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科学》2014,(1):F0002-F0002,F0003
<正>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于12月19日发布。中科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6.9岁。经过此次增选,两院院士总人数分别为750名和807人。其中上海新增8人(5名中科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至此,在沪院士扩容至165名。以下是上海这次新当选两院院士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煤,这种深埋地底千万年的财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不断加剧的开采和简单粗犷的加工方式给采煤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何洁净高效地利用好煤,使这个地下的"乌金"变成"真金",是许多科研工作者探索的目标。谢克昌,山西五台人,曾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12月,谢克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山西本土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位煤化工学科的院士。他曾站在院士增选答辩席上说:"作为一名煤炭能源基地的有良心的科技工作者,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都 70 岁了,也不美了,你看我这模样也美不了了!而且,到了这个岁数,我只希望踏踏实实干点该干的事,多留出点宝贵时间来做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2022 年 5 月 13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当选 2022 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面对记者的提问,获此称号的江亿一本正经地调侃道。  相似文献   

4.
<正>[院士名片]杨小牛,1961年6月17日出生于浙江衢州,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信号处理技术专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5.
浙江大学已走过108年的风雨历程,培养了40余万求是学子,跃上了科学苍穹的星座,并闪耀各自的光芒。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下称两院院士)可说是天庭中璀璨的亮星。截至2002年底,在浙江大学这块热土上深造或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有140余人,其中谷超豪、胡和生是惟一的夫妇院士,被我国科学技术界传为美谈。胡和生还是中国数学界第一位也是惟一的女院士。1991年,胡和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喜讯传来,复旦大学校园充满着欢乐,她的丈夫谷超豪院士也兴奋不已,并挥笔写下了一首诗《贺和生》:“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传,…  相似文献   

6.
张高勇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该院产业科技委员会委员,农业、轻纺和环境学部常委;担任中国日用化工研究院院长、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多所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意味着极高的荣誉,是国家和学术界、科学界对科研人员的最大肯定。在国人心中,两院院士是民族的脊梁,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3月出版了一套《共和国院士回忆录》,共2册,近70万字,由80多位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两院院士亲笔撰写。院士们以牢固的国学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用朴实的文字诠释了人生的哲理和感悟。  相似文献   

8.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站在浙江大学百余年办学史的门槛上,环顾时空,只见40余万求是学人自求是园源源奔向社会,宛若芳草撒播在全世界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沐浴着时代的阳光,争奇斗妍。更令人兴奋的是在浙江大学工作或学习过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140余位教授,如跃入科学星天的奇秀。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并为浙江大学百余年办学史写下了或正在写着光辉的一页。其中浙江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时璋,是一颗令世人…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沉积专委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17年10月28~30日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第十届沉积专委会副主任马永生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大会的主题为:地球系统演化与沉积学.100余家相关单位的2146位注册代表出席本次大会,包括14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此次沉积学大会录用1762篇摘要,  相似文献   

10.
余丁  范勃 《科学通报》2012,(30):2894
中国工程院赵梓森院士的《光纤通信技术概论》终于面世了.本书的付梓实属不易,它是赵院士科研成果的总结,全面论述了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光纤制造工艺、光纤通信用的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网络、无线网络和光纤网的关连、接入网、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本书使通信界人们更加认识光纤通信是当今通信的主要基础,读完后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相似文献   

11.
正庄文颖,真菌学家,1975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她在真菌的世界里默默耕耘,凭着科学报国的热忱和坚持,她用自己的行动照亮了我国真菌学研究的前进之路,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不久前,庄文颖被遴选为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6月1日江泽民主席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时的讲话中,谈到“前几年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随后又提出‘知识经济’,最近美国副总统戈尔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真是日新月异啊!”  相似文献   

13.
金怡濂,江苏常州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美誉。金怡濂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他曾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当选过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受聘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花钱买不来高技术2003年2月28日,一个激动人…  相似文献   

14.
方鸿辉 《自然杂志》2009,31(2):120-123
医学遗传学家曾溢滔1939年5月27日生于广东顺德.1965年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兼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溢滔长期从事人类遗传疾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胚胎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我国基因诊断研究和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新一代人工智能必然要重构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的方式,因此,我认为,下一个被冲击的行业一定是教育。”—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李德毅院士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指出,“近几十年,我们的教育倡导学习外语,而学外语主要依靠记忆力,30岁之前我花费了6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8日上午10时,北京人民大会堂,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万众瞩目的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花"落两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同获大奖.  相似文献   

17.
<正>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表示,我国迫切需要推进IPv6升级。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的帧结构预留了可增加功能的字节,会有新的技术空间。在IPv6新的体系下,为新增根服务器带来了希望,拥有根服务器则意味着我国在顶级域名上获得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提高工程技术研究水平和设计、建造、运行能力,加强现代基础工程建设,国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并设立院士制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工程技术的重视,以及对全国工程技术界寄予厚望。 各方面对成立中国工程院十分关心,许多工程技术专家和部门,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今年初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以宋健同生为组长的中国工程院筹备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全面  相似文献   

19.
“爱我中华”,这是李德仁的曾祖父留下的家训首句。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将这种爱国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中国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受上海市水务局的委托,会同华东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长江河口系统监测和综合研究"院士咨询会.鉴于上海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及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目前长江口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态势,上海可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