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谷氨酸结晶具有多晶型性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形成不同晶型的谷氨酸结晶。分为α-型结晶和β-型结晶两种。α-型谷氨酸结晶为斜方六面晶体,这种结晶纯度高、颗粒大、质重,实测视比重为0.85,晶体有光泽,易沉淀,与母液易分离,是一种理想的结晶。β-型谷氨酸结晶为粉状或针状、鳞片状,晶粒微细或和胶体物质附在一起,纯度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是味精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从发酸液中提取谷氨酸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提取收率、味精质量及味精生产的效益。谷氨酸结晶形态一般可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α-谷氨酸(α—GA)是生产味精的理想结晶,光泽度好、颗粒状、纯度高、质量重,谷氨酸含量高达  相似文献   

3.
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自然冷却条件下,随着谷氨酸含量的升高,β-型结晶增多,水分增加,分离困难,谷氨酸纯度下降。例如谷氨酸浓度为15%时,出现β-型结晶量为100%,水分为37.3%,纯度为90%。在实际生产中,当发酵液谷氨酸含量在4.5%~6.5%之间,等电点提取容易,收率高。若含量较低时,在常温下不易使谷氨酸达到饱和,从而难以形成晶核或晶核数量较少。遇到这种情况,应设法增加发酵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如在中和时多加些  相似文献   

4.
当生产上出现β-型结晶,其解决方法有:1加盐酸调至pH0.5~1.0左右,使谷氨酸结晶全部溶解,供下批发酵液提取时,代替盐酸用。2将β-型结晶加碱调至pH4.5左右,使谷氨酸全部溶解,选择正做好的结晶的等电点罐(池)作为起晶罐,将溶解液采用连续等电点工艺提取,始终控制溶液pH3.0(或锌盐法pH为2.4),析出谷氨酸。该工艺可以越过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利于谷氨酸α-型结晶。  相似文献   

5.
宋炜  王瑶 《甘蔗糖业》2005,(4):39-42
本文研究了在α-型谷氨酸转晶生产上处理末次味精母液的工艺,pH4,6、谷氨酸含量为45%的α-型谷氨酸晶体、末次味精母液与水的混和悬液升温至70℃,并恒温搅拌38min可完成α-型谷氨酸转晶过程,经过滤及60℃左右的水洗涤可得到洁白的β-型谷氨酸晶体,其一次转晶收率达到83%,转晶母液再经一系列处理进行循环回收,达到有效去除因发酵过程中添加糖蜜带来的色素和母液因温度升高增加的色素,提高结晶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麦淀粉生产葡萄糖用于谷氨酸生产,生产的谷氨酸杂质多,研究谷氨酸晶型由α型转为β型工艺,使α型谷氨酸转晶为β型谷氨酸析出杂质,提高谷氨酸的纯度。  相似文献   

7.
谷氨酰胺重结晶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的提取结晶工艺一般都是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的。谷氨酰胺结晶工艺除了要获得高提取收率外,还要尽可能的得到较大型的结晶体,这样即易于晶液分离、过滤性能好、降低动力消耗,又可以提高产品纯度、满足客户商业要求。通过实践确定了谷氨酰胺降温浓缩循环结晶、乙醇沉淀回收的重结晶工艺,不但得到了大颗粒谷氨酰胺结晶体产品,而且还使谷氨酰胺重结晶收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组成和调酸速率对谷氨酸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工段谷氨酸发酵液及多次结晶母液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探讨了谷氨酸浓度和调酸速率对谷氨酸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常形成α型结晶和结晶异常———出现β型结晶的谷氨酸发酵液、超滤液和四效浓缩液中的氨基酸摩尔组分无显著性差异。脯氨酸极易掺入到α型晶体中。谷氨酸浓度和调酸速率是影响晶型的主要因素 ,适当降低浓缩液流加结晶和调酸速率可有效防止 β型晶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味精提取分粗提取和精提取两部分,精提取在很大程度上受粗提取效果的制约,而味精的前体物质是谷氨酸,故而谷氨酸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味精的品质好坏。目前,谷氨酸温敏型菌种在味精行业已得到普遍应用,发酵产酸有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此菌种在发酵过程中接种量大,流加糖多,培养基蛋白类配料增加,导致发酵液中蛋白类杂质增加,进而导致谷氨酸收率偏低,目前只有89%左右,且增加后续精制难度。为提高粗提取收率,改善产品质量,首先在等电结晶前对谷氨酸发酵液用碟片式离心机和超滤膜两种设备组合去除蛋白类杂质,然后在谷氨酸转晶前添加活性炭吸附杂质。结果表明:在谷氨酸结晶前增加去除蛋白的方法,可以使谷氨酸纯度提高0.6%,味精纯度提高0.4%,谷氨酸提取收率提高1.5%,味精精制收率提高1.3%,达到了优化味精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电离常数的差异,针对谷氨酰胺酶法反应液的性质,采用单根强碱性阴离子Cl-型拄,从酶法反应液中提取谷氨酰胺。经预处理、脱色、离交分离、浓缩结晶,反应液中谷氨酰胺总提取收率为519%,纯度为968%,谷氨酸去除率964%。  相似文献   

11.
战宇  宁正祥  于欣 《现代食品科技》2000,16(1):38-39,45
对不同工段谷氨酸发酵液及多次结晶母液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形成α型结晶和结晶异常-出现β型结晶的谷氨酸发酵液、超滤液和四效浓缩液中的氨基酸摩尔组分无显著性差异.脯氨酸极易掺人到α型晶体中.  相似文献   

12.
从等电母液中得到的结晶谷氨酸杂质含量高,转晶是提高谷氨酸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引进微波技术,进行了α-谷氨酸溶液的微波低温转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技术不会影响β-谷氨酸晶体的质量,并且可以促进α-谷氨酸向β-谷氨酸转型。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5):222-228
采用非单一有机溶剂即甲醇-乙醇分步沉淀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聚谷氨酸(γ-PGA),通过响应面法对聚谷氨酸(γ-PGA)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初步考察单因素影响的基础上,以BBD(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考察有机溶剂沉淀倍数、沉淀pH、沉淀时间3个因素对γ-PGA提取纯度的交互影响,用Design-Expert v8.0.6.1软件对BBD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有机溶剂沉淀倍数为3.48、沉淀pH为8.13、沉淀7.30 h,γ-PGA提取纯度为75.16%,提取率83.77%,预测精准度达99.02%。  相似文献   

14.
张立德 《发酵科技通讯》2004,33(2):14-14,11
在味精生产中,谷氨酸(指α-型谷氨酸)是生产的主要原料。但在谷氨酸发酵中,由于设备条件和操作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异常发酵液,该发酵液在等电点提取中,若不采取措施和精心操作,往往会形成β-型谷氨酸(俗称轻夫酸)结晶,不但不能直接利用,反而会使味精生产工艺复杂化和影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连续等电点工艺的主要控制要点有:1由于连续等电点是在大量晶种存在的情况下结晶,因此选择起晶罐(池)内谷氨酸的晶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起晶罐(池)内谷氨酸晶体粒度均匀,为α-型结晶,则连续等电点获得谷氨酸亦基本为α-型结晶。该工艺操作中如果不重视这一点,将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工段谷氨酸发酵液及多次结晶母液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证明,正常形成α型结晶和结晶异常-出现β型结晶的谷氨酸发酵液、超滤液和四效浓缩液中的氨基酸摩尔组分无显著性差异。脯氨酸极易掺入到α型晶体中。  相似文献   

17.
在鲜味调料味精生产中,谷氨酸是主要生产原料。谷氨酸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α型GA(谷氨酸)比重大,透明度好,结构紧密,砂粒状,含量90%以上,是味精生产所需要的;而β-型谷氨酸,又称僵谷氨酸,轻麸酸,比重轻,外观白色粉状,镜检为鳞片状或针状,不透明,难与母液分离,无法用于味精生产。某味精厂连续半个月发酵21罐,194万升谷氨酸发酵液,产理论谷氨酸(即麸酸)  相似文献   

18.
谷氨酸提取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其结晶的质量直接影响味精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众多企业追求利润,增创收益之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谷氨酸收率是行业的重中之重,而谷氨酸等电提取工艺中等电结晶对收率影响很大,本文就谷氨酸等电结晶进行总结,从等电入手提高提取收率。  相似文献   

19.
1.谷氨酸(α-型)→溶解→调pH→转晶→一步冷却→二步冷却→分离→β-型谷氨酸+母液(回去溶解α型)  相似文献   

20.
以乳清浓缩蛋白(WPC80)原料,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α-乳白蛋白.采用选择性沉淀法,通过搅拌沉淀、离心、NaCl清洗和复溶等过程分离纯化α-乳白蛋白,同时采用SDS-PAGE电泳和反相高校液相色谱分析各阶段蛋白溶液,以筛选出各阶段反应的最佳条件.最终获得的α-乳白蛋白制备品的纯度为73%,其回收率为85%左右,并除去了WPC中95%的β-乳球蛋白.采用此种方法分离纯化的α-乳白蛋白纯度高,可以应用于婴儿配方食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