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效应,为研究濉汴河灌区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对灌区采取适当的减排固碳措施提供依据和建议,分别从稻田 CH4 排放、农用地 N2O 排放、农用柴油 CO2 排放、排灌电力生产造成的 CO2 排放以及作物生长季碳通量等方面,估算灌区2021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吸收量,并针对相关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分析其对灌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濉汴河灌区 2021 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为 7.21 万 t CO2 当量,且主要的排放组成是农田释放的 CH4 和 N2O。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小型水域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采用温室气体快速分析仪-密闭式静态通量箱法对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学求索溪冬季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CH4和CO2)进行了24 h连续观测。观测结果显示,CH4和CO2的变化呈正相关,CH4和CO2全天均处于释放状态;CO2通量与气压、水温呈正相关,与气温、p H值、溶解氧、叶绿素a呈负相关;CH4仅与气压呈正相关而与其他环境因子均呈现负相关;CH4和CO2在10:00和21:00左右同时接近全天的平均值,该时段可作为单次采样时间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东平湖沉积物酶活性与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9月布设23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样品,分析沉积物中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顶空法和双层扩散模型估算水气界面N2O、CO2排放通量;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探讨影响酶活性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沉积物脲酶、...  相似文献   

4.
N2O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控制其大气浓度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污水生物处理的硝化反硝化过程是N2O的重要源强之一,N2O的逸出主要发生在亚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而且逸出量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深入了解N2O的逸出机理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规律是有效控制N2()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试考察了气水比对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72 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75 min,温度14~20℃的条件下,气水比为6∶1[气体流速为16.2 m3/(m2.h)]时,BAF能实现较好的同步除碳脱氮,CODCr、NH3—N及TN去除率分别为82%、84%和42%;当气水比为10∶1[气体流速为27 m3/(m2.h)]时,虽然NH3—N的去除率提高到88%以上,但碳氧化和反硝化受到限制,CODCr和TN去除效果分别降低为80%和31%;当气水比降至4∶1[气体流速为10.8 m3/(m2.h)]以下时,BAF对CODCr、NH3—N和TN的去除均受到限制,去除率分别低于68%、64%和27%。为达到较好的同步除碳脱氮效果,建议同步除碳脱氮BAF中气水比宜控制在6∶1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法探讨了天然膨润土吸附废水中Pb2+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天然膨润土用量增加时,吸附量随之减少。而当初始pH值在4~6变化时,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加。此外,当温度或Pb2+初始浓度升高时,吸附量也随之增大。由于反应速度较快,吸附6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90min后天然膨润土对Pb2+的吸附量为6.52~19.15mg/g。吸附动力学规律遵从Lagergren准二级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态法探讨了天然膨润土吸附废水中Pb2+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天然膨润土用量增加时,吸附量随之减少。而当初始pH值在4~6变化时,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加。此外,当温度或Pb2+初始浓度升高时,吸附量也随之增大。由于反应速度较快,吸附6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90min后天然膨润土对Pb2+的吸附量为6.52~19.15mg/g。吸附动力学规律遵从Lagergren准二级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经高温碳化为炭纤维,采用1mol/L H3PO4活化制备成活性炭纤维吸附剂,荧光素为吸附质,研究ACF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碳化温度为750℃,投加量为0.2 g,pH为3时,ACF对溶液中的荧光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ACF对低浓度荧光素溶液具有显著吸附效果,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强度因子a为正值,表明吸附过程在本试验条件下可自发进行,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9.608mg/g;吸附在8 h后达到平衡,带入试验数据校对得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描述ACF对水中荧光素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和吸附机理表明,玉米秸秆高温碳化ACF能有效处理含荧光素废水。本研究从影响因子、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热力学方面探讨了玉米秸秆活性炭纤维对荧光素的吸附过程,以期为吸附法处理此类废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电厂的粉煤灰为吸附剂,用于吸附去除模拟废水中的Pb~(2+),探讨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Pb~(2+)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5℃时,在粉煤灰的投加量为0. 5 g、吸附时间为150 min、pH=2. 4和Pb~(2+)浓度为200 mg·L~(-1)条件下,粉煤灰对Pb~(2+)的去除率可达92. 4%。②粉煤灰对Pb~(2+)的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模式,但更符合Freundlich模式。③吸附热力学参数△G值均为负,说明吸附为自发过程;△H和△S均小于零,说明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④粉煤灰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及Weber-Morris扩散方程,吸附过程主要由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0.
某富营养化池塘夏季温室气体通量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富营养化浅水池塘昼夜性的温室气体通量特征,利用DLT-100温室气体分析仪高采样频率的优势,通过48 h的在线观测,获得了宜昌野猪林池塘夏季CH4和CO2扩散和冒泡释放的昼夜性通量数据。观测点F点水气界面总CH4和CO2通量分别约为595.2,1 450.8 mg/(m2·d),CH4和CO2气泡排放量分别占到总排放量的99.7%和3.0%。观测期内冒泡存在高度时间变异性,最大的一次CH4冒泡释放速率为424.28 mg/(m2·h),占2 d内总气泡释放量的35.75%,而大多数时段的CH4冒泡速率低于20.0 mg/(m2·h)。监测期内CH4和CO2扩散通量的最高值分别为各自最低值的6.0和6.5倍。监测表明,富营养化浅水池塘夏季CH4通量非常高,且主要以冒泡方式释放;而CO2通量明显响应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交替的新陈代谢作用,存在昼夜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