片中有机溶剂类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炆法炮制特点,并从蒽醌糖苷类成分的变化探讨炆何首乌饮片的减毒效果。方法 采用HPLC进行何首乌药材、炆何首乌饮片、制何首乌饮片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并通过SPSS 19.0软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LC-MS分析何首乌炆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首次发现何首乌经过炆制会出现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决明酮-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丙二酰-吡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4个蒽醌糖苷类成分的显著性消失。结合制何首乌实验数据,推测由于制何首乌炮制时间较短,结合蒽醌只是部分水解成游离蒽醌,但炆制时间过长,使得蒽醌糖苷类成分糖苷键断裂,因此结合蒽醌与总蒽醌的比值从89.4%减少到51.9%,存在化学成分显著性变化。结论 何首乌经炆制,使得结合蒽醌水解为游离蒽醌,从而使毒性更低。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10年来菊科植物皂苷类成分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化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测定人参样品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Re和Rb1含量的方法,并分析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样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差异。方法:应用RP-HPLC法检测83批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收集的样品皂苷类成分信息进行分析。Alltech 100A氨基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83:17),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人参须根与主根、芦头和全须生晒参明显聚为两类,但主根与芦头和全须生晒参划分的界限不明显。2-6年生人参须根聚为-类,3-6年生人参主根聚为一类。首次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人参样品质量进行了计算机快速鉴别分类。结论:本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能够较科学、客观、综合地评价人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与藜芦配伍后人参皂苷类成分煎出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伟  张语迟  王淑敏 《中国药房》2010,(15):1417-1418
目的:研究人参与藜芦配伍后人参皂苷类成分煎出量的变化,找出2味药配伍后在化学成分上的变化规律,阐释中药配伍理论中"人参反藜芦"的机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参与不同剂量藜芦配伍后水煎液中人参皂苷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药渣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人参与藜芦配伍后人参皂苷的含量降低,并且随着藜芦配伍剂量的增加人参皂苷逐渐减少;但人参与藜芦水煎后的残渣中人参皂苷含量并没有因为藜芦加入量增加而增加。结论:"人参反藜芦"有一定科学道理。随着藜芦加入量的增加人参皂苷减少并不是因为藜芦的某些成分抑制人参皂苷在水溶液中的溶出,而可能是藜芦中某些成分与人参皂苷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人参皂苷的减少。  相似文献   

12.
生莪术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正  陆兔林  毛春芹  徐佳佳 《安徽医药》2009,13(11):1322-1324
目的建立生莪术饮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生莪术饮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生莪术饮片中β-榄香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生莪术饮片薄层鉴别图谱斑点清晰,β-香烯在0.01507-0.1507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100.42%,RSD为1.88%。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可以保证生莪术饮片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3.
柴胡及炮制品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柴胡 (RadixBupleuri)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 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 ,前者习称“北柴胡” ,后者习称“南柴胡”。中药柴胡具有解表和里 ,疏肝解郁 ,升提气机之功能 ,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 ,疟疾、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胃下垂及脱肛等病症〔1〕。《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载有柴胡、醋柴胡两种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除上述两种外还载有酒柴胡、鳖血柴胡。本文对临床常用的柴胡片、醋柴胡、酒柴胡中各种成分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西洋参药材皂苷类成分HPLC-UV-ELSD特征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ong L  Zhang CY  Chen SL 《药学学报》2011,46(2):198-202
采用HPLC-UV-ELSD串联技术,建立西洋参药材皂苷类成分HPLC-UV-ELSD特征图谱的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漂移管温度为106.5℃,空气流速为2.9 L·min-1,对20批西洋参药材进行HPLC-UV-ELSD测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特征图谱数据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并指认了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Rd及拟人参皂苷F11等8个色谱峰。所建立的西洋参皂苷类成分特征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西洋参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Nepasaikosaponin K为指标,建立柴胡属饮片中藏柴胡掺伪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m/z 943.6→635.5、m/z 943.6→797.4、m/z 943.6→781.5为特征离子对,对北柴胡、南柴胡、锥叶柴胡、竹叶柴胡和藏柴胡等5种常见柴胡属饮片中Nepasaikosaponin K含量进行检测。进一步考察Nepasaikosaponin K定量离子对峰面积与藏柴胡掺伪比例之间线性关系,建立柴胡属饮片中藏柴胡掺伪比例计算公式,并以Nepasaikosaponin K为指标,开展藏柴胡掺伪限度研究。结果 Nepasaikosaponin K在藏柴胡中含量约为其他种柴胡的25~140倍。藏柴胡掺伪比例为0% ~ 100%范围内的混合样品中,定量离子对m/z 943.6→635.5峰面积与掺伪比例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不同柴胡属掺伪模拟样品的计算掺伪量与实际掺伪量偏差在0.6%~1.4%之间。3批市售疑似掺伪北柴胡饮片中藏柴胡掺伪比例分别为14%、16%和27%。结论 该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为柴胡饮片中藏柴胡的掺伪情况筛查与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中药饮片的掺伪情况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汉麻果胶皂苷类成分的主要部位,进行抗真菌试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值(M/C)。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梯度洗脱,通过试管定性试验以及薄层色谱(TLC)法确定富集皂苷类成分洗脱部位,并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研究其对4种常见致病真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物活性。结果80%浓度的洗脱物对红色毛癣菌、须毛癖菌、犬小孢子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M/C值分别为16,8,2 |ig/mL。结论汉麻果胶皂苷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对高血脂模型SD大鼠的血脂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超氧化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等因子含量和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t-PA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水作为溶剂提取柴胡总皂苷,并采用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树脂分离得到柴胡总皂苷组分,SD大鼠,60只,雄性,平均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柴胡高剂量组、中剂量组...  相似文献   

19.
皂苷类成分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化学结构多样,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调节免疫、心血管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是许多常见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对其毒性却缺乏系统的认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皂苷类成分毒性的研究报道,以期为该类成分相关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人参叶中的微量皂苷类化合物.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硅胶制备色谱技术,分离人参叶中的微量成分,并运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5个微量成分,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k1(Ⅰ)、Rk3(Ⅱ)、Rh4(Ⅲ)、RgS(Ⅳ)和Rg6(Ⅴ).结论 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人参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