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利用三轴风速仪对佳木斯市区大气扩散参数进行了实地测试,获取了不同稳定度条件下δy和δz数值,为北方城市进行大气环境预测及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西部地区的湍流强度及大气扩散参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西部的茂名市石油化工公司所在地区采用追踪平衡球的双经纬仪观测和美制三轴风速仪观测.分别测定了该地区拉格朗日系统和欧拉系统的湍流脉动量。然后根据不同参照系的泰勒公式,分别计算出水平及垂直湍流强度和大气扩散参数σy、σz并与PG法之计算值和BNL实验结果比较,得出一些有实用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邓峰 《上海环境科学》1990,9(1):35-37,42
一、引言双向(三向)风标风速仪是大气湍流现场试验的重要仪器。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空间上一点的完整风资料。双向风标可以给出瞬时总风速以及相应的方位角和高度角,从而可以获得风在X、Y、Z三个方向上的瞬时分量。随着双向(三向)风标风速仪在大气扩散研究中的广泛运用,加上与微型计算机的结合,其功能愈来愈多。预测扩散参数、甚至预测浓度分布的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二、估计大气扩散参数的一般方法用双向(三向)风标风速仪测量大气扩散参数的方法,属于定点的欧拉(Euler)系统,测量较为方便。实际上,大气扩散属于拉格朗日(Lagrangion)系统的问题,直接测量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地铁站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发展规律,选取北京某地铁站开展了全尺寸实地扩散试验.利用三维超声波风速仪和多通道风速仪对机械通风工况下的站内流场进行监测,并对其气流组织形式进行分析;采用六氟化硫(SF6)释放、时序采集和离线检测的方法,研究重气的传输速度和扩散范围等扩散与沉降规律,以期为地铁站内人员疏散路径规划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该地铁站在机械通风工况下,会形成一个较为规律的主流场,将其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东、西两个区域,污染气体SF6只能在释放源所处的气流顺向区域内流动,反向区域多个监测点SF6均未检出;重气在扩散时会出现明显的沉降现象,SF6浓度由2.5 m处的25 ppm分别升高至1.6 m处的180 ppm和0.5 m处的300ppm,且易于在楼梯、边缘等位置的地面积累从而形成局部高浓度区域,浓度可高达300 ppm以上;少量气体可以通过楼梯进入上层站厅,但浓度总体低于75 ppm,难以进一步由出入口扩散至站外地面;应急处置时,需要尽快将乘客向上层或气流反向区域疏散.  相似文献   

5.
典型结构单轴和三轴振动响应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轴振动与三轴振动对典型结构振动响应的不同影响。方法通过单轴振动及三轴振动的对比实验,以典型结构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利用加速度响应测量法及动应变测量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单轴振动和三轴振动对试品造成的不同影响。结果相比于单轴振动,在三轴振动下试品谐振点发生改变的同时,谐振峰响应也更为明显。另外,由于三轴同振叠加耦合作用的影响,三轴振动下试品的响应量级也略大于单轴振动。结论单轴振动与三轴振动对试品会产生不同的考核效果。  相似文献   

6.
广东湛江白骨壤红树人工林消波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骨壤人工林(Avicennia mari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白骨壤人工林林内距离林缘25 m、50 m、75 m、100 m 处的消波观测,分析红树林消波效应。研究表明:白骨壤人工林消波效果显著。波浪从林缘经过白骨壤01 样地(0~25 m)、02 样地(25~50 m)、03 样地(50~75 m)、04 样地(75~100 m)后的1/10 波高减低率分别为31.49%、35.23%、40.85%、38.88%,可以看出消波率受林分结构指标林分生物量体积密度的影响;波高减低率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而白骨壤人工林消波率随着波高的增加未呈现出规律变化。总体看来,白骨壤消减程度是随着林分生物量体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植株较矮时,受枝叶层影响消波效果会更明显;波浪传播距离越长,1/10 波周期越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流量采样器TSP-PM10-PM2.5对我国肺癌高发区宣威地区6个乡村19家农户进行采样,运用滤膜称重法来分析不同燃料类型室内及相应室外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特征.结果显示,各村庄室内、室外PM10质量浓度比值(I/O)变化范围为1.74~2.87,说明室内PM10污染主要由室内污染源引起;做饭时段室内PM10污染比其他时段严重,尽管烟囱可以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出室外,但室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依然较高.室内PM10质量浓度依燃料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块煤用户>型煤用户>燃柴用户>用电用户,室内PM2.5质量浓度依燃料类型从高到低表现为块煤用户>燃柴用户>用电用户;块煤、型煤用户的室内PM10的质量浓度平均值(442.49μg/m3、399.14μg/m3)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150μg/m3,污染严重;燃柴和用电用户室内PM10的质量浓度平均值(145.50μg/m3、119.91μg/m3)低于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150μg/m3,污染较轻.块煤用户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132.58μg/m3)超过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75μg/m3,而燃柴和用电户PM2.5的质量浓度(55.24μg/m3、65.02μg/m3)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75μg/m3,说明块煤用户室内细颗粒污染较重,用电和燃柴用户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大气腐蚀等级进行细化。方法以碳钢为例,采用有序样本聚类方法,对国内大气腐蚀试验站多年积累的腐蚀速率进行分析,将大气腐蚀等级细化为10级。在此基础上,根据腐蚀速率以及相应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氯离子浓度、润湿时间的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并结合ISO 9223—2012标准获取等级细化后的碳钢大气腐蚀性等级估计表。结果经过细化之后的大气腐蚀等级10级分级结果为0~8μm/a(C1),8~25μm/a(C2),25~40μm/a(C3),40~50μm/a(C4),50~60μm/a(C5),60~75μm/a(C6),75~90μm/a(C7),90~100μm/a(C8),100~200μm/a(C9),200~700μm/a(C10)。结论该10级分级法将大气腐蚀等级划分得更为细化。  相似文献   

9.
地球自转及天体作用力对精密离心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及天体作用力对高精度精密离心机的影响规律。方法考虑精密离心机实际存在的各种失准角,采用齐次变换方法推导由地球自转在加速度计输入轴上产生的科里奥利加速度数学表达式;建立天体作用力对精密离心机上加速度计影响的数学关系式。结果科氏加速度对精密离心机的影响量级为10-5m/s2;月球和太阳作用力的最大影响量级之和为10-6m/s2。结论对于10-6量级精度的精密离心机,必须补偿科氏加速度的影响;月球和太阳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填埋场新鲜渗滤液的厌氧消化性能以及探索强化其厌氧消化性能的措施,采用了低、中、高三种食微比(分别为0.49,1.02,1.92g渗滤液COD/g污泥VS),并在高食微比时,比较了分别添加<5μm、75~150μm、2~5mm的木炭以及75~150μm的竹炭对渗滤液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食微比时渗滤液的甲烷化启动严重滞后,且运行不稳定.在高食微比时,与未添加生物炭的对照组相比,添加<5μm、75~150μm、2~5mm的木炭组以及75~150μm的竹炭组,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提高了179%、93%、83%和64%,最终出水溶解性氮分别下降了21%、16%、16%和12%,NH4+-N分别下降了17%、12%、10%和8%;并且<5μm的木炭组的有机物和有机酸降解,尤其是正丁酸和乙酸的降解,显著快于其他粒径的木炭组.这些结果说明生物炭可以提高渗滤液的厌氧消化效率和工艺稳定性,对于木炭,粒径越小,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朝阳地区大气扩散参数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朝阳西大营地区野外平衡球观测资料计算得出了一套大气扩散参数,并将该结果与其它扩散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稳定度下,朝阳西大营地区的σy和σz值均略大于同级Briggs公式给出的结果,但小于地形相对复杂的本溪地区。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Anatmospheredispersionfieldexperimentwasdoneonthecoastalsiteofnuclearpowerplant (NPP)intheeastpartofChinaduring 1995— 1996 Thecontentofthisexperimentincludes:hourlyobservationofwindandtemperatureonthetowerof10 0m ;Observationofsurfacewindandseeandl…  相似文献   

13.
对秋季冲洪积扇地形下污染物扩散问题的处理,需要加强扩散参数的研究。本文应用发烟照相法研究垂直扩散参数,对其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进行了比较,对下风向轴线浓度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了讨论,认为冲洪积扇的地形和稳定度状况,比平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洪积扇地形下研究大气扩散,1km内需用实测的扩散参数来进行计算污染物的扩散,1km以远引用理论值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毛恒青  谢考现 《环境科学》1997,18(6):19-22,30
利用在山东各地进行的多次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大气扩散试验结果,对不同垫面的大气扩散参数做对比分析,讨论下垫面的变化对大气扩散参数的影响以及大气扩散能力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系,试验均采用平衡法进行。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下的大气扩散参数有明显差异。与国际扩散参数值相比,山区比平原高0.5-1级,平原地区与国标基本一致,工业区模向扩散参数与国标基本相当,垂直扩散参数1个级别以上;沿海地区横向扩  相似文献   

15.
大气扩散高斯模式的灵敏度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大气扩散高斯模式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了解各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灵敏程度 ,结果表明提高烟囱高度对于降低污染源附近的浓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要降低污染源远处的浓度 ,则必须着重于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铁路隧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污染特性受到排放源强、隧道内风速、扩散系数、初始浓度、边界浓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根据大气扩散方程建立了描述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式,提出了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铁路隧道内空气质量方程的方法,并对影响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因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内燃机车污染物排放源强和隧道内风速是影响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初始浓度和边界浓度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扩散系数的影响很小,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将模式应用于青藏铁路羊八井一号隧道内NOX污染规律的数值分析,模拟表明隧道内NOX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机车车头所在的位置,最大浓度为15.02 mg/m3。  相似文献   

17.
伯鑫  丁峰  刘梦 《环境工程》2012,(Z2):554-556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程序采用的是SCREEN3估算模式计算,新一代估算模式AER-SCREEN与SCREEN3在气象数据处理、地形地表参数的取值及扩散理论方面有一定差别。通过不同污染源参数条件下的案例设计,提出了AERSCREEN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新方法,分析AERSCREEN和SCREEN3方法的结果差异和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AERSCREEN防护距离均大于SCREEN3的计算结果,比SCREEN3能更好地反映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及浓度结果。  相似文献   

18.
沿海地区大气扩散参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面源模式反扩散参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对我国大气环境界普遍采用的面源模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面源反扩散参数.采用反扩散参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各种不同的扩散参数反演,准确模拟面源模式计算.文中给出了计算的范例和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了解污染物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湍流扩散规律,2010年9月开展了一系列SF6示踪扩散试验,获取了SF6浓度数据,以此实验数据为基础,计算出SF6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标准差、地面峰值浓度等参数,并与P-T-C扩散参数进行对比,总结得出了污染物在山区和平原连接处中性、稳定、强稳定等气象条件下湍流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