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乳制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制品工业生产废水由于含有大量的高溶解性的有机物如乳蛋白、乳糖、乳脂等物质,因此化学需氧量COD非常高,同时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属于可生化性较好的废水。国内外专家针对废水特点大多采用生物处理方法,也有采用生物和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该文分析了乳制品工业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综述了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在乳制品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介绍了乳制品工业废水资源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生物预酸化处理明胶废水对活性污泥减量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胶废水具有高钙、高COD等特点而难于处理。通过对明胶废水进行生物预酸化处理,研究了活性污泥法处理明胶废水过程中COD去除率、MLSS、MLVSS以及无机灰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生物预酸化处理后,明胶废水的p H由11.8降至7.4左右,COD由1 058 mg/L降至671 mg/L。后续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与未进行生物预酸化处理相比,MLSS、MLVSS呈明显下降趋势,最终COD去除率达到90%;同时由于反应器维持在较低的p H下运行,避免了曝气生成CaCO_3沉淀,污泥无机灰分减少。生物预酸化处理对污泥减量化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8.
PTA精制过程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TA精制过程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化学需氧量(COD)高、难处理的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用于PTA废水处理的物化技术、生化技术及物化-生化联合处理技术,评析了各种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并对PTA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内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内电解法对印染废水、靛蓝生产废水、电镀废水及炼油厂含油废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ODCr的去除率可达50%-70%,色度、硝基苯、酚、重金属离子及油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污泥负荷法和泥龄法是活性污泥工艺设计的主要计算方法,这2种设计方法偏于安全、保守,以经验为主,没有反映出活性污泥工艺中生物反应机理,缺少理论支持,适用范围窄,而数学模型法才是活性污泥法设计的发展趋势,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活性污泥工艺设计可以有2种方法选用:试算法和优化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硫酸厂酸性污水减排技术进展。探讨了酸性污水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中和、固-液分离、污泥处理、稀酸及中和水回用的特点与应用情况。我国硫酸厂酸性污水减排仍要立足于源头治理,尽量减少污水产生量;利用好现有成熟的石灰-铁盐法、硫化法、电絮凝法等中和技术及污水、污泥分离回收技术,确保硫酸厂污水达标排放和有效利用。建议在提高传统铁盐法和硫化法的脱除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加快吸附法、萃取法、膜过滤法等新技术脱除酸性污水中砷及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靖安县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小、污泥产量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了比较适合实现该地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阻垢剂在含钙污泥减量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污泥处理磷钙废水(采用明胶生产企业排放的磷钙废水)过程中阻垢剂对污泥活性的作用及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体积稀释比(磷钙水:自来水)为2:1时,将Ⅱ号阻垢剂按照0.4 mL.L-1的投加量投加到反应器中后,使得钙盐对活性污泥体积指数的压缩性得到缓解,压缩速率减缓69%,从而使得活性污泥絮凝体积有所释放,保持了较好的生物活性,MLSS的值低于未加阻垢剂的反应器,产泥速率可降低60.56%,明显减少了污泥中无机灰分的含量,从而减少了钙泥的产出量,达到钙质废水处理中污泥减量化的目的;同时投加阻垢剂的反应器COD去除率高于未加阻垢剂的反应器,平均可增加16.25%,说明阻垢剂的使用使得污泥活性有所恢复,提高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简要介绍兼性塘的基本原理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复合生物处理工艺,由于采用多段串联设计,污染物在反复经历好氧、兼氧及厌氧环境的过程中得到去除,同时,产生的剩余污泥也被降解消化怠尽。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利用复合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医院废水的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分析了该工艺存在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被列为全球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淡水资源被严重污染的国家。因此,污水净化以及净化水的有效重复利用就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一项战略性问题。污水生物处理是目前应用广泛、处理效果好而且经济的一种水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其中的代表,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以溶解性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并不断增长繁殖,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8.
19.
20.
针对乳饮料废水水量大、水质不均匀、pH值波动大等特点,介绍了物化-A/O处理工艺的设计,对各处理构筑物的设置要求、参数选用、设备选型、附件安装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出要注重事故池、中和池的设计;建议气浮采用平流式加压溶气形式;二沉池不建议选用斜管沉淀池;对填料支架的做法应建立相应标准和规范;对物化污泥和剩余污泥,可通过设置框式搅拌机先行混合,再进行压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