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近年来已非罕见 ,随着病例发现增多 ,对其认识日益加深。笔者观察了 1 988~ 1 999年收治的 2 2例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患者 (均行淋巴结活检证实为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 ,现就其临床病理、诊治及病因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2例中男 6例 ,女 1 6例 ,发病年龄 1 2~ 40岁 ,平均 2 2岁 ,发病季节无特殊 ,家庭中无类似发作患者 ,其中 3例患者有多次复发病史。 2 2例均有淋巴结肿大 ,且以颈部淋巴结病变为主 ,累及颌下 1例 ,腋下 6例 ,腹膜后 2例 ,淋巴结质地中等偏硬 ,其中 1 8例有轻度压痛 ,余 4例无疼痛 ,…  相似文献   

2.
作者观察了12例长期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12例曾分别被误诊为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败血症、结核病、重症肝炎、粒细胞缺乏症、红斑狼疮等。经淋巴结活检证实为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本文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治、病因、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于1990年12月10日饮啤酒后感畏寒、发热,体温40℃,无咽痛、咳嗽及尿路刺激征、左颈浅淋巴结肿大约1 cm,胸透阴性,WBC 3.2×10~9/L,B超示轻度肝脾肿大。淋巴结活检为坏死性淋巴结炎。16日发生左侧自发性液气胸。患者在1990年6月曾患左侧自发性气胸,经治疗气胸吸收后出现发热,原因未明,约1周后自退。无传染病史,对青霉素和头孢霉素过敏。17日入院体检:T 38℃,P 90次/min,BP 14/8  相似文献   

4.
张素娟  封锦芳 《北京医学》2000,22(5):309-309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H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三大主征.组织学以广泛性凝固性坏死性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细胞浸润为特点.临床上易误诊为淋巴瘤、结核等.现报告3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义报告4例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并对其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俊萍  孟庆义 《河北医学》2001,7(3):276-279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necrotizinghyperplasticlymphadenopathy ,HNL)亦称坏死性淋巴结炎 ,Kikuchi病 ,是近 2 0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 ,临床以长期发热、颈部痛性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病理组织学以淋巴结内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 ,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1] 。本病由日本病理学家菊池于 1972年首先报道 ,称它为伴有吞噬核碎片的灶性组织细胞增生的淋巴结炎。国外以日本报道最多 ,国内自 1980年以坏死性淋巴结炎报道后已引起临床重…  相似文献   

7.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须经淋巴结活检而确诊。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我院1997~1999年经病理确诊4例,4例中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淋巴瘤3例。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4例中,均为男性,年龄25~3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T39.5~4O.SC,热型多不规则,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3例以预部为主,l例淋巴结肿大遍及全身,最大达3.scrnX4.scm.质地中等,可移动,有明显触痛,但无红、肿、热。发热时,淋巴结随之肿大,压痛明显,退热后,淋巴结也随之缩小,有1例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8.
9.
10.
刘伟丽 《中原医刊》2002,29(4):41-41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收治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的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9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1~ 45岁 ,平均 2 9岁。冬春季节发病 6例 ,夏季 2例 ,秋季 1例。1.2 症状与体征 :9例中有前驱症状 6例 ,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 5例 ,腹泻 1例。均有发热 ,其中弛张热 4例 ,不规则热3例 ,稽留热 2例 ,发热持续 14天~ 2月。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其中 4例有颈及腋下淋巴肿大 ,3例有颈、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例为单纯性颈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最小 0 .5× 1.0cm ,最大 3 .0× 4.0cm ,局…  相似文献   

11.
例 1 女 ,1 2岁。于 1 999年 1 2月 3日入院。患儿于 3月前发热 ,T3 8~ 40℃ ,发热时伴寒战 ,当地抗痨治疗 2月无效。查体 :T 3 9℃ ,R 3 8次 /min,Bp 1 4/ 9k Pa,左颌下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似蚕豆大小成串的淋巴结 ,质中、活动、有压痛、心肺( -)、腹软 ,肝脾肋下均未触及。实验室检查 :WBC3 .0~ 3 .8× 1 0 9/ L,N0 .6~ 0 .68,L 0 .3~ 0 .3 5,Hb1 1 0~ 1 2 5g/ L,Rb C3 .85~ 4.0 1× 1 0 12 / L,3次血培养均阴性 ,骨髓穿刺正常 ,EB病毒 Ig M抗体弱阳性 ,血中未找见狼疮细胞 ,PPD试验阴性 ,取材于腹股沟淋巴结 ,病理显示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对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15例病人的发病特点、诊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长期发烧、淋巴结肿大、白细包减少、对激发治疗敏感是其临床特点,淋巴结活检是确诊依据。结论 本病是一种自身免性疾病,正确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覃岭  蓝德辉 《四川医学》2004,25(11):1207-1207
患者 ,女 ,15岁。因右颈部包块伴疼痛、发热 5天而入院。该患者于 5天前 ,无意中发现右颈部多个大小不等包块 ,有触痛 ,无红肿、可推动 ,伴发热 ,体温达39 .5℃ ,经院外抗感染等治疗无效而入院 ,查体 :神志清楚 ,精神差 ,咽不红、扁桃体不大 ,右颈部外下及锁骨上凹扪及多个约 3cm× 2 .5cm、1cm× 1.5cm不规则、质硬、边界不清的淋巴结 ,压痛明显 ,周围红肿 ,心肺 ( ) ,肝脾未扪及。彩超示 :右颈部多个 0 .4cm× 2 .1cm低弱回声团肿大淋巴结 ,边界清楚。CT示 :右颈部软组织炎性改变。骨髓检查 :粒细胞轻度破坏象。肝、肾功、电解质正常 ,W…  相似文献   

15.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 hyperphastic lymphadenopathy,NHL)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本病由日本病理学家菊池于1972年首先报道。临床以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病理组织学以淋巴结内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以及本病临床表现各异,在淋巴结活检前常被误诊。为提高认识,本结合献资料,将10a来收治的3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的诊治进行分析。方法 15例患者行实验室检查及淋巴结活检。结果 15例患者首诊为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者仅2例,发热待查7例,慢性淋巴结炎2例。淋巴病Ⅰ例,黄疸性肝炎Ⅰ例,感染性心内膜炎Ⅰ例,类风湿性关节炎Ⅰ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与发热。结论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易误诊,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同时伴有多部位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7.
18.
19.
杨正德 《医学综述》1997,3(12):551-553
<正>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Hyperplastic Lymphadenopath,NHL)是一组病因不明,以发热、非肿瘤性、痛性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征候群,可有多器官的损害。于1972年由菊池昌弘以“呈特异组织像的淋巴结炎”为名首次报道,同年藤本吉秀也报道了12例类似病例,由此引起了医学界对本病的注意。国内由涂连英和徐天蓉等病理工作者首先以坏死性淋巴结炎为名报道,临床病例则在1983年由孙丹枫等首次报道。鉴于本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虽罹患位在淋巴结,但全身症状明显重于局部症状,且局部始终无化脓或软  相似文献   

20.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王志华,李玉柱综述汪建新审校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Hype-rplasticLymphadenopathy,简称NHL),是新近认识的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患,其病因不明,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