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母亲的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复原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名孤独症儿童母亲进行调查。结果①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得分高于全国常模;②孤独症儿童母亲的抑郁与复原力、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③复原力、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3因子能显著预测抑郁(R2=0.563,F=30.901,P<0.001)。结论复原力和积极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孤独症儿童母亲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国内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术后患者中有87.3%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4.1%与89.5%,且焦虑、抑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2].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中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1- 2 ] 。初三毕业生面临升学的压力 ,这部分同学的心理状况更应引起关注。在各种心理问题中 ,焦虑、抑郁是常见的症状 ,本文拟调查初三毕业生的焦虑、抑郁状况 ,并通过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 ,以便发现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这对初三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将有重要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取一所普通中学 ,以所有初三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发放 35 2份调查表 ,共收集 331名资料完整者 ,资料回收率 94 .0 3%。 331名学生中 ,男生 171名 ,女生 16 0名 ,平均年龄 15 .4 …  相似文献   

4.
护士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问卷和抑郁自评问卷对某医院的护士的进行调查。结果除了幻想和退避2因子得分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02,P=0.045),应对方式的其他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客观支持因子得分在城乡,已婚未婚,年龄,月收入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观支持因子得分在已婚未婚,年龄,月收入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6.8%的护士有焦虑情绪,45.3%的护士有抑郁情绪。SDS总分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SA S总分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受出生地,年龄,月收入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研究生压力与抑郁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压力和抑郁间的调节作用。方法:对751名研究生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结果:(1)研究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1.2%。(2)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考试失败、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被人误会或错怪等是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3)相关分析发现:压力与抑郁呈正相关(r=0.47,P〈0.01);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均与抑郁呈负相关(r=-0.35,-0.52,P〈0.01)。(4)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压力与社会支持在抑郁变量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4.18,P〈0.05);压力与应对方式在抑郁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10.43,P〈0.01)。结论:研究生抑郁情绪与压力、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压力与抑郁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住院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由病人自行填写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结果发现,住院病人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0.3%和34.8%,其焦虑、抑郁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60)对68例放疗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焦虑得分(6.90±3.50)分,抑郁得分(6.26±4.06)分;焦虑(HADS-A≥8)27人(39.7%),抑郁(HADS-A≥8)24人(35.3%),焦虑合并抑郁18人(26.47%);②乐观是患者应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情感宣泄应用最少;③焦虑与面对、逃避、宿命、情感宣泄呈正相关(P0.01),与乐观呈负相关(r=-0.508,P0.01);抑郁状况与宿命、情感呈正相关(r=0.285,P=0.020;r=0.372,P=0.002)。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总体未见相关性。结论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水平。情感宣泄、宿命应对方式的采取可增加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46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及46例健康儿童的父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孤独症儿童父母的GQOLI-74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物质生活状态(t=1.98,P<0.05)和心理健康(t=2.56,P<0.01)尤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t=1.91,P<0.05),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t=-2.59,P<0.01),消极应对表现突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较健康对照者差,他们应对生活应激事件时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压力知觉,抑郁、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3312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压力知觉与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7,0.59;P<0.01),压力知觉对抑郁,焦...  相似文献   

10.
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关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探索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中学生中245有焦虑,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应对方式和考试焦虑密切关系,积极的应对减少焦虑的产生及其影响,消极应对则反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学生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实施有效地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上海市松江区633名6~10年级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上海市松江区中学生焦虑的发生率为24.s%.在性别上,女生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665,P<0.01);②在应对方式中寻求社会支持方面和发泄情绪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2.950,-3.862;P<0.01,P<0.001);③与全国常模比较,松江区中学生应对方式在问题解决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在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及幻想否认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④本地户籍学生在寻求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方面显著高于外地户籍学生(t=2.374,2.235;P<0.05);⑤七年级学生在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合理化解释和幻想方面显著低于九、十年级学生,十年级学生在发泄情绪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中学生;⑥中学生的焦虑情绪与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合理化解释呈显著负相关,与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高,且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以整群抽样法从两所普通幼儿园中抽取306名3~6岁幼儿,以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母亲报告)的中文修订版、症状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幼儿的母亲进行测查.结果:(1)母亲心理健康与幼儿焦虑正相关(r=0.45, P<0.01);(2)母亲的权威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负相关(r=-0.23),专制和放任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正相关(r=0.29,0.19)(均 P<0.01);(3)母亲心理健康与权威教养行为负相关(r=-0.32),与专制和放任教养行为正相关(r=0.36,0.26;均P<0.01);(4)专制教养行为在母亲心理健康与幼儿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11.82%).结论: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对幼儿的焦虑存在影响,并且专制教养行为在母亲心理健康与幼儿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了解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并考察应激源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在南昌市抽取本科高校3所,专科学校2所,对这5所高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年级抽取100名学生,男女各半,总体共计400人。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生178人、女生187人,大一学生96人、大二92人、大三90人、大四87人,共365人。本调查采用了三个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焦虑抑郁共存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在校小学生,初步了解儿童焦虑抑郁共存现象的现状。方法:使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调查长沙市某小学2~6年级的565名学生。结果:SCARED筛查阳性的有140名;DSRSC筛查阳性的有97名;两个量表都高于划界分的43名(7·61%)。在焦虑性障碍儿童中,30·71%合并抑郁;在抑郁障碍儿童中,44·33%合并焦虑。焦虑抑郁共存组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退缩分量表得分(平均秩次297·7)高于单纯焦虑组(220·8)、单纯抑郁组(202·2),躯体主诉(268·2)高于焦虑组(232·2)、抑郁组(206·2),焦虑/抑郁(277·2)高于焦虑组(227·7)、抑郁组(219·2),χ2=16·72~22·71,P<0·01。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分量表共存组(9·1±3·3)和焦虑组(9·7±2·9)低于抑郁组(10·6±3·2),焦虑分量表共存组(5·8±2·7)低于焦虑组(8·0±2·5)、抑郁组(9·2±3·0),合群(5·07±2·11)低于焦虑组(6·28±1·68)、抑郁组(6·63±1·84),幸福与满足(5·1±1·8)低于焦虑组(6·1±1·7)、抑郁组(6·0±2·0),F=4·45~74·34,P<0·01。结论:在儿童中焦虑、抑郁问题存在较普遍,焦虑、抑郁共存比例高,焦虑抑郁共存儿童的内化性问题比单纯焦虑/抑郁者更严重,自我意识水平更低,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予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5.
完美主义是预测成年群体消极心理效应的重要个体差异指标[1],成年人的一般完美主义倾向与消极情感[1],包括抑郁、焦虑和敌意[2]呈正相关.杨宏飞等[3 ]就完美主义对正向情绪的研究表明,压力对消极完美主义和生活满意度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选择抑郁、焦虑两个负面情绪指标,探索压力对完美主义与负面情绪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肿瘤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可导致抑郁、焦虑情绪,反之抑郁、焦虑又可促进或加速肿瘤的恶化。病人家属承担着照顾病人、财力付出、兼顾工作等诸多责任有时比患者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本文调查了128例住院恶性肿瘤病人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17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压力来源、病人应对措施、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同时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测量其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焦虑得分≥9分者35人,占20.3%;抑郁得分≥9分者33人,占19.2%。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经济收入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感受“担心疾病可能造成的伤害”(OR=1.76,95%CI=1.12-2.77)、“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85,95%CI=1.18-2.92)、“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16,95%CI=1.28~3.67)和“担心经济条件降低”(OR=2.03,95%CI=1.27~3.26)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4,95%CI=1.26-2.97),越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感受“疾病造成的社会/家庭危机感”(OR=1.79,95%CI=1.09~2.96)、“担心身体/生理功能下降”(OR=2.89,95%CI=1.59-5.24)的压力越大,对疾病越多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OR=1.95,95%CI=1.23~3.11),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较多采取“逃避”的应对措施者较少出现抑郁情绪(OR=0.52,95%CI=0.30-0.90)。结论:2型糖尿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引起的心理紧张和病人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8.
高三学生认知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认知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用镶嵌图形测验(EFT)、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自评抑郁量表(SDS)对273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文、理班高三学生认知方式、焦虑和抑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理科班男女生认知方式差异显著(P<0.05),男生更倾向独立.③高三男女生焦虑、抑郁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更加焦虑、抑郁.④认知方式与焦虑、抑郁相关较为显著(P<0.01).结论高三学生认知方式与焦虑、抑郁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大龄学生群体,其期待高,压力多样而紧迫,心身健康更易受危害[1].本研究面向北京地区,对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抑郁、焦虑状况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北京地区在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涵盖不同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前提下,按比例选取21所各类非军事院校(其中985、211和其他高校各为10、4和7所;综合类、师范类和其他专业类院校各为5、2和14所),以班为单位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5份.其中男524人,女631人;硕一至博三分别为329、564、123、58、58、23人;年龄20 ~ 38岁,平均年龄(24±2)岁.  相似文献   

20.
社交焦虑障碍的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对4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查。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以及掩饰因子均分都高于正常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社交焦虑障碍组解除、制止.回避、隔离和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退缩和躯体化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幽默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社交焦虑障碍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降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增高。社交焦虑障碍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与HAMA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机制有其特点.他们较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