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科非合作患儿固定网的制作及使用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证非合作患儿安全顺利地完成口腔治疗 ,我科参考国内外资料于 1990年研制了第一个非合作患儿固定网。多年来 ,随着使用过程中的不断改进 ,现已成为 5岁以下非合作患儿强制性治疗的良好辅助工具。提高了非合作患儿口腔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期儿童牙病治疗的系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龄前期儿童(3~7岁)的牙病治疗是口腔科医护人员最为棘手的问题。一些患儿不愿进入口腔诊疗室,有的在治疗中哭闹或紧闭嘴唇拒绝治疗,虽经家长反复劝导,患儿仍不肯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往往使用张口固定器强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虽能一时奏效,但由于很多患儿的牙病需多次治疗才能痊愈,  相似文献   

3.
总结54例口服味达唑仑镇静下行口腔治疗患儿的护理,对治疗前的护理准备、治疗中的护理、治疗后的观察及出院指导进行详细介绍.52例患儿顺利完成了预定的治疗,2例因镇静效果不理想改行全身麻醉下治疗.认为儿童口服咪达唑仑镇静可减轻或消除其对口腔治疗的恐惧感,从而使口腔治疗顺利进行,而细致的护理配合是缩短治疗时间、保证患儿安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琦 《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12):1128-1128
目的 了解儿童在口腔科就诊时的心理行为。方法 分析患儿治疗时的合作程度与治疗手段关系。结果 实践证明,在儿童口腔诊疗中,能否有效地处理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决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口腔治疗时应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取得信任和配合,才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硬腭吸附异物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2001-2007年诊治的23例硬腭吸附异物惠儿的病例资料.结果:使用德国产HABER弹性咬合器打开患儿口腔,门诊无麻醉条件下一次性取出异物,无并发症.结论:婴幼儿硬腭吸附异物与其口腔生理功能、解剖特点相关,预防是关键.弹性咬合器的使用,无损伤、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万秀玲  郑晓蕾 《护理研究》2007,21(10):2742-2742
我院儿科病房每年收治大量白血病惠儿,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许多贵重的化疗药物、升白细胞药和抗生素。因患儿的医药费多为自费,病人家长对使用不同的贵重药有不同的想法。为了用药安全、家长放心,管理制度化,我科自行设计了贵重药品使用签字表格。经过3年多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万秀玲  郑晓蕾 《护理研究》2007,21(30):2742-2742
我院儿科病房每年收治大量白血病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许多贵重的化疗药物、升白细胞药和抗生素.因患儿的医药费多为自费,病人家长对使用不同的贵重药有不同的想法.为了用药安全、家长放心,管理制度化,我科自行设计了贵重药品使用签字表格.经过3年多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穆春文 《天津护理》2012,20(3):146-147
为保证手术安全,防止术中意外损伤,我院儿童口腔科在215例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采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需拔除埋伏多生牙的患儿215例,共271颗牙.存在2颗者52例;3颗者2例,其中男148例,女67例,年龄5-15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合作患儿束缚下口腔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首次口腔治疗的非合作患儿300例,年龄为3~5岁,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施束缚下口腔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束缚下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项目分别为龋齿充填、乳牙根管预备、乳牙根管充填,对比两组口腔治疗时长、治疗后患儿对下次治疗的接受度、家长对本次治疗及医护配合默契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龋齿充填、乳牙根管预备、根管充填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对下次治疗的接受度、家长对本次治疗及医护配合默契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合作患儿的首次口腔治疗时,选择束缚下治疗配合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及提高对口腔治疗的认知,提高疗效、再次就诊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神经内科常见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我科自2002年2月~2003年2月,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息儿9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国有哮喘儿童1000万。我科自2004年1月~2004年7月共收治24例哮喘息儿,患儿达临床缓解后随机分为2组,行雾化吸入的治疗组12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青少年糖尿病患儿生活质量、家庭环境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患儿的家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58例青少年糖尿病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分析青少年糖尿病息儿生活质量及其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患儿的躯体功能、学校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糖尿病患儿家庭的矛盾性、控制性高于常模,知识性低于常模;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知识性、控制性呈正相关,家庭的成功性及控制性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 应促进患儿与家长关于糖尿病管理责任的协商,减少家庭冲突,有效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98例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改变.结果 实验组肾病综合征息儿家长经健康教育后其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有利于肾病综合征患儿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护理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2—4月,选择上海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22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镇静实践量表(中文版),以方便抽样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自我报告式镇静实践行为平均得分(27.85±4.24)分,镇静意向得分(3.70±1.02)分,镇静态度得分(28.16±3.73)分。33.6%护士使用Ramsay镇静量表,16.4%护士使用舒适量表。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重症监护室镇静实践行为受到护士年龄、职称、镇静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镇静医嘱目标和镇静意向的影响(F=22.270,P0.001),这些因素共同解释40.5%的镇静实践行为。结论上海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镇静评估会依据患儿行为表现与生理反应,需推荐使用舒适量表作为评估工具。明确护士在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治疗管理中的角色地位,将有利于保证镇静患儿的安全舒适。为了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镇静认知与实践能力,有必要丰富镇静实践的临床教学,更新的e CASH理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5例终末期心脏病儿童心脏移植术后应用ECMO辅助的护理要点。方法探讨我科5例儿童心脏移植术后行ECMO治疗情况,重点分析其术后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5例患儿均成功撤除ECMO,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安全转出ICU。结论儿童心脏移植患者应用ECMO期间,加强患儿ECMO管道的安全固定与护理,正确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加强呼吸系统管理,预防低氧血症,及时处理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牙病患儿在口腔疾病治疗中产生的恐惧心理,对其进行口腔疾病治疗前的心理分析并加以诱导,探索心理诱导在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来渝北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治疗的儿童400例,诱导前后对儿童的合作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经心理诱导后,儿童的合作程度大大提高。经统计学处理,除1~2岁组外,其他几组合作程度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治疗前的心理分析和心理诱导对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的合作程度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来宾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患口腔炎儿童实施口腔吹氧联合蒙脱石散的疗效观察,对比使用喉风散喷涂口腔炎溃疡面进行治疗后的疗效,探讨治疗小儿性口腔炎的最佳临床方法。方法自来宾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电脑系统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本科室医治的118例口腔炎患儿,分别给予喉风散喷涂口腔溃疡面和口腔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方式,并设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治疗组,治疗7d后,对比患儿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口腔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8%,疗效明显优于未使用该法的对照组(51.8%)。结论口腔科对于小儿性口腔炎的治疗,在进行口腔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口腔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方法具有治疗方式简单、疗效佳和无不良反应的优点,临床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腔疾病的儿童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在口腔门诊随机选择328例1~14岁的牙病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和合作程度的比较,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映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后,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心理护理之前,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护理在争取口腔科就诊儿童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2例牙病患儿在非住院全麻下进行牙病治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患儿的术式、治疗结果、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随访情况,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62例牙病患儿平均治牙(13.12±0.63)颗,手术耗时(3.01±0.12)h,术后发生不良反应13例;术后1周后随诊率88.71%(55/62);术后1、3、6和12个月后随诊率分别为46.77%(29/62)、27.41%(17/62)、4.84%(3/62)和3.23%(2/62)。结论做好非住院全麻下儿童牙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维护观,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是口腔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全丽霞  韦丽玲  莫国华 《家庭护士》2009,7(17):1595-1596
奋乃静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其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较强,镇静作用较弱.正常剂量下毒副反应较小,但大量服用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由于奋乃静片是一种糖衣片,如家长管理不当,易被儿童误当糖丸吞食,导致中毒.现将我科成功抢救的2例奋乃静中毒患儿的急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