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博物馆从数量到展览规模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地争相建设能够成为城市文化的地标。然而,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陈列的容器,也是观众体验与认知不同地域文化的媒介。在关注博物馆造型和形象的同时,其展示空间也应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隐喻是博物馆传递主题信息与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展示空间中的隐喻思维体现了博物馆展示语言、叙事及其对观众认知的影响。设计师借助隐喻的视觉转译塑造展示空间的关系,进而引导观众的体验与解读。因此,展示空间设计的隐喻思维体现了博物馆主旨、展示语言与观众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基于符号学和概念隐喻等理论,本文将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提炼为“容”与“器”、叙事与隐喻,并通过实际案例从空间叙事、观展动线及展品与主题关系等方面分析隐喻思维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分析了博物馆展示空间序列与展览主题叙事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富有叙事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方法,拓宽了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创意思维。博物馆展示空间序列是功能上的交通路线组织,更是建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空间组织方式。文章首先从叙事主题、节奏控制、焦点空间的设置等方面分析博物馆展示中空间叙事的构成要素和特点,探究博物馆展示空间组合的变化与序列设计之间的关联;最后分别剖析了顺叙、倒叙、并叙和插叙等叙事方式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序列中的应用及效果。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序列设计中导入空间叙事的设计方法,可以使展示空间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视知觉体验,更有效地传播展览信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艺术博物馆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资料进行研究,得出独立展柜适合展厅空间和展品体积较小的情况使用,大通柜适用于场地空间和展品体积较大的情形,桌柜适于展示长幅手卷与古籍及体积小巧的艺术品,壁柜与台柜能充分利用展厅空间的结论。通过对影响展柜类型与选择的要素进行研究,发现展柜的应用与选择要围绕展品特性展开,其设计风格要服从于艺术博物馆建筑周边环境和外观设计,还有与展厅规模大小,装修风格与展览主题相呼应。艺术博物馆空间陈列家具的分类与选择应用应注重系统性与科学性,对陈列家具功能特征的把握有助于为博物馆陈列家具的设计提供设计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的展品陈列目的是调动并发挥观众的潜能,将展品要传达的信息准确快速地传递给观众,因此博物馆作为传达信息的媒介,它本身就附带艺术价值的表现特质,应该让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有一种美的享受。展示设计中展品作为展示的主体,整体的展品风格和其陈列方式应该始终围绕展示主题这一最终目的,在整体秩序达到均衡统一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项展示空间设计出丰富的变化。本文从博物馆的展品与分类、展品陈列的设计需求和基本原则三个方面来探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几大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的民俗博物馆的传统形式与现状,对影响观者的参观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探析我国民俗博物馆,目的打破我国传统民俗博物馆建筑形式与展示的单一性,在民俗博物馆的整体展示概念中达到中式园林语意加上中西建筑冲突。分析展示设计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探讨展示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展品文化、博物馆展示空间展示形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心怡 《家具》2014,(1):51-55
为研究采用现代手法展示的博物馆空间中家具的设计方法,笔者从设计的多个角度对博物馆中家具的类型及常用尺寸、家具在博物馆定制设计时的要求做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在各种新型展示方法的基础上,博物馆家具首先应该满足展览环境中的特定功能,家具的用材和结构需保证展品的安全。此外,博物馆中家具的造型应该体现展览的主题,并应该考虑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使观看者获得好的观看体验。最后就家具的可持续性使用原则,提出针对不同主题的展览,家具应便于移动和更换。  相似文献   

7.
历史博物馆是众多博物馆中有着明确主题思想的博物馆,它具有保护管理、传播民族文化等功用。随着历史博物馆数量的逐年增加,专题展览活动愈来愈多,展览也更具有专业性、历史性、科学性、趣味性、延续性等多种特点。这些高标准的精神内涵则需要通过博物馆展陈设计展现出来,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同时追溯历史,使受众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将其传承下去。本文有针对性地以西夏博物馆新馆展陈设计为例,对历史博物馆展陈设计进行研究和创作。  相似文献   

8.
以多感官交互与交互艺术展示空间设计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交互艺术展示空间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各个交互艺术展示过程中的展示要素,完善不同类别的交互艺术的展示空间设计,从交互展品的展示需求出发,对现场交互效果,展馆空间立面色彩以及色彩表现,空间营造氛围与展品结合等方面对交互艺术装置展馆的室内设计进行探讨。旨在能够使参与者在空间内具有良好体验感受,并为交互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社会形式的发展下,人们具有一定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这样一来,他们对于地域性历史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地域性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等,其建筑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往往通过造型设计、展示内容、地域色彩等方面给参观者展示地域性文化,其展示性的好坏决定着博物馆的意义。本文从地域性文化和博物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期望能够让地域性博物馆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一直以来在建筑设计中处于重要地位。我国的博物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设计发展后,表现出来参差不齐的设计水平。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建筑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的探究,整理出几点体现地方文化的方法。使博物馆建筑设计能体现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新兴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与更新,对于展示空间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手法和表现方式,使得展示内容和形式呈现出虚拟化、数字化的趋势。数字化的展示方式在丰富展示形式的同时,还能带来更智能化、参与性、互动性和分享性的传达方式。展览作为一个文化传达与交流地点,如何巧妙地融入新媒体的技术,使展示信息更高效、准确地传达,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虽然展示技术不断发展,但不变的仍是展示的空间营造、展品的陈列以及对于观展人的需求的考虑,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12.
瑞典风尚     
《中国服装(北京)》2014,(13):133-133
5月23日,斯德哥尔摩Sven-Harrys艺术博物馆推出《瑞典时尚:2000-2015》展,该展览将于8月31日闭幕.期间,观众可一窥在过去十五年间瑞典时尚界审美概念的转变历程. 本次展览侧重展现瑞典时尚界最具创意性的设计,展品为瑞典重量级设计师的设计手稿、照片、录像以及创新性时装,包括罗德耶尔(Rodebjer)、Acne Studios、Cheap Monday、凯琳·韦斯特(Carin Wester)等设计师.  相似文献   

13.
随着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建筑都在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对于观察和感受一个好的艺术博物馆建筑,我们能体会到的是建筑与环境浑然天成的场所氛围、舒服的功能流线和空间组织。雕刻时光年代经典艺术馆设计把场地环境选择作为首要基本要求,其次将外观造型、内部功能划分为设计关键因素,使馆内空间既丰富而吸引人的参观,同时作为展品的背景也不喧宾夺主,从而创造一个生动、适宜、富有文化内涵的年代艺术馆空间。  相似文献   

14.
对于纪念馆来说,光是渲染展厅气氛,烘托文物展品的重要手段,不同色调光影的配合,可以营造不同的展览效果,这也是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内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的设计理念不同,但在灯光的运用上基本有以下三种:自然光源、人工光源和综合光源。一些展馆过于强调灯光造型,完全采用人工布光来营造展厅氛围,不免造成一些能源的浪费。文章探索自然光在展厅的合理运用,以及通过灯光的智能控制达到展厅氛围的切换和展品的保护,这也将是纪念馆行业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柴彦宇 《丝网印刷》2022,(13):68-70
分析新媒体技术在艺术展览中的应用,通过Team Lab工作室的优秀展览案例,提出沉浸式艺术展览空间的设计方法,以叙事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体验为核心,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构建多层次沉浸式体验,为我国艺术展览的发展创新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日趋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今天,世界逐渐变成一个整体。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设计正面临来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当代设计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不但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推动我国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地域文化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开放,但是当今大部分人对地域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特别是年轻人,要准确地宣传地域文化和精神,就是要将地域的精华展示在众人中。对其进行设计物化可以更好的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播。设计难点体现在地域文化提取与剖析再结合现代设计手法不应仅仅把地域文化产品局限在造型艺术的范围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其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发展,旅游地特色食品拥有着广阔却竞争激烈的市场。民族插画元素作为一种既富有文化特色又具备艺术内涵的表现语言,如何在旅游地特色食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合理应用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这需要从民族插画元素的艺术特点和价值体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民族插画元素应用到旅游地特色食品包装中作为一种符合消费者审美的新趋势,分析其设计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可以对旅游地特色食品起到更好的宣传和推广作用,也为旅游地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展示变革为背景,以美国新闻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媒体介入下的博物馆情境设计特点与发展趋势。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展示情境由"展品""媒介""空间""观众"等要素的基本面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数字媒体介入下的博物馆情境设计为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方式和体验内容。本文以美国新闻博物馆中的部分展项为例,探讨了数字媒体介入下博物馆所呈现出的"增强体验""沉浸体验""虚拟体验""个性体验"等数字时代特有的体验特征,并提出面向观众认知提升的博物馆情境化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李昕懿 《造纸信息》2023,(5):119-120
海南椰雕是海南本土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同时也是城市名片的象征。文章以海南椰雕为研究对象,介绍海南椰雕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工艺进行重点介绍,探索其中的艺术意义,从而探讨海南椰雕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的美学价值,使海南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展现,推动海南地域文化发展,展现椰雕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20.
空间叙事策略介入建筑环境与空间的设计,有助于空间精神的传递和叙事效果的提升,从而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精神的当代延续。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新疆国际大巴扎为例,研究其建筑及展示环境中的叙事表达与叙事策略,分析出空间叙事设计策略展现在递进的3个层次:建筑形式与空间叙事主题的关系,建筑及展示空间与叙事氛围的关系,以及叙事氛围反作用与观者体验解读感知。大巴扎叙事策略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建筑实体物质空间,居民和观者也紧密参与其中,自发形成融融与共的当代民族精神。既为地域建筑空间内涵的当代再生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同时也推进了本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