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鹏 《山西建筑》2009,35(18):56-57
分析了振动在土介质条件下的传播机理,探讨了重型振动压路机(高频强振)对构造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提出了具体的振害控制和防止措施,以解决机械振动对构造物的影响问题,确保构造物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徐超  陈有亮  杜曦 《工业建筑》2021,51(4):154-160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TiO2)颗粒对混凝土抗压、抗拉及冻融耐久性的影响,并利用颗粒流PFC 2D(Particle Flow Code,Two-dimensional)对普通混凝土与纳米颗粒改性混凝土进行常温下抗压和抗拉模拟.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能够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常温下3%掺量的纳米颗粒对其抗压性提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新型多羟基聚羧酸混凝土流化剂的合成及流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聚物的分子链上大量引入羟基后,高聚物分子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羟基和水剂可以配制超流动性混凝土,不须振捣也能混凝土浇注到模型的各个角落,而材料不会出现离析。这对自流平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的配制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HAM)分别替代部分丙烯酸(AA),合成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并对减水剂的分散性、早强性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散性能变化较小的情况下,AM或HAM均在替代10%物质的量的AA时,所合成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胶砂抗压强度最高.水泥水化热分析表明,AM有助于水泥水化放热峰提前...  相似文献   

5.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的交通材料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以纳米颗粒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性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重点对纳米颗粒改性剂在沥青改性、路面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纳米颗粒改性沥青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运用FLUENT模拟软件,建立了相变玻璃窗的动态传热数理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在不同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系数物性参数条件下,研究了夏冬两季双层玻璃相变窗内壁面热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到了相变材料物性参数对双层玻璃相变窗蓄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的升高在夏季可以明显增强隔热效果,改善玻璃窗的蓄热能力,在冬季影响较小;导热系数变化在冬夏两季均对传热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介绍聚羧酸流化剂的分类、分子量及其分布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并将其与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气水比对悬浮填料流化池预处理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填料流化池工艺预处理珠江原水,中试规模为210 m3/d,重点考察了气水比对流化池处理效能及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2.0 h、填充率为52%、气水比为0.8∶1的工况下,当进水氨氮、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57 mg/L、43.8 NTU时,对氨氮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6%、28.4%,亚硝酸盐氮的平均积累率为1.2%。当气水比逐渐增大时,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有所提高,但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和除浊率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通过沉积柱试验,得到了不同浓度腐殖酸条件下纳米Ti O2颗粒的穿透曲线,研究发现,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C/C0值逐渐增大。同时考察了腐殖酸为5 mg/L时,不同p H值及离子强度下纳米Ti O2颗粒的穿透曲线变化,结果表明,p H值靠近等电点或离子强度增加均会导致C/C0值增大。为定量阐明腐殖酸存在时纳米Ti O2颗粒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沉积理论计算了纳米Ti O2颗粒的去除效率、吸附效率及最大迁移距离,结果表明,当腐殖酸浓度由零增加到10 mg/L时,纳米Ti O2颗粒的最大迁移距离由0.143 6 m增加到0.496 6 m。最后,探讨了腐殖酸对纳米Ti O2颗粒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0.
韩俊强 《混凝土》2020,(3):97-100
目前,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已经在水泥基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两种类型的纳米颗粒,即纳米二氧化硅(NS)和纳米碳化硅(NC)掺入粉煤灰水泥砂浆制备水工混凝土试样,在强度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纳米颗粒含量对不同试样耐冲磨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提高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和抗弯强度得同时也改善了抗冲磨性能;单掺NS和NC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和为3%,而双掺2%NS和2%NC的水工混凝土具有最优抗冲磨性能,磨损量仅为0.64 kg/m2,比参照组的磨损量降低了75%;从SEM扫描图像中得到改性机理为纳米颗粒的表面效应、火山灰反应和微观骨料填充效应,增大了骨料得表面能,改变了界面过渡区的结构,同时也填充了微结构孔隙,从而提高了粉煤灰混凝土的耐冲磨性。研究结果对设计高强度和抗冲磨性的水工混凝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随着纳米颗粒使用的迅速增长,大量纳米颗粒进入环境中,其潜在的风险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环境中,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研纳米颗粒对功能型微生物毒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综述了纳米颗粒对功能型微生物的毒性效应及相应的致毒机制,着重从微生物群体角度论述了纳米颗粒对功能型微生物群体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削减纳米颗粒毒性的途径。最后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纳米生态毒性研究中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2)
为了探究表面聚乙二醇(PEG)修饰对抑制疏水性纳米颗粒在水中的聚集行为影响,应用粗粒度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对PEG修饰的疏水性纳米颗粒的水相聚集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分别建立刚性颗粒和表面疏水链改造的颗粒两种纳米颗粒模型,重点探讨了不同链长PEG修饰对抑制颗粒聚集的影响。研究发现,PEG修饰可以有效抑制疏水性纳米颗粒在水相中的聚集行为,而且随着PEG修饰长度的增加,抑制聚集作用明显增强。通过对颗粒聚集前、后体系的分子密度分布改变、颗粒的均方位移以及能量变化等参数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PEG修饰抑制疏水性纳米颗粒在水相中的聚集过程,并对其微观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纳米颗粒表面进行PEG修饰,可以调控颗粒在水相环境中聚集行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石墨烯与MoS_2纳米颗粒添加剂对合成油PAO40的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试验后通过磨斑显微镜观察磨斑形状并用Origin软件处理了摩擦系数和磨斑的表征直径.试验结果显示:只有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特定浓度的石墨烯和MoS_2纳米颗粒添加剂才具有抗磨减摩效果.整体上讲,MoS_2纳米颗粒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效果要优于石墨烯.  相似文献   

15.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AA-MPEG)和甲基丙烯酸(MAA)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研究了减水剂的侧链聚合度、MAA/MAA-PEG比、分子量以及时间对水泥颗粒Zeta电位绝对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侧链聚合度的增加,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增大至趋向恒定;大分子量减水剂有利于增加水泥颗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掺高分子量聚羧酸系减水剂试样的Zeta电位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掺低分子量减水剂试样的则逐渐减小;增加减水剂分子中羧基单元的量可以增大水泥颗粒的初始Zeta电位绝对值,但随着时间的延长,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通过采用现场流化技术,即掺入适量的流化剂,可以改善混凝土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延时浇注的预拌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厌氧颗粒污泥吸附nano-TiO_2的过程,探讨了不同p H值及离子强度下厌氧颗粒污泥吸附nano-TiO_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对nano-TiO_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较于p H值,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更显著,且nano-TiO_2在高离子强度下的扩散和吸附速率更低。液相离子强度升高或p H值接近等电点都会增加nano-TiO_2的吸附量。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且该吸附可自发进行,随着p H值接近等电点,吸附自发性逐渐增加。厌氧颗粒污泥对nano-TiO_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同时存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另外,环境条件对水中纳米颗粒的归趋有显著影响,其在活性污泥中的富集对污水处理效能可能产生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1,(9)
<正>写作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关键,写作的质量是学生语文总体学习水平的体现。但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却让很多教师深感头疼。本文基于文学社团的作用和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推进进行探讨,从全新的视角对文学社团进行思考,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发展方向,提出更多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粉磨时间下水泥的比表面积及颗粒分布特征对不同龄期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合水化热测定仪探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放热规律,并运用SEM对水泥颗粒细度对其水化进程不同阶段展现出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等量助磨剂下,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水泥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靠近,水泥颗粒细度与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大,且水泥颗粒细度的增加,可提高水泥胶砂的抗压强度;从SEM图像分析得,无论是3 d还是28 d,颗粒细度较大的水泥水化产物越多,水化程度越完全,微观结构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20.
投药条件对结团凝聚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