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杨彬  刘应华 《工程力学》2000,1(A01):356-360
管系结构通常承受内压、温度等载荷的共同作用,通过对其进行塑性极限分析,可以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本文首先对工程中的一管系结构进行一维弹性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管系中应力较大的位置进行三维极限分析,从而估计管系的整体承载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迭代算法来求解三维结构的上限极限载荷。调查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缺陷对管道上限极限载荷的影响,并研究了温度载荷作用下,不同类型缺陷对应的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颜永弟 《工程力学》1997,(A01):433-441
本文明确了两种极限荷载及结构强度储备的计算方法,指出了按塑性极限荷载和极限状态进行结构塑设计,最最根本的塑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构可靠度计算的近重要性抽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种近重要性抽样方法来计算结构可靠度,该方法将结构可靠度计算中的重要性抽样方法与结构优化中的近似重分析技术相结合,并引入误差带的技巧,显著减少了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量。运用该方法于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的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用于复杂可靠度计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极限值,控制结构的外观。本文分别从最大裂缝宽度和挠度两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度,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桥梁可靠度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
大多工程设计都是从结构的刚度与强度来控制结构的安全,而对于钢结构来说,稳定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对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的钢屋盖进行了的竖向荷载下的稳定分析,提出了结构极限竖向荷载下的稳定承载力,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构可靠度计算的近似重要性抽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一种近似重要性抽样方法来计算结构可靠度。该方法将结构可靠度计算中的重要性抽样方法与结构优化中的近似重分析技术相结合,并引入误差带的技巧,显著减少了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量。运用该方法于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的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用于复杂结构可靠度计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在内压作用下含纵向裂纹斜接弯管的极限载荷。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含裂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创建了斜接弯管及纵向裂纹的有限元模型,对内压作用下影响这种含缺陷结构极限载荷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弯管形状参数、裂纹形状参数对结构极限载荷的影响。经总结含纵向裂纹斜接弯管的极限载荷随形状参数的变化规律,可知:各形状参数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结构的极限载荷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钢拱桥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随着拱桥跨径的不断增大,拱桥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回顾了三种分析大跨度拱桥极限承载力方法,然后,以上海在建的主跨550m的中承式钢拱桥为例,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详细分析了该桥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只有采用综合考虑结构几何和材料非线性的方法才能准确评估出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最后,探讨了不同荷载分布方式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网格自动应变测试分析系统ASAME测试了11炉批冷轧薄板的成形极限,对实际测量的成形极限与模拟计算的成形极限进行了比较。对冲压的摩托车油箱进行应变分析,根据成形极限图(FLD)确定冲压零件的安全裕度,评价材料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徐志锋  刘应华 《工程力学》2000,1(A01):177-181
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是塑性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极限分析可以直接估计结构在比例加载条件下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本文应用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分别建立了在Mises和Tresca屈服准则下,多组载荷联合作用的薄壁直管塑性极限载荷的解析表达式,该解析可为这类结构的强度和安全计估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正交各向异性结构的塑性极限与安定下限分析问题。基于Hill-Tsai屈服准则和有限元离散技术,采用温度参数法构造了结构的自平衡应力场,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体极限与安定下限分析的有限元数学规划格式,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效率高,精度好,能够为正交各向异性结构的工程设计和安全评定提供一种分析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具有三维复杂构形的复合材料风机叶片的逐次破坏过程和极限承载能力, 将复合材料细观力学非线性本构理论桥联模型与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用户子程序UGENS结合起来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进行极限强度分析。只需提供纤维和基体的材料性能参数、 纤维体积含量以及蒙皮和增强筋的铺层数据包括铺设角、 层厚和铺层数, 就可预报出复合材料复杂叶片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以及叶片破坏所处的位置, 为正确评估和合理设计风机叶片结构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分析方法。以一种20kW风机叶片为例, 用此方法实现了新型复合材料叶片结构的极限分析和合理设计, 提高了叶片的强度和刚度, 有效降低了叶片的重量。本文中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复合材料复杂结构的极限分析与强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郭院成  霍达 《工程力学》1998,(A02):20-24
本文基于外界腐蚀介质对在役钢筋砼杆系结构的影响,分析讨论了在考虑结构内力重分布条件下,受腐蚀钢筋砼结构的塑性极限方法,并预测了在结构腐蚀环境不变情况下,超静定钢筋砼结构最可能发生的极限破坏状态,对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井坑支护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前者表现为任何原因引起的基坑侧壁破坏,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支护结构的变形影响地下结构施工及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基坑设计的稳定性仅是必要条件,很多场合的主要控制条件是变形。变形控制的基本要求是支护结构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还需满足其使用要求,分析了基坑在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条件下,通过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或道路等允许变形值的分析,保证基坑设计和施工考虑的变形值在周围环境允许的变形范围内。最后进行设计计算,说明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火灾场钢结构框架梁极限抗弯、抗剪承载力的分析,提出采用等效楼面活荷载来描述火灾场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削弱,建立了火灾场等效楼面活荷载的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厚涂型不同保护层厚度的框架钢梁极限抗弯、抗剪承载力及等效楼面活荷载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等效楼面活荷载可以直观地描述火灾场对结构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的削弱,使火灾场钢结构受力分析变得简单、清晰。  相似文献   

16.
张荣钢  张宏涛  庄茁 《工程力学》2013,30(4):115-121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采用最小势能原理,提出了火灾下高温钢板剪力墙屈曲后的拉力带模型TSM(Temperature String Modal),依据此假定推导了考虑变温场极限状态下钢板剪力墙屈曲后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完全解,对火灾温度场下钢板剪力墙屈曲后强度进行了研究。利用上述方法对石化炉体装备的钢箱体结构进行了抗火极限分析和结构防火保护的优化设计。实例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为钢箱体结构抗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塑性极限上限分析,利用基本破坏机构迭加的方法,通过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对石油化工装置的钢框架结构进行了抗火极限分析研究。钢框架结构不仅包含了普通的平面框架结构,还有复杂的空间框架结构。并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钢框架的计算程序。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和典型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为钢框架整体结构抗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军锋  徐世瑶  裴昊  刘庆帅 《工程力学》2023,(10):81-88+140
为明确RC冷却塔的风致动力破坏过程和极限脉动风荷载,采用ABAQUS对一代表性结构进行了计算。以分层壳单元模拟塔筒,分别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和双折线模型模拟混凝土和钢筋的非线性本构,在对该塔规范静风极限承载力计算以及与既有弥散开裂模型结果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脉动风荷载下的动力增量分析(IDA),结合变形模式、位移IDA曲线、裂缝分布、应力发展、塑性和刚度演化等方面对塔筒的破坏过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与静风破坏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静风荷载下,塑性损伤模型所得结构开裂荷载与弥散开裂模型结果一致,但前者所得结构极限荷载略高,结构延性更好;静力和动力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果差异来自本构模型、荷载模式和动力效应;脉动风荷载作用下RC冷却塔的结构破坏依然源于迎风子午向受拉导致的塔筒开裂和钢筋屈服,但应更关注塔筒大范围开裂导致的结构刚度下降:动力风荷载作用下塔筒破坏(V0=57 m/s)时混凝土受拉开裂单元比例为63.13%,明显高于静风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等常见土工结构问题为例,讨论土工结构安全系数的两种不同定义,一是极限 荷载与容许荷载之比,一是已有强度参数与保持稳定所需强度参数之比。分析表明,前一定义仅对某些结构适用, 而后一定义原则上可用于各种结构,具体选用要看结构及其所处环境的情况。当两种定义均适用时,允许安全系 数的取值可有较大差别,具体设计时应予注意。此外,还对两种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包括滑移线法、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等传统方法以及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的弹塑性有限元法、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等,对各类 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楠  陈英俊 《工程力学》2000,2(A02):452-456
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分两种最终极限状态即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应变时的极限状态和受拉区钢筋达到单向拉伸流幅区域的上限时和要限状态,得到了延性系数的公式,通过对一些算例的比较发现,采用本文的计算公式得出的计算结构和欧洲、新西兰及日本规范的计算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