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场退火对08Al深冲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卓超  赵骧  左良 《金属学报》2003,39(2):213-216
利用X射线衍射ODF分析方法,研究了电场对08Al深冲钢板单台阶退火和双台阶退火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提高了再结晶γ纤维织构的强度,同时降低了再结晶α纤维织构的强度。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场降低了各取向的形变储能,从而抑制了储存能小的取向晶核的形成及长大,促进了储存能大的再结晶γ取向晶粒的择优生长。  相似文献   

2.
高纯超低碳深冲钢板的固溶碳含量对再结晶γ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三维取向分布函数探讨了高纯超低碳深冲钢板的固溶碳含量对再结晶γ织构的影响,分析了固溶碳与再结晶γ织构及其中的{111}<112>和{111}<110>织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钢中{111}〈112〉再结晶织构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IF钢、低碳钢和电工钢的冷轧织构和退火织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数据分析了该织构的形核机制.特别关注了{111}〈112〉再结晶织构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结果表明,大压下量、代位原子的存在有利于{111}〈112〉再结晶织构,而碳原子及析出相抑制其形成.  相似文献   

4.
微碳深冲钢板的非{111}织构特征及其对γ^—,△γ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试制的St15微碳深冲钢板中,选择-γ变化、△γ一定和-γ一定、△γ变化的两组试样,对其进行织构测量及ODF分析,进而对织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主要织构对-γ,△γ值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试制的这批St15微碳深冲钢板没有出现理想的γ〈111〉∥ND取向线织构,而是主要体现为γ'取向线(Ψ=0-90°,θ=19°,ф=45°)和围绕γ〈111〉∥ND取向线从Ψ=0°,θ=54.7°,ф=62.7°螺旋旋转到Ψ=90°,θ=40°,ф=45°的L取向线.其中,L取向线主要影响-γ值,织构越强-γ值越大,但对△γ值不利.γ'取向线主要影响△r值,织构越强△r值越小但对-γ值不利强的L取向线织构配以较强的γ'取向线织构可以获得良好的-γ,△r值.  相似文献   

5.
微碳深冲钢板的非{111}织构特征及其对,△r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产试制的 St15微碳深冲钢板中,选择r变化、△r一定和r 一定、△r变化的两组试样,对其进行织构测量及ODF分析,进而对织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主要织构对r,△r值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试制的这批 St15微碳深冲钢板没有出现理想的γ〈111〉||ND取向线织构,而是主要体现为γ取向线(Ψ=0-90°,θ=19°,φ=45°)和围绕γ〈111〉||ND取向线从 Ψ=0°, θ=54.7°,φ=62.7°螺旋旋转到 ψ=90°,θ=40°,φ=45°的 L取向线其中, L取向线主要影响F值,织构越强γ值越大,但对△γ值不利.γ取向线主要影响面△γ值,织构越强面△γ值越小.但对γ值不利.强的L取向线织构配以较强的γ'取向线织构可以获得良好的γ,△γ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SPCE级冷轧深冲板进行热压缩试验,在变形温度900~1100℃和变形速率0.01~1 s-1条件下研究了微碳钢奥氏体变形期间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动态再结晶模型,得出了微碳钢动态再结晶形变激活能,并对粗轧5道次的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对生产试制的微碳深冲钢板的热轧、冷轧和退火试样的织构和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描述了非{111}织构的工序演变过程,并与常规的{111}织构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非{111}织构的演变过程中,热轧终轧温度(FT)和冷轧压下率(CR)体现出对织构比较明显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深冲铝板中的再结晶织构与选择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子显微分析(TE)和ODF织均分析,研究了纵横轧制铝板再结晶退火前后的织构和再结晶过程.直接观察到再结晶过程中的选择长大,经电子衍射分析了新晶粒的取向,并通过极图分析了各织构组分<111>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纵横轧制铝板再结晶过程中存在选择生长现象,并最终决定再结晶织构;面心立方金属中这种取向关系约为40°<111>  相似文献   

9.
赵骧  关史江 《金属学报》1995,31(6):B262-B265
代助三维取向分布函数探讨了高纯超低碳深冲钢板的固溶碳含量对再结晶γ织构的影响,分析了固溶碳与再结晶γ织构及其中的<111>(112)和<111>(110)织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无间隙原子钢(IF钢)板的织构及板材与轧向夹角为0°、15°、30°、45°、60°、75°、90°的r值。模拟计算了Sachs模型和反应应力模型在体心立方结构12个{011}<111>滑移系开动情况下的拉伸变形规律。基于两个变形模型和板材的织构信息,计算了板材与轧向不同夹角时的r值。对不同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德国Hydro公司3104成品铝板为实验材料检测了铝板织构及板材塑性应变比r值。由板材织构基于Sachs模型和反应应力模型计算了铝板的工程r值及φ2=65°ODF截面的不同取向晶粒的r值。结果表明,立方织构及立方织构与S织构之间的过渡织构有较高的r0,而S织构的r45值较高,立方织构、S织构和它们之间的过渡织构都有较高的r90值,此3种织构组分造成3104板材r90值最高。增强过渡织构可同时提高r0和r90值。最佳的立方织构、S织构和过渡织构的体积配比,就有可能获得最小的深冲制耳,从而显著提高3104铝板的深冲性能及成材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微碳低合金钢在罩式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组织演变和再结晶动力学规律,根据Johnson-Mell理论和Arrhenius再结晶激活能的计算,建立了再结晶体积分数与退火温度和等温时间的热力学模型及退火温度与完全再结晶所需时间的动力模型。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相互得到验证,并都揭示了随退火温度的增加,再结晶孕育期和完成时间缩短的规律;在同一温度下,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直至完全再结晶。另外,发现在Ac1附近退火时,存在再结晶与相变的竞争现象,当保温时间较短时以再结晶过程为主,而长时间保温时则以相变过程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冷轧压下率IF钢进行模拟连续退火试验,研究在冷轧-退火过程中冷轧压下率对微结构和织构演变及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后原始晶粒拉长变形,样品具有强α取向线织构和γ取向线织构,α取向线织构的极密度最大值随压下率(65%、72%、80%)的增加从7.7逐渐增加至13.1。模拟连续退火后发生完全再结晶,在65%、72%、80%冷轧压下率下分别生成15.6、18.8和17.6 μm的均匀等轴晶。模拟连续退火后,α取向线织构被消除,γ取向线织构变化不大,极密度最大值转移到γ取向线,且随着压下率的增加从7.8略微增大到8.6。不同压下率样品模拟连续退火后,深冲性能良好,随着压下率的增加,r-从1.77 逐渐增大至2.17,Δr从0.54降低至0.02,n-从0.284减小到0.272。  相似文献   

14.
CSP卷取温度对冷轧深冲钢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轧卷取温度对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冷轧深冲板的性能、组织和织构的影响。CSP热轧板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随卷取温度降低,晶粒尺寸略有减小。660℃和680℃卷取的成品冷轧板组织为等轴晶粒,卷取温度不超过600℃时则以"饼型"晶粒为主。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低于600℃卷取的成品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其加权平均塑性应变比(rm)可达到1.80以上,伸长率超过49%。随卷取温度升高,成品板的{001}〈110〉和{110}〈110〉织构的取向分布密度逐渐升高,{111}织构取向分布密度先升高后降低,{111}〈110〉和{111}〈112〉织构取向分布密度差值也是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15.
纯钛板材冷拉成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与织构演变(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纯钛板材冷拉成形过程中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化规律。半球形壳体件在深拉延过程中由于各部位变形模式及应变形式的不同会形成胀形区、拉深区及法兰区等3个区域。结果表明,在拉深件的3个区域中塑性应变均由位错滑移与变形孪晶共同作用。纯钛板材及其拉深件中的织构包含轧制织构与再结晶织构。由于变形孪晶与位错滑移对织构的影响规律不同,初始板材织构的强度及类型在深拉过程中不断变化。变形孪晶对初始织构具有弱化作用,特别是对于再结晶织构,这种弱化效应更为明显。由于拉深区产生的孪晶较多,再结晶织构消失。此外,大拉伸变形时位错滑移为主导机制,织构强化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冲压试验,结合光学显微镜(O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汽车用5182铝合金板在不同冲压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冲压速度为0.1 mm/s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组织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演变;变形温度为523 K时,随着冲压速度的减小,合金组织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演变;变形温度的升高、冲压速度的降低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板材弯曲之后在其弯曲角隅部进行拉深工艺 ,若应用传统的拉深方法 ,大多会使该弯曲角隅部的材料流动产生挤压 ,而造成材料皱褶或破裂的现象。本文对此现象进行研究 ,并提出一种在拉深过程中可控制板材与母模相对流动的设计方法 ,借此解决材料挤压现象 ,使成品在其弯曲角隅部的拉深达到圆滑平顺而无皱褶或破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EBSD分析方法,对CSP试验钢冷轧板退火过程中组织转变和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的再结晶过程属定向形核,冷轧基体织构主要是成条状的{111}<110>、{111}<112>和{001}<110>取向。新的再结晶晶粒主要是{111}<112>和{111}<110>取向,且两种取向相互生成。在再结晶温度区间有利于形成{111}<110>和{111}<112>取向,在晶粒长大阶段会生成大量的对深冲性能无明显影响的{112}<110>取向转变。因此,控制再结晶温度区间内形成的{111}取向稳定存在而不发生转变,将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