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动力学虚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配气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并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计算2种凸轮型线的特征参数及凸轮轮廓面.分析了在不同凸轮转速下2种凸轮型线的气门运动情况,利用信噪比讨论配气机构的动态特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的仿真模型对配气机构的运动规律有良好的预测效果;通过比较发现,FB-Ⅱ型凸轮在低速时动态性能较好,而高次方凸轮型线在较高速度时动态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吴楠  廖日东 《柴油机》2004,(Z1):153-156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实现对某柴油机配气机构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各运动件的动力学特性.根据仿真结果对凸轮型线进行评价,为凸轮型线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证实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柴油机配气机构的仿真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顶置式凸轮轴配气机构凸轮载荷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电阻应变片测量摇臂气门端载荷,间接计算凸轮与摇臂滚子之间接触载荷的方法。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该配气机构的虚拟样机,求解凸轮载荷,仿真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并为此类配气机构的研发设计、磨损估算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燃机配气机构ADAMS虚拟样机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发动机开发是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之一,其重点是建立开发系统的计算机虚拟样机模型。作者使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和最具权威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并以某高速柴油机的配气机构为例,建立和测试了该机构的虚拟样机,实现了机构开发初期无物理样机条件下在计算机上仿真分析该机械系统的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配气机构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工作可靠和平稳性。对配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成为研究的重点,也是提高配气机构性能的关键。本文针对某船舶用四气门柴油机,建立了其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结合Pro/E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模型参数,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计算,完成了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为配气机构动态性能的评价和优化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鹏  李鹏飞  黄映云 《柴油机》2011,33(3):33-36, 50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柴油机整机的刚柔多体动力学模型和单独配气机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动态性能研究,获得了柴油机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对比上述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利用柴油机整机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不仅能够获得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还能获得许多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7.
刘坚  张晓峰 《内燃机车》2010,(10):11-15
针对某型柴油机的配气系统,进行了中压共轨电控可变气门系统设计。并利用Pro/E软件进行了电液控制配气机构三维实体建模,导入ADAMS中建立了多刚体动力学可视化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Hydraulics建立了液压驱动源,以实现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耦合仿真,对气门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Patran对电液控制配气机构的关键部件活塞顶杆进行了网格划分,对活塞顶杆进行了柔性化,并导入ADAMS中建立刚柔混合模型,对活塞顶杆进行了强度分析,为后续加工、材料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结构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承受着强烈的机械振动、冲击及热负荷,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NVH性能。本文以某增压发动机配气机构为研究对象,从动力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应用配气机构专业分析软件AVL-EXCITE Timing Drive,建立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下置式凸轮配气机构建立多质量动力学分析模型,以MATLAB软件为平台编制了下置式凸轮轴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程序,对6V150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为配气机构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适合于高速车用发动机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论述了用有限元法对配气机构动力学进行模拟研究的优越性。用有限元模型及多质量模型对493车用增压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自振频率计算及动态响应计算,并在台架上实测了该柴油机气门加速度曲线。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