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霞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178-217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儿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WB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NF-α、WBC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TNF-α、WBC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重症支原体感染患儿TNF-α、WBC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MP轻症感染患儿(P<0.01);观察组WBC及hs-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P感染患儿血清TNF-α、WBC及hs-CRP水平显著升高,炎症因子参与了MP感染的发生发展,对炎症因子的检测有助于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冯应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723-372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细菌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共62例,作为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60例,作为支原体肺炎组。两组患儿均经入院体检后,清晨抽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大于8mg/L为C反应蛋白阳性。结果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患儿,前者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有助于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氩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及速率法对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40名健康儿童血清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组血清AST、LDH、CK、CK-M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活性对其心肌损害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预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hs-CRP(6.05±1.00)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5±0.04)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ST、CK、LDH、CK-MB水平及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便于及时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心肌酶以及免疫T淋巴细胞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儿常规检查后,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双黄连颗粒。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心肌酶、免疫T淋巴细胞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CD3~+、CD4~+水平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CD4~+和CD8~+水平改善状况明显(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肌酶水平,同时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19例,其中细菌组42例,支原体组39例,病毒组38例,另选4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小儿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健康小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细菌组血清CRP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组、病毒组和健康组(P<0.05);支原体组血清CRP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组和健康组(P<0.05);病毒性组CRP值和阳性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心肌酶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急性期患儿是否有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48例MP肺炎患儿(MP肺炎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以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MP肺炎组急性期血清心肌酶AST(37.18±6.15)U/L、LDH(294.10±46.20)U/L、CK.MB(84.50±13.70)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14±10.50)、(140.50±76.21)、(19.50±4.1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肺炎组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CK-MB[(27.80±8.40)U/L]、LDH[(189.50±69.73)U/L]仍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MP肺炎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CK-MB作为MP肺炎心肌损害的生化指标特异性强,治疗MP肺炎时应注意心肌损害,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8.
邢梅芳 《现代保健》2014,(31):57-60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的变化,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164例儿童,其中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患儿78例;对照组:同期86例正常体检儿童,分别做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血小板计数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结合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的变化有助于推断肺炎支原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茌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接受免疫球蛋白和hs-CRP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浆免疫球蛋白、hs-CRP、IL-6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浆免疫球蛋白、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的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和hs-CRP检测应用在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中,可有效起到预判效果,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的临床病情,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bivity CRP,hs-CRP)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儿心肌缺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心脏诊疗中心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60例青紫型TOF患儿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静脉血,检测血清ghrelin和hs-CRP浓度。比较两组儿童ghrelin和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OF患儿组血清ghrelin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清ghrelin和hs-CR水平升高且呈正相关,提示ghrelin在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导致的心肌炎症反应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肺炎心衰)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42例肺炎心衰患儿血清的cTnI浓度,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心衰组(A组)和肺炎心衰组(B组),并与普通肺炎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比较;同时测定各组的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含量.比较各组cTnI、CK-MB水平及升高率,cTnI与CK-MB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2例肺炎心衰患儿血清cTnI、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患儿血清cTnI不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组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I升高率高于CK-MB;cTnI与CK-MB呈显著正相关(r=0.712,P<0.01).结论 婴幼儿肺炎心衰时,不论是否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受损;cTnI敏感性高于CK-MB;同时检测cTnI和CK-MB可增高心肌损害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各蛋白水平变化及与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治疗并确诊的22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普通MPP组163例(A组)和重症MPP组61例(B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急性相蛋白以及各类蛋白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儿Ig G、Ig M、Ig A和Ig E水平均低于B组(P0.05);B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α1-AGP、HP和C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儿γ球蛋白百分比低于B组(P0.05)。血清Ig M、CRP、α1-AGP、HP和CP含量以及γ球蛋白百分比均与支原体肺炎病情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 M、CRP、α1-AGP、HP和CP含量以及γ球蛋白百分比均与支原体肺炎病情相关,可用于临床辅助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52例细菌性肺炎、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名(对照组)血清中hsCRP水平。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13.52±4.01)mg/L和(2.04±1.13)mg/L,急性期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8.25±2.48)mg/L和(1.96±1.05)mg/L,急性期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86±0.7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恢复期血清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检测不仅有利于肺炎中细菌和支原体属感染的鉴别诊断,并且动态监测还可以判断小儿肺炎的进展与转归,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不同性别及不同发病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心肌损害的差别及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1月诊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160例,在入院第二天均取空腹血检测患儿的LDH、CK、CK-MB水平,分别记录下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患儿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女孩CK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男孩(P0.05),但血清LDH水平无性别上的差异;各年龄段血清心肌酶均有升高,其中血清CK和CK-MB水平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但血清LDH水平无年龄上的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数据统计显示女孩及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程度较重,因此,应及时检测血清心肌酶变化,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接收的126例AMI患者作为评估组,选择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非AMI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的血管病变支数将AMI患者分为单支组(38例)、双支组(56例)及多支组(32例),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AMI患者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55例)及重度组(36例)。比较各组血清hFABP、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分析其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应用价值。结果评估组血清hFABP、hs-CRP、cTnI、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照组和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及不同血管狭窄程度组患者血清hFABP、hs-CR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病变血管支数和窄程度的增加上述指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AMI患者血清hFABP、hs-CRP、cTnI、CK-MB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上升趋势,可作为判断评价A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补体水平、心肌酶谱及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4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和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每组72例患儿。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清补体C3、C4水平和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儿科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估患儿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125、17.781、8.740、8.106、8.711,均P<0.05)。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K-MB、CK、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11.375、10.783、15.132、13.672、14.173;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6.241、5.894、13.183、11.735、11.675,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CK-MB、CK、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465、8.456、12.188、7.494、6.558,均P<0.05)。两组治疗后PAQLQ量表的症状、活动、情感得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7.195、9.742、8.117;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值分别为5.894、8.195、7.331,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AQLQ量表的症状、活动、情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053、13.316、11.248,均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补体水平、心肌酶谱水平,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32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51例(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53例(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28例(病毒性肺炎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和C反应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1.54±4.19)×109L、(45.32±14.27) mg/L、52.9%(27/51)、62.7%(32/51),均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7.57±8.01)mg/L、39.6%(21/53),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准确制定治疗方案,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8.
徐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1,(12):121-12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及速率法对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40名健康儿童血清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组血清AST,LDH、CK、CK-M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惠儿血清AST、LDH,CK、CK-MB活性对其心肌损害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肺炎患儿,根据感染类型将其分为支原体感染组(60例)、细菌感染组(52例)和病毒感染组(48例),另选同期行正常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儿童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变化情况。结果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可作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变化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菌药物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感染中的临床研究,为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诊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程度分为一般感染组57例和严重感染组56例,再选取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52例,检测每位儿童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比较两组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儿童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一般感染组及严重感染组患儿PCT水平、hsCRP、WBC计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严重感染组患儿的PCT水平、hsCRP、WBC计数值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感染组和一般感染组患儿在PCT、hsCRP、WBC检测结果上均与治疗前有差异,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血清PCT水平、hsCRP水平与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PCT联合hsCRP检测能显著提高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和预后判断,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